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簡介占星學以及新紀元運動
2012/01/28 16:55
瀏覽1,476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占星學簡介

占星學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五千年前的巨石文化以及中東地區的蘇美人與巴比倫文化。 1850年考古學者亨利雷雅爵士,在伊拉克北部古城尼尼微發現了的金星書卷(The Venus Tables of Ammizaduga),這是一套以楔形文字書寫的泥版,經過解讀之後發現這是一段有關於金星位置與君主健康的占卜描述,被視為是巴比倫人使用占星學的最有力證據。而巴比倫人與波斯人把占星術傳入了埃之前,當時的埃及本身也發展出了一套神秘的占星學,與後來吸收巴比倫文化而發展出來的占星學有著相當程度的不同。

西元410年,神聖羅馬城被蠻族攻陷後,歐洲連年的戰爭,幾乎所有重要的文獻都付諸戰火,且占星學受到基督教的鎮壓,許多重要典籍甚至是在皇帝命令之下燒毀,占星學在這時候幾乎消失。在此同時原本屬於羅馬帝國的埃及與小亞細亞地區成為阿拉伯人的天下,他們大量且快速的吸收了古典時期的學術,不僅將許多希臘文著作翻譯成為阿拉伯文,更在九世紀在巴戈達成建立了圖書館收藏西方古典時機存在亞歷山大城的書籍,占星術也因此進入了阿拉伯人的世界,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文獻才又從阿拉伯文譯回了拉丁文而重回歐洲,阿拉伯人對占星學的貢獻不僅僅是保存與翻譯典籍,在占星術的研究上阿拉伯人也有著許多傑出的貢獻。

占星學在歐洲沈沒了一段長時間之後,後又藉著阿拉伯人的著作回到了歐洲,12世紀阿布馬謝的作品「 天文學入門」被翻譯成拉丁文進入了歐洲,展開了占星學的另一個階段。在此時占星學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方向,以解釋出生圖對個人影響的決疑占星學(Judicial astrology),以占卜為主的時辰占卜占星(Horary),還有以預測自然界與社會大事件為主的世運占星學(Natural and mundane astrology )。

到了十三世紀占星術逐漸的回復了以往像是古典時期的勢力,從許多文學著作中我們開始看見占星術的影響,社會當中占星家也開始再度成為社會的寵兒,神聖羅馬帝國的的費得烈二世在位時,身邊就常跟了一票占星家。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是占星學的全盛時期,文藝復興在歷史學上的定義就是歐洲人試圖回復以往希臘羅馬時代的人文精神,特別在學術思想和哲學上有著重要的表現,而占星學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同時占星學的地球中心說受到伽利略、克普勒等人的質疑,進而開啟了占星學與天文學的分道揚鑣,由於受到教會極權的壓迫,伽利略等人的太陽中心說並沒有能夠產生足夠的力量與之對抗。

但此時期的占星術發展卻越來越興盛。在歐洲宮廷當中英國的依莉莎白一世與占星家關係密切甚至與之商量國事。不只是英國,同一時期在其他歐洲國家的宮廷中也都聘有占星師,宮廷的支持也帶動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占星學發展,甚至有一個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天體的觀測帶動了占星學的改革,還有天文學和占星學的分家,文藝復興時期的占星術是天文學的母親。

十七世紀時占星家們仍為了時辰占卜占星術與個人出生日占星術的不同觀念而爭論,當時知名的占星師威廉李利William Lilly 1602-1681就是典型的時辰占卜占星大師, 1602年出生的李利是18世紀相當傑出的占星師,專精於時辰占卜占星術,也著迷於巫術,他曾經準確的預言了倫敦大火以及1665年的黑死病。

牛頓對於萬有引力的發現以及他的三個定理使得他成為今日科學界的重要影響者,但你可能不知道,牛頓早期學習占星學的經驗,特別是關於希臘占星家們發現春分點歲差的移動,竟也是讓他發現物質間引力的關係的重要原因。

