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風力發電「假很大」,人民「愚很大」!?
2009/04/14 13:14
瀏覽10,722
迴響11
推薦5
引用7
參考 南方朔觀點-台灣「X很大」,最後「輸很大」!
2009-04-14 中國時報 【南方朔】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41400386,00.html

引用文章環保「風力發電」美意被政府濫用內幕 

台灣風力發電「假很大」,人民「愚很大」!?

台灣風力發電自主研發本偏低!! 科專補助本是假!?

報載德 商英華威(InfraVest)風力發電集團決定自台灣撤資,台灣董事長費佛樂怒斥政府不重視新能源,卻以東元集團董事長劉兆凱當箭靶,認為「連行政院長的弟弟,都不想在台灣投資風電,卻跑到大陸去蓋風電場」,攪得劉兆凱要喊冤!

個人看法:

引用 這樣思維、作法的馬政府? 改革之路遙遙無期? 李深耕 20090316
http://blog.udn.com/glee/2749115
2008年6月政府經濟部「風力發電」相關科專計畫,高額補助計畫今天公開招標,隔天政府科技智庫的股東(東元電機)(董事長為劉兆玄弟劉兆凱)就送件離譜的事就發生,雖然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依法嚴查。2009年2月監察院完成調查認為,「時間過於巧合,確有惹人爭議之處。」

1. 劉兆凱認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其實劉兆凱也學阿扁不認錯!! 因為科專計畫今天公開招標,隔天就送件!! 這屬於欲加之罪嗎?

2. 報載 "去年東元電機向經部申請風力發電葉片機組科專補助,由於能源局宣布風力發電為重點項目不受3年3千萬元限限制,東元因此申請上億元補助經費。但此舉遭綠委踢爆,質疑與劉揆宣示發展再生能源政策有瓜田李下之嫌,甚至將全案移送監院調查。最後監院認為,經部技術處處理程序不夠嚴謹,要求改善。"  (有改善嗎? 負責官員反而個個升官!!)

     報載 "相關高層表示,東元電機申請科專補助,經部並未獨厚,也未有利益迴避問題,最後這項申請被外審會委員打了回票,主因風力發電葉片機組自主研發比例偏低,多仰賴國外技轉,委員會最後並未通過。"

東元申請科專補助太猴急? 害了大家? 風力發電自主研發本偏低!! 科專補助本是假!?

風力發電: 東元申請科專補助可能會通過? 但東元利益不迴避內幕被扯破,別人申請時,自主研發比例本偏低真相就跑出來,申請補助就被打回票!?

3. 報載 海上風力發電商機 西門子看好  2009-04-14 中國時報

台灣市占率高達四十一%德商英華威還不滿足? 與政府的關係有比東元及美商好嗎?  管它? 陸上風力發電賺飽了,現輪海上風力發電?

4. 以上的批評最後可能也只是狗吠火車!!
因為 立法院給貪腐者營養
http://blog.udn.com/glee/2841268

再加上 明天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的"關心"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祕書單位資策會的大股東是東元集團),「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收購電價,報載 可能會通過!?

5. 灣風力發電: 管它風強不強、電足不足夠,自主研發偏低真或假、故障率高不高、真或假環保、是否有不法,風力發電大家都要賺一筆!?

參考資料:
1. 環保「風力發電」美意被政府濫用內幕
http://blog.udn.com/glee/2777152
2. 環保風力發電: 美意被政府濫用!!
http://blog.udn.com/glee/2417997
3. 台電82座風力發電機 51座故障  2008/06/23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23/today-t1.htm
4. 生產風力發電機組 東元、超導攜手  2008/06/07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7/today-e4.htm
5. 蘋果日報投稿: 這樣思維、作法的馬政府? 改革之路遙遙無期? 李深耕 20090316
http://blog.udn.com/glee/2749115
6. 風場條件佳 只欠政策支持  經濟日報  2008.11.26 
7. 風力發電業 拚國際合作  經濟日報  2008.11.26
8. 經部補助案遭質疑 東元:可公評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706210081+0+0+091048+0,00.html
9. 科技專案招標過程有問題還升官,知錯不改貪腐的政府!?
http://blog.udn.com/glee/2728203
10. 政府科技智庫的股東之一、東元電機利益不迴避? (劉兆玄弟未利益迴避?劉揆:依法嚴查) 20080620
http://blog.udn.com/glee/1976148
11.「政府科技政策、規畫、執行」貪腐的時代?
http://blog.udn.com/glee/2486248
12. 媒體監督政府的角色受質疑!
http://blog.udn.com/glee/1890073
13. 如果我的部落格在[政治異言堂Blogs]聯播...
http://blog.udn.com/glee/2771462
14. 歐巴馬給女兒的信: 看到不對的事要想辦法改正!! 但台灣做不到!?
http://blog.udn.com/glee/2739122
15. 劉兆凱 叫哥哥太沈重 2009-04-14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666+122009041400219,00.html
16. 綠能玩假的? 劉兆玄揹原罪 2009-04-14 工商時報
17. 海上風力發電商機 西門子看好 2009-04-14 中國時報
18. 尹啟銘:難道他們沒做風險評估 2009-04-14 中國時報
19. 德商風電廠:感覺被台灣政府騙了  聯合晚報 2009.04.13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4845018.shtml
20. 南方朔觀點-台灣「X很大」,最後「輸很大」!
2009-04-14 中國時報 【南方朔】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41400386,00.html

************
劉兆凱 叫哥哥太沈重
2009-04-14 工商時報

     德商英華威(InfraVest)風力發電集團決定自台灣撤資,台灣董事長費佛樂怒斥政府不重視新能源,卻以東元集團董事長劉兆凱當箭靶,認為「連行政院長的弟弟,都不想在台灣投資風電,卻跑到大陸去蓋風電場」,攪得劉兆凱要喊冤!

