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普渡是一年一度地方上的盛事,更是農夫爸爸一年當

中最重要的事。每年的中元節,小農夫住的農村每戶人家都會參與地方廟宇普渡,家家戶戶都會將貢品帶去廟宇一起舉行中元普渡。廟方的工作人員會事前先將棚架搭建好以及將普渡用的桌子準備好;而在這天裡,每戶人家裡幾乎是全體總動員。

廟宇”集安宮”是地方上村里居民的重要信仰。

因為是鄉下農村,村裡大多數年青人都出外在都市裡打拚,而留在農村裡的則

大多是阿公阿媽們以及農夫爸爸這代的阿叔阿伯、阿嬸阿姨和小朋友們。這些

小朋友大多都是在都市裡工作無法帶小孩而請自己的父母幫忙照顧,等到小孩

子到了就學的年齡時,父母們就帶回去都市。

農夫爸爸的鄰居也出動三輪車來幫忙,準備將貢品載去集安宮,來回回載了好

幾趟才全部載完,感謝農夫爸爸的鄰居一起來幫忙!!

我想,中元普渡應該也算是一個村里居民相聚的日子,因為阿叔阿伯們見面時會

討論著今年的颱風如何影響農田及菜園,而婆婆媽媽們則是互相交流廚藝及家人

近況,還有如何將貢品擺盤才會看起來很”澎湃”的秘訣。除了互相聊天交流之

外,大家也會互相到別桌去參觀別人家拜了哪些貢品。而廟宇外面則會有兩三攤

賣吃的和賣ㄅㄚ ㄅㄨ的攤販。真的很熱鬧!! 再來最棒的事就是除了拜拜之外,廟

方還有請歌舞團來唱歌表演 。大家一面吃著ㄅㄚ ㄅㄨ一面看著唱歌表演,頓時我

有一種穿越時空,回到我孩堤時代的感覺。

童年記憶裡,每到廟裡熱鬧的日子時,我的農夫阿公阿媽便會牽著我的小手帶我

來廟裡看布袋戲。在當時,辛苦種田的農夫阿公在經濟上並不寬裕,不懂事的我

哭著吵要吃ㄅㄚ ㄅㄨ,農夫阿公便將辛苦賺來的錢買了ㄅㄚ ㄅㄨ給我;廟宇門口

外因為布袋戲表演而站滿了人,因為當時還小,站著看並看不到,年紀大的農夫

阿公無法將我抱到他的肩膀上,於是便將我抱到廟門口外面的石獅上讓我坐著看

布袋戲。這是小農夫一段美好且珍貴的童年記憶。

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桌子,桌上滿滿的頁品,全都是村里居民每戶人

家自己準備。

這是農夫媽媽自己發明的”蔬果聚寶盆

平時農夫爸爸總是只簡單的穿著背心和雨鞋,今天特地換上漂亮的衣服,虔誠的心向神明祈求保佑。

普渡的時程大約是從下午六點半開始至晚上九點半左右,約總共三個小時。在

普渡快要結束時,大家就會開始站在自己的桌子旁stand by,等道士喊”收”!(喊”收”表示可以將貢品收起來了!同時道士會開始唸經文。)而這段過程也是

整個普渡中最有趣、最緊張的時刻。

因為當道士一聲令下地喊:”收”,大家突然動作會變得超迅速,彷彿像看DVD

按了快速鍵似的,每個人一隻手拿著大袋子或箱子,另一隻手則是將桌上的頁品

快速從桌子上一掃而下,將東西都收進袋子或箱子裡,整個過程非常緊張,因為

大家都會想儘量趕在道士唸完經文之前將桌上的東西都收好, 而且經文大約十分

鍾內就會唸完。這樣的習俗從以前的時代就開始流傳到現在,據說越早收完的人

來年就會越發。

中元普渡不僅是傳統習俗,更是農村裡居民們的年度大事。

名家創作加持 政天宮變藝術之殿
政天宮的建築具藝術性,名家手筆,藻井是漂亮的交阯燒。
記者陳秋雲/攝影

行政院顧問洪慶峰的父親洪良生前在台中大安區中庄小廟當乩童,一生累積小額香火錢盼重建宮廟,但始終難圓夢。地方人士接力募款,「政天宮」年底將完成,洪慶峰邀名家在匾柱、藻井創作加持,他說,希望政天宮開創地方文化新格局。

