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這不會是真的吧?
2008/09/26 18:43
瀏覽9,154
迴響11
推薦16
引用0

台灣處理毒奶荒腔走板

但是到底哪裡有這麼多毒奶?

大陸不是抓到二個添加三聚氰胺的人嗎?

但毒奶還是到處都是

為什麼?

還是大家都這樣做?

收到這封網路傳閱的信

衛生單位真的要好好查一查

一個中國奶業員工的實心話—我不想再忍了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業內幕! 

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以及是哪一家企業成為那個撞上槍口的倒楣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農錢。品質的指標不外乎PH 值,蛋白質,幹物質這幾項。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闆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站錢。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出來,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工業化收集嗎"?有,的確有。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摻水啊。那摻水指標降低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簡單啊摻****啊。 奶站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奶站的奶是從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有一家的突然變質了,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幹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都是"不法奶農"幹的壞事,全國人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們從來不拒收奶,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我們分罐儲藏。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優酪乳(發酵型優酪乳或攪拌型優酪乳),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還沒有哪個包裝盒值錢。還有那種臭的熏人的奶怎麼辦呢,簡單,做冰激淩味道最好。還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裝袋子就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讚揚過,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就要賣的,搞那麼大倉庫什麼用?酸性乳飲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那又有人問了,市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我就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周了,你喝也沒問題。因為你所買的奶是UHT超高溫滅菌液態奶。

關於UHT超高溫滅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滅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喝那種奶。是啊,那奶是貴啊,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資料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

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KB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品質監督也好,還是在忽悠大家,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比較麻煩;那為什麼媒體,廠家,國家品質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實就是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為一種便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2、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說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記得好象是兩個氮分子配個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奶粉的生產過程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環境高溫環境下,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在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年還是02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在辦理一件帶B社會性質的案件時,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長期以次沖好,我們在辦案中就瞭解到,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後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裡的水),最後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誕生了,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說他們這種做法是普遍的,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瞭解,確實如此,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測措施或者是因為收購網站太多,沒有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奶農收購牛奶,就普遍存在次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全國其他所有乳製品企業都保持沉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什麼原因大家看了我說的牛奶,你們敢喝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在地生活 大台北
自訂分類:藍綠的罩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1) :
11樓. 能者優先
2008/10/01 07:29
真正是檢驗器的問題嗎 -- 還是從頭到尾 都只是為產商護航的藉口?

嘉義市品王食品行向六和化工購買奶精及麥芽精,檢驗結果三聚氰胺含量分別為0.19ppm及0.09ppm,一度過關合格,昨天又成了不合格產品。衛生局副局長呂漢岳昨晚六時許帶隊,封存1195.5公斤奶精。........

--------------

真正是檢驗器的問題嗎

還是從頭到尾 都只是為產商護航的藉口?

---------------------------------------------------

https://city.udn.com/59141/3043964?tpno=0&cate_no=0

一位來自台中的張先生來電說,三聚氰胺根本不該使用於食品,用液相層析儀 (HPLC)來檢測不管是否含只到2ppm,根本就是草菅人命的作法。再者;農委會研究人員和民間生技檢驗業者也在替馬政府說謊,他們說唯有進一步使用質譜儀(LC-MS/MS)才能精密驗到0.05PPM,並說質譜儀一台要價2000萬元,每年維護費上百萬,成本太高,全台目前不超過10台...等等,都是不實之言。

殊不知,瞞者瞞不識,全台符合質譜儀(LC-MS/MS)ppb背景的儀器,總共有250台,每台價格600萬,能精密驗到1~10ppb,且只需一分鐘就可檢驗出。

這位張先生還補充說衛生署就有一部,農委會有三部....並說衛生署及其委託之檢驗單位都稱不上是專家,大家真的不要被騙了。

---------------------------



10樓. 能者優先
2008/10/01 07:23
尿素+矽膠=三聚氰胺
尿素+矽膠=三聚氰胺

◎ 楊基長

自由廣場讀者宋尊毅投書引述中國奶業工人之言,指出黑心毒奶粉所添加的不是水溶性差、較為高價的三聚氰胺 (melamine),而是毒性更強的尿素 (urea)。這很有可能。

