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星媽‧印象
美國家長對小孩學校教育的參與度與收入高低成正比,一九九九年的調查,家庭收入在二萬五的,約二成五的家長有或多或少的參與,家庭收入在五萬的,約有五成。
和台灣相比,美國家長的學校教育參與度是非常高的。在台灣的台灣家長,學校教育的參與度是非常低的,一年參與校務一次,已經是很少見的了。當然,台灣的學校也比較少要求家長來幫忙,也許這也是一個原因。
有趣的是,美國人以為他們的參與度很低,他們以為亞洲的家長參與度比他們高上好幾倍。
稍微像樣的美國家庭,至少在小學時,家長的學校參與度都很高,因為不這樣不行,家長不常來參與的話,連老師都不會重視你的小孩。這是美國教育的特色。不像台灣,小孩上學了,就丟給學校去了。台灣十年教改,把美國這一套抄了一部份過來,現在台灣的小孩,家長也很難不參與了。但是那些窮人和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出身的小孩,就慘了!因為他們的家長比較不會去參與。
美國黑人和中南美裔子弟成績會那麼差,和他們的聰明才智無關,和這種教育文化有關,因為他們的家庭本來就比較窮,教育程度也比較低。過度重視家長參與的結果,使得學校變成不負責任,形成了惡性循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2008/10/30 11:19不會連這種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你這個大博士是憑什麼推斷家長到學校幫忙是會造成學校不負責任
請拿出證據或研究論文
如果只憑你的想象
你就是讓人笑掉大牙
我教書基本上從不叫家長幫忙
因為我有TA
所以我可以想像學校或老師最多是叫家長幫忙一些打雜的事
不會叫他們登成績 改考卷 或是寫教案
如何你說是不負責任呢
你說當今美國校育過份依賴家長
你有證據嗎
我教過的學校都很少請家長幫忙
再說如果你做過教育研究
你應知到許多研究指出
家長參與小孩的教育是對小孩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學校當然也是好
家長參與度高
學生也會覺得很驕傲
並且覺得自己的父母重視教育
所以要更加努力學習
你說美國學校一天到晚要錢
請問你有交過學費嗎
你兒子用的教科書一本定價一百二十美金
四科主科總共快五百
你有交過一毛錢嗎
你說好學區房價貴
說的好像學校把你辛苦錢都拿走
請問你買房子是付錢給買主還是付錢給學校
你說有錢有閒教育才會上軌道
沒錢沒閒的學區整個教育無法見人
真是大錯特錯
在低收入的學區得到的政府補助才是比高收入學區的兩倍
我隨便說個補助
像Title one, Title three
都是給低收入的學區
他們之所以學生成績不好
並不是學區沒錢
你的頭腦真是不清楚
你如果在學區做研究
不會連這種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
別裝做博士來招搖撞騙 - 4樓.2008/10/18 22:35同意,鴨湯說的對!
其次﹕
一;美國家長會和學區委員(民選),據有監督學校教務,財務的權力。
台灣學校家長會是榮譽職。
二;小學,最好教,所以家長不感興趣。
中學,不好教,男生別帶鎗,女生別懷孕。
高中,學校和家長都指望他們都畢業。
三;基本上,現代教育和老師都是誤人子弟。
學歷,是不切實際的『名牌』。
學校是現代垃圾的生產線,產品學力有限。
鴨湯說的好,意外的菁英教育,台美學校教育功能,一般可疑。
非正式比例,美式教育,菁英比是千萬分之一。
台式教育菁英比是百萬分之一。但是他們受限於絕頂人才。
問題是;學而知之的菁英,不如困而知之,更不如生而知之的智者。
因此;它是機會問題。這是我贊成零分也可上大學的道理。
早些年,我在芝加哥玩時,碰到一個中國人,不知那一個省的人?
講話方言口音重,是蘇聯解體後,被聘來費米試驗室的科學家,
待遇是一個月九百美元外加住汽車旅館住宿用餐。
所以說;美國是一個『拿來』主義國,讓『楚材』為『晉用』,
最划算。
何況,金字塔底部總是需要些不知不覺和後知後覺者,
這像窮之所以窮,富之所以富。
二者之間,只要不失衡就好。 - 3樓. 之之2008/10/18 16:16我贊成父母到學校幫忙
我不認為父母參與學校幫忙會造成老師不付責任的惡性循環 我也不認為父母沒去學校幫忙的學生 老師會因此而不重視他 基本上 我覺得兩者並無一定關聯 完全是看每個老師他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和自己的教學方法 我個人覺得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父母若能在學校或教室裏幫忙 對父母和孩子都有好處 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但如果父母兩人都上班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人力和財力不足時,當然要依靠家長的幫忙。問題是,美國的學生人均支出是全世界最高的,他們根本沒有人力和財力的問題(但是每個學區都在叫窮,都在告訴你,他們需要更多的錢和人)
像美國小學這種父母嚴重參與教務和校務的狀況,當然會造成學校不負責任;如果父母沒去學校幫忙,不會造成老師不重視他們的子女的話,那那些美國有錢人(以及亞洲母親)不會有那麼多人吃飽了沒事幹去做那些事。
沒錢沒閒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學校幫忙,而社會上大部份人是沒錢沒閒的人。
小孩要出生,不會只選有錢有閒的家庭才出生。
美國學校教育嚴重依賴家長的參與,以致於有錢有閒的學區,教育才能上軌道,沒錢沒閒的學區,整個教育實況根本無法見人。
學校的老師和校長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當學校依賴家長來輔導學生課業時,那還要學校幹什麼?
教育普及是二次大戰以後才發生的事,到現在還不到半世紀。當初設立學校的原因,就是因為家長是不可信賴的。如果美國的教育,嚴重依賴家長,如果家長是可信賴的,那學校就沒有設立的意義了。今天美國為什麼會有百分之四的小孩是在家教育的,有很多原因,但在家教育的盛行,代表對那些家庭,學校失去了當初設立的意義。
時季常 於 2008/10/18 17:10回覆 - 2樓.2008/10/18 15:37,
yes
- 1樓. 鴨湯又被鋼管幹掉了2008/10/18 14:26意外菁英教育
台灣教育是生存競爭產生的意外菁英教育。建中、北一跟台大都一樣︰有好學生、有好設備、有一堆濫竽充數的老師、還有跟別的學校差不多的教材。
為什麼這些學校頂尖?因為學生好。就這麼簡單。很多次等的學校設備也差不多,師資搞不好還更好一點(也許更年輕,有更多新知),但是學生品質決定一切。
好學生往往是時間投入多的學生。別跟我說少數的超級天才。事實上好學生多半是比較努力的中上學生。
台灣大多數的家長不過就是放羊吃草罷了。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可說是完全不存在。
美國的教育是有基礎的。好學校裡面雖然也有爛老師。但是好老師(或者是至少說話有條理的老師)相對比例高。特別是大學。為什麼?因為台灣像樣點的人,只要能排進前 50%,大概都不會淪落到當老師吧。光是薪資就差不知道多少。
台灣的教育沒有基礎。如果政府強行把錄取台大的學生送到三分就能進去的學校上課(假設有相同的科系),同樣的癟腳師資也能把學生教育成同樣等級的畢業生。因為台灣的學生相當程度是不依靠學校,也不依靠家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