新建的政天宮年底即將啟用,這是庄頭唯一的宮廟,經常有地方人聚集討論慶典。
記者陳秋雲/攝影

洪良年輕時被選中擔任政天宮的乩童,一開始他不信,直到三度一進廟裡就起乩,才不得不服。政天宮的觀音佛祖一直沒有固定的宮廟安置,洪家老宅長期供奉,洪良廟祝一當逾半個世紀。

洪良把香火錢點滴全存下來當建廟基金,有進帳就買鋼筋、木材,想自己蓋廟。但直到鋼筋生鏽,木材腐朽,他只好趕緊賣掉鋼材,來來回回,一心只想在庄內重建觀音廟,但終生未如願。

3年前洪良辭世,舊政天宮的觀音頓時失去廟祝照料,村民期待把累積的基金拿來建廟,讓庄內唯一的廟早日誕生。

直到前年募足建廟經費,地方人士努力成就建廟大事,年底將啟用,在地人找上洪良的兒子,時任文建會副主委的洪慶峰,主導慶祝建廟活動,洪慶峰義不容辭。

不少外地人路經政天宮,常好奇偏鄉那來鉅款把廟蓋得金碧輝煌,就近一看內外皆美,新廟邀名家藝術加持,台師大美術系主任江明賢、中國書畫學會副理事長張自強、獲故宮收藏作品的周良敦等人撰寫門柱楹聯,廟宇藝術彩繪也是傳統工匠手筆。

洪慶峰歷任台中縣教育局長與文化局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長、文建會副主委,三句不離本行。他想到辦大安聖觀音文化節,不但為建廟暖身,心中更想把信仰中心也塑造為文化中心。

聖觀音文化節系列活動今天展開,先培訓在地大安國小學童當「紅孩兒」導覽政天宮,介紹廟中特色與由來。

洪慶峰是「大甲媽」一曲的作詞者,現已成為大甲媽祖遶境主題曲。他新完成「觀音聖歌」,地方的長青合唱團每周練唱,請來蔡振南譜曲,在地庄民琅琅上口,要當種子傳播聖歌。

「希望政天宮就像三峽祖師廟」,洪慶峰說,政天宮廟中有書畫、雕塑之美,如藝術之殿,如果每個村里教堂、宮廟都能變成在地文化中心,期待村里開創文化新格局。



全文網址: 名家創作加持 政天宮變藝術之殿 | 中彰投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59535.shtml#ixzz2AY6gT3Ks
Power By udn.com 

客家嘉年華 全台25尊義民爺遶境
Ads by Google
想找私人外籍英文家教嗎? www.tutorabc.com
現在只要填表就能免費觀看TutorABC 線上英文家教教學課程,馬上體驗!
台北市「2012客家義民嘉年華」昨天上午舉行熱鬧的迎神遶境活動,來自全國的25尊義民爺熱情參與。(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台北報導〕台北市「二○一二客家義民嘉年華」昨天上午舉行熱鬧的迎神遶境活動,來自全國二十五尊義民爺參與,隊伍行經客家鄉親聚集的南昌路,前往客家文化主題園區,鄉親在道路兩側擺設供桌祭神,鞭炮聲不絕於耳。

嘉年華由熱鬧的「迎神遶境」活動開啟序幕,接著在客家文化園區進行「安座大典」,如同邀請各地義民爺到台北坐鎮、交流,慰勉北上打拚奮鬥的客家鄉親。

台北市客家義民祭在民國七十七年首度迎請枋寮義民爺神位北上,至今已屆二十五年,今年除廣邀全台二十五間義民廟北上同為義民爺進行追思祭祀,還規劃迎神遶境、安座大典、挑擔奉飯、主祭大典及送神大典等主要活動,活潑的「創意踩街」,彰顯客家文化特色、凝聚向心力。

