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與屈原(二)
思想與行為﹐受到情境的制約。每個人都受環境影響﹐修正行為模式﹔只有意志堅強者﹐可能堅持信念﹐不迷失目標﹐但那不是『勞其筋骨』的輕鬆﹐而是『心神煎熬』的煉獄。
太公研究所畢業﹐服完役﹐高雄國豐木業送來面試機票﹐就這樣﹐太公第一次到高雄﹐成為總經理孫靜源的秘書﹐算是好機緣﹔讓我了解普羅大眾的体力艱苦的生活﹐也知道何謂私人企業『王』國﹕老闆就是當家員外。靜源先生﹐對我禮遇到極點﹐同事也很尊重。但是﹐某些因素﹐讓我想回台北﹐其中最要者﹐為報效國家外交的願望。
七個月後﹐太公重返台北﹐參加全國第一屆國際新聞人員特考﹐當起公務員﹐此後﹐碰上各色長官及工作環境﹐讓太公能有書本理論與『社會大學』的結合﹐充分体會何謂『人受環境的制約』。
在一九八二年以前﹐受到宋楚瑜﹑戴瑞明﹑程建人﹑蔣孝嚴﹑楊榮藻等長官激發與器重﹐太公執行了許多與職位(科員)不相稱的任務。例如草擬總統接受國際訪問新聞稿﹑『提出並獲』部長同意他推薦國建會的唯一名額(政大陳鴻瑜)﹑唯一外交部科員能有總統府通行証(依法只有科長方能申請)等。
通過第十二期外交官特考﹐向新聞局辭職。宋﹑戴兩位長官婉勸太公﹐不要去外交部﹐『那裡太官僚腐化』﹐並以『要進修﹐新聞局送你去留學﹔要做事﹐安排你當副局長秘書』﹐要太公收回辭呈。其實太公真的﹐滿腦子只想為國家的外交打拼﹐沒想到『跟對人﹐扶搖直上』的中國官場『倫理』﹐所以堅持走人。
在外交部北美司二科﹐太公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夠用﹐基本工作﹐是當國賓的導遊﹐為執行性質﹐不像在新聞局﹐常涉及決策﹐但是仍然生龍活虎。一離北美司範圍﹐那是可以說﹐幾乎什麼事﹐都相當有挫折感﹐不知道外交部有人有頭腦。可是在自己的職位上﹐基本上﹐環境還是有士氣及熱忱。
立法院長梁肅戎的私人關說﹐促成外交官十二期﹐有第一位者﹐外放新加坡﹐好地方。最後長官總算想到﹐我這隻沒有人關愛的台灣老土狗。外放西雅圖﹐非常安全的地方。程建人司長說﹕『您這些年太辛苦﹐所以找個風光明媚處﹐讓您休息一陣。』錢復也對我說﹕『你在部裡盡辦大案﹐很辛苦﹐所以放你到西雅圖﹐今後只會是小事﹐有時間﹐多進修學習﹐旅遊休閒。』說得好像太公要退休似的﹐那時﹐我才三十剛出頭﹐一心只想為國衝衝衝啊﹗
外放後﹐太公第一項工作﹐是出納加上收發公文。說出納﹐很好聽﹐實際上﹐就是寫好支票﹐送給處長簽字(國內叫蓋私人印章﹐太公無權簽字)﹐約每七至十天﹐收一次雇員交納的領館規費登帳﹔收發文﹐只限部內及領館公文。才真的知道長官要咱『退休』﹗一個碩士﹐幹公車車掌哦﹗
第二次職務分工﹐太公接掌政情報告會計及留學生服務。每個月寫﹐一次書面的一般當地情勢分析﹐基本上就是擇要翻譯報紙﹔與留學生偶而吃吃飯餐聚﹐印象中﹐好像只曾替一位公費生﹐要求教育部同意增撥四千元﹐買顯微鏡﹐提供自宅給兩位外州留學生住宿幾夜。
