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忙著死:『南投縣曹姓國小六年級女童,月初向學校求援「媽媽寫了遺書,還買木炭回家,我很害怕」;學校學務主任試圖留置,仍被母親強行帶走,前晚她被發現和母親穿著紅衣、手綁紅線相繫燒炭身亡。』
人通常只會看到自己沒有的,卻往往沒看到自己已經有的。台灣的出生率已經是世界倒數第一了,當然,這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一種長期穩定不變的向下趨勢。背後的原因很多,主要跟各種社會上的壓力有關,看到這個母親拖著女兒去死的新聞,當場把很多本要出生的嬰孩又嚇了回去。內政部再多花幾百萬辦鼓勵生育的口號比賽是緣木求魚,終歸無用。
美國是注重人權的國家,不因性別,種族,宗教還有年齡而有差異,愈是弱勢就保護的愈多,尤其是年齡。最沒法保護的是胎兒,為了墮胎是否合法,打了一場憲法官司,大法官最後敲定懷胎五個月以前的胎兒,不算有生命,母體可自由處置,五個月以上,非因特殊原因,墮胎即屬殺人。大法官還說:「重要的不是墮不墮胎,而是胎兒生下之後,父母負了甚麼照顧的責任,給孩童甚麼樣的教養環境?」所以在歐美先進國家,照顧孩童的責任,是在國家的身上,這個叫做「照顧責任轉換」。父母只是國家托付代為照顧的專業經理人,國家會定時查核,不合格的父母不用等到考績三個丙,那要等上十年,小孩早就大了,或是死了?就馬上開除,由國家接管照顧。很多父母不專業,吸毒的,嗑藥的,酗酒的,離婚的,得愛滋的,智能不足,母親有產後憂鬱的,還是婚外情的母親有躁鬱傾向,報復心很強的。國家都要立時介入,如果家長不能舉證自己還適格當這個照顧子女的專業經理人,就馬上帶開,晚一步子女不是被這些父母當成肉票,就是當成傷害社會感情的恐怖武器。
台灣的出生率奇低,但是虐兒,殺子,攜女自殺者可是屢見不鮮。每次都要到小孩真的死了,上了報紙頭條,才在那邊徒呼負負說:「唉呀,早知道就要如何如何。」「是社工單位沒有盡到責任。」然後再讓整個社會靜靜的等待下一次殺子或攜子自殺的頭條出現,拿不出半點辦法。愛因斯坦說:一再重複作同樣的事,而期待有不同的結果,是發瘋最明顯的徵兆。前幾天才有個角頭殺女的新聞,在更早之前,有個邱小妹,在更早..印象所及,是有個父親,騎著機車帶著三個小孩,在彰化大排俳迴,一個熱心阿桑出聲制止,叫他別做傻事,那個父親就騎著摩托車走了。那個阿桑不放心,騎著腳踏車在後頭跟,跟了一公里才作罷。隔天新聞出來,彰化大排死了一家四口,一個父親和三個小孩。那個父親要死,再來十個阿桑,跟到晚上回家,隔天他仍舊要死。大家看完,心裡揪痛,撻伐一陣,就沒了。難怪沒有社會的集體記憶:全部都忘了,甚麼也沒學到!
忙著活的,彰顯人的價值,忙著死的,讓我們知道政府的冷酷麻木與顢頇無能。而整個社會只能坐在電視前,甚麼也不做的等待著,等待生命,等待死亡,等待著永遠也不會來臨的寬恕。
- 8樓.2010/04/20 20:23為何台灣人都這麼冷血?
台灣人自詡"好客" "有人情味" 好像都是做給外國人 希盼贏得好名聲!
可惜 對同是生活在台灣的親朋好友 左鄰右舍 似乎就沒那麼多的熱情!甚至根本就是冷血!
為何?
我認為都是泛政治化的後果!而始作俑者是誰?那大家心知肚明吧!
您看得很透徹,從您的留言即可自證(^^)。 jun5238 於 2010/04/21 07:49回覆 - 7樓. 遺憾2010/04/20 20:06遺憾
今天的社論
才國小六年級的女童,一個人靜靜地寫遺書,那是什麼情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自知死期將近,她是什麼心情?
看到這一段, 看得眼淚都掉下來...
這個小女孩是來跟社會討債的,討完就走了。
然後社會揪心一陣,互指不是,胡亂撻伐,等風頭過就忘了,再靜待下個來討債的曹小妹。
敬請支持「照顧責任移轉」的概念。
jun5238 於 2010/04/21 07:53回覆 - 6樓. 王mike2010/04/20 13:24這種子女是我的要生要死權在我的禽獸想法和行為
這種子女是我的要生要死權在我的禽獸想法和行為
這種子女是我的要生要死權在我的禽獸想法和行為證明台灣人還是野獸物種
還根本不是人的進化種 甚至連大部分的動物都比不上
台灣人是世界人類史上的羞恥人種 - 5樓. luke koolhead2010/04/19 23:48think twice before having a child...
don't bring a life to this society if you are not sure you can afford/handle it because this society is not ready/willing to help at all....『think twice before having a child』
內政部的獎勵生育口號比賽,聽了肯定不喜歡!
jun5238 於 2010/04/20 06:16回覆 - 4樓.2010/04/19 13:39珍惜生命
版主的見解總是一次到點,廣博而豐富,新朋友的我,即刻作我的訂閱
希望能在第一時間欣賞到您的大作!
- 3樓. batul2010/04/19 11:41死去的人
在現時的社會邏輯下,生養子女,不能給他們「體面」的童年或青少年,便算失敗的父母。
有一天,媒體報導了有家長騎著摩托車,載著全家五口上街,媒體便要追蹤到府,發現他們家連自來水都沒有、晚餐吃的是殘羹剩餚。社工人員便要介入,他們不會幫這家人接水管、買晚餐,只會以父母失職,恐攜子自殺為由,設法拆散這家人。就算其願為遂,子女到了學校受人指指點點,難堪至極。
他們很多人不是活不下去,而是過不了關。健保費欠了幾年,今天不還,五年後連本帶利還是要還。現在又有國民年金要繳,欠的卡費,下學期的學費,機車的罰款………。
其實人本來窮窮的也能過活,但社會的監視器無孔不入,這種氛圍下,窮人邯鄲學步不成,連單純活下來的能力恐怕都被剝奪。台灣太小,沒有偏遠之地可以逃遁。政府越介入,愈是製造悲慘故事。政府介入愈多,開銷也愈大,主流社會很快會失去他們的同情心,不耐煩用納稅錢養活這些人。
所以,對於這些悲劇,社會不想多看。就像街頭的癩痢狗,看一次心絞痛一次。你同情牠,但不可能收留他救治牠,也不會餵牠,因為一餵牠,關係就建立了。有一天,牠不見了,你反而如釋重負。管牠是被車撞死還是被捕狗大隊吊走了。
一個連連流浪狗都養不太起的社會,怎可能願意養這些窮人?
- 2樓. 愛惜生命2010/04/19 10:14請不要帶走無辜的生命
一個成人求生求死的意志都由自己掌握
但對幼小無知的孩童而言
若政府單位無法積極保護
使其因而喪生
政府是有其失責之處
其過錯不在於無法挽回一個求死成人的生命
而在於無法拯救一個求生孩童的人生
- 1樓. 林老師2010/04/19 09:47誰冷酷
"忙著活的,彰顯人的價值,忙著死的,讓我們知道政府的冷酷麻木與顢頇無能。"
對的就是自己利害,錯的全怪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