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六年治水經費在立法院大幅過關,希望能有效改善我國水患。不過,看到經費是以縣市來編列,實在令人擔憂,千萬別因此讓各縣市政府、民意代表各取所需。這項經費開銷將由天災與人命來檢驗,大家所承擔的責任相當沉重。 我國治水問題根本在於山林,其次是邊坡,再者是疏洪。至於海岸區地層下陷持續,雖主要根源於地下水超抽,但若不能由山區的水土保持治理起,下游地下水供給仍會失衡。最重要的是:在氣候變遷趨勢下,乾旱日愈久,而豪雨機率愈高。 當
在
在
在東北季風沙石飛揚影響下,以濁水溪兩岸附近空氣品質來觀察,擴大預留淹水區域須搭配當地植生,最佳策略就是平地植林。其在平日可以抑制空氣污染問題與協助地下水蓄存,洪流沖刷時也可壓抑流速,減緩沿岸開發區所受的衝擊。 當然,治本策略由山林開始,治標策略卻需由低窪地層下陷區與都市易積水區開始。抑制不當地下水抽取、加強平地疏洪,均刻不容緩。若二○一○年西南氣流持續輸入不絕豪雨,搭配強烈颱風,平地水患問題必將衝擊整體長期整治策略規劃;分頭並進乃屬必要。 最後,考量短、中、長期的全島治水工作,若僅由少數專業人士與中央、地方官員推動,在過程中將會因透明度不高而持續受質疑與牽制,更可能讓各級民代有可乘之機,加重第一線執行人員的困窘。 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僅可視為事後亡羊補牢之策,重要的是在整體策略規劃之時,就應擴大參與面與舉辦各類不同規模的公聽會,讓各項數據公諸於世,讓各項決策均獲民眾參與與支持,才不會讓負責的官員在這項影響臺灣永續發展的重大工程之中,被官場文化埋葬。
以上內文摘自〈臺灣環境變遷解密:改變未來的12堂課_5-4治水須考量氣候變遷〉 |

個人簡短感想:我覺得檳榔樹是台灣的生態殺手,因為每當颱風來襲時都會造成土石流,這也讓山坡上的土壤造城嚴重的流失,而造成山坡下的居民的財產嚴重損失。像是這幾年的颱風,都對台灣山區造成嚴重的坍塌,損失最嚴重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山區,尤其是檳榔樹種最多的地方最為嚴重,所以只要談到檳榔樹對水土保持的影響,就會使很多人憤怒。
- 2樓. 日月文化 Heliopolis2010/11/08 17:09您好,恭喜您獲選本次”台灣,走到第11個小時?”活動的得獎者!
為便利我們儘快寄出獎品,
請記得將您的”姓名”、”寄件地址”、”寄件電話”&”E-mail信箱”,
寄到writing@heliopolis.com.tw 或是在日月網書的訪客簿上留言再次感謝您參與本次活動!!!
http://blog.udn.com/heliopolis2009/guestbook
日月文化另一面
小飛魚 - 1樓. 光復2010/11/01 16:01這才是真凶
台灣這十年因環控種菇帶動起菇蕈業興起,目前每年僅製太空包即需濶葉樹材1500萬頓,又抽取極大量的地下水,用掉多少優惠電力,廢棄太空包丟到那去。換來逢雨大災的結果,這才是台灣毁滅的真凶。可怕的是政府沒有主管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