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趴是一個已經被扯爛的議題,其實很難進行任何理性討論,最近銓敘部將被前政府減掉的18趴存款額度恢復,但對於「肥高官,瘦小吏」的制度缺失修改過來,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公共政策,可是,這個議題已經不可能被討論,因為,這個議題已經永恆地成為政治議題。
18趴是存款利率,是公教人員退休後領取的公保老年給付,以一個高於市場的利率水準,保障公職的退休者獲得更充分的經濟安全,當初它產生的背景,是政府財政拮据,造成公教人員的待遇微薄,設計這種制度,是一種退休之後的薪資補償,可以將它當成是服務工作期間少給的薪水,等到退休了再慢慢領回來。
這個制度已經在十餘年前解決了,設定一個時間點,過了這個時間之後的所有年資,都無法再得到18趴的利率待遇。現在所有的討論,都是針對以前就已獲得18趴待遇的退休公教人員,這群人隨時間一年一年過去而凋零。
在這個簡單的背景下,卻因為18趴與已趨近於零的市場利率間,發生太大的差距,讓一般大眾產生錯誤與嚴重的相對剝奪感,這種剝奪感就產生了絕佳的政治操弄空間。
對於18趴制度的批判不能說是無的放矢,畢竟,無論哪一個政府,都必須正視社會各個群體之間,有某種十分劇烈的待遇差距。就以社會安定而言,這個討論都有其必要,或許它的解決方式,不是以取消18趴的方式為之,而是為未能享受18趴待遇的普通國民,找出一套更充分的退休保障制度,這必須找雇主承擔責任。
現在用政治操弄的方式,是讓大家都過不好的日子,是共貧,以製造社會階級裂痕為代價,牟取政治利益,無助於問題解決,甚而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動盪,是一種高度不道德的行徑,而這種不道德的操作,社會應該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