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在表參道上與安藤忠雄相遇:表參道之丘
2010/02/07 19:41
瀏覽3,23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表參道上與安藤忠雄相遇:表參道之丘

黃振家博士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東京自從江戶開城以來,從政治、經濟、文化重鎮,逐漸開始以時尚概念造城,21世紀的東京,有著取代巴黎的企圖心,全都以新世紀美學與時尚潮流概念為整個都市規劃、改建、重整的重要方針。

        2006年的東京,又有新景點誕生,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1]211日日本建國紀念日開幕正式啟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開幕致詞指出:「出生前,我父母就曾住過同潤會青山公寓,希望這裡能變成足以誇耀世界,並傳遞流行資訊的新街道。」,首相的期待加上日本民眾的引領期盼,表參道之丘一開幕,即聚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傳播媒體,聞訊趕來朝聖的人潮蜂擁不決。 

        事實上,表參道之丘,座落在以時髦著稱的表參道,在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下,將原本已有80年歷史的同潤會青山公寓,搖身變成嶄新時尚中心,特別是兼顧與當地景觀融合,的確深受各界矚目。

先從原宿表參道的景觀風貌開始談起

       原宿表參道(Harajuku, Omotesando),主要為明治神宮至青山通十字路口這一區段,是通往明治神宮參拜的道路,日本關東大地震徹底改變原宿表參道風貌。

        1923年,日本發生8.2級關東大地震,東京嚴重受損,當時東京、橫濱有近95%災民戶,1924年日本內務省社會局撥專款成立財團法人同潤會組織,以安排災民住處與相關醫療教育。當時表參道三角地段,即被劃分為安置受災居民的住宅區。因考慮到天皇參拜神宮可能會帶來視覺不雅,將神宮與青山併入規劃,以田園城市街路型式住宅空間呈現,採競圖方式徵件,由當時建築師森真三的「森之計劃案」獲選。森真三結合日本住宅隔間精神與西洋住宅風格,為原宿表參道開創新建築風貌,而兩旁街樹也使原宿表參道有如法國巴黎香榭大道般,加上隨後東京奧運規劃以鄰近代代木公園為選手村,更帶動該區現代化。

      而隨著時代變遷,今日表參道已成為東京最具多元建築風貌歷史的地域是世界時尚精品的一線戰場,兩旁國際時尚品牌旗艦店紛紛進駐,知名建築師作品成為地理景觀標記,沿著路旁櫸木林蔭,國際精品店一步一家比鄰,儼然變成參拜時尚、建築必經之路。

有關同潤會青山公寓的歷史記憶

        同潤會青山公寓建於1927年,有包浩斯(Bauhaus)建築的簡潔俐落,代表日本昭和時代的風格建築,是1923年關東大地震震後復興計畫一環,為日本第一批集合式住宅,具有作為歷史景觀的獨特價值。喜歡東京旅遊、經常到表參道閒逛的人,應該會對這棟林蔭大道旁的老公寓,留下深刻印象,同潤會青山公寓一直被視為東京不可多得的都市記憶。

        不過,同潤會青山公寓設施(如不設浴室),隨著時間也漸跟不上時代,1968年起,居民有意重建,安藤忠雄於1998年被委以重任負責重建計劃,在近10年籌劃裡,安藤忠雄5年時間,與原來建地上的公寓住民溝通、多次親自與居民反覆討論設計,建立共識。使得同潤會青山公寓重新成為東京學界討論話題,尤其要保有原先同潤會精神與所記憶建築是一大挑戰。面對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安藤忠雄以重生概念,將現存建築進行外牆翻新與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間,重建同潤會青山公寓的同潤館,作為紀念,也作為記憶。


        走過80年歷史,昔日同潤會青山公寓已消失,如今表參道之丘則以過去記憶的現代地標,繼續在東京寫歷史。 

令人驚豔的安藤忠雄創意設計 

        表參道之丘是安藤忠雄,這位擅長以教堂、博物館、住宅圍塑寧靜空間的當代日本國際級建築大師,以「新‧安藤建築進駐!」的建築概念,首次跨入大型商業建築作品,而此一與先前代表作完全不同領域的創作,正反映出這位64歲大師勇於自我突破與挑戰的企圖心。 

