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黑蝙蝠」、「寡婦村」、「反共救國軍」與「大陳義胞」
2007/06/07 10:59
瀏覽4,097
迴響2
推薦4
引用0

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約翰甘乃迪 


最近龍應台女士撰文述說黑蝙蝠與寡婦村的故事。其實在那個冷戰的歲月之後,台灣除了有「黑蝙蝠」、「寡婦村」之外,還有「反共救國軍」與

「大陳義胞」的故事被刻意地埋沒在台灣的荒煙蔓草中。

黑蝙蝠是台灣空軍幫美國軍情單位打工的故事,當年的負責人是衣復恩,衣將軍接觸太多情報資料後,他認為反攻無望了,結果老蔣下令把他關起來。現在同樣的故事繼續發生,只不過故事名稱從「反攻大陸」改成了「台獨建國」。

龍應台說,原來在她讀書玩耍的時候,黑蝙蝠中隊的年輕人出機八百多次,十架墜機,一百四十八人喪生,那是全體隊員的三分之二。原來在她準備層層考試要出人頭地的時候,黑貓中隊的年輕人一次一次地夜航U2,一半的隊員死亡,兩個人被俘虜。原來在她讀書玩耍成長的時候,和她同齡的人,有些已經永遠地失去了父親,而且他們的母親還不能公開哭泣。

龍應台說,如果行政院、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不去榮耀他們最傑出、最勇敢的子弟們,如果這個社會的成人們不懂得疼惜、尊敬自己最悲壯的歷史,那麼就讓年輕人扛起來吧。

龍應台打電話給羅大佑,問他,「聽過黑蝙蝠這三個字嗎?」羅大佑也說,「沒有。」

當年英氣逼人、出生入死的勇士,今天即使倖存,也已垂垂老矣。在他們全體帶著寂寞的歷史離去之前,讓台灣人挽住他們,謙卑地說一聲「謝謝」吧。意甘乃迪說: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

筆者算是與龍女士同一年代的人,小時候也沒聽說過黑貓故事,不過卻聽說過反共救國軍的故事。早年護衛台灣除了黑貓,還有反共救國軍。當年老蔣答應美國不可以反攻大陸,但是老蔣不甘心,私下組織反共救國軍。人員其實都是原國軍,但是要先辦退伍,再轉到反共救國軍,負責突擊大陸沿海軍事行動,每次突擊死傷也很慘重。

先父是情報局的元老,大陸時代曾任上海站情報員,王新衡先生是站長。記得是民國五十幾年吧,一位情報局的上校軍官來看望先父,說是要退伍了。家父問他原因,他說家庭負擔很重沒錢,所以想退伍領了退休金後去做生意。家父就問他:「怕不怕死?」,他說:「不怕」,家父就指引他一條路,去參加反共救國軍,每次出任務,只要沒死,回來就可以領二萬元獎金,後來這位上校屢建戰功,不但當上了國軍戰鬥英雄,還升任少將處長。

反共救國軍其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1950年馬祖守備軍指揮部成立後,該部直屬部隊移駐白肯島(西莒),其餘部隊駐守東肯島(東莒)、西洋、浮鷹、四礵列島、烏坵、東引、北至岱山諸島,形成連鎖陣線。1950年政府下令改編為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除進行相關防護工作及對中國大陸實施大小突擊任務外,並在美國西方公司(Western Enterprises Inc.)的協助下,進行政治宣傳。1951年番號改稱為反共救國軍,由胡璉兼總指揮,至於原部隊則改稱福建反共救國軍閩北地區縱隊,隸屬國防部大陸工作處指揮。不過,從1949年該部隊成立後,即與國防部保密局(軍事情報局前身)建立關係,成為該局指揮之部隊至今。反共救國軍成立之初,分為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前者稱東海部隊,後者稱南海部隊。1954年部隊整編時,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奉命裁撤,維持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之編制,繼續扮演固守福建沿海,及對中國大陸進行突擊任務之工作。1962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的大躍進失敗,整體國力虛弱之時,總統蔣介石急欲趁此良機反攻大陸。一方面,開始積極調整軍隊部署,高呼反攻在即的口號。另一方面,仍徵詢美國意見,希望得到支持。但是,最終在美國的反對下,未有實際行動。往後,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亦未有正式交戰的行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共救國軍的作戰模式跟以往大不相同,逐漸成為一般正規軍的作戰模式。1998年,位於東引的"反共救國軍指揮部"裁撤,改番號為"陸軍195"。現在195旅的駐地東引,雖然靠近馬祖,但是並不屬於馬防部管轄,跟馬防部一樣為陸總部的一級單位,而且島上還配有天弓跟雄二飛彈喔。早年反共救國軍曾經參與的戰役有大陳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

大陳島撤退是發生在19552月,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18000多名居民全部撤退到台灣,這批「移民」於共軍登陸後,因「義無反顧」、「摧家毀舍」,選擇追隨國軍來台,故被稱為「大陳義胞」。

1949年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退守到西南山地與東南沿海的島嶼一帶,繼續進行作戰。1950年,共產黨逐步進軍沿海島嶼,春天打下舟山群島,夏天打下海南島,加上西南山區的部隊逐步退到泰緬邊境,國民黨僅有固守台灣及金馬與浙東諸島,並發動沿海的游擊突襲戰術,來牽制乾擾共產黨的軍隊。

1955118,解放軍突擊一江山島,在激戰一日過後,共產黨打下一江山島。由於一江山島是大陳島的屏障,在失去一江山島後,大陳島的防守也相對困難很多,加上以距離而論,台灣到大陳島的距離較到中國大陸遠,在物資補給上相對不易,而臺北方面也與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金馬及大陳島都不在共同防禦的範圍之內(防禦範圍僅限於台灣與澎湖),經過多方評估後,最後政府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將大陳島上的居民與軍隊全數遷移至台灣,加強鞏固對台灣的防守。

撤離的大陳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後政府將其安置到全台灣各地,包括花蓮、台東、臺北、高雄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而他們的後代更是散佈在全台各地。今天在台灣仍可以見到「大陳新村」、「一江新村」等安置大陳居民的地方所在。

為表揚他們對中華民國政府與反共立場的支持,這批撤離的居民在當時多被稱為「大陳義胞」。由於他們的命運曾與國民黨政府緊緊結合,來台後的大陳居民大多對國民黨及蔣家有著很強烈的情感認同,日後投效軍旅、公務者不在少數。而在大陳居民的居住區更是有人修建「蔣公廟」,廟內祭拜蔣介石,以表達對蔣家的感恩。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評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2樓. 沒有主題
2007/06/10 17:29
邱吉爾說的好
邱吉爾曾說過, 從來沒有這麼多的人要感謝這麼少的人, 如果沒有這些人為台灣的安全奉獻, 我們可能就得要和中共一起苦下來, 台灣應該要永遠感謝這些人!
沒有獨立思考就不能夠談民主與自由

東西雖然不多,但會日漸充實
blog
http://blog.udn.com/longreach
1樓.
2007/06/08 00:32
英雄

遺忘英雄的國家注定要滅亡,也應該要滅亡

不善待英雄遺族的政府罪該萬死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