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權利應來自民主:一份不符合民調的學權評鑑
2010/08/27 09:21
瀏覽828
迴響2
推薦6
引用0

由一些大學學生團體所組成的「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調查國內65所大學學生權利,於日前公布結果:中正、南華、暨南、東華、高醫大分居最保障學生權利前5名,大同、義守、華梵、亞洲台南大學則是倒數5名。

對於此項結果,本校為倒數五名之列,個人曾擔任學務長,甚感驚訝與自責,本校的學生權利真的有如此低落嗎?因此,十分好奇該項調查的整個過程,進而歡看整個調查評鑑報告。

首先從調查方法而言,該調查報告中指出:學權調查小組共有10名工作人員參與電訪調查,65間受訪大學皆取得至少一名學生幹部聯繫對象。如有「不確定」之資訊,則再詢問其他學生幹部。以學生幹部之回答作為確定客觀資訊的核心。 

學生網路問卷則共有255筆有效填答問卷,作為確定客觀資訊的參考。

  從此一調查方法所顯示出的所謂客觀資訊參考,竟然是有可能一個學校只電話訪問一個學生幹部就做為全部電話訪問結果的內容;同樣,就網路問卷而言,有效填答才225筆,65間的受評學校中一間學校平均才四筆左右,甚者有些學校的有效填答可能一份也沒有;如此違反基本民意調查報告的研究方法,其所提供出來的結論能夠充分反映出真正學校的情況,是令人十分質疑的。

  在此一評鑑報告中,根本就沒有提出各校抽樣人數,這樣不嚴謹的調查報告,隨意的公告出來,雖名為爭學生之權利,但相對地卻也大大傷害了這些學校學生的基本權利。

其次,就調查指標而言;共區分為七大類二十七個指標,該評鑑小組強調各指標限定針對各大學「客觀的制度與規範」,而非「主觀的感受」;可是就一些指標內容而言,是違反學生權利:如學生會可否要求校方「代收會費」的問題,基本上,該團體是站在學生會的立場希望學校可以代收,但是,就所有學生的權利而言,當在註冊時由學校「代收」學生費是否會侵犯到學生的權利是有爭議的?另外,就學費調漲的指標來講,華梵已連續十年沒調學費,但該指標卻以十五年前的學費跟現在做比較,恐是另一種不客觀的調查。至於,其它的指標是否充分反應出現代學生權利指標,則又是可探討之處,在該評鑑小組的網路上,我們也看到非常多不同意見的聲音;如學生可否選擇入住「混有異性別」的學生宿舍的指標,就有很多人持反對的聲音。

最後,就其評分方式而言,只有是與不是之間零分和四分的選項,則又是一個不很客觀的問卷評分計量方式。且該調查報告也只公告總分排名,並沒有逐一公布細項分數,也有所不周延之處!

雖說,該評鑑小組設有申復的管道,但一個漠視科學研究調查方法的評鑑機制,完全沒有依據基本問卷的取樣方法和問卷設計原則,又能如何再去做一客觀的申復評鑑呢?

個人在擔任學務長期間,也經常跟學生社團與代表座談,並積極為其爭取應有的權利;我也很肯定此次評鑑小組想探討學生權利的用心。但是,若能夠以更嚴謹、周延、科學的問卷調查來爭取多數學生的權利,相信會獲得更多的認同,也能夠爭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學生權利必須奠基在民主的機制,更需要符合多數人(包含家長)的需求,而不是單方面的由少數人所訂定的準則做為權利的基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教育大觀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2樓. 路過
2011/07/30 10:50
感想

其實這份所謂的評鑑不正是反諷大人們最愛做的評鑑?

或許從嚴謹的學理來說,這個評鑑漏洞百出

但是那平常教育部、學校最常大費周章的種種評鑑呢?

學校為了美化那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不斷的衝刺、找資料、灌水,這個相信大家都心中有個底,這樣形成的評鑑有更加顯示出事實?

反觀這份學權評鑑,或許評定標準沒有依據各校的特性獨斷了些,但是卻勇敢的點出我們生活周遭最直接的現象。

1樓. 陳雪麗
2010/08/27 16:43
規律作息助轉大人

每個來華梵大學的學生,都是被華梵教育照顧的孩子。華梵宿舍進行十一點半晚點名、關大燈,凌晨一點關閉網路等措施,就是以家長呵護子女的心情,照顧學生的身體健康,引導學生建立養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不因過度熬夜傷肝傷身,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平衡,才能保有最佳的精神狀態,在大學黃金歲月努力充電學習,奠定將來「轉大人」的基礎;華梵隨時教導學生做好個人時間管理,有效率地規劃學習版圖,也學習在團體住宿生活中體恤同儕,點滴建立關懷別人的性格。

 

詳見 華梵宿舍凌晨斷網,規律作息助轉大人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