今天將舉行的「挑擔奉飯」最能代表客家精神,在早期農業時代,農家為表達協助農忙工人的謝意,在三餐外,頭家還會煮點心,放到點心籃挑到田間請農夫們享用;點心籃子也在祭祀時使用,籃的底層放菜飯,夾層以上放碗筷,盛裝牲禮至寺廟或墓地祭拜。

奉飯」祈福習俗已延續兩百多年,起源於義民爺出征前,鄉民會挑擔供應酒食、以壯聲勢,同時征戰途中挑擔供應飲食,藉以慰問;戰爭結束後,為戰亡的義民建廟祭祀,此後每年祭典時仍沿襲「奉飯」習俗,追思先賢義行。

今日上午八點半,挑擔奉飯及創意踩街遊行將從國家劇院前廣場出發,前往客家文化主題園區,遊行隊伍發揮創意變裝,運用客家花布、傳統藍衫等客家經典元素打扮,以邊走邊唱方式,沿路與民眾互動同歡。

上午十一點在園區舉行「主祭大典」,下午一點半有「龍耀台北牽成客家─客語教育中心」十八班歌唱決賽,晚上七點有「義民之夜晚會」,十五日上午八點「送神大典」。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鼓動新瓦屋
2012/10/23 09:48:17瀏覽20|回應0|推薦2
鼓動新瓦屋 國際花鼓節周六登場
活潑的花鼓表演團隊,加添「國際花鼓藝術節」的慶典氣氛。
記者郭政芬/攝影

客庄節慶之一的「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明天新竹縣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登場,鼓聲將響徹雲霄,配上熱鬧逗趣的表演,帶動了現場歡樂的慶典氣氛。

活動從20日至28日止,每天下午2點至晚上9點,活動期間除有精彩展覽,展現客家文化與在地特色外,同時也邀請知名團隊如「新瓦屋花鼓隊」、「優人神鼓」、「長榮交響樂團」、「十鼓擊樂團」,及來自日本、巴西、非洲鼓團同台飆藝。

新竹縣文化局長蔡榮光說,「新瓦屋花鼓隊為客家文化的象徵之一」,這次邀請國內外鼓隊共襄盛舉,增加彼此交流機會。同時規劃展覽供民眾欣賞,讓民眾體驗動態鼓樂。其中,「新竹縣社造博覽會」也在活動期間熱鬧開展,讓民眾悠遊在客家文化中。今年以「花鼓十月天、鼓動新瓦屋」為主題,詮釋新竹客家聚落文化與傳統花鼓藝術傳承與發揚。「花鼓」源於民間的鼓樂活動,為早期客家人在農閒時,集結鄰里舉行酬神儀式時的活動,因表演型態與裝飾較花俏,因此稱為「花鼓」。

為讓民眾了解花鼓歷史文化,文化局今年也規劃展覽活動讓公民眾觀賞。無論是訓練場景,或是熱鬧的踩街畫面,都將於「花鼓主題館」中呈現。相鄰的「鼓藝特色館」則規劃動態鼓樂讓民眾體驗,體驗內容有太鼓達人、打擊童玩牆、DIY手創教學以及花鼓相關文創商品的展示。

明天在戶外廣場設有創意市集,今年更邀請超過30位的街頭藝人表演,更豐富活動。相關訊息可上網搜尋關鍵字「2012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連結官網,或上「新竹瘋表演」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arhcc)查詢。



全文網址: 鼓動新瓦屋 國際花鼓節周六登場 | 桃竹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439738.shtml#ixzz29jobJsL4
Power By udn.com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富里竹田義民祭


