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僑委會不支持「一帶一路」! 指標性意見...?
2016/04/27 10:27
瀏覽3,631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中國大陸近來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政策,這個政策對台灣或台商是否有利,毫不考慮的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當然是大加支持,不過時任馬團隊的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他卻有不同看法,認為應該「避凶」,他的說法,相當奈人尋味之餘,從國家政策、兩岸關係與個人,都出現不同戰略意義與思維!

一帶一路是由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習進平主導,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的簡稱,建立中國與區域的合作平台,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連結週邊有六十多個國家,利於加快、提昇中國經濟轉型,去年已正式推出,成為中國未來十年,新的國家發展戰略目標。

這樣的政策,對台灣或海外台商而言,是利多還是空包彈,各有說法,不過日昨立法院質詢時,針對中國大陸推出「一帶一路」,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指出,「一帶一路」不是經濟計劃、是中共維穩的計畫,宣稱未來十年要投入1.6兆美金,但都是用於貸款、用於其國企建造,不是到達援助的國家,其實還是在大陸國內發展,所以他認為對台商而言,應該要「避凶」。

陳士魁不能說是語出驚人,他說法,是有不同面向的考量點,相當值得令人深思與玩味。

中國大陸自從鄧小平八○年代確定了改革開放腳步後,台商對大陸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大批的台商獲得特許,較低的稅金與土地的取得,把台灣經驗一批批帶去大陸投資、設廠與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為大陸在沿海創造許多特區的經濟,創造了就業,提昇了經濟,更富足了民生。

九○年代未期,大陸的經濟起飛,對台商從依賴性,開始變成了競爭,一些成氣候的國營與才開始的私有企業,開始承接台商在沿海打下的基礎,接著中國就開始了新的政策,即「開發大西北」,要拿到特許,繼續保有優惠,大批台商只能開始往內地走,結果內地的發展因此受益之餘,台商的角色就算有了貢獻,仍不免一一被取代。

如今再推「一帶一路」,表面上是從上海連結絲路,通達歐洲,這對台商而言,利空出盡,再度為中國企業作嫁,未能看到實質利益與未來,且還到了更邊陲地帶,當然就得避凶!

避凶的說法,相信這些經歷過的台商或外僑,早就心有戚戚焉。

如果是別人說出此言,勿需放大解讀,但出自陳士魁之口,就有深思必要,除了此刻說了真話,當然也有打臉馬政府味道,於公於私,他是馬團隊幕僚中,算是相當核心的人物,只是他當政務官,因為務實的反應與處事手腕的機靈,藍的支持,綠營有時也不會太為難他!

打臉馬政府的中國政策嗎?如果用這麼解讀,其實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日前傳出,陳士魁是國民黨秘書長的不二人選,國民黨正準備520他卸任後,是主席洪秀柱網羅的秘書長,但早有消息傳出,陳士魁一直沒有點頭,頂多推薦別人或從旁協助,這次他的言行,是一個重大指標,一樣採親中政策的洪秀柱,可能請不到此刻打臉「一帶一路」的陳士魁。

一葉知秋,520將至,許多事情,亦因此會更為明朗。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Andylove
2016/04/28 21:48
文章作者是民进党时代力量人。可怜的台湾老百姓,到大陆去还有一线生机,留在台湾只有死路一条!台湾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