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時代舍衛國有位大富長者,財寶無量,不可稱計,為求後嗣,重聘迎娶高門大姓女子為妻。然而夫人懷胎十月竟生下一形貌極醜,狀似惡鬼的男嬰,整日哭鬧不停,無一刻安寧,家人取名「醜陋」。「醜陋」年漸長大,父母心生厭煩,於是把他丟到山野任其自生自滅,他就找些花果為生,飛鳥動物一看到他無不怖畏,嚇得躲避飛散,何況人類?從此沒有任何動物敢再親近此座山。
這時,佛陀以天眼觀察「醜陋」得度善根成熟,就告訴弟子一起到山林中找他。當「醜陋」見到佛陀等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就急忙想躲避,佛陀便以神力,讓他走不出森林,然後化作一醜陋人,手上拿了一碗食物走向他。「醜陋」見有人長得跟自己一樣,以為找到同伴,心生歡喜,便和佛陀一起坐下吃飯。不久佛陀又化現為端正之人,「醜陋」見到好奇問佛陀為什麼剛才見到祂跟自己一樣醜,卻能變得如此莊嚴?佛陀對他說:「我吃這碗飯的時候,心懷著善念感恩,又觀照樹下坐禪比丘,因此使我相貌端正。」「醜陋」聽完很想效法使自己變得跟佛陀一樣相貌莊嚴,此時佛陀以莊嚴相還復本形,「醜陋」見到佛陀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就對佛陀頂禮,佛陀為他開演種種法門,而證得阿羅漢果,便請求出家。
弟子見此奇景請示佛陀,「醜陋」比丘宿造何業,長相如鬼,卻能遇到佛世出家得道?佛陀告訴弟子們:過去無量世中,有一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在樹下結跏趺坐,那時我和彌勒都是菩薩,到佛前供養並說讚佛偈:
天上世間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間所有悉能見,無有能及如佛者
當我說完此偈時,山中有一山神就作醜陋形,來恐嚇我,我以神力令它不能過來加害,山神見狀便懺悔自己的惡行然後發願離去。佛陀告訴弟子,當時現恐怖身要嚇我的山神,就是今日的「醜陋」人,以致今日見者驚走。由於懺悔,而能遇佛出家得道,弟子們聽完佛陀說法,個個歡喜奉行。《撰集百緣經.卷十》
本篇佛典故事分兩個部份探討。一個是說釋迦牟尼有一世未成佛前,因見到弗沙佛相好莊嚴當下便以虔誠的心讚佛而成佛。一個是當時小山神見到未成佛的釋迦牟尼到山林中,便起了一個惡念,變幻恐怖的鬼形想嚇釋迦牟尼,最後神墮人身而長相似鬼,令飛禽走獸人類見狀飛奔而逃。
說明一個人起心動念的重要性,山神雖是一個小神,連小山神當下起了一個惡念,都要遭受五百世醜陋身形的苦報,何況人類?因此我們每個人,在在處處凡事都要非常謹慎,尤其人心見人好,嫉妒心便起,一個惡念往往就把自己帶到罪障的深淵,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現代人喜歡說句話:「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老一輩的人總喜歡對晚輩說:「飯可多吃,沒用的話少說」這些道理可謂至理名言。經云:「相由心生」,一個人的起心動念確實會招感善惡因果,佛陀教導「醜陋」要獲得美麗的莊嚴相,是由內在的修持,心存善念與慈悲所得到,善良的行持自有光明的未來,因緣具足就會獲得圓滿。
因此,生活中每個人都該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讓它起了惡念,寧可多說善語,多讚美人,給自己多添福德,至少好過受罪。人們總是迷失在外境的分別計較中,不知返觀自性去尋找無量的智慧寶藏,是以許多煩惱由此而產生。一個見到自性珍寶之人,他的心是平靜不起任何煩惱,如此就能給自己生命帶來無限光明的價值。
姑蘇城 寒山寺 因裡面樓梯窄小 只開放遊客登至二樓
寒山寺古銅鐘
寒山寺銅獅
唐詩人張繼 楓橋夜泊 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圖片為筆者所拍攝蘇州。蘇州自古稱姑蘇城,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諺。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吳越春秋時代,歷史古蹟極多,因此蘇州稱美女為「吳娃」」、歌聲好聽稱「吳歌」、說話好聽稱「吳濃軟語」。名勝有靈岩山、古色古香的木瀆鎮、桃花塢的唐伯虎故居、史記刺客列傳中「專諸」居住的巷子、還有在運輸水路旁的山塘街古建築、更有唐朝詩人張繼遊蘇州的「寒山寺」等。蘇州近年來急速蛻變中,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嶄新高聳的商業大樓,走在高新區內是時髦的餐廳、酒店、寬敞的馬路、高級轎車,顯示姑蘇城經濟正快速發展,多數人開名牌跑車,然而他們一面現代化的建設,一面又保護舊有的古文化,走在街道上感覺自己一會兒是古人,一會兒又成了現代人。