     被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稱為「風電狂」的劉兆凱,2年前接棒東元董事長,即把風電事業列為東元集團下個世紀的產業,並以「借東風」來為風電事業佈局定位。

     有鑑於國內風電產業資源未整合,劉兆凱說,去年業界合組風力發電機案是應能源局徵召,由東元會同台朔重工、中鋼機械、先進複材公司聯名申請科專補助,該案由東元負責風力發電機組的系統整合;台朔重工負責增速齒輪箱研發;中鋼機械主要負責輪轂、機架等大型鑄件的技術研發,先進複材負責風力機葉片及鼻錐罩、機艙罩技術之研發。

     詎料,他卻因哥哥是行政院長劉兆玄,經常成為立委諸公以「利益、關說」當話題。劉兆凱說,立委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質詢時,明明是東元、中鋼機械、台塑重工等四家公司的聯盟,但立委還把其它三家公司名用手蓋起來,讓外界誤以為只有東元一家來攻擊。

     除了「叫哥哥太沈重」,風電產業聯盟也因國內再生能源法遲遲未過關,因此,轉而去大陸市場卡位風電商機,結果是「當初內舉要避親,如今被譏為胳臂外彎」,竟然也成昨日英華威撤資的理由,顯然有個院長哥哥,對劉兆凱來說是困擾多於光環!

*******************
綠能玩假的? 劉兆玄揹原罪
2009-04-14 工商時報
 
     德國風力發電大廠英華威有意撤資,並舉例質疑,行政院長劉兆玄胞弟東元電機董事長劉兆凱將風力發電投資外移到大陸市場,是否正意味政府發展再生能源是玩假的?

     對於英華威擬撤資,劉揆昨天高度關切,並要求經濟部妥善處理。新聞局長蘇俊賓也強調,有關再生能源立法進度會責成相關部會加強溝通,政府對台灣發展綠色能源的優勢有高度的信心。

     至於德商質疑東元部份,政府知情人士則為劉揆叫屈,因為東元當初申請經部科專計畫補助,過程中被綠委質疑未利益迴避,甚至以貪瀆案移送監院調查。東元在無奈之餘,才轉往大陸發展,沒想到現在卻被引為反面教材,劉揆可說揹了原罪。

     知情人士表示,去年東元電機向經部申請風力發電葉片機組科專補助,由於能源局宣布風力發電為重點項目,不受3年3千萬元限限制,東元因此申請上億元補助經費。但此舉遭綠委踢爆,質疑與劉揆宣示發展再生能源政策有瓜田李下之嫌,甚至將全案移送監院調查。最後監院認為,經部技術處處理程序不夠嚴謹,要求改善。

     相關高層表示,東元電機申請科專補助,經部並未獨厚,也未有利益迴避問題,最後這項申請被外審會委員打了回票,主因風力發電葉片機組自主研發比例偏低,多仰賴國外技轉,委員會最後並未通過。

***************
海上風力發電商機 西門子看好
2009-04-14 中國時報

     台灣到底有沒有發展風力發電的本錢?德國西門子主管表示,風力發電是世界各國都在推動的技術,台灣西南沿海,過去幾年在台電與英華威等廠商,陸續完成陸上風力機安裝後,目前只剩下一處標案,西門子現在看好的,反而是接下來海上風力發電機商機。

     根據據工研院能資所粗估,台灣的陸上風力發電場,可開發約為二百萬瓩(KW);海上的風力發電約可開發一百萬瓩(KW),台灣西部海岸的風力資源相當豐富。儘管先天優異,但後天的能源政策,比起歐洲國家似乎慢半拍。台灣西門子表示,台灣絕對有潛力發展風力發電,但因為台電在海上風力發電合作態度尚未明朗,如果開放的規模太小,西門子投標意願也不會太高。
**********
尹啟銘:難道他們沒做風險評估
2009-04-14 中國時報

     針對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考慮不再新增投資行動,經濟部長尹啟銘昨日直指,「英華威在台灣風力市場市占率高達四十一%,政府過去已幫許多忙,若因為我講了一句話就撤資,是他們自己沒有做好風險評估。」尹啟銘更強調,德國銀行不支持英華威融資案主因,其實追根究底就是金融風暴,不能因此就完全歸咎台灣政府。

     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董事長費佛樂昨天表示,尹啟銘日前曾提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遲遲未過的原因,是因政府對立院沒有影響力,若該條例無法在本會期通過,未來將不再增資。

     對此尹啟銘則駁斥,「英華威在台灣風力市場市占率高達四十一%,未來若再生能源條例通過,將會有更多業者與競爭者加入,若因我講一句話就撤資,難道他們沒有針對價格與法案是否通過做風險評估與可行性評估?」

     尹啟銘強調,風力發電是非常值得開發的能源,若市場達一定規模,將可同時帶動台灣產業發展。

     但英華威不是製造商,對國內產業貢獻仍有限。此外,經濟部也已和立委溝通過許多次,並無袖手旁觀。

     尹啟銘也強調,政府過去已幫英華威許多忙,若英華威評估後決定不再投資,「我們尊重它的決定」。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則表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遲未通過,主要癥結在於各界對收購價仍有歧見,新版草案價格已訂定公式,各界也漸有共識,可望在該會期通過。至於台電購電價格,台電表示皆由能源局制定,無法自行決定。
**************
德商風電廠:感覺被台灣政府騙了 
聯合晚報 2009.04.13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4845018.shtml
 
嗆!

你看!行政院長的弟弟,都不想在台投資風電,跑到大陸去蓋風電廠,這個政府會想發展風電嗎?

「你看,行政院長的弟弟,都不想在台灣投資風電,卻跑到大陸去蓋風電廠,這個政府會想發展風電嗎?」德商英華威(InfraVest)風力發電集團台灣董事長費佛樂(Karl-Eugen Feifel)指出這種荒謬的情境,並且忿忿不平,他直截了當地說,他感覺被台灣政府騙了。

除台電外,目前唯一在台發展風力發電民間電業公司英華威是2000年到台灣,從零開始,投資台灣的風力發電,到現在已約有一百支風力發電機。

費佛樂說,因為民進黨政府上台主張綠色,反對核電,認為台灣應發展再生能源 (風電、太陽能、海洋、潮汐、沼氣等),因此就因應台灣政府政策需求來台灣發展風電。一開始來台灣真是從零開始,包括有關風電的宣導以及相關法令的修改建議,英華威公司以德國發展經驗協助台灣政府瞭解並制定相關法令,為了就是幫台灣建構一個有利於風電發展的環境。但這樣的努力仍有重大的遺憾,就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至今沒有過關。

憾!