        安藤忠雄於開幕時表示:「希望表參道之丘的完成為表參道多出一條街道,更希望由這裡向世界傳遞最新流行資訊。」,也因此,安藤忠雄延續一貫以人為本、與環境共生的建築設計理念,堅持商業建築除商業空間本體外,還有都市空間設計。表參道之丘建築外觀,有典型安藤忠雄式的簡潔線條,運用光影變化與高穿透性設計,加上外牆上人形動畫投影,讓這棟商業建築充滿現代感與趣味性,刻意放低高度與綠化設計,讓表參道之丘成為原宿表參道的「光點」卻不突兀。 

        而表參道之丘的內部設計,安藤忠雄則借用日本傳統摺紙方式,創造出充滿速度與時髦感建築,在三角形基地上設計一個不用爬樓梯就可以從一樓逛到六樓的購物時尚空間。 

讓人讚嘆的表參道之丘興建前後 

        基本上,表參道之丘的規劃與興建,起自於原青山同潤會舊建築拆出後的重建工程,主要由成功推出六本木之丘的森集團策畫,延續在原宿成功經營Laforet年輕時尚經驗,耗費189億日圓建設費,是一棟地上6層、地下6層的住商合併大樓。建案開始之初,表參道之丘工程就已經引起東京工程界注意,特別是利用建築工地外牆來創造新城市景觀,有別於以往架設廣告惟幕與裝飾噴漆的工地圍籬,是以「都市的肺」作為概念,將花園盆景與植物作為景觀主體,讓花朵與植物生命,成為工程外牆裝飾,同時也宣示表參道之丘將是一棟代表新世界的綠色建案。

        由於表參道之丘地理位置座落表參道中央位置,上接原宿,下接南青山,堪稱是東京黃金購物區。安藤忠雄把建築畫分三區,第一是「同潤館」,其保留一小部分原來同潤會公寓建築體,讓人們在表參道仍找得到比對記憶的角落;「本館」與「西館」是主要時尚購物空間,低調外牆旁襯著小渠流著清水,有世界知名品牌的服飾、珠寶等專櫃、藝廊、餐廳等93家時尚名店進駐,更加突顯表參道之丘不僅是一住商合一的記憶地標,也是時尚建築。

        而表參道之丘最大的特色,是為配合表參道的櫸木路樹景觀,沿表參道佇立的三棟新建築物高度只有23.3公尺,地上3層與地下3層是商場,而地上3樓以上是住宅,地下3樓以下則是停車空間,內部中庭挑高,整個商場動線以表參道天然斜坡為印象,將斜坡傾斜度直接延伸至室內,坡道斜度為3度,與表參道的坡道相呼應,6層商場由全長約700公尺螺旋斜向手扶梯旋轉迴道接連,總長正好是表參道的長度,整個空間概念成O型,也就是表參道Omotesando)的O內外呼應作法正是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風格。

        事實上,表參道之丘,在建築外觀與內部設計之外,整體商業空間與活動規劃,絲毫不遜於六本木之丘,無論是生活提案月刊、商店餐廳導覽、認同卡等發行樣樣俱全,特別是內部商店餐廳招商、資訊情報解說設計與空間裝置藝術,處處用心打造,很難不讓人感動。

        以下數字,正好可以作為表參道之丘的介紹,事實上,在數字比對中,如果仔細玩味,可以發現,安藤忠雄無疑再次寫下商業空間建築設計新典範,表參道之丘的確是2006年東京時尚經典新標竿。



[1]近幾年,日本建築界特別喜歡用「丘(Hills)」,這個建築群的文字概念,為在大遍土地所實踐的建築美學命名。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是其一,表參道之丘(Omote Sando Hills)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