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世局中的角色,若從國土面積與人口比例,在世界大國與強權相較,真是微不足道;在外匯存底,地理戰略位置,卻是舉世著目;論其身份,到底是主權獨立國家,還是大中國意識下,全球加諸一個中國政策,又無法實質管理的領土?在這種錯綜複雜情況下,台灣的所有對外行為舉止,成為世人焦點,動見觀瞻情況,治國者不能不知,身為國民,更不能不瞭解自身的處境。
近來,因為一個學校的活動,表演了二次大戰迫害猶太人的德國納粹遊行,因為媒體的傳播,引來德國與以色列的抗議,還衍生了老師被懲處,補助被取消,校長下台,又有政黨扯出的特務辦校,最後要由總統蔡英文出來止血,說全是大人的錯,不該由學生來承擔。
這句話說的好,但說的太晚!
如果一開始,針對此事,國外抗議,政府的對應不是回過頭來先「打小孩」,只要讓這些國家知道這是純小孩在學校的創意表現,並無意冒犯與挑起二戰間的傷痕,接著重申我國政府遣責二戰暴行,並且深記歷史教訓,更會強化學校教育,記取二戰教訓,這個說法四平八穩,就不必的大費周章挑起事端,又得善後。
西方萬聖節,把東方人視為禁忌的鬼,拿來當成裝演的角色,其間沒有惡意,在台灣成了小孩的一種娛興節目,大人也就無禁忌了!
二戰猶太人事件,絕對是一個歷史的傷痛,學生可以無知,老師必需要有警覺,政治人物不該拿來當成鬥爭的工俱與手段,國家領導人,更要早早的定調,如何面對與處理,不僅對待當事國與相關者,處理結果,會成為世人關心的角色。
顯然,我們在處理上,收到了德國與以色列的抗議後,先修理了學生與學校,就算我們是在事件上的當事人,顯然政府如此對待學生與學校的方式,會引來不少爭議。
除了這方面的情況,年中處理太平島國際仲裁事件上,政府態度也是相當軟,對於沖之鳥漁事糾紛與衍生日本漁權談判,處理更是讓漁民不滿,現在與美國交好,是不是硬得起來,那也有待觀察。
當然持平而論,日本在交流協會,加上「台灣」兩字,符合現在政府國家主權的立場,還能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上電話,這兩件事,對民進黨政府而言,毫無疑問是加分的。
但是,在這些國際事件上處理的得失上,是否帶來一些經驗與教訓?尤其我們可以用不同態度來爭取國際支持,是不是可以用另一個方法與中國交往,不喜歡國民黨時的親中,那麼怎麼倡議與中國有不同的接觸與對話,當在國際間,我們可用那麼軟弱的態度來調處時,與中國交流,不該是關門以對的態度。
中國就在台灣的一水之隔,且同文同種,終究無法置身事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