再生能源條例過不過,是政府決心的問題,國民黨掌握85席立委,為何過不了?根本無心發展綠能!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2001年開始草擬,2002年第一次送進立法院,到現在已經在立院躺了六年。費佛樂拿出媒體報導說,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批判馬政府拖延推動綠色能源法案,但經濟部長尹啟銘卻回應是立法院老是不通過。

但費佛樂說,這是政府決心的問題,像一些兩岸的法案一下子就通過了,再生能源法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民進黨根本不反對,國民黨掌握了85席立委,可說根本就不需要民進黨就可以過,為什麼過不了,恐怕是根本就不想過。他質疑,博弈條款這種賭博的案子都可以過,為什麼綠色能源法案卻過不了? 唯一的解釋是政府根本沒有心發展再生能源。

費佛樂說,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基於再生能源「乾淨」的特性,給予一個合理的收購電價。目前台灣收購再生能源的價格僅依賴台電公司所訂定的收購辦法,以一度電2元來收購,相當於當時最終用戶電價(新台幣2.1元)的95%。

費佛樂表示,2003年當時歐元與台幣匯價約1比30幾塊錢,或許那個時候訂這樣的價格有點道理,也勉可接受,但現在如今歐元已是1塊錢兌45元台幣,英華威從去年就已面臨虧損。

費佛樂又當場拿出台電今年度的預算書指出,現在台電以一度電4.7元購買天然氣發電,2.3元購買燃煤發電,台電自己發展風力發電一度電的成本接進2.6元,卻到現在只用2元來收購民營的風力發電,這不是逼業者出走嗎?他說,再生能源法不通過,起碼應該修正台電的收購辦法,訂出合理的收購價格。台電是國營企業,如果政府真的有心發展再生能源,當然可以有所作為。但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政府卻放任台電這樣的作法,即使我們已無數次向相關單位反應,但沒有人重視,只會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未通過來搪塞。

惑!

申請一座風電機跟核電廠程序一樣,誰發神經等這個程序?始終搞不清楚,台灣減碳政策到底為何?


費佛樂說,英華威原打算今年在台再增設34台風電機,但這個收購價格,他們根本無法向德國的銀行貸到款,其他幾個開發案雖已拿到籌設許可,但都因為收購價格太低被融資銀行打回票。

費佛樂無奈地說出他們的困境:台灣不但沒有合理的收購價格鼓勵再生能源的發展,相關法規對再生能源的限制幾乎和核電廠一樣嚴苛。他說語重心長地說,風力發電不是核電廠,但在台灣每一座風力發電機的申請籌設程序,都跟一座核電廠完全一樣。英華威的第一個案子是從2001開始申請,到2005年才取得許可,非常複雜。他表示,如果可以賺錢,等這麼久還願意,但如果都已不賺錢了,等待這種程序,「誰發神經?」

英華威因此已面臨是否撤資走人的存亡之秋。而這對口口聲聲要節能減碳,並以綠色能源為重點發展產業的馬英九政府,卻可能是一個很難看的紀錄。

費佛樂始終搞不清楚的是,馬英九政府的能源政策到底是什麼?強調要配合京都議定書,將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減低的馬英九政府,在實際作法上卻似乎對風力發電嗤之以鼻。

但事實上,一台風電機取代傳統火力發電,可以減掉的CO2,約等於栽種了500公頃的樹林,費佛樂說,這約等於20座大安森林公園,現在英華威在台灣已有100台,等於是2000座的大安森林公園。這一年可以減掉40幾萬噸的CO2。這就是為何德國大幅發展風電的原因,因為現在德國將近一半的減碳成效,是來自再生能源,他們已經嘗到再生能源無可取代的甜頭。

他拿出圖表說,德國在2020的目標是再生能源要佔總發電量的30%,丹麥也是30%,但台灣卻只訂出8%的目標,而現在台灣的風力發電占只佔總電量的0.8%。

最令費佛樂擔憂的,就是馬政府的能源政策,他拿著報紙的報導說,行政院長劉兆玄的弟弟劉兆凱任職東元,在參與台灣風電聯盟廠商中,不但是生產風電設備,更要到大陸設風場,搶大陸的風電商機,但劉兆凱為什麼不在台灣設風電場?是不是因為,他知道行政院並不想發展風力發電?

【2009/04/13 聯合晚報】

************
台灣「假很大」,人民「愚很大」!

********
南方朔觀點-台灣「X很大」,最後「輸很大」!
2009-04-14 中國時報 【南方朔】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41400386,00.html

     近年來,台灣無論搞政治或玩廣告的,在語言符號的操作上都日益爐火純青。最近鬧翻半個天的「殺很大」,以及抖動得讓人發暈的「震很大」及「摸很大」,就絕對是廣告上的經典之作。

     因為這幾則廣告所訴求的「很大」是什麼,他們自己知道,每個人也都知道,它可以滿足人們那種「幼齒崇拜」的「童顏巨乳」性感想像,同時卻有「殺」、「震」、「摸」這種高度雙關觀念來保護及供人聯想。當有人嗆聲,即可以回應此「殺」非彼「殺」,是指線上遊戲的「殺」,這裡的「震」,是工人工作時的「震」。這和另一個「摸很大」有異曲同工之妙,麻將本來就是「摸」的!

