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漲基本工資
不僅失業率不會惡化
還會促進景氣!
馬政府,你們在搞什麼啊?
◎沈政男(醫師、文字志工)
------------------------
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博士、中研院院士、專長計量經濟學,不是勞動經濟學)說,調漲基本工資會讓低薪勞工失業增加。
這項說法成立的前提是目前的薪資夠高,但現狀是這樣嗎?
目前的失業率高,難道不是因為有些工作薪資太低,沒人要做嗎?
調漲基本工資,會吸引更多邊緣工資勞工回到就業市場。
調障基本工資,也會促進勞工家庭的消費,進而刺激 GDP 成長。
馬政府,你們都不念最新的經濟學論文嗎?在那邊胡扯亂搞!
美國柏克萊大學 2010 年權威研究發現,美國有十七州的基本工資比聯邦水準還高,而這些州的就業成長與經濟成長率,跟其他基本工資較低的州幾乎一樣。
------------------------
馬政府宣布月薪基本工資緩漲,理由是「恐影響就業、不利景氣」,到底讀過經濟學沒有?
「設定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拉低景氣」的觀念,來自四○年代的經濟學家斯蒂格勒(G. Stigler),他根據古典經濟學的自由市場模型,認為設定基本工資會排擠工資低於下限的工人,導致失業增加、勞動力閒置,進而影響經濟成長。
這樣的看法已經過時,越來越多經濟學家主張,勞動的需求與供給曲線,根本不是古典模型描述的那種完全競爭狀態,需求方(企業、雇主)經常透過默契或先天因素(如市場區隔、資訊成本、求職成本),形成獨佔買家(Monopsony)。
獨佔買家型雇主可依據自身的邊際要素成本曲線(MFC),與邊際生產收入曲線(MRP)的交叉點,來決定工資,以取得自身最大利益,因而導致平衡狀態的工資低於完全競爭下的水準。這時,調高基本工資達成新的平衡(下圖的 Wmin),將使勞動供給提高,就業更充分。
一九九二年美國學者卡德與克魯格(Card and Krueger)做了著名的「賓州研究」,也就是同一年內,賓州基本工資不變,但鄰州紐澤西調高,結果一年後紐澤西的餐廳就業率不減反增。
九○年代中期以後,越來越多學者認為調高基本工資可提升勞動家庭支出,促進GDP,近一、兩年美、英智庫也紛紛建議政府採行此法以提振景氣,但馬政府卻一味聽信蛋頭學者的落伍論調,台灣經濟好得起來才怪。
--------------------------
柏克萊大學新聞稿:
http://newscenter.berkeley.edu/2010/12/01/minimumwagejobs/
原始論文《Minimal Wage Effects Across State Borders:Esetimates Using Contiguous Counties》:
http://www.irle.berkeley.edu/workingpapers/157-07.pdf
管中閔,你有讀過嗎?
陳冲,你有讀過嗎?
台灣的醫生有讀過!你們知不知道丟臉?
馬英九,你不用讀了,你讀十年也讀不懂。
- 14樓. 1232014/08/08 19:28
術業有專攻 隔行如隔山
請查詢 最低工資的社會代價(雷鼎鳴)
(setojordan@hotmail.com) - 13樓. unhappy2014/01/30 11:26拾人牙慧又沒讀通,變成危言聳聽,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unhappy@youknow.com)
- 12樓. blue phoenix單飛的雙人旅行2013/12/12 07:57請問您為什麼會問醫生有沒有讀?他們需要讀經濟論文嗎?
blue phoenix
- 11樓. 羅伯特亞當斯2013/12/11 01:51
沈醫師分析錯了!
您所使用的要素市場類型(Monopsony Labor Market),
勞動需求量是依靠MFC來決定,
換言之,如有最低工資Wmin,
則其與MFC交叉點才是廠商對勞動的需求量,
依文章所附圖片來說,
勞動需求量會減少(交叉點在Lm的左方)。
沈醫師舉的範例圖形,
其比較靜態分析的結果,
剛好證明管主委的結論。
- 10樓. 無名2013/12/10 00:05
給9樓, 不用拿王伯達的文章來說, 他講得也不全然是對的, 本文已經講很明白了"勞動的需求與供給曲線,根本不是古典模型描述的那種完全競爭狀態,需求方(企業、雇主)經常透過默契或先天因素(如市場區隔、資訊成本、求職成本),形成獨佔買家"
您要想當古典經濟學的信徒, 請自便吧...
(noname@nomail.org) - 9樓. Guest2012/10/01 12:32
- 8樓.2012/10/01 12:11術業有專攻
其實許多國家政府都有制定「最低工資」,名為照顧勞工,實為選票。因為,大部份的勞工工資都會大於最低工資,只有青少年和少部份的成年人低於最低工資。資方雇用員工考慮的是勞方的「邊際生產力」,而青少年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所以資方所支付的薪資中,已扣除了「訓練費用」,所以工資會偏低。在工會的要求下,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資」的規範,使得就業市場無法達到古典學派所主張的「充分就業」,也就是會產生「結構性失業(勞動供給大於勞動需求)」的情況。在不景氣之下,資方原本的投資報酬率下降、投資意願(資本支出)不高,若在此時貿然提高「最低工資」,將會使得青少年的失業率大幅攀高,我們全民的「痛苦指數」將會再向上提高(因企業的投資下降而使得經濟成長率的下降加上因最低工資的提高而使得失業率的再升高),則非全民所願,也是政府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筆者建議版主:在批判和評論別人的時候留點空間,用詞不需要這麼武斷、尖銳,甚至是政治語言的內涵。請回到公共政策經濟分析,會比較客觀。另外,管政委的專業應該受到各方的肯定,經濟計量學者專注在實證,也就是使理論模型更「人性化」、「更親民」、「更具體」,更容易「事先」預測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事後」衡量並調整方向的依據。
- 7樓. 訪客2012/10/01 11:59你的意思是
作者的意思是,台灣的資方是獨佔市場嗎? - 6樓. 放逐生2012/10/01 10:30美國有基本工資
2009 年公布的minimum wage是時薪$7.25 - 5樓. 華碩2012/09/30 22:52並不是每個勞工都只領基本工資
並不是每個勞工都只領基本工資,許多都比基本工資高,也不影響失業率。真正影響的是勞保和健保的資方相對給付的部分。
許多勞保者,薪水有四或五萬,但是依此薪資,資方相對給付勞保局及健保局的錢比較多,所以資方上報勞保局及健保局的薪資只報基本工資,這樣資方可以省錢。
勞方被往上報的僅基本工資,所以退休時候可以領的勞退及月退會很少很少。
總之,基本工資實質的影響不大,還是要看資方有沒有據實伸報真正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