因為三聚氰胺是尿素的三聚體 (trimer)─三個尿素的聚合體。根據美國專利US patent 2760961號所闡述的三聚氰胺製作法,在攝氏二二○度以上的含有矽膠(silica gel) 的流動床上,噴灑尿素,所製得的產品就是三聚氰胺。

在奶粉製造過程中,傳統上採用的噴霧乾燥法,就是在攝氏二二○度左右的熱空氣流中,將濃縮的牛奶噴向流動床上,就能獲得色香味俱佳的顆粒狀奶粉,只要濃縮牛奶裡摻有尿素,而流動床上又有矽膠之類的催化劑,在噴霧乾燥的過程之中,同時合成三聚氰胺是必然的。

天佑台灣!(作者為化學博士,旅美台胞,現任化學情報資深分析員)

--------------------------------------

別再用「不得驗出」騙百姓

◎ 楊平世

國內一直存在著「食品安全問題」,不管是進口的食品也好,國內生產的也罷。而在台灣現行法律權責下,負責把關的仍是衛生署,可是牽扯的單位卻包括生產國內生鮮食品的農委會,負責食品加工的經濟部,負責進口把關的財政部及負責取締走私的海巡署…。相安無事時,各管各的;一旦出事,所謂「跨部會小組」啟動,卻大多各說各話,能推就推。在這種狀況下,關係著民眾最直接「吃」的安全怎麼不會出問題呢?

以這次「中國毒奶」事件來說,食品工業研究所的陳所長稱:「我們的檢測機器HPLC只能檢出二.五ppm。」所以毒奶檢測三聚氰胺標準才會訂在二.五ppm,是合理的。殊不知,三聚氰胺是不可添加在食品中的致癌物質,在中國及台灣已有多名嬰兒長期(只不過一、兩年)喝下這種毒奶已罹患腎結石;說什麼成人吃了只要多喝水就能排出,可是如果一個人也同時吃毒奶製作的奶精、麵包、優酪乳、餅乾及喝玉米濃湯,該怎麼辦?所以說喝多少公斤毒奶、吃多少公斤毒麵包才會罹病之類話語的人,都不是人性的說法;而這種話竟然還會出自所謂「官員」、「專家」的嘴巴,看來台灣同胞只能自求多福!

而且這次「毒奶事件」中,馬政府劉內閣「恰好」在海基、海協溝通後,宣布和香港訂定同樣標準。號稱嫉惡如仇的監察院王大院長,和院內擔任過消基會董事長的監察委員,人民等著瞧瞧您們怎麼辦這個已快跌停板的執政團隊?

如果衛生署的儀器「真」的不夠精密,請行政院給足人力和經費;少開一條路的經費,就可讓衛生署添足設備及人力!

當務之急,是比照處理美國蘋果蠹蛾事件的方式,先把中國所有奶製品及原料禁止進口再說。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教授、前院長,台灣動植物防疫檢疫發展協會理事長)

9樓. 李深耕
2008/09/30 08:27
到處是黑心食物?

豆芽菜的種植,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已非秘密...

http://blog.udn.com/glee/1317577


8樓. Joss
2008/09/29 12:38
應求0ppm,非風險多少問題, 而是整體品管問題

應求0,非風險多少問題, 而是整體品管問題

科學儀器有其極限,應要求0,再加上儀器容許誤差。
但別忘了,若工廠收購一萬桶生乳,其中只有一桶添加少許三聚氰氨,或許吃了不會出事。
化學物質都敢添加了,其他的不知名的添加物都沒驗呢?

說不定挖鼻孔的手在生乳桶裡攪拌,邊抽菸煙灰掉落乳桶內,反正最後過濾殺菌後也驗不出來。

衛生署長不應只考慮科學儀器如何檢驗,食品含量如何纔會傷身。
即使只驗出極微量都代表了生產過程一連串輕忽的品管問題! 隨時都有不定時炸彈!

有名嘴說應該動用國家預算收購大陸奶製品?
為了省成本忽略產品風險使用大陸製品,成本低,佔據市場佔有率賺了錢。出問題要納稅人買單?
那對其他為保持品質用較高成本紐澳乳品的廠商那很不公平

7樓. >>>
2008/09/29 01:56
台灣的半吊子式的民主制度,根本是個國際大笑話...畫虎不成反類犬!!!少丟人臉了啦!!!
 