     因此,「殺很大」、「震很大」、「摸很大」,都是語言符號絞盡腦汁到了極致境界之作。當某個語言或符號能被發明並流行,它一定投射並反映了該社會的某些氣氛,因而該語言象徵遂可以自己一路發展下去,於是由「X很大」,遂有了後來的「醜很大」、「博很大」、「貪很大」,以及軍中弊案的將官星星「賣很大」等等。近年來每到年底都會選出代表該年度特性的關鍵詞,現在距年底還未走到一半,但我們已可鐵口直斷,「X很大」必屬二○○九年的關鍵詞,因為它已把當今那種每件事情一定會搞到誇張離譜之極致的搞法具體而微的顯露了出來。

     台灣已成了「X很大」的社會,每件事情非搞到「很大」,否則即不會甘休。這就讓人想到紀元前一世紀時古羅馬政治家及哲學演說家西塞羅的名言。西塞羅看到當時羅馬帝國每下愈況,任何事都在袖手無為下走到荒唐離譜的程度,他遂感慨的說:「智者的指針是理性,差一點的人則靠經驗,最無知的只有受制於必然性,而禽獸則靠本能。」他的意思是說,智者和差一點的人,至少都能根據理性的原理原則或人間的經驗,知道什麼可做及不可做,因而縱使品質不能更進步,但也能維持一個差不多的局面;至於更差的,則只有一切順其自然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非搞到「很大」,否則就不會察覺。

     在最近「X很大」種種風波裡,「亞洲政經風險公司」「貪汙評估報告」裡,台灣首次落後於大陸,這下代誌大條了。因為近年來台灣每下愈況,我們早已弄成一種習慣,無論誰我們都不敢比也不去比,只和大陸比,只要贏過大陸,就覺得舒爽,證明我們的優秀。棒球我們早就不跟日韓比了,只有連兩次「輸很大」給了大陸隊,才被定位成「國恥」。而在貪汙問題上,我們也早就不跟香港、新加坡比了。而今居然連大陸都已比不過,這怎麼得了!

     其實,「亞洲政經風險公司」的評估,乃是對亞洲政經菁英,特別是外商所做的意向調查,它並不客觀,但因外國商人多少都有一些反中情結,因而它的不客觀是向台灣這邊傾斜的。台灣因而能夠被列在星港日澳這個層級的下方。但近年來台灣在許多方面早已出現倒退的「第三世界症候群」,這種向台灣傾斜的態度已逐漸改觀。這次貪汙評比,台灣在所有的華人社會已成了最後一名。

     正如同棒球須兩次敗給大陸隊才開始緊張,台灣反貪也要等到評比落後於大陸後才開始喊話。這就讓人須提到傷感情的問題了。現在早已不新的新政府上台迄今已快一年,在這一年裡,台灣的媒體提過多少意見要它縱使不能興利,也該好好除弊。今天軍中的賣官案早已陳舊得發霉了,但它有去辦嗎?台灣弊案多到一拖拉庫都載不完,除了扁案外,有那個案子被當成正事在辦?果不是板橋地檢署不小心捅出軍中賣官及性招待等案情,此案不就在鄉愿做好人裡被吃掉了!自己有權不好好去除弊,只有等到外國顧問公司發表評比報告才開始有動作,這種動作有多少真誠的含量?又會有多少效果?等拖過了「五二○」,又是一切回復原樣,什麼都沒有發生,什麼都被忘記。

     台灣各種「X很大」仍持續在出現,許多事只在第三世界出現過,此刻已成了我們的常態,再這樣下去,最後的結果不就是「輸很大」嗎?(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引用文章海岸設風機 環評有必要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1) :
11樓. 李深耕
2012/05/22 09:20
太陽能發電/北市10年砸3.7億 僅賣462元電

太陽能發電/北市10年砸3.7億 僅賣462元電 2012-5-19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19/today-life2.htm?Slots=TPhoto

公館自來水園區的波浪形太陽能發電板,原預估要用廿年,但使用不到十年,就已故障。
台北市政府從九十八年起,在公共建築廣設太陽能發電設備,十年來共投入三.七億元,設置五十六處發電系統,還規劃餘電賣給台電,但市議員吳思瑤統計,十年來總計只節省六百一十三萬元電費,以成本除以每年節省電費,北市要一百零六年才能回本,賣給台電的餘電更只賣了不到五百元,「根本是錢坑、冤大頭!」

產發局公用事業科長章宗慶說,若以一度三元算電費,太陽能發電成本就要十四元,但政府發展太陽能發電,不能光從經濟效益來看,還有引導示範及教育意義,台北平均日照效能只有二.五小時,與南部的五小時差了一半,此外都會區大廈所有權人複雜,要在頂樓取得施放太陽能板同意權,困難度高,推廣確實有瓶頸。

吳思瑤指出,北市在五十六處設置,但迄今僅市圖北投分館貓纜遊客中心等二處實際有餘電可售,二○一一年度北投圖書館售電二百度、收入三百六十八元,貓纜遊客中心更僅售電四十度、賺九十四元,總售電所得只有四百六十二元。

麗山高中要190年才能回本

吳思瑤說,北市最久回本者是麗山高中要等一百九十年,最短者則是福星國小,也要等五十三年才能回本。

吳思瑤表示,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平均壽限只有廿年自來水博物園區於九十二年設置的太陽能電板,因為設計成波浪形的太陽能板積水電路系統故障,啟用不到十年就已報廢,這樣的投資與建置只滿足「節能環保是王道」的空洞口號,根本無法達到「節能」目的。


10樓. 東東地球人
2011/02/28 17:00
落 伍 的 國 民 黨

國 民 黨 的 綠 能 觀 念 ..  還 停 留 在 約 民 國 9 1 年 以 前  ..  更 遠 遠 不 及 於 民 進 黨 和 共 產 黨

9樓. 李深耕
2009/07/09 08:53
能源大亨 不蓋德州風電廠了

能源大亨 不蓋德州風電廠了
 經濟日報  2009.07.09
 
能源大亨皮肯斯(Boone Pickens)7日宣布,取消在德州興建全球最大風力發電廠的計畫,現在他正煩惱一年多前就向奇異公司(GE)訂購的687具大型風力發電機該如何處置。