農曆七月二十是義民祭,新竹新埔義民廟總會舉辦盛大的祭典,不過今天,要帶您看的是後山花蓮的義民祭。花蓮縣富里鄉是個純樸的客家庄,鄉親大多是從桃竹苗遷徙而來,在此生活了三、四代。光復初期,因為稻子染上病蟲害、家禽家畜也感染瘟疫致死,於是地方人士,就到新竹新埔,分香請來義民爺坐鎮,果然地方就變得平靜了。一開始只是供奉在人家裡,後來大家才集資蓋了一座廟,然而,難得的是,義民爺分香過來後,村民每天輪流奉飯,六十幾年來,沒有一天中斷。


鑼鼓喧天、鞭炮聲此起彼落,下午一點,早已在路旁等候的輪值區車隊,準備進場。

車子陸續駛入廟前廣場,人潮也開始聚集,大家都是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義民祭典。另一頭,信徒準備好的牲禮,也擺滿整桌,香煙裊裊繚繞整間廟宇。

[富里竹田義民亭
主委 葉日男]
從民國34年(分香)來這裡後,像我們挑飯也是要(中午)12點過後,祭典拜義民爺也是一樣,要下午,(中午)12點過後來拜。

<台灣花蓮縣,富里鄉竹田褒忠義民亭敬下,值年輪值,新興村北區眾信士,慶祝褒忠義民爺爺千秋。>

吉時一到,祭典開始。

[祭典司儀
徐義雄]
慶祝神明生日叫做「六禮祝壽」,六禮祝壽的意思是說,一茶 二酒 三花 四果 五壽桃壽麵 六財帛。

<祝文,惟中華民國99年,歲次庚寅年,7月20日。>

[祭典司儀
徐義雄]
祝文就是村裡的總爐主、副爐主,正副爐主的名字全都要列入,列入之後,什麼年月日、什麼神明生日要唸。

村民不僅準備了豐盛祭品,也將神豬裝扮成各種造型,今年拿到特等獎的,還是福佬人,顯見地方對義民信仰的虔敬和族群融合。

[富里竹田義民亭
主委 葉日男]
今天所有的敬神的豬羊有13隻,其中一條是山豬,羊有6隻。

<我們掌聲鼓勵好不好,潘阿珠女士,她的(神豬)重量是637台斤。>

[神豬競賽特等獎得主
潘阿珠]
吃很多啦,他們都一直講說,誰的很大,誰的很大這樣,我都不要講我的很大怎麼樣,我現在第一名,上次我也是第三名啊。

大家忙著準備祭品,而81歲的鄒錦偵,則是忙著要去割牧草。

[地方耆老
鄒錦偵]
之前我身體不好,(女兒)她帶我去觀音佛祖廟,祂說,(義民節)你們就準備牲禮而已,也沒有仙桃 麵線,還有馬來這麼多,那兵有得吃,馬沒得吃,所以你回去要割牧草,我說好沒問題。

雖然現在只有鄒錦偵會割牧草給馬吃,不過老人家說,早期是有這項禮俗的。

[地方耆老
鄒錦偵]
以前沒有這種的牧草,要割芒草嫩芽,如果沒得割,曬好的稻草也可以,斬成一段一段的。

<這裡有金爐,香旗在這裡,跟牠(馬)講這裡有草(可吃)。>

祭典前有許多準備工作,一早十點多,殺完豬後,總爐主就宴請親朋好友先飽餐一頓。

[義民祭總爐主
張月漢]
很多年沒有殺大豬了,今年殺大豬就請親戚朋友一起來吃個午餐,晚上拜好再吃晚餐這樣,很多遠方來的,有新竹來的、花蓮來的、台北來的,都來很多。

[富里竹田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保志]
我們竹田義民廟,本來是屬於我們,竹田 新興還有羅山三村的信仰中心,我們在民國84年的時候,我們就分為四區,東區就是埔頭、西區算是溪埔,南區是羅山、北區是學校園和馬加祿。

