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國小原名為「空軍總部附設桃園小學」,昔日是屬於一所專門容納空軍軍眷子弟的學校,利用前空軍飛行軍官政治訓練班的宿舍當學堂,空軍總部委派了當時的徐家騰先生來擔任學校首任的校長。校風紀律嚴謹,學童表現卓越。
成立於民國四十年的「空軍總部附設小學」,於民國五十年代初期,就學人數曾高達一千四百一十七名學童,當時學校為了方便學童們進食早餐,自民國五十三年三月一日起成立了營養供應站;同年九月一日起則在供應兒童們的營養午餐。
|
二、「陳康」校名的由來: 陳康國小之校名由來,主要是為了紀念我國空軍英雄「陳康」大隊長而命名的。 陳康將軍為河北省安新縣人,出生於民國六年十月九日,九一八事變後,毅然投考陸軍時一期砲科,民國二十六年轉空軍第九期受訓。 民國四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因參加對日抗戰期間表現英勇突出,榮升空軍第五大隊上校大隊長。 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一日,陳康上校率P-47雷電式戰鬥機九架出擊中國大陸,在回程中發覺我空軍一架AT六型戰鬥機叛逃,陳康上校追擊這架叛逃飛機,卻遭到共軍地面砲火擊中,迫降福建省同安縣時機毀人亡而殉國,享年三十七歲。 事後,空軍追贈陳康上校為空軍少將,以紀念其英勇事蹟,並特別將
「空軍總部附設小學」更名為「陳康國小」。 |
民國五十六年改隸桃園縣政府後,正式更名為「陳康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復更名為「陳康國民小學」。 |
***********************************************************************
第十二回……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3)
話說“軍人”這職業其實很單純,階級制度,由上而下,一級管一級,除了服從,還是服從。 基本上沒有溝通這回事,不會過問對方有什麼想法! 上級有指示下來,就立刻照辦,否則軍法侍候!
那如果把軍人的這套法則搬到一個家庭來還會適用嗎? 小弟我說 那肯定不適用,失去了軍法的支持,說白了…誰理你啊! 即然你不關心我心裡在想什麼,那我心裡想要做的事就不會跟你說!
小弟我的父母親大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溝通上產生了矛盾,隨著時間慢慢加劇,持續惡化,最後已經到了同床異夢的程度,小弟我的父親還渾然不知! 每天還咬著牙硬撐,一人身兼母職照料三個小孩,為了實現三五年後就可以用母親在康樂隊賺的錢買塊地的夢想,現在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那裡曉得母親心裡也有一個夢想,卻完全不一樣……
就在母親去了康樂隊的兩年後,雖然其間偶爾會回來,不過都是短暫停留,閩南話講…沾個醬油…就走了! 父母親非但沒有小別勝新婚的喜悅,反而是一見面就吵架。 我母親是湖南衡陽人,個性超級倔強,人家都說,湖南騾子…拉著不走,打著向後倒著走! 而父親的祖父是湖南零陵人,這兩頭騾子當真較起勁來,互不相讓,每次母親回來,兩人就吵個不分勝負,卻沒握手言和! 為什麼會吵,極有可能是 最後一次母親回來,說要離婚!
這下小弟我的父親瞬間抓狂……至於有沒對我母親動手,我是完全沒記憶,應該有吵的非常厲害,因為我家門口全擠滿了看熱鬧的左鄰右舍,我姐拿著掃把趕了好幾回,一時散了,過一會兒又圍上來,小弟我呢,就擋在屋內紗門口不讓母親離去,我姐拿著掃把站在門邊隨時準備趕人,我哥跟父親坐在床沿上謹防父親動手,我媽則
坐在靠近紗門的牆邊伺機離家出門…
這時刻一家五口,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全員到齊,也是此生僅有的一次,未想造化弄人,卻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團聚,父親哀末大於心死,抬頭仰天無語,三個小孩自發的各司其職嚴正以防,母親無法出門,低頭不語,門口還是有看熱鬧的鄰居不肯離去,一時之間這一切全僵住了,時間好像也停止了,此時一直低頭不語的母親,把守在紗門口的我叫到她跟前說,媽給你兩毛錢去買東西吃,就這樣當我買完東西回來時,母親已經坐上已在門口等候多時的三輪車離去,我一看還在前面百米處,發狂似的一直喊…媽媽不要走!喊得嘶聲力竭,追了兩步就跌倒在門前的石頭路上……
那年我五歲對影像的記憶才剛剛開始,未想第一幕即是如此震撼……
於是父親對這家庭的建設,從此心灰意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