皮肯斯雄心萬丈的風力發電廠計畫胎死腹中,凸顯發展風力能源可能遭遇的重重阻礙。

皮肯斯已經訂購這些高400英尺(122公尺)、比多數的30層 
皮肯斯打算在德州興建全球最大風力發電廠的計畫,因無法克服技術問題被迫喊卡。
(彭博資訊)
樓建築高的巨型發電機。這位具傳奇色彩的德州石油大亨說:「當我開始收到這些發電機,我必須…如同我先前說的,我家車庫肯定放不下這些東西,我得找個地方。」

皮肯斯的美薩電力公司(Mesa Power)約在一年多前向奇異訂購總共要價20億美元的發電機,他也已經在德州西北邊租下占地約20萬英畝(8公頃)的風力發電廠預定地,他可能把部分發電機放在這塊地上。

皮肯斯也說,他正在找機會興建三到四座規模較小的風力發電廠,地點可能選在美國中西部和或加拿大,大約會花費20億美元。

皮肯斯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說,他在德州遇到的難題在於把電從德州西北邊輸送到配電系統,他希望興建自己的輸電線路,不料卻遭遇許多技術問題。但皮肯斯並未死心,他說未來還是可能重啟該計畫。

風力發電在皮肯斯一年前宣布「皮肯斯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了降低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他已斥資6,000萬美元買廣告和跑遍全美做宣傳。

經營達拉斯BP資本投資基金的皮肯斯說:「取消德州計畫不代表風力已死,只能說我們跑得太前面了。」

皮肯斯2007年宣布在德州西北邊四個郡設置發電機的計畫。

他原本希望在2014年完成這項分成四階段的工程,最終可供電4,000百萬瓦,足以供應逾100萬戶家庭所需用電,總成本預料將達120億美元。

再生能源只占當今用電量的一小部份,但風力和太陽能是美國成長最快的產業。美國已在去年成為全球最大風力供應國。

如同大多數的全球產業,經濟衰退已重創風力發電機製造商與風力發電廠開發商,企業已擱置風力發展計畫並大舉裁員。

8樓. 李深耕
2009/04/19 09:01
推動綠能 技術領先才是贏家

推動綠能 技術領先才是贏家 
【聯合報╱高正忠/交大環工所教授(新竹市)】 2009.04.19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856161.shtml
 
 
台灣不產石油,亦沒有太多其他能源,發展綠色能源肯定是台灣必須要面對的未來。然而推動綠色能源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再生能源法;是沒有自有的關鍵技術。

台灣的風能資源高於丹麥,太陽能資源也高於德國,甚至中南部的太陽能資源也與希臘相近。更是適合種植生質能作物及農耕技術頗高的國家,其實國內目前休耕廢耕地多,若能發展生質能反而可保護這些農地不被轉為其他用途。台灣也有海洋能資源。甚至交通車輛密度也是世界各國中排前面幾位,即使發展由振動轉電能的科技也很適合。

雖然老天沒有給台灣石油等能源,但卻給了我們一個很適合發展綠色能源的自然環境,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政府不重視,雖然喊了多年綠色矽島,其實看到的只是另一種被貪腐汙染的綠色,至今仍然沒有太多自有的綠色能源關鍵技術。

目前國內除了太陽能有一部分的技術;即使有,上游的原料仍然不是國內所能掌握,也因此價格壓不下來。而風能等技術,可以說還很落後,巿場也都是國外廠商的天下,必須靠國外的技術及產品,等於是幫國外綠色能源廠商擴展巿場。

然而國外的風機設施並不見得適合台灣,台灣的風力頗強,國外的風機來到台灣會水土不服,甚至故障停機。若能好好發展適合自身環境的綠色能源技術,製造出能適應台灣風能強度的風機,相信會有更好的發電效能,甚至能外銷至類似的國家,如紐西蘭,大陸及東南亞等國家。

再生能源法的重點,不應只在於台灣要使用多少再生能源及如何補助,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很好的科技政策,發展自有的綠色能源技術。若我們能掌握正確的科技發展方向,台灣的自然環境可以讓我們在下一個世紀翻兩番,否則,台灣不但無法脫離代工時代,甚至淪為其他國家綠色能源技術的實驗場所。

雖然政府不可靠,但還好台灣民間的生命力很強,能自己投入太陽能、燃料電池,甚至微風發電等都已有廠商建立了一些技術。當然,更希望政府能走對路,讓台灣能在未來成為綠色能源技術領先的國家,而不是只是國外廠商的實驗場所。

【2009/04/19 聯合報】
 

7樓. 李深耕
2009/04/16 23:47
劉揆:再生能源條例啟動元年 邁向低碳家園

劉揆:再生能源條例啟動元年 邁向低碳家園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16日電】 2009.04.16 
 
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今年為「再生能源條例啟動元年」,全國能源會議已明確揭開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序幕,朝「低碳家園」新境界邁進,是當代無悔的選擇。

民國98年全國能源會議全體大會今晚閉幕,劉兆玄致詞表示,在新的「低碳施政」帶領下,台灣將自能源、社會、產業、住商、運輸、電力、科技七大面向,啟動邁向未來「低碳家園」的布局。

為呼應總統馬英九在開幕式上對再生能源發展的期許,劉兆玄說,願意把今年作為「再生能源條例啟動元年」,希望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在今年完成立法。

他希望透過法制,建立再生能源收購機制、確立市場價格及排除發展的障礙,使台灣逐漸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的已開發國家。

他並重申要全面推展「綠色能源產業」。他說,在低碳產業結構的引領下,要讓綠色能源產業成為台灣產業新的生命力;在技術突破、促進投資與開放市場等措施的激勵下,台灣的綠能產業將成為世界能源的小太陽,發光發熱。

另外,台灣要建立「低碳導向」的交通環境。他指出,未來將加速自行車軟硬體的建設、強化公共運輸服務,以改善目前汽機車的使用狀況。劉兆玄指出,「我們要為台灣的交通網路注入葉綠素,讓我們未來擁有會行光合作用的運輸動脈」。