台灣的半吊子式的民主制度,根本是個國際大笑話...畫虎不成反類犬!!!少丟人臉了啦!!!
 
台灣自從民選總統以來...有人"賣國",有人"竊國",有人"誤國"...
 
A. 一個身為卸任總統竟然跑去日本去宣導,釣魚台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他為甚麼不死賴在日本,說他媽曾經跟日本人上過床,多少也有日本的雜種血統啊???
 
B. 又有一個身為卸任總統竟然連是非對錯都分不清楚,你貪污搞錢也就算了,還把國家機密,國安,情治,訊息當作威脅,勒索別人的資料,無法無天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而還有一堆腦殘,智障,死忠,盲目,的扁友會成員力挺到死!!!台灣人的悲哀就在此啦!!!
  
C. 還有一個身為現任總統,老百姓選他出來,大權在握竟然毫無作為...上任百日每天為了解決瑣事忙不完???找個能幹點的總理(行政院長)不就好了???偏偏又沒有知人善任的本事,再加上頑固,傲慢,自以為是的性格,不見棺材不掉淚???難道台灣老百姓又要苦四年嗎???
  
你們大家說..."我(>)"錯了嗎???那"我(>)"錯了嗎???難道"我(>)"錯了嗎???  套用阿扁的名言(哈!哈!)
6樓. vmalife-聚龍
2008/09/28 11:58
真是的
真是的,我的兩個女兒還在大陸的時候都有喝過大陸本地奶粉(當然包含三鹿)所幸沒有事情發生.....
5樓. 阿勇(ayon)
2008/09/28 02:50
原來如此.........

就是要這樣
勇於將真相說出來
讓民眾了解
究竟是為什麼

當乳品公司一直強調 該乳品為高蛋白時
我心中一直在懷疑
牛奶就是牛奶 就好像 水就是水
應該是差不多的
那些乳牛 如何產生高蛋白牛乳呢
何況 還標榜著百分之百鮮乳

若真是高蛋白 應該百分之一百二十 或百分之一百五十濃縮所致
可是 卻又標示百分之百
因為這樣 我遲遲不敢買這種的鮮乳...............

.


4樓. 小法律人
2008/09/27 16:04
970926衛生署核可之實驗室
970926衛生署核可之21家實驗室-食品中三聚氰胺檢測實驗室
(除一家外,小弟查證皆具檢測至0.05ppm以下之能力,未列出者是我查不到其檢測能力)

01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微量工業安全實驗室)
02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技術服務中心)
03    杜夫萊因食品生技安全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屏東實驗室)
04    全國公證檢驗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微生物實驗室)
05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分析檢驗中心)
06    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檢驗中心)
07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檢驗技術研發及服務中心)    2ppm
08    昭信標準檢驗股份有限公司(藥物化學檢驗實驗室)
09    上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衛生實驗室)
10    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食品藥物與農藥檢測實驗室)
11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測試實驗室)
16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17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18    藥物食品檢驗局
19    藥物食品檢驗局  中部檢驗站
20    藥物食品檢驗局   南部檢驗站  
3樓. 龜苓膏
2008/09/27 15:01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

公司如果行得正,何必怕員工說壞話。

怕的是 員工說的是實話。

2樓. 小法律人
2008/09/27 10:13
要求廠商至少要0.05ppm的檢測報告.
現有許多公司為了自清,已於其網站上公布高規格檢驗報告.
SGS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檢測極限可至 0.05ppm
其他同樣有能力檢驗至 0.05ppm以下者,據小弟所知至少尚有:
FSI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tertek全國公證檢驗股份有限公司
杏輝製藥
.........
另外,清華大學實驗室說他們有LCMSMS 可檢測至 0.01ppm
小弟不知台灣還有幾台.
其他只敢po衛生署許可or啥都不拿出來的,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其LOD??(不知是limit of determination或limit of detection)為 2ppm..
再由[必勝客]案例看來,是否中國製似已非唯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