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無法描摹的美
2012/12/16 07:12
瀏覽2,606
迴響1
推薦54
引用0

無法描摹的美 
(林子軒101.10.29更生日報副刊)

《徜徉於璨爛繽紛的花開時節,以及對照花紅落盡蒼涼色的景致,心情似
乎會有很大的轉折,可是大自然的更迭與可愛之處,卻常常運用失落之美
學,來凸顯出圓滿福報之珍貴。》

傳說印象派畫家莫內晚年的時候,雙眼視力已經很差,然而卻還是致力於
創作,尤其對於蓮花的喜愛與了解,幾乎到達了一種如癡如醉、而且難以
割捨的地步。因此他的畫作有一部分是以睡蓮作為主題,每當面對窗外的
蓮花池之際,雖然看不清楚水池中花朵的模樣,可是憑著長久浸淫於其中
的心得,卻能夠展現信手拈來的功力,把蓮花揣摩得出神入化,進而進入
另外一種隨心所欲之境界。

後人欣賞他的作品之際,發現彷彿呈現出一種鮮明的意象,就好像是親臨
蓮花池邊的意境,也像似吟哦一首完整的詩篇,總是充滿浪漫而難以言喻
的情愫。

此種欣賞畫作的心情,足以讓人們的內心覺得悸動不已,以致於似乎感受
到畫家的靈魂,仍然十分眷戀而徘徊在睡蓮的作品裡面,試圖詮釋那一幅
畫的精神,以及畫家蘊藏於其中之內涵。

不過即使面對如此之情境,有一位著名散文女性作家,對於莫內畫作有著
極為感動的體會之餘,乃以抒情的筆觸描述了這麼一段話,她說,這世間
到處都充滿了無法描摹的美與生命。

散文家特別感性而敏銳的一席話,不禁讓人想起春節過後,國內中部著名
的梅花故鄉,有蜂擁而至的遊客前往賞梅,紅男綠女配上雪白的梅花,把
中臺灣山區妝點得多采多姿。

除此之外,日前另外一次連續假期,雖然山上寒冷無比的潮濕天氣,卻也
抵擋不住賞花遊客湧入各櫻花園區,以致於到處都是人潮為患,而且幾乎
綿延不絕的車潮,更讓周遭的交通線路打結而動彈不得,因此相關單位乃
公開呼籲:請大家不要再上山觀賞花了,以免乘興而去卻落得敗興而回的
窘境。

當然面對奼紫嫣紅的花開時節,如果徜徉於百花怒放的景致當中,確實讓
人覺得心花怒放而且心曠神怡;可是仔細推敲散文家的名言,對照擁擠的
賞花人潮,卻感到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從內心深處不禁而油然興起。

因為在人跡雜沓的風景區、櫻花或梅花園區,人們幾乎摩肩擦踵的湧入,
造成整個大自然空間之擁擠不堪,和大自然恬淡的本質相比較,尤其顯得
非常不協調。

雖然花朵無不展開燦爛的容顏,微笑而歡迎來訪的遊客,可是到處人擠人
的現場,卻少了一分悠閒與典雅的氣氛,哪能夠真正與花魂惺惺相惜呢?

因此看到媒體類似的報導之餘,更讓人想到作家的那一句話,真是教人於
心有很深的感觸!

作家看到莫內的睡蓮畫作之際,不禁眼眶泛紅而幾乎掉下眼淚,因為從光
影與蓮花交錯的圖畫裡,似乎呈現了已經年屆八旬老人的莫內,正用一生
的努力向大家告白,而且詮釋世人究竟如何對待他。

短短幾句內心話,確切表達出作家細膩而溫柔的那一面,也說明了藝術創
作的價值就在這裡,因為藝術品可以兼具精確與抽象的方式,用不同的切
入點和世人溝通,讓人們擁有不一樣的心情和領悟。

假如把作家的心情,套在風景區或花卉園區遊客的遊興之上,那麼應該有
一些問題值得探討與思考,所以也許會有所衝突而截然不同;雖然我們無
意認為究竟是浪漫的心情珍貴呢?或是到此一遊的遊興比較正確?可是卻
能夠讓人感到無盡的遐思空間,其實真是一種很有趣的經驗。

不過人們面對春雨過後、園區到處落英繽紛的景致,是否有那一種化作春
泥更護花的惆悵?還是興起至為掃興的心情?或是惋惜腳步太慢而誤了花
期之憾?抑或對於大自然更迭與無常,早已經達到了然於胸的豁達意境
呢?

然而不管如何,人們有感於花開花謝的季節,其實是一種《失落之美》的
境界,也是大自然奮力再起的另外一種圖騰,那麼就不會一味追逐花開之
美,也許更不會在意花落之悲悽了。

雖然我們覺得人生總是充滿難以描摹的美,所以才感受到那種剎那之美的
珍貴,難怪有人會把這樣的心情藏在內心深處,即使難以言喻的美學生活
至為難得,卻也願意用心靈交會的光輝,來分享生命中那種純潔與空靈的
氛圍,並且用類似傳說中佛陀拈花微笑的境界,來看待五彩繽紛的花花世
界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蕎軒物語
上一則: 天使與惡魔
下一則: 散步心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一畝桑田
2012/12/16 19:23
到此一遊

到此一遊,

作家憑著細膩的心思,

筆下可呈現不同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