第三次職務﹐是方處長到任﹐太公是最資深館員﹐一般有最優先權選﹐太公知道沒有什麼差別﹐就說﹕『大家請先選﹐剩下的﹐留給我。』結果﹐分到大家不要的殘渣﹕密電翻譯收發﹑商務及人事。為何大家不要這些﹖因為工作純屬技術雜工﹐承辦員姓名﹐部內長官沒機會知道﹐那有大作文學政治』表功﹐讓當權長官注意的機會﹖那商務很重要啊﹗拜託啦﹗您以為領館是私人公司﹖商務是行銷﹖依以往慣例﹐這是沒事幹。只有外商寫信到館來﹐抱怨告狀台商時﹐我們加個信封轉回經濟部﹐就萬事『歐客』﹗至於人事﹖愛說笑﹐連考績﹐三任處長都由夫人打分﹐請假是向處長報告﹐太公是什麼東西﹖是掛名『人事官』﹐什麼都不能管﹐什麼事﹐都沒的。
每天工作平均約十分鐘﹐閒著沒事幹﹐那其他人幹些什麼﹖不是東家長﹐就是李家短﹔不是有事﹐就避事推事﹖例如﹐西雅圖機場換掉青天白日旗﹐東雲閣飯店老板來處報告此事﹐處長及承辦人是有聽沒有懂﹐學鴉片戰爭的兩廣總督葉明琛﹐什麼動作也沒有﹐根本不報部﹔等到
Ruby Chow等地方政要﹐把國旗搞回去擺好﹐嘿嘿嘿﹗才看到公文報部(別忘了太公管收發電報﹐全程皆悉)﹐文章一等罩﹐功勞全歸我。
但是最重要的把戲﹐不在辦公室﹐是在處長官邸。送禮﹐打麻將唱平劇﹐夜夜聲歌(這是陳毓駒的最愛﹐他們的餐聚﹐報部常是偽報宴請洋人開支)﹐很平常﹔接送處長兒女上下課﹔上班時間﹐用公車﹐教處長兒女學開車或購物﹐係規矩﹐不用怪﹔這些比太公在外交部時聽聞﹐有人還親身定期處長家的庭院割草﹐那實在少見多怪。
外放四年半﹐滿清昏庸外交﹐一切就在太公眼前﹐幕幕演出。只要做好取悅總領事﹐或更具体說﹐能讓『員外』夫人在官邸『欣賞』﹐保証年年考績甲等。請想像一下﹐陳由豪去阿扁官邸找阿珍﹐為什麼﹖給綠龜帶綠帽﹖非也﹐在發揚中華傳統的官邸文化。
在這樣的情境裡﹐誰把國家當回事﹖在這樣的政治文化中﹐又那能太苛求台北市府的余文﹐能依法辦事﹐不逐波而流﹖畢竟生存是很現實的。有志報國﹐那請您就把屈原當楷模吧﹗看員外﹐生悶氣﹐看國事﹐就嘆氣。不投江﹖不鱉死有份﹖算您祖上有德哦﹗(第三篇﹐將言及如何化逆境為新局﹐待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曾太公2007/03/17 11:27丁汝昌太太如此說﹐我前岳母也如此說
識時務者為俊傑,。。。。迂迴轉進也許可行,天時地利人和,先蹲後跳的學問真是該好好琢磨學習,媳婦成婆的煎熬
********** ************* **************
嗯嗯嗯﹗有意思。甲午海戰司令官丁汝昌太太如此說﹐我前岳母也如此說
小老弟﹐您很不錯耶﹗精通中國官場之道哦﹖您老弟是說那位『岩里正男』登輝嗎﹖就太公親身經驗及他人所知﹐岩里是平凡之徒﹐但絕對精通您上述為官之道﹐也大力歡迎『同道』治國哦﹗
太公早應學打麻將﹐唱平劇﹐看到貪腐﹐就像我前岳母所說的﹕『又沒拿你薪水﹐你管什閒事﹗』﹐那太公一定『戲棚下站久的贏』﹐也可能黃志芳就坐不上外長的位子。
失掉憲法保障鐵碗﹐辛苦乞食異邦各地﹔太公知錯矣﹗誰理他外面紅杉笨蛋﹐大姆指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