(*2)「寒山寺」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寒山不是山是地名,裡頭供奉彌勒佛及寒山、拾得,是和合二仙代表家庭和睦平安,即文殊、普賢。
- 20樓. 正義傑客2010/09/04 09:04相由心生
水羚菩薩吉祥,
心地善良的人最美~
佛法言:「相由心生」。 改變人生由心開始~
美麗的容顏,不代表擁有美好的人生。
如是因,如是果,今世的果報是過去的努力,因中心存善念,
莊嚴的行持自有光明的未來;放下對外相的執著,
開展心靈的慈悲與智慧,因緣具足之日,正是生命華果圓滿之時。
Dear正義傑客老師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您說的真好!心美人最美,無關表相。本篇佛典亦指出一個人修善是從「心」出發,因此佛陀先將自己化成跟「醜陋」一樣的外表,先安住對方的恐懼心,藉吃飯跟他慢慢開導,讓他明白。當自己有莊嚴的外表,就要明白這是前世的福德所致,因此這世更要努力修持,讓心的美綻放。
祝您闔家安慶 福祿皆吉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4 23:52回覆 - 19樓. 風城行者2010/09/03 20:07爾時
應是菩薩不著相,故山神亦來欺?
風城行者 留
Dear風城行者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風城行者說對了,真正成就大覺者,祂會將其佛光內隱不現,因此人間與天上很多小神根本是看不見的。但是諸佛又在人間、地獄做救拔眾生的工作,只是人類不知道而已。在《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中談到「爾時,大地六種振動,延命菩薩從地出現.....白佛言,我每日晨朝入諸定,入諸地獄令離苦....」。有時菩薩會化現為人,在世間行濟世度生的工作,世間就屬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與眾生的緣份最大,因此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到觀音現種種身做救拔世間的工作。「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總而言之觀世音菩薩能現婦女身、童子身、長者居士種種身。
祝您闔家如意 萬壽長春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4 23:52回覆 - 18樓. 沉潛2010/09/03 08:53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確是關鍵…
何以有「醜」感或「美」感?
且為之擾心…這是起心動念的關鍵…Dear沈潛有時老師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您說的是,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很重要,起心動念會影響到氣場,因此一個人要時時保持在「正向」的思想與感恩的心。通常人的第一印象是在「外表」,因為眼睛先看到外表,「心」是看不見的東西,必須透過相處方知此人是善或惡,然而有人雖無亮麗的外表,卻有一顆美麗的慈悲心,而這種人是值得尊敬的。無論外表長相如何,在世間都只是一時,真正能帶到天上的是自己修行的這顆「心」而已,因此修行是從內在的心修起,自然會達到「相由心生」之境。
祝您闔家昌吉 增益添貴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4 23:53回覆 - 17樓. 生命之旅2010/09/01 05:41見寒山寺 猶重遊蘇州 美不勝收
感恩! 一念一世界Dear霏霏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是呀!蘇州確實是美景如畫,美不勝收。人的心確實就是一個世界,心可大可小,心是佛國,心是地獄,完全由自己主宰。所謂:「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指出我們的心就是一個意識,因此不要隨便動念頭。因為念頭一牽引,就種下了「因」,因種下了,後面的緣就進來了,緣是一個條件,行為或言語就會跟著因走到某個緣裡,因此起心動念都要很小心就在此。
祝您闔家光明 圓滿豐收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4 23:53回覆 - 16樓. 一畝桑田2010/08/31 16:56起心動念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
確實會招感善惡因果,
要獲得美麗的莊嚴相,
是由內在的修持,
心存善念與慈悲所得到,
相由心生呀!