在電力方面,劉兆玄說,台灣要建設「智慧型電網及電表」,將智慧型電表結合資通訊系統,建立電力用戶的能源管理平台。

劉兆玄指出,全國能源會議閉幕後,許多後續推動工作將從此刻開始。與會代表在會中所提各項寶貴建議,將由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商討,儘可能化成具體行動計畫,使政府不僅只有節能減碳政策,而是所有政策都在落實節能減碳理念。

劉兆玄強調,這次會議產出的不僅是永續能源政策,而是促使政府所有施政皆能引領台灣邁向永續發展之路。

【2009/04/16 中央社】
 

能源會議達249共識 核能等敏感議題待溝通 
 
【中央社╱中央社台北16日電】 2009.04.16
 
 
全國能源會議今晚閉幕,兩天會議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等249項共識;但核能發展方向、新建電廠管制方式、重大投資案是否推動、國營能源事業民營化等議題,仍待協調溝通。

  民國98年全國能源會議昨、今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經與會205位各界代表發言討論,共達成249項共同意見、152項其他意見。

  四大核心議題「永續發展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分別有68、89、38、54項共同意見。

  不過,最受關注的核能未來發展方向、新建電廠管制方式、重大投資案是否推動、國營能源事業應否民營化等問題,因各方存有歧見,仍難有共識。

 兩天會議達成的重要共識包括研訂「永續能源基本法」;規範政府政策應符合「碳中和(Carbon Neutral)」原則,建構碳足跡、碳揭露等制度;建構自行車專用道,於交通法規明訂自行車優先路權;提升能源安全議題及能源主管機關位階;強化核能安全、資訊揭露與監督機制等。

  政府將推動綠色電力市場發展及收購綠色電力合理價格機制,以綠色電價制度,合理反映綠色(再生)能源價格;推動汽燃費隨油徵收;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成立電力調度中心;推動「天然氣事業法」立法。

  未來新增重大投資,應以綠色能源產業及非能源密集產業為優先;設置「能源密集產業發展政策」政策環評;建構無接縫式公共運輸服務;新建建築物朝綠建築設計;推動建築物節能減碳標示制度;推動設置智慧型電網及電表;儘速推動「能源稅條例」;儘速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

  另外,政府將訂定能源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太陽光電及LED(發光二極體)照明等已具經濟規模主力產業;推動科學教育基礎研究、學校能源科學教育,延攬與培育頂尖科技人才,並推廣大眾科普教育。

【2009/04/16 中央社】

李深耕2009/04/16 23:48回覆
6樓. 李深耕
2009/04/16 23:41
多收電費談不攏 綠色電價年底推

多收電費談不攏 綠色電價年底推
 聯合晚報  2009.04.16
 
 
配合永續發展政策,台電繼推動再生能源發電之後,將仿效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考慮實施「綠色電價」制度。據有關主管透露,「綠色電價」基本上已研擬具體方案,只要與能源局就「多收電費」要如何處置的問題釐清後,今年底前可能會實施。

全國能源會議今天繼續第二天的會議,上午有關「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議題,在建立合理電價制度的報告裡,就建議建立「綠色電價」,以推動綠色電力。

專家指出,燃煤、燃油與燃氣發電,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等廢氣排放,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問題,因此近年來各國都積極推展再生能源發電。可是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比一般傳統發電高,成為電力公司營運成本的負擔。

「綠色電價」制度是一種提供民眾或企業認購「綠色電力」的機會,讓電力公司更有能力發展再生能源發電。據了解,台電內容研擬的「綠色電價」,由於擔心「窒礙難行」,所以初步方案的每度電比正常電價貴20%。不過,由於購買「綠色電力」是一種對環境保育的付出,有人認為應考慮將價差拉得更大,甚至是一倍以上。  (圖利財團與外商!?)

【2009/04/16 聯合晚報】

5樓. 李深耕
2009/04/16 09:52
連「風力」環保台灣也賺辛苦錢?

連「風力」環保台灣也賺辛苦錢?

1. 風力發電葉片機組等自主研發比例偏低,多仰賴國外技轉...
2. 台灣風力發電自主研發本偏低!! 科專補助本是假!?
3. 超大型的工具機做風力發電零組件,如葉片、齒輪箱等代工...

***************
台灣工具機廠 跨足風電
2009-04-16 工商時報

     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紛紛投入綠能產業,並將風力發電列為重點產業的情況下,國內工具機廠商程泰、建德、福裕及喬福等,紛紛投入開發生產風力發電零組件所需要的超大型立式車床、大型臥式搪銑床及大型磨床。程泰並已開始接單,建德則預計今年年底可開始接單。

     馬英九總統昨(15)日在出席全國能源會議時,特別提到我國已經再生能源發展列為重要的產業發展項目,風力發電更是其中要項。配合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超大型的工具機將是風力發電零組件,如葉片、齒輪箱等加工的所需要的關鍵設備。

     已接到南京地鐵線性滑軌訂單的上銀董事長卓永財說,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歐洲、美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都將綠能列為財政政策投入的目標產業,未來將掀起一波綠能產業熱,進而帶動對設備的需求,因此,工具機業者有必要早作準備,開發綠能產業所需要的大型工具機。

     剛從中國大陸返國的程泰公司董事長楊德華則說,除了風力發電零組件加工需要大型工具機外,中國大陸正在加速鐵路建設及農業生產改良,這也都需要大型的設備,因此,程泰去年投入開發的大型立式車床,已經接到風力發電及軌道工業業者的訂單,預計在第二季至第三季間就可以出貨。

     建德公司董事長盧國棟表示,會在中國大陸設立軌道工程事業部,而風力發電設備的開發則主要以台灣為主,除了大型立式車床外,考量生產風力發電零組件需要大型搪銑床的配合,因此,建德將同時間開發大型磨床與大型搪銑床,要讓風力發電零組件業者的採購能一步到位。
************

