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題目:「○○」給我的啟示
一、給小天使的話
親愛的小天使﹕
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好多的景象:車輛奔跑的馬路,像一條流動的河;清道夫在太陽底下,為了乾淨的環境揮汗打掃;兩部車子相撞,還疊在一起相吻……
客觀的現象,呈現在眼前,你會仔細觀察嗎?會研究它發生的原因嗎?會思考背後隱含的道理,甚至判斷是非對錯嗎?
一般人看到了某種事件(現象),如果跟他利害關係,他一定會詳細觀察和研究﹔如果事情和他不相干的話,他可能視而不見,或是看到見了,也不會仔細去思考相關的問題,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
譬如﹕一場車禍,如果被撞的是自己的親人,就會去觀察車禍現場,研究肇事的原因和追究責任﹔如果被撞的是陌生人,頂多驚嘆一聲,就離開了車禍現場。
每一個現象(人、事、物、景)的背後,都隱含深邃的道理,能夠要開啟智慧﹔如果要獲得啟示,我們必須仔細去觀察、研究、思考它。
二、寫作指導
小天使:
你寫過這類的作文題目嗎?《○○給我的啟示》,「○○」可以是一部卡通影片、一件新聞、一本書,也可以是一個人……。寫這種題目,必須「大題小作」,先把它限制在具體的事物上。
如果題目是《一部電影的啟示》,必須先把「一部電影」具體化--從看過的電影中,找一部印象最深刻的來寫,假設這部電影叫做《魯冰花》,就把寫作的範圍限定在《魯冰花的啟示》。
如果題目是《一本書給我的啟示》,你就要先找出印象最深刻一本書,描寫書中的內容大意,還有它讓你悟出了怎樣的道理。
範文賞析(段落指導)
開頭 | 描寫逛夜市,巧遇「賣香燭的小孩」,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正文) 主要 內容 重點 | 第二段具體寫出殘障小孩的情景。 第三段根據第二段的內容,寫出得到的「啟示」。 第四段寫出路人對殘障小孩的態度。 第五段根據第四段的情景,寫出得到的「啟示」。
|
結尾 | 和開頭相互呼應,並且針對「正文」的情 景,寫出「啟示」--愛心、惜福和知 足。 |
寫作 建議 | 寫這類題目,必須把重點內容擺在「啟示」,而不是「○○」上面。如果題目是《一本書的啟示》,最多只能用三分之一的字數,介紹那一本書的內容大意,啟示至少要佔三分之二的篇幅。 |
三、範文欣賞:「賣香燭的小孩」給我的啟示
「賣香燭的小孩」給我的啟示
昨天晚上,我們全家到「華西街」夜市埸閒逛。熱鬧的夜市裡,擠滿了各種攤販和人潮。除了吃喝玩樂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在地上爬行的小孩。
他是殘障兒,手腳嚴重萎縮,那張臉和衣物好髒,四腳趴在地上,播放著錄製好的叫賣聲,吃力地向前挪移著身子,賣著香燭和家用小物品。
同樣是小孩,卻有不同的命運。看到他那可憐的樣子,我差點落下眼淚。比起他,我有健康的身體和溫馨的家庭,不必流落街頭,受風吹兩淋。今後,我應該要更知足和惜福才對!
我停住腳步,觀察了一陣子。一些有慈悲心的人,把錢丟在盒子裡,取走了想要購買的東西;有人給了百元鈔票,轉身就走;當然,也有漠不關心的人,走過他的身邊,好像沒看到他的存在。
世界上有許多不幸的小孩,他們身心殘障、受凍挨餓。我們應該向那些有愛心的人學習,伸出援手,幫助不幸的小孩,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想到這裡,我掏出了口袋裡的錢幣,放進他的盒子裡。
昨天,逛完夜市埸,殘障小孩的身影,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我告訴自己:永遠要當個有愛心,又能惜福、知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