Dear 一畝桑田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是呀!人的心念確實很重要
所思所想都會反應在自己身上
因此在念頭上時刻都要以善為出發點
相信生活中就更能廣結善緣而幸福圓滿
祝您闔家健康 四智圓通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8/31 23:51回覆 - 15樓. 長沙遺老2010/08/31 13:44同遊
像親身一遊一般
圖好文好
本人有楓橋外章一文
歡迎批評指教
Dear 長沙遺老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長沙遺老來訪指教與讚美
您的大作「楓橋外章」與「西湖」後學已拜讀完畢
詩文內容精彩生動,唐朝詩人張繼也入了詩
看來他在姑蘇城外,不再對愁眠了
祝您闔家安康 光明吉慶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1 00:02回覆 - 14樓. 鄧潔2010/08/31 07:28心的紅玫
我用淚水把大地踏在腳底
站在山的高崗
俯看遠闊的山巒
霧靄洗淨世俗的灰煙
彩霞也抹紅了我的視野
原來
我的眼底沒有藍色的憂傷
心裡是玫瑰的殷紅,溫婉的
Dear 美麗的潔思敏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我用淚珠串成瑩剔透的
項鍊
掛在蒼翠的樹稍
彩虹般的微笑
是那永不褪色的記憶
沒有藍色的憂思
只是玫瑰般的溫馨
祝您闔家吉祥 光明彌騰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1 00:11回覆 - 13樓. ............2010/08/31 07:04醜陋
心地善良 醜陋又怎樣
總比那些自認外貿美麗卻心地險惡 冷血來的好吧
Dear Blue Willy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本篇佛典故事,佛陀就是藉吃飯時教導「醜陋」如何以感恩的心來修持,一個人凡事懂得感恩,時日一久就能散發出莊嚴的面相。佛陀沒有嫌人醜,本篇也不是笑人醜,因為佛陀能看見一個人的過去所造種種,藉由事件的發生來告訴法末眾生,應該如何修持,「醜陋」比丘是他前世為山神現鬼樣嚇人,自己居心不良,來世就受鬼樣報,世間的種種因緣是非常微妙與不可思議。因為佛陀能見三世諸現象,因此教導眾生不要重蹈前人的無知過錯,而讓自己再受害。如果我們能信受佛陀教示,並且深信不疑,從每篇佛典中去體會改進,並能身體力行,相信假以時日所獲得的利益是非常廣大的。
祝您闔家隆盛 廣聚福緣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1 00:17回覆 - 12樓.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2010/08/30 23:20讚
羚美人問安
爾來了 最近忙~~~
感謝很棒的善文分享
入秋了 保重
身是菩提樹
法身慧命
利眾人
祝 美麗如意
Dear 甜蜜花仙子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美麗的花仙子來訪
最近真的感覺早晚氣候較涼
有秋的味道,您也要保重
菩提樹下好悟道
法身禮佛罪愆滅
祝您闔家安泰 瑞氣顯耀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1 00:17回覆 - 11樓. 戀戀 風塵2010/08/30 22:14感謝
楓橋夜泊
以前只在詩裡行間是想像她得美麗
謝謝好友
送來的楓橋
永存
Dear 戀戀風塵菩薩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來訪指教
原來古人所寫的詩詞或文章
都是當時的個人心路歷程或一些體會
像楓橋夜泊,是真的在蘇州有「楓橋」並且詩人張繼
就站在楓橋上看風景,聽到對面寒山寺的敲鍾聲
就寫下了千古名詩「楓橋夜泊」
祝您闔家吉祥 五福臨門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9/01 00: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