4樓. 李深耕
2009/04/16 07:53
沒人叫東元退出台灣風電市場,但不要利益不迴避!!
黃茂雄:東元聚焦風電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昨(15)日指出,東元擁有完整的風力發電技術能力,不會因遭受立委批評東元董事長劉兆凱是行政院長劉兆玄之弟應利益迴避而退出台灣市場,東元將投入台灣風電市場,刺激更多家的業者來投入,促進台灣風電的良性化競爭。

黃茂雄昨天指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應該通過,東元將聚焦風力發電,不排除拓展台灣市場,至於太陽能暫不涉及。

黃茂雄說,東元發展風力發電已有多年,東元西屋馬達(TWNC)在美國接單風電的經驗,將以此進軍全球市場潛力龐大的風電產業。

黃茂雄說,大陸風場市場規模龐大,台商發展風電產業時,不能以狹小市場的台灣為滿足;東元前進大陸風場以統包方式出擊,第四季將有營收進帳。東元目前在大陸地區的福建及內蒙等地,也積極深耕相關業務,預計今年10 月將可順利出貨,開始有營收進帳。

劉兆凱認為,經營風電有多項要素,包括風場、風機系統、零組件、代工及維修市場等。台灣的風場市場小,台商進軍風電產業必須以全球市場為著眼。東元發展風電靠自己的實力走出去,在大陸知名風場地區以統包的多方位角色去經營。

東元在德州的關係企業東元西屋馬達在美國接單進行風機代工已經二年,加上與AMSC的合作,除了在亞洲地區製造及銷售,成為台灣首家擁有風機系統製造實力的廠商。

【2009/04/16 經濟日報】


3樓. 李深耕
2009/04/15 14:39
有偏見的社論!? 站在外商及利益不知迴避的經濟部相關單位角度看問題

有偏見的社論!?  站在外商及利益不知迴避的經濟部相關單位角度看問題

***********
社論-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生機與發展前景
2009-04-15 工商時報 【本報訊】

     經濟部將在今天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趕在會議召開前夕,分別有來台發展10年的德國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針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遲遲未能完成立法,風力發電收購電價偏低,導致英華威幾無獲利空間、融資不易,公開揚言若該條例未能於立院本會期通過,該集團將暫緩未來5年5億歐元的新增投資計畫。無獨有偶地,同一天在由ITIS主辦的「風力發電再造金屬產業新契機論壇」,國內風電聯盟產業聯誼會也針對立院連續7個會期「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都未能過關而發飆,認為將導致政府無法保障國內廠商的營運利基,讓國內的再生能源商機,在等待中流失。

     除此之外,國內6大工商團體也同樣選擇在本週一聯袂拜會行政院環保署,要求延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的立法,至少在溫減法通過之前,應先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提高能源效益、研發不排放碳的能源科技,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在全國能源會議召開的前夕,分別有不同的業者公開發聲,客觀顯示台灣的確是個民主多元的社會,針對公共議題,不同立場、利害相關者都可以有各自的發聲管道。而從另一方面來觀察,前述三方面的發言,不約而同地都聚焦於立法院遲遲未能完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看來,再生能源條例的確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不只關係國內外相關業者的投資意願,更成為影響國內再生能源產業,乃至溫室氣體減量相關產業發展商機的關鍵因素。

     於此,我們覺得不妨先回顧檢視再生能源條例立法遲滯的原因。就立法宗旨而言,這個法案不像其他法案存有朝野藍綠之間的歧見,包括行政立法與立院各黨派對於完成立法應算是有相當的共識,因此無法突破的癥結並不在於政黨對立,而是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卡住。由於再生能源條例將設有補貼條款,於是各路人馬紛紛搶進,除了風力發電業者,太陽能、水力、生質能業者也都想要分享補貼的好處,甚至連稻殼汽化發電、地熱發電、潮汐發電,也都有人想要開發好爭食補貼大餅。結果就因為各方利益競逐,乃又牽涉到不同類型的再生能源電費計價問題無法獲致共識,以致草案從民國91年送到立法院,迄今已逾7年14個會期,立法院還是無法「喬」好各方都能接受的收購計價公式。

     在各方利益無法擺平的情況下,自然導致法案只能持續躺在立法院,但其影響確又未能小覷,一方面如德商英華威就會因為收購價偏低,獲利不如預期,而有凍結投資計畫,乃至於進一步撤資的可能。而如果這種基本情勢無法改變,也不能排除有其他外資或本土業者只好選擇退出。另方面,在面對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兼有資源枯竭與排碳的雙重不利前景下,發展再生能源,其產業前景自然受人矚目。除了直接投資設置各類型再生能源電廠之外,不同類型的再生能源要轉化成為電廠,其所牽涉的技術研發與製程設備本身,自然也是潛力十足的新興產業。甚至為了落實節能減碳,包括提高能源效益、研發不排放碳的能源新科技,以至碳排放權的國際交易機制等,以台灣的科技實力,也都有可以插足開發的空間,但確需要再生能源條例的儘速立法,提供產業發展的誘因與配套,才有茁壯之機。

     回顧再生能源條例遲未能完成立法的個案,的確凸顯立法院立法效率不彰的事實。在多元民主的社會,一項公共議題存有不同的意見原屬自然,不過在意見紛陳之餘,如何整合推動則是政府效能良窳的重要指標。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評比各國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在55個受評經濟體中雖然還可以排在前三分之一,但在有關政府政策方向的一致性上卻只能排名後段班。全國能源會議的召開也許是個契機,馬政府不論是要實現其在能源方面的競選政見,抑或要展現其完全執政的效能,繼續讓再生能源條例躺在立院絕對只會招致更多的抨擊。這個法案能否在本會期完成立法,的確是觀察評鑑馬政府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2樓. 李深耕
2009/04/15 14:20
誰邀請總統參加全國能源會議? 馬總統知道真正問題是甚麼?

