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剛剛落幕的金馬獎,只因為台灣本土的作品得獎數少,竟然引發部份民進黨立法委員停辦的主張,這些發言孟浪的立法委員,非常的可笑,不值一評。
但是話說回來,在工商業發達,已經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的台灣,金馬獎仍然由中華民國政府來舉辦,顯然不合時宜。
辦理金馬獎和金鐘獎的典禮,原來都是新聞局的業務,行政院組織再造,廢了新聞局,把這兩項業務併入了新成立的文化部。而文化部也就乖乖的接下來,沒有想到由政府來辦這種活動,只是多花納稅的錢,越俎代庖,不合時宜了。
在過去,民間的財力有限,組織微小,比較沒有能力辦理大型活動;另外政府仍然帶有牧民心態,所以將舉辦的權力抓在手上。現在,這二種情形已經都消失了。
影藝界已經形成巨大的產業,身價億萬以上的藝人,比比皆是。而政治上,思想開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這種情形下,政府實在應該要放手了!
立法委員之所以會認為他們有權管金馬獎,之所以敢向文化部主張說要停辦,乃是因為金馬獎活動是文化部用公家的錢辦的。如果這個金馬獎是電影界自己的活動,就算台灣電影界一獎未得,那也不勞立法委員置喙!
文化部有更重要的事,電影界的大拜拜,關心就夠了,不需要你來主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路人Juno2012/12/08 07:071986年以來,國片能在市場日漸嚴重衰退情形下繼續維持生產,都是輔導金的貢獻
hitchcock1980:
李安願意來台灣拍片當然很好,但是只有他一個人捧場不夠。而且,李安顯然多年前就已是好萊塢導演而不是台灣導演
我想那不是重點。 吳宇森在香港拍電影就是香港導演,去美國拍電影就是好萊塢導演。
當年「雙瞳」也是好萊塢的哥倫比亞公司有在台灣還是哪裡設一個亞太分公司,製作這部片。 可惜「雙瞳」下檔,這個分公司也宣告解散。「雙瞳」導演陳國富我個人認為是台灣最會拍商業大片的導演,但他早已在大陸發展,做「華誼」公司的高管,跟馮小剛長期合作,製作一些大陸的商業片。
台灣電影留不住人才,誰之過?
韓國電影10年前也是政府輔導,現在已經一億韓國人進戲院看韓片,南韓也就5千萬人出頭,平均男女老少,嬰兒老朽,人人平均進戲院給韓片貢獻兩次票房
韓國人也是那種不用吃就堅持美國牛肉是酸臭的,蘋果手機差三星差五十年功力的那種盲目愛國的民族。
如果跟人家比,是的,我覺得政府這些年來的國片輔導金政策的確就是把錢丟到水裡!
現在新聞局沒了,國片政策換這個文化部龍大部長當家,希望這麼偉大,有文化有學問的龍大部長,可以大顯神威,做出一些改變國片現狀的無敵政策!
問題是民眾加民代認為政府應該繼續發國片輔導金,不發就是政府不重視XXX,你說怎麼辦?
想請教你對這篇文章的想法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931
國片輔導金舉辦的最大效益,是政府邀請專家學者替業者挑選劇本,掌握電影人性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共通之路。國片輔導金被認為是臺灣國片的「續命丹」,1986年以來,國片能在市場日漸嚴重衰退情形下繼續維持生產,都是輔導金的貢獻。據估計獲得輔導金影片,參加國內外影展的得獎率至少三分之二以上。
- 17樓. 喜歡電影的人2012/12/02 18:47第一,我還沒看少年Pi。 第二,少年Pi不是國片
你有去看"Life of Pi"嗎? 電影結束開始顯示Credits時,你看到第一個特別感謝的是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新聞局),第二個感謝的是台中市長Jason Hu,到最後新聞局的標誌和加拿大魁北克電影主管放在一起,台北動物園也在感謝之列。
不過現在新聞局已經不存在了,你認為這些錢有丟到水裏嗎?
=====================電影工業成敗是看整體,不是看個別狀況
李安願意來台灣拍片當然很好,但是只有他一個人捧場不夠。而且,李安顯然多年前就已是好萊塢導演而不是台灣導演
當年「雙瞳」也是好萊塢的哥倫比亞公司有在台灣還是哪裡設一個亞太分公司,製作這部片。 可惜「雙瞳」下檔,這個分公司也宣告解散。「雙瞳」導演陳國富我個人認為是台灣最會拍商業大片的導演,但他早已在大陸發展,做「華誼」公司的高管,跟馮小剛長期合作,製作一些大陸的商業片。
台灣電影留不住人才,誰之過?
