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朋友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很大,而在國小求學階段的孩子,剛從家庭的保護傘下探出頭來探索世界,要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和人交往,這過與不及之間要如何拿捏,可是一門大學問。
為了幫助同學交到好朋友,輔導老師陳惠君準備了一場精彩的「如何交朋友」講座,並以生動有趣的影片,將可能發生在小朋友身邊的情況和正確的應對方式清楚地呈現出來。
惠君老師歸納出了六個和朋友相處的重點:
1、注意傾聽:
●傾聽使對方感覺受重視,意味承諾與尊重,鼓勵對方交談意願。
2、選擇適當時機:
●想要在溝通中獲致成果,需考慮對方的時間、情緒、地點、目前手邊的工作, 以選擇合宜的談話時機。
3、注意肢體語言:
●個人的姿勢、呼吸、面部表情以及談話時的距離,可能顯示額外或真正的訊息內容。
4、有效表達:
●以直接、立即、明確、一致的方式傳達訊息,可避免誤解、累積情緒,促進與他人分享真正的情感。
5、尊重個別差異:
●一句微不足道的笑話可能被視為奇恥大辱。
●人們可能將讚賞解讀為諷刺,將關心視為干渉。
●理解與尊重是持續溝通的動力。
6、批評與糾正:
●若有批評的必要,宜先稱讚再溫和地批評;若有改正他人錯誤的需要時,宜就事論事,避免人身攻擊。
講座最後,小朋友大方上台發表「朋友做過讓你最感動的一件事」。有人說朋友在他生病時貼心幫他抄連絡簿和送筆記,讓他很感動;有人說好友為了他更改已訂好的派對時間,讓他很窩心;有人說朋友總會在他快發脾氣時提醒他要保持冷靜,讓他改變了原本衝動的個性。溫馨的告白時間,讓現場響起了一次又一次如雷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