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校園建築慢賞(轉貼)
2013/07/20 08:51
瀏覽935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校園建築慢慢賞
文/許麗芩;攝影/顏涵正
▲北科大的「綠色大門」,今年五月代表台灣摘下全球卓越建築獎環境類首獎

六月鳳凰花開,驪歌初唱,各大校園紛紛送別畢業學子。多年後,校友回憶校園點滴,或是舊地重遊,那些別具特色的校園建築或校舍,都是青春悲喜劇中的重要場景。

隨著校園社區化,變身為居民休憩的好所在,觀賞校園建築也成為一種休閒樂趣,校園的書香環境,很適合從容、悠閒地品賞。臺北有幾所校園建築風格獨具,例如實踐大學的清水模建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生態綠建築,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裝置藝術俯拾即是的美麗校舍等,都令人趨之若鶩,沉浸其中。

實踐大學──清水模建築

灰色階校園的實驗性主張

許多校園以鮮豔活潑的色系妝點校舍建築,實踐大學卻反其道而行,使用清水模工法,混泥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上磁磚或粉刷等任何裝飾,形塑樸實內斂的校園風格,回歸校園本色,也展現具有後現代理念、自信、另類的校風,這種低調中的張揚與宣示,既理性又詩意、既樸實又豐富,令人對這座「臺灣設計圈的哈佛」心生嚮往。

曾參與實踐大學校園規劃的總務處組長甘誠表示,實踐大學自創校以來,創辦人謝東閔便將勤勞、樸實的立校精神反映在校園建築上,從早期的脫模到清水模建築,皆不使用容易脫落的磁磚,善用穿透式建築以增加建物的採光性和透風性,很早就已實踐綠建築的意涵,後期更加強排水性及綠蔽率等綠建築規劃,營造節能減碳又舒適的校園環境。清水模建築乍看似乎簡單,實則無論在工法技術、模板製作、線條比例、灰色系的統一協調等方面,都費時費力,更所費不貲,但耐久耐用及耐看是其特色,在在都是硬裡子的展現,當初還特別商請日本團隊到校指導清水模的工法,無論水泥、比例、灰色階運用等皆嚴格管控,相當用心。

實踐大學內的特色建築包括由知名建築師姚仁喜所設計、獲遠東建築獎肯定的設計大樓,及獲臺灣建築獎佳作的體育館、由室內設計師陳瑞憲所設計的圖書館、國際會議中心等,只見建物之間彼此有通道相連,宛如走迷宮般,有些地方則作為學生服裝走秀、作品發表及展演的舞臺,別具巧思,體育館的多元化健身房、韻律教室、頂樓藍球場及空中跑道等,令人豔羨,V型柱的設計與館的競技強身屬性相得益彰,從體育館遠眺正對面的圖書館及電算大樓,大樓刻意規劃、宛如框型舞臺的設計盡收眼底,令人不禁期待,若有朝一日坐在體育館觀眾席上觀賞對面建築內的舞臺演出,會是什麼景況?

從實踐大學身上,可看到校園不再是一棟棟封閉獨立式的建築,而是以空間的流動與開放性來促成人際連結、消除藩籬的觸媒,與周遭社區連成一氣,若能細細品味,或許可從這座設計魔法城堡中汲取靈感創意,增添不少生活樂趣。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生態綠建築

都會中的生機田園及綠洲

當校園成為綠洲,知識殿堂也變得可親起來。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在設計學院院長蔡仁惠的主導規劃之下,以「生態草溝」概念將校園打造成為都會綠洲,恢復生物多樣性,讓校園建築也能夠「深呼吸」。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曾特別實地走訪拍攝,將此處引為臺北綠建築的典範之一!