富里客家人,大多是從桃竹苗二次移民來的,因為前山生活困苦,只得攜家帶眷,到後山另謀生路。

[地方耆老
鄒錦偵]
7歲搬到這裡來,搬過來就沒什麼好做的,租人家的田來耕,好的田也租不到,後來的人都只能先耕比較差的田。

鄒家從新竹峨眉遷來,已經四代,鄒錦偵和六個兄弟姐妹,當初跟著父母下山、從竹東坐火車、再從蘇澳上船、到花蓮後再坐公車,折騰了三天,才到達富里。

[地方耆老
鄒錦偵]
還好有我爸的朋友,以前住同村的,跟我伯父兩家人,去他的穀倉那裡睡,睡好幾天,租到房子了,才找一間先住著來這樣,非常的辛苦。

羅山 竹田 新興三村,有九成務農,但光復初期時,地方上很不平靜,不僅稻子遭受病蟲害,家禽家畜也感染瘟疫致死,於是地方人士便想到請義民爺來坐鎮。

[富里竹田義民亭
主委 葉日男]
以前在西部的時候,相當靈驗,就想說請義民爺過來坐鎮,來保佑農作物和人,六畜,來保平安。

幾年後,地方人士在現今廟址,以茅草搭建廟宇,幾經演變,才成如今規模。而一開始義民爺安奉在住家時,就有奉飯習俗,這習俗,六十幾年來從未間斷。

[村民
曾秀鳳]
先端飯,很燙,我要墊著,會燙人。這樣就好了,我拿扁擔。這籃是菜,這籃是飯,飯就另外,跟碗筷而已,有的吃素,所以飯不要跟菜放在一起。這是葷的,這是素的。

每天下午一點,輪值的班就會從家裡挑來一籃一籃豐盛飯菜。

[村民
林銀妹]
(妳今天準備哪些東西啊),這鴨肉啦,這雞胗、雞肝啦,這花枝、這竹筍。(妳挑飯多少年了),我這麼大就挑飯了,我這麼大就挑飯了,十幾歲就挑飯了。

[村民
彭梅英]
一般挑飯、拜拜,拜義民爺,會準備這個金紙,除了一般的金紙,還有這個馬甲金,牽馬的,要穿的戰甲,叫做犒軍啦。

以前生活艱苦,只有半個月、一個月輪到奉飯時,才有肉可吃,小孩每每期待這天到來。

[村民
林銀妹]
喔,那很高興,很高興說有肉可吃,挑完回去,很高興喔,以前很苦,就是吃番薯,挑飯特別就要煮飯來挑。

當初分香,請來義民爺令旗和敕牌,而後來信徒還幫義民爺雕了金身。

[地方耆老
李祥錦]
我們出門,遊覽車出門,放一個敕牌出門,大家看到,唉唷,怎麼有祖先牌位,這樣很不好意思,就看說別人的廟也有金身,我們也來雕好嗎。

於是在取得義民爺同意後,便請佛像師傅為義民爺打造金身。

[地方耆老
李祥錦]
就問他(佛像師傅),那沒臉、沒什麼的,沒有要怎麼雕,他說沒關係,我會燒香(請義民爺)託夢,他會來說,所以就陳、林、李(軍師),雕三尊,黃軍師忘記雕, 所以我們這個黃軍師,你看到臉臭臭的,他生氣嘛,哈,有這樣的歷史啦。

每年十月,竹田鄉親也總會帶著義民爺,回新竹新埔本廟進香。

<紀錄片「義民禮讚」韓筆鋒導演>
[竹田義民亭
主委 林玉桂]
我們每年要回來一次,一年回一次,今日八十多人兩台遊覽車,我請敕牌和令旗全部請來,請來過爐,每次都有。花蓮縣富里鄉竹田義民亭,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玉桂,統帶委員眾信士,向新埔義民廟主神列位神祇,行上香禮,一上香,再上香,三上明香。

[竹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葉日男]
我們是依慣例,每年來本廟進香,從民國三十八年之後,自新埔分香回竹田義民廟,每年固定一次,我們要來回娘家。

