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桃園新屋
夥伴:慶輝、仟幸、鎮揚、淑清、新綠、嘉芸、椿汸、顏百、桂枝、英秀、如美、秀貴、寶貴、蔡薏、美雲、玟瑛、苔伊等17人
零食:珊瑚草甜點、滷豆干、牛軋蘇打餅、日本糖、巧克力千層派、毛豆、芭樂
足跡:停車場---紅線接駁車---過嶺58池(蓮花展區)---紅線接駁車---新屋陂(點點展區,機器人異想世界)---步行---范姜祖厝,水巷展區---步行---新屋鵝肉美食(午餐)---後湖塘(黃色鴨皮)---風大濕冷,放棄"面面 聚稻"、"綠雕塑"---搭黃色接駁車---新屋陂---搭紅色接駁車---停車場
紀錄:走新屋,走的是康莊大道,Leader上禮拜的應許成真。
若是隨波逐潮為了黃ㄚㄚ到新屋,那就難免失望,天氣因素讓ㄚㄚ洩了氣,癱瘓於地的鴨皮完全毀滅了可愛形象。
到新屋,可以一睹藝術家進駐水鄉米都之後,如何帶領民眾利用特有的埤塘景觀,讓裝置藝術與地景美感相乘,那麼黃ㄚㄚ之外的視界等著你哦!
出發~~從台北到中壢休息站,我們的車因為加油而陷入上班潮的車陣裡,比預定晚了半個鐘頭抵達會合點,歹勢啦、也只能如此道歉了~~四部車停在台31線橋下停車場,乘搭桃園縣政府的接駁車前往各展區
才坐定,美雲的滷豆乾、桂枝的義珍香牛軋蘇打餅旋即笑瞇瞇登場
緊接著嘉芸的糖果和秀貴的巧克力千層派也熱情上陣
我們搭的是紅線,服務人員再三叮嚀「紅線去紅線回」,如果換搭其他色一定找不到自己的愛車
第一站蓮花展區--過嶺58池
遠遠就見著超大蓮花瓣迎風晃漾開展,旁邊另朵小型蓮花則隨波左右漂移,這是南韓崔正化的作品,卻不知為何不幫襯些蓮葉,讓綠色來跳脫、調和那一大團桃紅?
南韓崔正化的作品,行人迎面見到的是蓮花的背面
循池前行,一朵小蓮隨波在大花前方左右飄移,這才是作品正面
蓮華映心輝
秀貴寶貴,超級貴
走路仍是我們的主調,環池一周
遇亭則停,正好商議退聯會事務
再搭接駁車到下一站--點點展區
第二站新屋陂--點點展區、機器人異想世界
小徑濃蔭、林木秀美,水生植物、觀景台和迂迴蜿蜒的棧道,在在讓新屋陂的風光優雅宜人。這裡有國際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生命的足跡」點點蔓佈漂浮水間,用來呼應新屋農村豐饒之美。

風光怡人的新屋陂
日本草間彌生的作品「點點」蔓佈漂浮水面間
我們的笑容不只是點點
英國泰晤士報將草間彌生列為「二十世紀200名最偉大的藝術家」之ㄧ,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作品名稱「生命的足跡」,佈滿黑色圓點的充氣雕塑就像生命足跡不停挪移。
行程不到一半,芭樂伯提前卸貨犒勞大夥
清蔭下美景裡食毛豆、吃芭樂
也是水榭樓台
新屋陂的景致多變化
機器人異想世界:鄭炳和環保裝置藝術
「炳哥環保藝術」引我們一路進了鄭先生的機器人異想世界。型態各異的機器人乃資源回收後再利用的產物,生動的、生活的、幽默的人生百態--都在一個個機器人的神情姿態裡訴說著酸甜苦辣的民間故事---
站立路旁的機器人不時有加入的夥伴
論曼妙生動,人類那比得上我們?
列隊相迎
來到大本營
這是甚麼樣的世界?!
時光倒流
正在瘦身的三太子震動個不停
與作者鄭先生合影
果能如此,幸福快樂何難
告別生硬視界,投入柔軟的自然懷抱
啾啾亂耳,循聲覓影


蘆花秋意
揮別點點區
第三站:走向范姜老屋群、水巷覓鏡
「范姜」,一個獨有的姓氏,從清朝就在這裡落地生根、起新厝,因而造就了新屋這個地名。而素有千埤之鄉美名的桃園,這次籌辦地景藝術節主要是以新屋鄉特殊的埤塘水圳文化來展現當地的人文歷史、農村地景、生態景觀及產業文化。白千層的瓶刷花垂飾滿樹
往范姜老屋的美麗甬道
花木扶疏
環保創作不敵香蒜藤之吸睛
沿著熱鬧街道邁步
轉入鋪石靜巷
左前方為裝置滾輪可以移動的屋子,右手邊探入區域為地景拼圖
作品名稱「當新屋遇上埤塘」,此地景拼圖為中原大學教授陳歷渝以埤塘特色翻玩空間
前行為范姜老屋公媽廳
乾隆娘娘認真研讀「范姜祠堂沿革史」:話說乾隆初年范姜十一世祖...
喧嘩塵囂在此停滯
新屋舊厝,蘊藏其中的是飲水思源的心
在歲月的流逝中,低調守住昔日輝煌
公媽廳正堂
今古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水巷覓鏡~插畫家潘羽祐構思創作
石鋪小巷裡彩鏡處處
彩顏滿佈‧心鏡繽紛
第四幢范姜古厝
范姜老屋群落
第三幢范姜老屋,是老屋群中最華麗、維護最佳的一幢
第二幢范姜老屋
范姜觀音寺為十四世祖派下子孫發願捐資興建的
離開范姜老屋群時逾正午久矣
第四站外站:為了尋找「新屋鵝肉美食館」,17位饕客穿靜巷越馬路,沿著中華路、彎到中山路,在昏灰的天色下不斷地問路、不停地走路,名副其實的「走新屋」耶!
清甜味美的鵝肉、蔥香Q彈的米苔目在後湖塘呼喚著我們
穿越無菸公園走了一段美景
美在蕭瑟裡
殘垣新景
裝置藝術與地景美感相乘
作品:葵之家
水巷靜弄
對面五十年鵝肉老店今日公休
天陰沉沉的、雨水將落
迢迢新屋走,幾度問津,終於看到招牌高高掛
通往後湖塘看黃ㄚㄚ的路呦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邁入既定的美食館
白飯沒了,鵝肉還在湯水裡游...先上旁的菜給一群餓壞了的行腳〈鴨頭是店家致歉招待的美味〉
鵝肉最後上桌,熱騰騰的主菜讓千里辛苦行無憾
開心吃飯
心滿意足看鴨去
風強雨密有點行路難
看到癱了一地的黃ㄚㄚ,有人戲稱為荷包蛋
主展區標識在此
天氣濕冷遊客蹤杳
往黃色接駁車方向走
拎著小ㄚㄚ回家,滿足阿孫的期待是阿嬤的快樂
下黃線再轉搭紅線回到愛車處,快樂回台北~
圖‧文:苔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