韓國電影10年前也是政府輔導,現在已經一億韓國人進戲院看韓片,南韓也就5千萬人出頭,平均男女老少,嬰兒老朽,人人平均進戲院給韓片貢獻兩次票房
如果跟人家比,是的,我覺得政府這些年來的國片輔導金政策的確就是把錢丟到水裡!
現在新聞局沒了,國片政策換這個文化部龍大部長當家,希望這麼偉大,有文化有學問的龍大部長,可以大顯神威,做出一些改變國片現狀的無敵政策!
我希望她少管一點事,少一些意見,多做一些協調的工作。
她其實沒有什麼貨,如果聰明,她應該要做一個幫助者,支持者,而不是一個開創者,因為她沒有開創的能力,就算有,最好也不是她來做。
這些話,也適用於將來的文化部長。
時季常 於 2012/12/04 02:47回覆 - 16樓. 路人Juno2012/12/02 16:05立法院不刪這筆預算,電影界也願意拿這筆錢
版主:
用納稅錢去辦金馬獎,你願意,我不願意。讓願意的人,自己去捐錢吧,不要用政府的力量來強迫所有的人交這種稅。
金馬獎不是公益活動。
=======
那簡單。 如果民意多數贊成這個想法,立法院就會刪除這筆預算,讓願意的人自己去捐錢。
但現在立法院不刪這筆預算,電影界也願意拿這筆錢(代價是要聽管歐巴桑囉嗦),怎麼辦?
- 15樓. 路人Juno2012/12/02 16:02這些錢有丟到水裏嗎?
hitchcock1980:
我有意見的是主事者的能力差人家韓國人太遠,把我們的納稅錢都丟到水裡。輔導出來的國片都是些四不像,商業片也不是,藝術片也不是。票房就不用提,拿去國外參展也沒有什麼成績。金馬獎更是愈辦愈爛! 之前幾屆金馬獎都是直接山寨前一年的奧斯卡用的典禮橋段,而且抄得還很爛,以為我們不看奧斯卡嗎?
=======
你有去看"Life of Pi"嗎? 電影結束開始顯示Credits時,你看到第一個特別感謝的是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新聞局),第二個感謝的是台中市長Jason Hu,到最後新聞局的標誌和加拿大魁北克電影主管放在一起,台北動物園也在感謝之列。
不過現在新聞局已經不存在了,你認為這些錢有丟到水裏嗎?
- 14樓. 喜歡電影的人2012/12/01 13:33說了半天,還是政府和納稅人的錢去辦金馬獎和發輔助金
台灣就不是香港和好萊塢,郭董和蔡依林寧願一夜花千萬辦場奢華party讓自己爽也不會care國片和金馬獎,就這麼簡單
我對於自己納稅錢被拿去做這些事絕對沒意見,電影本來就是一國文化產業的火車頭,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成熟電影工業!
我有意見的是主事者的能力差人家韓國人太遠,把我們的納稅錢都丟到水裡。輔導出來的國片都是些四不像,商業片也不是,藝術片也不是。票房就不用提,拿去國外參展也沒有什麼成績。金馬獎更是愈辦愈爛! 之前幾屆金馬獎都是直接山寨前一年的奧斯卡用的典禮橋段,而且抄得還很爛,以為我們不看奧斯卡嗎?
大學的廣電科系也沒有跟上,每年出來一些對電影有熱情的年輕人,但是個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拍出來的成片,和之前企劃案上講的頭頭是道有很大的差距!
至於有些成名的導演和演員,這些年來也沒看拍了什麼片,倒是很會上街頭搞社運,和一些什麼藝文團體(其實根本就是民進黨養的外圍打手!)合流抗議政府這個那個上新聞搏版面,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但願電影界看到了你的心聲. 時季常 於 2012/12/01 14:20回覆 - 13樓. 路人Juno2012/12/01 09:10每年花幾百萬放一個晚上煙火和每年幾百萬辦一場金馬獎 哪個有意義?
版主:
這麼大的電影界,如果連辦一個金馬獎都要靠政府,那還有什麼好關心的?
======版主認為每年花幾百萬放一個晚上煙火和每年幾百萬辦一場金馬獎(我沒概念是否要這麼多) 哪個有意義?
有時候呀,沒錢就是可以逼死一個英雄好漢。
- 12樓.2012/11/30 16:19有問題的文章
電影人不是連拍個電影都要去借錢,拿補助金,抵押房屋才有錢拍
請問,辦活動的錢那來? 民間能辦,不花納稅人的錢當然好,問題是誰辦?公信力?經費來源?
電影人還是想辦法拍些好電影,別想些有的没的,有票房有知名度有市場,你想辦什麼隨便你,
仔細想想台灣今年有那些電影讓人記憶深刻的.......
