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監視器:現代駭客如何修改影像內容?
真實案例:高階駭客如何清除證據影像
2023年夏天,台北某地的商業大樓發生一起商業機密竊取事件。一名內部員工涉嫌將重要資料外洩,警方調閱監控器畫面時卻驚訝發現:事發時段的監視器錄影竟毫無異常,仿佛嫌疑人從未出現。
經過深入調查後,發現這名員工利用一個自製的裝置透過 HDMI 接口接入大樓監控主機,利用 Raspberry Pi 結合 CEC 指令控制與 I2C 讀寫,在現場暫時替換了顯示訊號內容,將即時畫面以預錄影像覆蓋,成功製造「完美不在場證明」。
這類案件揭示了一個駭客界鮮為人知卻極具威脅的技術面向 — — 篡改顯示訊號而非原始資料庫的攻擊方式。
點進下方咨詢:
有任何尋求委託駭客服務僱用駭客需求的,請聯絡我們協助您
聯絡委託駭客工程師:Telegram:@ext_hack
技術原理解析:HDMI 資料流與顯示邏輯
HDMI 是如何傳輸影像的?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介面以高速差分信號方式傳輸畫面資料,其核心為三條 TMDS 資料線(對應紅、綠、藍色彩通道)與一條 TMDS 時脈線。這些訊號實質上為一連串影像資訊與時序控制資料。
而正因這些線路「公開且未加密」(除非啟動 HDCP),讓有心人得以進行如 bit-banging、側錄與即時篡改的技術攻擊。
I2C、CEC 與 EDID:駭客的三大幫手
駭客通常會透過以下方式實作監控畫面操控:
- I2C 通道:利用 SDA 與 SCL 腳位讀取或偽造 EDID(顯示設備資訊)與 DDC(顯示數據通道)訊息,可控制亮度、對比或訊號來源。
- CEC 協議:可下指令控制多個 HDMI 裝置,如同步關閉顯示器、切換訊號源或靜音。
- HPD 偵測:模擬熱插拔,讓主機錯誤判斷設備已重新連接並重新初始化。
這些技術若結合 Raspberry Pi、BeagleBone 或 FPGA 控制板,即可製作一套極為靈活的「顯示訊號中間人攻擊系統」。
駭客工具組與實作流程
所需硬體設備
- Raspberry Pi 4(支援雙 HDMI)
- HDMI 捕捉卡(支援輸入與輸出)
- EDID 攔截模組(I2C 擴展模組)
- 改裝 HDMI 分接器(去除 HDCP 保護)
- microcontroller(如 ESP32 控制低階協議)
軟體與程式控制
- LibCEC:用於透過 CEC 控制 HDMI 裝置
- DDCutil:可修改顯示器亮度、輸入源等設定
- HDMI2USB Firmware:進行即時畫面捕捉與注入
- FFmpeg + OBS:用於錄製或輸出影像串流
實作步驟簡述:
- 接入顯示器與主機之間,透過 HDMI 分接器複製訊號。
- 使用 Raspberry Pi 偵測影像格式與解析度。
- 注入預錄或合成影像,覆蓋原始畫面。
- 同步 I2C 控制顯示器亮度與來源,達到迷惑效果。
- 若被主機偵測 HDMI 改變,即可觸發 CEC 指令切回假訊號。
駭客如何規避 HDCP 加密限制?
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是一種加密標準,用於防止數位訊號在未授權設備間轉播。
然而,現實中存在以下破解手法:
- 使用早期版本 HDMI 分接器(具備“忘記重加密”的 bug)
- 開源 FPGA 開發板搭配 TMDS Decoder 自行解碼
- 使用網路上流通的非法韌體修改 HDMI 訊號傳輸模組
這些方式皆可用於屏蔽或繞過加密層,讓攻擊者能自由控制影像流。
實際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 內部竊案掩蓋:員工非法更換監控畫面以躲避追查
- 間諜活動錄製:安裝自製偵測裝置於會議室電視
- 私人關係蒐證或誣陷:製作假監控畫面作為證據
如何防範 HDMI 顯示端攻擊?
- 禁用 HDMI 輸入來源切換功能
- 實體封鎖 HDMI 接口(鎖孔、螺絲)
- 使用支援 HDCP 2.2 且頻繁更新韌體的監視器
- 監控顯示器的亮度、訊源、CEC活動日誌
- 避免使用開放式 Raspberry Pi 與外部裝置於監控主機旁
結語:數位時代下的影像真實性危機
我們正處於一個高度仰賴「監控」與「影像資料」作為事實依據的時代,但正如本文所揭示,只要技術手段成熟、意圖惡意,連「正在播放的監控影像」都可能是經過設計的假象。
無論你是企業安全負責人、資安研究員,還是對數位影像安全有疑慮的普通用戶,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提早防範,遠比事後補救更有價值。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