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社論》中美消長 台灣不能再玩兩手策略
2016/09/26 13:10
瀏覽20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社論》中美消長 台灣不能再玩兩手策略

美國,台灣,中國,兩岸
美棄台論」又分為華府以台灣為籌碼,與北京交易並達成協議,另一種則是因中國實力強大,讓美國必須跟台灣說再見。(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中國政策智囊何漢理(Harry Harding),日前在華府「布魯金斯研究院」研討會上指出,台海發生最壞的兩種可能狀況,第一是北京失去耐心,其次是美國放棄台灣;而「美棄台論」又分為華府以台灣為籌碼,與北京交易並達成協議,另一種則是因中國實力強大,讓美國必須跟台灣說再見。

在同場合,「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顧問葛來儀表示,放棄台灣在根本上有違美國利益,等到中國經濟更強大,政治更開放,或許台灣人民會希望與大陸有不一樣的關係。不過,美國前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提出警訊認為,當美國整體戰略出現變化,或者美、中在東亞軍力消長達到某種程度時,美國可能會改變對台灣的安全承諾,至於未來美國政府會做什麼,很大程度取決於負責此政策官員對台灣問題的理解與判斷。一旦美國政府認為執行《台灣關係法》的軍事經濟成本及風險越來越高,「棄台論」成真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台灣問題一直都是包含美國因素的中國內政議題,同時也經常被北京與華府視為「戰略緩衝」。當美中關係緊張時,台灣問題會浮上檯面,成為兩國的沙包,但美中關係和緩時,台灣的作用順勢下降。不過,由於兩岸綜合國力差距日益懸殊、經貿互動密切但主權意識分歧擴大,以及美、中兩國戰略競逐加劇,讓兩岸關係迷失在十字路口。蔡英文領導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美國面對綜合國力茁壯的中國時,也正面臨政策兩難,一則是放棄台灣,但卻可能鼓勵中國在亞洲實力擴增,讓美國在亞太地區信用破產;另一則是全力支持台灣對抗中國,但卻必須冒著與中國開戰的風險。同時,日益擴大的兩岸主權鴻溝,正埋下今後台海地區動盪的新根源。

美國長期運用「雙重嚇阻」,一方面警告中共不可對台動武,另方面要求台灣不可推動「法理台獨」的策略,能否繼續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已經面臨嚴峻考驗。美國國防智庫「藍德公司」認為,共軍在2017年將取得台海空優,到2025年時,共軍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量大增,戰略核武等二擊能力亦更趨穩定,美、中若開戰將勝負難料,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雙方都將損失慘重,讓兩國實力變得脆弱。更何況美國在共軍中長程核導彈以及巨浪二型潛射核導彈有能力攻擊本土的威脅下,美國主流民意已不可能同意出兵為保衛台獨而戰。

美國政府認為蔡英文應明白,兩岸交流溝通管道若因民進黨執政中斷,甚至引發軍事衝突,將破壞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關鍵利益。北京當局則強調,若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華府雖建議中方保持彈性與克制,但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意志與決心已不敢視為心理戰運用。目前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總統,糾結在《中華民國憲法》與《台獨黨綱》之間,到底要當中華民國總統?民進黨總統?還是台獨總統?可能自己都已經搞不清楚。她就職以來,府院黨與深綠團體接連推出相互矛盾的政策方向,蔡總統雖想保持平衡感,卻讓兩岸與國際一頭霧水。

倘若蔡總統放任民進黨閣員力推「文化台獨」措施,並與深綠團體「去中國化」合唱雙簧,將會被北京當局解讀為玩弄兩手策略,恐進一步影響兩岸關係,甚至讓北京失去耐心,認為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將按照實現統一的時間表,斷然採取行動處理台灣問題。

台海兩岸綜合實力的懸殊差距與主權鴻溝擴大,加上美、中軍力消長新形勢,已讓美國運用兩面嚇阻的模糊戰略難以為繼,蔡政府務必要謹言慎行,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同時蔡總統應擺脫「聯美日、抗中」迷思,發表兩岸以「同屬民主中國」政治基礎,共維台海和平穩定發展;另亦可主動提出「台海和平倡議」,改變台灣長期以大陸為假想敵的軍事戰略與法理架構,向北京與華府釋出最大誠意,讓兩岸協商中止敵對狀態,恢復和平穩定發展正道,此不僅符合美中台共同的核心利益,更能避免美國棄台論成真。

關鍵字: 美國 、 台灣 、 中國 、 兩岸
歡迎光顧保羅隨筆部落格   

 

一定帶給閣下意想不到的收穫!

請點閱下面網址: 

http://classic-blog.udn.com/paulhsu333/49764318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兩岸
自訂分類:台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