對於後世占星家來說,牛頓對占星學的學習與承認的態度大大鼓舞了與反對者繼續奮戰的勇氣,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和發現慧星的天文學家哈雷之間的對話,哈雷質疑占星學的可信,然而牛頓卻回答了他一句話「先生,我相信占星術是因為我研究過,而你沒有。」可惜的是當時大部分的基督教徒、理性主義者與科學家,仍用極為狹隘的眼光或反對的立場來看待占星學。

占星學一直要到十九世紀才開始重新被重視,十九世紀通神學與神秘結社的興起是造成占星術再度興盛的關鍵,魔法及宗教的研究結合了科學概念的電力、能量、磁場的概念雖然模糊但也慢慢的都加入了占星家的思想當中,艾倫里奧(Alan Leo),加入通神學會後艾倫里奧創辦了一份十分暢銷的占星雜誌,並且贈送讀者出生圖,在從事占星的過程中他寫了三十本關於占星學的教材,有些教材甚至到今天都仍被使用,有人稱艾倫里奧為現代占星學之父。經由他的影響現代的占星學在歐洲與美國已經很有系統的成立了協會以及學院。

目前占星這一門學問所授與的文憑已得到英國與國際占星師協會的承認,更帶動了英國的占星界將其教學品質系統化並組成占星教育學會等。目前歐美的占星界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互相激盪,從新興的漢堡學派到古老的印度占星學,從心理占星學到傳統的時辰卜卦占星學,甚至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許多詳細的資訊。

任何的學問及知識系統的發展﹐都需經過許多世代的努力﹐人類從古代巫師幫人看病、到醫術的進步、改良﹐再發展到現代醫學的奠定﹐以及基礎醫學的研究與未來醫學的開拓﹐也都經歷了漫漫的時間長河。而二十世紀的進步遠超過過去所有世紀的總合。

就像看病一樣﹐無論是個人算命或國運預測(例如中國的推背圖)都有遠古流長的歷史﹐從原始部落的巫士觀察葉脈、動物的內臟﹐到各地神官占卜求神諭﹐以及先民各種觀測星象、面貌、掌相的方法﹐都是在算各種的命﹐大至部落國家的命﹐小至君王百姓的命﹐人類一直都是很愛算命的。

這些算命的活動﹐自然逐漸累積了不少的算命術﹐也建立了一些的命學。但是比起醫學、天文學、化學、生物學種種之學科﹐命學的發展與進步人確一直有其局限性﹐基本上可說是術多道少﹐算命活動多﹐但命學研究﹐發展少。

不相信命學的人﹐常批評說「命學不是科學」﹐這是有語病的說法﹐因為科學本身從來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研究知識的方法﹐以今日的科學標準﹐十九世紀以前的醫學﹐物理學﹐天文學都存有不少漏洞。科學從來不是絕對真理﹐而是一個嘗識找出更多真相的知識系統。

人類目前已經進入了資訊的世紀﹐命學的精髓就在處理生命的資訊﹐這些奧秘的資訊可以透過生物基因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等等的努力揭露﹐而從八十年代以來﹐不少的西方占星學家也認為在未來的二十一世紀﹐占星學也有可能成為重要的生命資訊的學科。而這些占星學家正結合了心理學﹐生物基因學﹐電腦科技等知識系統在加速現代占星學的進步。

臺灣充滿了算命活動﹐但算命文化或命學水準卻相當低落﹐很大的因素及在於缺少知識份子的參與。畢竟﹐算命水準越低落的地方﹐整體文化水準也就越低落。你們希望看到臺灣的算命文化是什麼樣的水準呢?

