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放大鏡】 綠電國際價2元「台灣卻要5元」 李鴻源質疑背後利益結構
2025/08/12 10:03
瀏覽3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綠電國際價2元「台灣卻要5元」 李鴻源質疑背後利益結構

07:522025/08/12 
中時新聞網
  2025/08/12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本報資料照片)                                                                           

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登場,攸關未來能源方向與核能安全。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近日在中天節目《洪流洞見》中提到,過去曾有「以核養綠」公投,但政府未落實,他質疑,國際綠電價格僅約2元,台灣卻高達5元,恐有利益結構不願放手。根據民調,7成民意希望能源政策改變,執政者若執意維持現狀,至少應專業地向大眾說清楚原因。

李鴻源指出,國際能源趨勢看的是「核電+綠電」的低碳組合。核三廠關閉前,台灣低碳電力占比16.4%,全球排名132;關閉後僅剩約4%,等於直接宣告台電的電是「髒電」。他並舉例,丹娜絲颱風就揭露了台灣光電布局的脆弱,不該種電的地方硬要種,如今還面臨廢棄光電板處理難題。


中颱丹娜絲重創海上光電,屏東佳冬塭豐海岸布滿浮台殘骸。(羅琦文攝)


目前台灣火力發電占比已逼近90%,風力發電僅冬季穩定,太陽能仍有高度疑慮。李鴻源警告,這種結構不利於半導體與AI等高耗電產業留台,尤其美國已宣布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在全球競爭條件不利下,能源不穩更是致命弱點。

他強調,高碳排下台灣還將面臨碳稅衝擊。事實上,台灣三座核電廠的表現曾名列世界前茅,在安全檢驗合格的前提下,國際普遍延役10至20年;核電廠壽命可達60年,但台灣卻提前關閉,核四更是投下數千億後喊停,連反應棒都送回美國,短期內幾乎不可能重啟。

李鴻源痛批,燃煤占比過高是「躁進、不理性、不專業」能源政策的後果。台灣長年用民粹操作能源議題,導致油價、電價、水價都成為政治禁忌,不敢觸碰;缺乏長期規劃與研發投入,錯失轉型契機。

他建議,台灣能源配比可比照日本:核能20%、燃煤19%、燃氣20%天然氣仰賴度不應超過20%,否則在戰爭或運輸事故下風險極高,尤其儲氣槽集中,一旦爆炸後果難以承擔。

李鴻源最後提到,過去曾有「以核養綠」公投,但政府未落實,彷彿726大罷免與即將到來的823罷免,即便民意明顯,政府仍可能置之不理。他質疑,國際綠電價格僅約2元,台灣卻高達5元,恐有利益結構不願放手。根據民調,7成民意希望能源政策改變,執政者若執意維持現狀,至少應專業地向大眾說清楚原因,「但以我現在的理解,實在看不出政府的邏輯在哪裡。」


【放大鏡】另類雜質!!! 佳冬光電浮台颳成殘骸 居民揭殘酷真相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