而今年8月,竹田義民組更是難得北上,扛著神轎來參加新埔義民祭活動。

<服裝非常的特別,穿的是客家的花布,包括我們的抬轎人員跟信徒>

[富里竹田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保志]
像我們神轎算是第一次,跟本村的人,跟我們廟的委員,到新埔義民廟回娘家是第一次。

藉著與本廟的連結,串聯起大家的情感,而竹田義民組代表的更是新時代的傳承。

[富里竹田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保志]
因為這(竹田義民亭)也是算花東最大間的義民廟,也要做一個文化、一個特殊的竹田文化出來。

雖然面臨人口流失與老化問題,不過在地鄉親還是很樂觀,因為有一群人默默在地方上耕耘著。後山的義民祭典,雖然規模沒有本廟大,鄉親對義民爺的崇敬絲毫不減,也相信義民爺會繼續守護著這個村庄、守護著大家。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2012宜蘭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昨、今日在冬山鄉蘭陽大興振安宮舉辦,有客家歌舞表演及免費客家美食品嘗,下午舉辦傳統「踩踏盆火」儀式,信徒扛神轎或抱神明赤腳踏過灸熱的金紙堆,祈求消災解厄,平安吉祥。

從清朝起,不斷有客家人移居到宜蘭,「三山國王」是福佬客最重要的信仰,隨時代演變,信仰涵蓋閩南族群,宜蘭有40多間三山國王廟,居全台之冠,已成宜蘭縣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資產。

冬山鄉的蘭陽大興振安宮有200多年歷史,主奉三山國王,也供奉「皇清粵東闢創祠祀先賢長生祿位」,記載陳振福等38位來此開墾的先祖,證實客家人在宜蘭開墾的歷史。

一早,振安宮熱鬧滾滾,客家歌舞包括花鼓、迎親隊等演出,各客家傳承重點學校也展現學習成果,廟旁展售客家花布,教授DIY,家政班媽媽煮出美味的蘿蔔絲粥,讓民眾享受傳統客家美食,有人連吃5碗,直稱「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鹹粥了!」

下午舉辦神攆踩踏盆火祈福儀式,大興振安宮以金紙過火,信徒身扛神轎,踏過焚燒中的金紙堆,去除厄運,也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主委黃萬金說,過火祈福儀式具有三山國王演練兵將的涵意,信眾藉此消災解厄,而日治時期,日軍攻打附近的「民壯圍」城,民眾誓死抵抗,日軍放火燒城,所以地名又被稱為「火燒城」,為讓社區民眾團結一致,於是透過踩踏盆火儀式,集結民眾士氣,赴「燙」踏火,再所不惜,以抵禦日軍侵略。



全文網址: 宜縣客家節 踩踏盆火求平安 | 基宜花東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428397.shtml#ixzz29ERhij5z
Power By udn.com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轉寄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台北市及新竹縣客委會昨天公布多款環保創意神豬,還預告下周六、日將在台北市舉

「好客台北 歡慶義民」創意踩街遊行。

「好客台北 歡慶義民」10月13日下午先在客家公園表演暖場,隔天早上,全台北50個多團體、40多個「挑擔奉飯」隊,將從自由廣場出發,沿著羅斯福路往南遊行。

當天遊行由「客家義民哈雷機車」擔任前導車,遊行隊伍也有客家開口獅、太極武術、客家街舞等團隊,將呈現傳統與現代的交錯感

客委會也鼓勵隊伍發揮創意變裝,運用客家花布、傳統藍衫等客家經典元素精心打扮,以「創意互動」的形式邊走邊唱,與路人同歡,也因此,經典漫畫人物阿三哥、大嬸婆的Q版公仔也將一起同遊。

客委會說,今年新竹義民祭活動,有別於以往傳統宰殺神豬,以「創意神豬」為發想,邀請民眾製作彩繪神豬,活動期間都會在客家公園展出。台北市客家主題公園地址:汀州路3段2號。



全文網址: 環保神豬 客家公園繽紛亮相 | 大台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404402.shtml#ixzz28CQqEnNa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