假如占星學是真的﹐這是個命題。需要精確的實驗﹐研究﹐推論去證明或否定。占星學需要更專業的學習與發展﹐才可能脫離迷信。

新紀元運動(英語:New Age Movement)簡介

「新紀元」指的是即將來到長達二千年的寶瓶座時代。新紀元的人類注重身--靈(Mind-body-spirit)的整合,屬於人類過去截然劃分精神與物質二分法的修正。新世紀運動並沒有特定確實的領導人、教主或是團體,不過都不約而同的提出某些共同的概念。主要的概念有:

l  萬物歸一(All is one

l   一切都有神性(All is God

l   人性即是神(Humanity is God

l   世界與人均會產生一種意識的大改變(A change in consciousness

l   一切宗教最終會歸於一統(All religious are One

l   相信宇宙的進化,包括意識人性的進化,進化使世界最終是樂觀的(Cosmic evolutionary optimism

l   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You are creating your own reality

靈性的追求,是新紀元運動的一個重要元素。雖然西方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為根基,但不少人其實只是掛名的基督徒──即使每個星期到教堂崇拜,也不過是例行公事,更遑論自發的靈修了。因此,二戰結束後的20世紀歐美人士在物質主義的薰陶下,普遍都有心靈上的空虛,以及感覺人生的無意義與荒。最近的一項調查指出,美國成年人當中有大約20%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新紀元的思想。

新紀元的思想相信人類的意識在死後仍然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著;後世透過精神的存在、輪迴或瀕死經驗等方式而存在著,使人的意識更能砥礪精進。新紀元的追隨者也許相信地獄,但一般而言不相信傳統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地獄的那種萬劫不復的折磨。在新紀元思想裡普世主義式的後世觀點非常普遍但也相信占星學、天宮圖與黃道對人的影響。也相信生命的存在是有目的的。相信共時性──事情的巧合都有精神上的意義,對於每個想提升自己靈性的人都是有用的。也相信某些地理位置會釋放出心靈能量,例如巨石陣、麥田圈。新紀元人類相信每個人應當照著適合個人的方式提升靈性,而不是依循死板的教條。直覺對於生命是很重要的,它已經被現代世界的理性主義、科學懷疑論與科學方法所取代。

相信人類本身就具有「自療」的潛能(例如治療觸摸),能夠加以訓練而達到僅靠觸摸或不觸摸就能治癒他人的境界。相信飲食習慣不僅會影響心靈,也會影響身體。

目前某些傳統宗教的信徒認為新紀元思潮是異端、不道德而且沒有任何神聖經典或傳教傳統,無法提供明確的人生指引。新紀元宗教思想強調跨宗教的融合,特別是加入東方(特別是印度)的修行方式。然而,基督教團體普遍認為新紀元宗教思想盲目引入東方的秘術訓練,以至在唸咒或冥想時引來了邪靈的入侵,而對新紀元思想大加鞭撻,認為是一種交鬼的行為。除此之外,某些回教團體也認為新世紀運動模糊了信徒對回教信仰的認知而加以批評。

科學懷疑論者批評新紀元思想,認為每個人都應當質疑所有事物的真實性,特別是有關超常或特異的事物,除非它們能夠被科學證實。有些研究者未能找到超常事物的強力證據,或未能發現新紀元信仰的合理依據,因此就濫用科學術語,也就是偽科學的形式,以便宣揚精神信仰。

有些科學家對於新紀元廣泛論述量子的主張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們所信的就量子科學而言太過含糊。瑪格麗特·沃森、海茲·帕各斯、默里·蓋爾曼和維克特·斯鄧葛等研究人員都表示他們不認為有任何證據能支持新紀元的量子力學觀點。 

擁抱「新紀元」生活方式或信念的人可被歸類為「樂活族」(LOHAS),目前呈現增長趨勢。樂活生活和永續生活有關,也就是所謂的「綠色」生態行動。樂活族多半是生活較富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自認為屬於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台灣許添盛醫師推廣的賽斯心法,即屬於新紀元運動之一。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時事占星
迴響(1) :
1樓. فال تاروت کبیر
2014/10/01 17:40

you are very good

فال تاروت کبیر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