總統:盼再生能源條例儘速在本會期立法
2009-04-15 【中央社】

     總統馬英九上午表示,盼行政院根據民國98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現有七版本整合成一個版本,並儘速在立法院本會期完成立法。

     98年全國能源會議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總統出席開幕式致詞時,作以上表示。

     為善盡國際公民責任,總統致詞指出,台灣必須做到節流、淨源。

     在節流方面,總統說,過去一段時間,台灣訂定能源使用效率每年增兩個百分點、2015年能源密集度(每1000美元國內生產毛額使用能源量)較2005年下降20%,2025年再下降50%。

     淨源方面,政府推動2016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008年標準、2025年回到2000年標準、2050年較2025年減半。總統指出,這是「雄心勃勃」,不易達成的目標,但CO2減量若無此規劃,則不可能起步。

     總統指出,自己的競選政見與其說是「環保政策」,不如說是「政策環保」。他說,4年新台幣5000億元預算執行時,每一項都要考量環保。

     由於過去8年台灣的能源使用效率不增反減;總統說,他上任後,去年第三、四季的能源密集度分別降低5.83%、7.92%,但希望未來可降低20%。

     總統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能源政策,與台灣的永續能源政策基本方向一致。這次金融海嘯必定造成洗牌效應,政府列舉六大產業,尤其綠能產業中的太陽光電和 LED(發光二極體),盼在金融海嘯之後可帶領台灣經濟穩定走下去。

     總統強調,節能減碳是無悔的方案,政府推動綠色造林計畫,預計8年內平地造林6萬公頃,具體做法是在嘉義、屏東、花蓮規劃1000公頃規模的大型平地公園。

     總統說,在台北市長任內,他推動全市每行政區蓋運動中心的政策;其中,2006年完成的萬華運動中心,特別聘請德國專家規劃綠建築,每坪10萬元造價雖較一般建築每坪8萬元昂貴,但1年可省3成電力,約合200多萬元。他表示,運動中心以OT(營運、移轉)方式委外,時間50年,這樣去算,還是非常划得來。

     總統說,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通過一系列文獻,將未來以後幾十年全球能源環境進行指導性規劃。

     總統說,全球9成2國家已簽署京都議定書;中華民國於1971年喪失聯合國代表權,無法參加聯合國活動並成為締約國,但不可因此自外於國際社會,更應積極回應。尤其對於與台灣相關,但無法參與的國際公約,更應使其成為國內法。

     總統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應邀參加全國能源會議他認為,會議對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永續發展深具意義。總統說,永續發展是人類文明共同願景,經濟發展、社會正義、環境永續是國家發展目標,要創造三贏的局面;而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潔淨生活環境,則是我們對後代無悔的承諾。980415

姚江臨:英華威要撤資 得便宜賣乖 
聯合報 2009.04.15 
 
台灣最大風力發電業者、德商英華威集團日前揚言,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院本會期再不過關,該集團將停止在台投資。台電勞工董事姚江臨昨天抨擊,英華威在台投資已占盡好處,竟還威脅政府,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姚江臨表示,全台適合開發風力發電的地點都被英華威壟斷,從桃園、新竹到彰濱工業區,台灣西部風力走廊裡,英華威至少擁有七、八十座風力發電機,英華威在台占盡好處,為何絕口不提?

英華威抨擊台電收購再生能源價格太低,每度電僅二元,應提高至三點五元才合理。姚江臨不滿指出,台電對民間電廠發電皆保證最低廿年收購年限,一座風機裝置成本分廿年攤提,平均一度電成本僅一點四元;台電已用二元收購,比攤提成本價高出零點六元,英華威為何還不滿?

姚江臨說,英華威這次的大動作,是將德國銀行團不支持的融資案,歸責給台灣政府。英華威投資前應做風險評估,外商公司不應該在台灣賺了錢就拿回國、不賺錢就要台灣政府埋單。

英華威副總王雲怡昨天回應,認為台電工會的指控「不公平」。她說,英華威在二千年就來台灣投資,英華威率先開發風電,台電不能指控他們占盡便宜。

至於收購電價高低,王雲怡表示「不想爭辯」,只說如果在台灣風力發電那麼好賺,那為什麼到現在只剩英華威在苦撐?台塑之前有評估過,後來沒有投入。

王雲怡說,他們事先有做投資的風險評估,但唯一錯估的就是太相信台灣政府,「如果什麼都要我們風險評估,那政府做什麼?」

英華威昨天大動作在媒體登廣告,強調發展風力發電不只是英華威的事,而是全台灣的事。

【2009/04/15 聯合報】
 

李深耕2009/04/15 14:23回覆

躺6年的能源法 馬說了算?
聯合晚報 2009.04.15  
 
發展再生能源已是全球潮流,但是國內推動多年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遲無進展,讓馬英九總統不得不親上火線,再度宣示本會期完成立法。為了展現貫徹政令和提升效率的決心,過關是可以樂觀期待,但政府的綠能政策到底想清楚了沒,後續包括電費是否調漲等問題都必須通盤檢討。

馬總統上台後,節能減碳成為顯學,再生能源也更受重視,只是行政院雖列優先法案,卻未見優先通過的決心,如今總統再開支票,「六三三」支票已經跳票,可以預見府院黨高層絕對不可能讓「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虎頭蛇尾。

立法院遲遲未能審查過關,當然有業者的角力,太陽能和風力,還有半路殺出的生質能源,此外,還有收購價格的計算公式,在在都關係業者的利益,大餅怎麼分還在喬,法案自然走不出立法院。

推了六、七年,會讓引發軒然大波,導火線竟然是一家外商風力發電廠商要撤資,才讓府院重新關注此一議題。但是台灣到底需要什麼綠色能源?適合發展什麼能源?再生能源收購價格該如何才合理,漲價民怨如何化解,行政院應該有明確的答案。

馬總統不但要宣示本會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而且其他包括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條例等所謂能源三法也應一併討論,同時,更應清楚地告訴國人和業者,台灣要什麼綠色能源產業和政策,而不是跟著感覺走。

【2009/04/15 聯合晚報】
 

李深耕2009/04/15 17:2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