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攝影之對焦(七)
2011/05/20 01:45
瀏覽2,852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攝影之對焦(七)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焦點在縮小光圈後因為景深範圍的改變還有成像解析度的可能變化也間接導致讓人誤認焦點位置偏移的誤會!這也是當初鹿港的老師一直強調的一定要先預觀景深並確認景深範圍涵蓋了我們要表達的區域後再按下快門拍照的重要性。
光圈在縮小後會改變當初對焦點前與對焦點後的景深範圍;而且這對焦點前後的景深範圍還會有不同!對焦點前的景深會短於對焦點後的景深;而且光圈縮越小越明顯!或者被攝主體跟相機鏡頭間的距離有遠到一定的位置時(就是物距遠到一定位置範圍時~視鏡頭種類而定)這對焦點前後的景深範圍差異就會較明顯的表現出來;即使不用縮小光圈來觀察也可發現!(就是光圈不動將對焦點移往遠處到一定的範圍處。因為物距增大景深範圍跟著增加;當景深範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對焦點前後的景深範圍差異就會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用裂解式對焦屏的人比較容易發覺到這點;為什麼?你如果知道答案的話那恭喜你!你應是經驗豐富的攝手了!)
對焦了解到這裡已經是一種入門境界了;雖然很多人他/她不懂得這些理論上的東西,但是依其多年的拍攝經驗也概略知道這樣的對焦/景深關係,只是在沒有理論基礎加持下也不敢多說,反正遇到這種狀況就這樣拍就對了。
想當年我在台北博愛路上購買我的第一顆超廣角定焦鏡頭時遇到一位朋友(不認識的);也是來店裡看看的顧客,他一聽說我是要拍風景來買超廣角鏡頭的就脫口而出:
”拍風景就是將對焦環轉到無限遠處並縮小光圈就對了!”
他這麼一說可讓我印象深刻了!讓我一直用著懷疑的眼神望著他!(店裡的小姐看到我這樣就知道底了不敢拿較差的鏡頭出來賣我!)
其實打從我買入第一台單眼相機開始就常常聽人這麼說;但是我卻很少這麼做!因為我買入第一台單眼相機後很快的就知道這是錯誤的說法!
這大概也是拜了那台沒有景深預觀功能的 Canon T-70 之賜!因為這台好用的相機有著開放光圈測光及對焦功能;卻沒有景深預觀功能。我常常用它拍風景;透過觀景窗常常看到的就是~

有前景就沒了背景;或者是背景都清楚了前景就糊糊啦!

但是常常拍出來的相片不論是前景與背景都相當的清楚丫!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不能聯想得出正確答案來的話;建議你回頭從第一篇開始再仔細研讀一次(或多次~如果有必要的話!)
另外在我接觸到施兄及鹿港的老師時常常聽他們說:
”拍照時如果對焦環轉到無限遠處才對到焦時一定記得要將對焦環轉再轉回來一點點!”
這是在我去買第一顆超廣角定焦鏡頭之前的事了;當時雖然我知道~~
”拍風景就是將對焦環轉到無限遠處並縮小光圈就對了!”這是不正確的說法;
但是”要將對焦環轉再轉回來一點點!”這點的原因我卻不懂!
難到對焦對到無限遠處了還需要多此一舉~~”要將對焦環轉再轉回來一點點!”這樣幹嘛?
你想得出來這樣做的理由嗎?
如果你知道正確答案那很好;不!應該是太好了!這門課程你算是及格通過了!

圖說:上、下圖是某歐洲鏡頭名廠的鏡頭特性資料;光圈大小 vs 對焦點位置 vs 景深範圍及放大比例關係。各表之左側垂直軸標示為該鏡頭之對焦點位置(類如物距),水平軸表示鏡頭前之距離尺度或景深範圍在該光圈值及對焦點位置下的起點與終點,第一個表格之最左側標示為在該光圈值及對焦點位置下的成像放大比例。


當年我還不懂時就在鹿港的老師上課時舉手發問這一點!老師那時只說了兩個重點:

1。當對焦點對到讓對焦環轉到無限遠時(或接近無限遠時);從你對焦點的位置到後面無限遠處都會是清楚的影像,但是對焦點之前的景深範圍卻是固定的。

2。將對焦環再轉回來一點點可以增加對焦點之前的景深區域但卻不見得會影響對焦點之後的景深範圍大小!而且;依一般鏡頭的特性~~通常對焦點後方一點點處之成像的清晰度較對焦點的前方一點點處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對焦點前後相同偏移距離處的景物;在對焦點後方的會比在對焦點前方的更清楚一些!)

(過去使用手動對焦的鏡頭幾乎都是如此;但是現今的自動對焦鏡頭則須更小心~只能再轉回來一點點的一點點!~更少!)
沒錯!這又是景深範圍的影響,說得更詳細一點就是景深範圍中的清晰程度會因為被攝主體(對焦點)與鏡頭間的相對位置(物距)而有不同;而且不同的鏡頭有其獨自的最佳物距(亦既在此物距拍攝時能獲取最佳的影像清晰程度),其次;在對焦點前後之景深範圍中依其景深範圍的大小其所攝得之影像清晰程度的漸次變化亦有不同,景深範圍越長的它離對焦點一定距離處所得之影像要比景深範圍越短的在相同距離處所得的影像更加清晰。
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攝影的大師前輩們提醒的;當拍攝人像時使用裂解式對焦屏在人臉邊緣合焦完成後要再將對焦點退回一點點(前移一點點)再拍攝的原因了!(用大光圈時這樣可以獲取更加清晰的人像~~當然如果你用的是小一點的光圈來拍的話就可以不用那麼麻煩啦!)
以上的討論是單指利用鏡頭成像之中央區域而言;如果要將整個成像屏內的影像都納入的話那就更加複雜了!不同的物距加上不同的邊緣距離~~畢竟這是個立體的世界!
但是;你覺得一般攝影師有必要更深入探討這些技術細節嗎?
往另一方向想回來;你覺得一個不懂得這些攝影的細微現像的攝影師(應該說是經驗不足)你敢花大錢雇用他嗎?(事先聲明我無意批評任何人;只是描述一般消費者的想法!)
”拍風景就是將對焦環轉到無限遠處並縮小光圈就對了!”這樣的說法現今還在流傳著!這又是為什麼?難到多數人都沒發現我所說的這些不是秘密的秘密嗎?
...
還是有人別有所圖;先灌注你錯誤的觀念好讓你糊塗的走一遭永遠也別想超越他!
...
唉!
~~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