從捷運忠孝新生站4號出口往右步行幾公尺,即可看到北科大著名的「綠色大門」,高聳的巨樹枝幹在水廊道「護城河」的環繞映襯下,宛如神祕森林的入口,召喚人們進入這座生態校園中探索……。

北科大突破常規,將校園水泥圍牆拆除,改以水廊道、生態池及「植物藩籬」成為校園與都市連結的界面,多彩多姿的水景、植栽槽及生態池的規劃,加上運用石頭創造多孔隙環境,整體校園宛如一個具生物多樣性的生機田園,令人流連忘返。

踩在透水磚上,欣賞沿途披上「爬牆虎」綠衣的校舍,宛如來到歐洲牛津校園……穿過蕨類園小徑,一座小巧的生態池和「生態小屋」映入眼簾。這裡不只是校內師生的祕密基地,也成了附近居民的休憩場所,一位宋同學表示,最喜歡坐在生態小屋的露臺上,欣賞生態池綠樹,看魚和烏龜在水中優游,幸運的話還可看到白鷺鷥、斑頸鳩或夜鷺的蹤影。可別小看這個小池,校園水景所需的水資源可都是透過這座雨水回收系統。生態小屋則是師生自立造屋而成,除了善用回收建材外,在通風、採光等部分也都符合綠建築標準。貼心的北科大師生還規劃了「生態露臺」充當鳥踏,成為鳥類飛行停靠的休息站。

這是一座水與綠組成的生態校園及綠色休憩空間,值得來此探訪一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文校園

藝術與專業包裝的多元遊憩空間

臺灣藝文界中,許多人才皆出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或有所淵源,例如現任校長朱宗慶即為知名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負責人,其他如舞蹈家許芳宜、藝術家姚瑞中、導演戴立忍、演員郎祖筠等皆為其校友。對很多北藝大師生或校友來說,美麗又充滿藝術氛圍的校園建築及環境,涵養了對美學的概念及體會,專業級的美術館、戲劇廳、舞蹈廳、音樂廳、電影院等,更讓學生在校園就接觸專業的展演藝術環境,畢業後得以快速地展現各領域專業展演才華與挑戰。

位於關渡附近山坡地上,北藝大校園呈現步步高升的走勢,具有層次美感,隨處可見裝置藝術,由建築師李祖原所設計的校舍,紅磚、灰牆與黑瓦屋頂加上裝飾的線條、鐘樓,成為北藝大的校園意象。

校內特色景點及建築如:鷺鷥草原、水舞臺、鐘樓、陽關大道、關渡美術館、雕塑公園及荒山劇場等,在校園中不時會巧遇許多裝置藝術或聽到學生練習彈奏的樂音,偶爾有舞蹈系學生以天鵝滑步的舞姿飄過,或是看到戲劇系學生喃喃唸誦劇本的認真模樣,相當賞心悅目。

校園內有許多建築休憩亮點,例如李祖原設計的鐘樓和鼓樓,有暮鼓晨鐘的意涵;位於活動中心外荷花池畔的水舞臺,是南北管演出的最佳場地,在山風、綠草、樂音間,呈現東西並置的藝術風貌,光廊酒甕的裝置於華燈初上時營造動態電影院的效果;擁有管風琴配置的音樂廳,提供專業的聽覺享受;坐落於山野之間的荒山劇場,是國內首見的森林環境劇場,從此處可遠眺淡水河出海口及觀音山……加上可俯瞰關渡平原的觀景臺、餐廳、咖啡座等,幾乎校園每一處都能讓人與「美麗」不期而遇,令人時有意外驚喜。

每年北藝大皆會舉辦關渡藝術節,吸引不少朋友參加,而校園建築、展演藝術中心和特色人文餐廳、咖啡店等,也成為許多民眾造訪的休憩地,國內各大知名企業家庭日親子活動也以北藝大為首選,若能細細品味及觀賞,在北藝大可悠閒地消磨一整天。

校園不只是見證學子青春紀事的舞臺,在校園建築及規劃等特色的彰顯下,近年來更成為一般民眾樂於親近、品賞慢活的好去處,除了本期介紹的校園,臺北還有更多特色校園及建築值得你尋訪探索。

相關資訊

●實踐大學

地址:大直街70號(捷運大直站附近)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地址:忠孝東路3段1號(捷運忠孝新生站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地址:學園路1號(捷運關渡站附近,可搭接駁車)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在地生活 大台北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