至於一些欠文化知識又只上大陸網站看免錢電影的立委言論,就別理了,自己爭氣比較重要
- 11樓. 路人Juno2012/11/30 14:16每個人都會問"我為甚麼要出這筆錢"。 唯一不會問(只要沒人反對也沒有管歐巴桑開口說話)的是政府
版主:
我沒說蔡依林有義務花錢辦金馬奬.
版主是沒說,但版主似乎認為台灣電影界沒錢的話可以請蔡依林來義務(或情商)唱一場就有錢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電影界窮到連辦金馬獎的錢都拿不出來,不妨找找蔡依林.
這個錢一堆人有,光郭董可能可以辦幾百場,但每個人都會問"我為甚麼要出這筆錢"。 唯一不會問(只要沒人反對也沒有管歐巴桑開口說話)的是政府。
"版主似乎認為台灣電影界沒錢的話可以請蔡依林來義務(或情商)唱一場就有錢了。"
是啊,我就是這個意思!
這麼大的電影界,如果連辦一個金馬獎都要靠政府,那還有什麼好關心的?
時季常 於 2012/12/01 05:24回覆 - 10樓. 路人Juno2012/11/29 05:21當年文建會加新聞局為甚麼在政府精簡時代仍然能變成一個部?
版主:
先生,我講的是辦金馬獎,不是拍電影,你搞錯了。辦個金馬獎要多少錢?蔡依林唱幾條歌,扭扭屁股就有了,不到她一個月的收入。
蔡依林沒有義務幫電影業服務。 金馬獎要請她來唱歌,也得花錢,更不用說她的歌和電影一點關係也沒有(除非她唱入圍的電影主題曲)。 搞錯的是你(把歌唱藝人搬進金馬獎存廢討論)。
但是,政府拿來辦金馬獎的錢,卻是民脂民膏。就算要用在電影上面,設個獎學金,不是更有意義嗎?或是省下幾年的經費,辦個電影學院,和電影界合作,蓋個電影文化城,是不是更有價值?替電影界做大拜拜,這種錦上添花的事,讓電影界自己去做吧!
那還是回到原來的問題 -- 當民眾和立委質疑政府不重視文化,電影,國片,體育,誰幫政府辯護? 當年文建會加新聞局為甚麼在政府精簡時代仍然能變成一個部?
把經濟做好,社會有錢,電影界自然不愁沒錢拍電影;把教育辦好,有高素質的人才,自然不愁沒有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有錢有人有內容,自然不愁沒有觀眾。
台灣經濟不是陷入低潮才幾年。 上一次西門町萬國戲院開門是甚麼時候? 那可仍然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社會有沒有錢和國片有沒有錢拍電影沒關係。
文化部抓著金馬獎不放,只有養成電影界的依賴性罷了。
不是文化部抓著金馬獎不放,是民眾和民代要政府做些和電影國片有關的事,那麼新聞局裁撤後當然這是文化部的工作。 要文化部放手金馬獎,不如鼓吹文化部降回文建會就好。 版主在美國,聯邦政府有甚麼管理推動文化的機構?
- 9樓. 路人Juno2012/11/28 23:19唱歌和拍電影完全兩回事
版主:
隨便一場天王演唱會的錢就夠辦場金馬獎了!
就算影藝界真的沒錢,那人家影藝界富得流油的天王都不拿錢出來辦金馬獎,政府在瞎操什麼心?
影藝界是依賴政府依賴慣了。
韓國現在什麼不起飛?何止電影而已。
======
唱歌和拍電影完全兩回事。 要唱歌,你找十幾個美少女練習舞步,挑一個"XX時代"加上包裝,你就有賺幾年錢的藝人。 拍電影即使是好萊塢也可以讓你賠到脫褲。 迪士尼一部"John Carter"賠掉美金兩億元,搞掉一個主管。
拍電影有那麼簡單嗎? 版主就拿美國凱蒂派芮一場巡迴演唱會(tour)的經費和拍一部鐵達尼號的經費比一比好了。
1。
先生,我講的是辦金馬獎,不是拍電影,你搞錯了。辦個金馬獎要多少錢?蔡依林唱幾條歌,扭扭屁股就有了,不到她一個月的收入。
但是,政府拿來辦金馬獎的錢,卻是民脂民膏。就算要用在電影上面,設個獎學金,不是更有意義嗎?或是省下幾年的經費,辦個電影學院,和電影界合作,蓋個電影文化城,是不是更有價值?替電影界做大拜拜,這種錦上添花的事,讓電影界自己去做吧!
2。
如果有人主張拍鐵達尼號電影的經費,應該由政府來出,那這個人一定是瘋子。
把經濟做好,社會有錢,電影界自然不愁沒錢拍電影;把教育辦好,有高素質的人才,自然不愁沒有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有錢有人有內容,自然不愁沒有觀眾。
文化部抓著金馬獎不放,只有養成電影界的依賴性罷了。
時季常 於 2012/11/29 03: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