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黑面琵鷺の旅
2020/12/27 05:19
瀏覽1,792
迴響3
推薦118
引用0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是黑面琵鷺由北方飛至台南七股濕地及曾文溪口避冬。
曾文溪口北岸約三百公頃是黑面琵鷺保護區,已被併入為台江國家公園之中。
此次選擇搭火車至台南,租機車來趟七股賞鳥之旅,秋日裡迎著舒爽的海風。
攝於:台南-七股濕地及曾文溪口
近幾年來黑面琵鷺至七股過冬,已超過千隻的數量。
曾文溪口與七股濕地是全世界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地之一。
黑臉琵鷺又名黑面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
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
其本性機警,生活於河口、潮池、濕地或潮間帶,具群居性。
主要於濕地或魚塭等淺水域覓食,以喙微張於水裡掃動搜尋魚蝦或甲殼類。
其姿態優雅,又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稱。
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
台灣是黑面琵鷺最大度冬區。
黑面琵鷺於中國、港澳、台灣、日本、越南、泰國等地越冬。
曾文溪口北堤設有三處賞鳥亭,能透過高倍數望遠鏡賞鳥。
第一及第二賞鳥亭提供志工解說服務,廁所步道旁見到黃槿花開。
「七股潟湖」是台江內海的遺跡,潮汐帶動海水流動,牡蠣養殖興盛。
引入海水的潮溝、魚塭是許多鳥類覓食及休息的好地方,兼具生態及人文特色。
「七股鹽山」是昔日七股鹽場遺蹟之一,海拔高約20公尺,堆儲之鹽約六萬噸。
鹽山分為南、北兩堆,南堆為產地鹽,北堆則是進口工業用鹽,有「鹽田晒玉」美譽。
影音圖文部份引自網路如侵權告知刪除
自訂分類:台 ~ 台灣 / 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