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以台灣的政治機制,行政院的閣揆任命權來自於總統,現在談及選後,言之過早,若由國民黨提議,是延伸連任慣例與憲政體制,並無不妥,如果在選情狀況不佳,多數黨的義意為何,不一定對自己有利,得票的多數黨,本身的意思是跳過總統的輸贏?還是政黨得票的多數,這對凝聚藍軍在政黨票上,就有不同解讀。
總統大選是本週六的大選主軸,勝敗關係了政權是否易主,藍綠在總統大選過程的對戰中,藍營狀況層出不窮,沒有是非,更不團結,執政八年成為包袱,大選年無人參選,選前還能換將,不僅觸犯兵家大忌,聲勢急轉直下,一路處於挨打;反觀綠軍基本盤不大於藍軍,但一路穩健,更吸納藍營失望的支持者,還拉走年輕選票,總統大勢前的態勢,到現在沒有太大改變,若說勝負已定是言之過早,要翻轉情況,除非有石破天驚的重大改變!
失去總統位置,即是失去政權,就失去了所有,就算在立法委員上能有斬穫,政黨票中反敗為勝,這只能拿到國會,立法院的多數,就算取得院長,這與目前執政國民黨的現狀是差不多的!
輸了總統大選,就失掉了江山,因此強調多數黨組閣,是否可以翻轉與提醒人民,讓總統與政權或立委選舉是可以切割,組閣權喚起政黨的監督,因為失去了組閣權,一定要有立委的制衡與拉回政黨支持,這可謂用心良苦!
國民黨打立委席次保衛戰,要重新喚起出走選民,重燃對政黨與總統支持!
說穿了,若是總統大選態勢己定,現在眾家逐鹿中原是次要的立法院,國民黨必需守住立委席次,才能發揮最大的監督力量,實際上民進黨的立委席次,亦不一定能過半,綠軍立委席次面臨苦戰,是來自暗中扶植的時代力量與台聯黨,二者來勢洶洶,正在逐步蠶食民進黨的傳統票倉。
因為總統大選,綠營保有不錯的狀況,因此綠營與藍軍出走的支持者,不少人會轉而支持其他政黨,甚致要用監督角色來投票,那麼綠軍的選票,也再度分裂;以年輕人為主力的時代力量,就掌握了相當大的支持,台聯日前的募款餐會亦展現很大能量,這兩個親綠的外圍,相信會拿走綠軍選票,對立法院生態投下變數!
綠營面對政黨與立委投票上充滿挑戰,國民黨的情況,也是變數連連!
國民黨無力聚集支持者,傳統的藍軍出走,出現了新黨強力挑戰政黨票,包括藍營大老都暗助,足見其影響力;前年選舉中,傳統藍營支持的軍公教系統,是前年大選勝敗重要關鍵,是否在這次大選歸隊,能左右選情;軍公教盟黨的出現,就算在選舉過程,出現的低調的選舉主軸,國民黨仍無力招降,就只任由抹綠,這群軍公教警消系統,如果凝聚了自己的政黨票,無疑讓國民黨雪上加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