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誌桿、變電箱、私設路阻阻路搞不定 人行空間不足全因路太窄?!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今日(8/29)以書面質詢指出,市府為活化公館商圈,預計斥資3000萬元拓寬汀州路三段(羅斯福路四段24巷往南至基隆路)東側全長約
據了解,為配合市府「公館水岸新世界總體發展計畫」,為活絡公館商圈,市府交通局規劃要拓寬汀州路三段(羅斯福路四段24巷往南至基隆路)東側全長約
不過由於該案涉及取消汀州路三段沿線路邊停車格位與臨停空間,在預期將影響逛街人潮意願與商家上下貨,並可能讓周邊停車混亂情形更加惡化下,該案曝光後,地方反彈聲音不斷。交通局為了解地方輿情,並作為決策依據,始於5月22至25日針對地方住戶、商家與行人進行民調(發出1961份,回收1181份)。最後交通局以贊成人數達51%過半下,強勢通過拓寬工程定案。而為平息商家反彈,滿足臨停車輛需求,也在該案中正式拍版納入7個臨停彎因應。
只是該份交通局賴以決策的民調,雖在問卷發放上嘗試兼顧行人、住戶與商家,但最後在問卷回收上,不僅商家的回收率僅有16.39%,住戶的回收率更是低到僅剩不到3%,民調結果明顯已不具代表性。而更離譜的是,為強力推動該段人行道拓寬,明明僅有45%的民眾支持汀洲路三段東側人行道拓寬,交通局卻企圖以51%支持整體「商圈內人行道拓寬」的數值來矇混,刻意忽略汀州路係鄰近車道,不能與整個商圈大體狀況進行類比的事實,蠻幹心態可議。
而且交通局為平息地方反彈而同意納入的車輛臨停彎,也將讓拓寬後的人行動線變的扭曲。由於每個臨停彎設計長度達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98年「市區道路工程規劃及設計規範研究」,在目前汀州路三段東側每小時尖峰行人數約為2070人的情形下,推估該路段的人行道至少需要
陳玉梅議員批評,交通局不顧公館地區以年輕機車族為主要消費族群特質,又罔顧實際民意需求,堅持一意孤行,強勢取消汀州路沿線機車停車格位,推動人行道拓寬政策,「這究竟是基於專業,還是只是面子問題?」最後在地方反彈下,還要增設7個臨停彎來平息眾怒,結果臨停彎又阻斷人行動線,整個政策反變得不倫不類。而今再加上該段人行道多處有交通號誌、變電箱與私設路阻檔路問題,民眾未來行經該路段還是要蛇行前進,人行道拓寬意義何在?
針對汀洲街人行道拓寬一案,陳玉梅議員要求,市府交通局應再與地方重新溝通,在獲得共識前,不應貿然動工。而假若真要拓寬,陳玉梅議員也建議,鑑於該路段地區屬性與交通需求,人行道拓寬應由目前規劃拓寬至
【**交通局交工處針對公館暨汀州路三段人行道拓寬所做民調彙整!】
| 行人 (贊成:不贊成) | 住戶 (贊成:不贊成) | 商家 (贊成:不贊成) | 總計 (贊成:不贊成) |
贊成商圈人行道拓寬 | 59%:25% | 74%:26% | 7%:89% | 51%:36% |
贊成取消停車格拓寬汀州路人行道 | 38%:43% | 74%:26% | 11%:88% | 35%:50% |
贊成汀洲路東側人行道拓寬 | 52%:27% | 70%:26% | 5%:90% | 45%:37% 顯示民眾贊成多於不贊成? |
贊成汀州路全線拓寬 | 49%:34% | 56%:41% | 6%:93% | 42%:44% |
發出問卷 | 961(份) | 500(份) | 500(份) | 1961(份) |
收回問卷 | 961(81.37%) | 27(2.29%) | 193(16.34%) | 1181 |
回收率 | 100% | 5.4% | 38.6% | 60.2% |
*資料來源:北市府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Cute Boy Jet2009/08/29 12:58商家佔用騎樓,才不得不拓寬人行道,商家得了便宜還賣乖
明明是商家佔用騎樓,才不得不拓寬人行道,釜底抽薪打通騎樓看商家贊不贊成
商家得了便宜還賣乖,陳議員我們家的票你可能要不到了
無論如何!
還是感謝您的留言回應!
不過這篇質詢主要的訴求是在於人行道拓寬
應考量行人行進動線的問題
如今市府在規劃拓寬人行道後
卻又為了妥協而硬坎入七個臨停彎
結果反而又把拓寬後的人行動線再次阻斷
此舉不僅自打嘴巴
拓寬後卻不能充分利用的人行路面段也明顯涉及浪費公帑
再加上汀州路三段一帶路幅原本就過於狹窄
而依據人流量統計也僅需拓寬至1.93公尺即已足夠
也因此
我們才會主張僅拓寬至2公尺
並把拓寬的路型拉直
而釋出的車行路面空間
則又可提供給直行車輛
或是臨停車輛彈性使用
以更完整的道路規劃讓行人,住戶與商家取得三贏
並活化當地有限的交通空間使用
在此補充說明
希望能更完整表達訴求
總之
無論如何
後續也歡迎繼續指教囉!
台北市議員 陳玉梅
台北市議員 陳玉梅 於 2009/08/29 14:3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