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莫斯科不乘乘地鐵絕對是個大遺憾!
莫斯科從1934年開始她的第一條地鐵路綫,新站綫逐年投入營運。到2013年共有186站,個個富麗堂皇,44個寫入歷史遺產。美麗的穹頂,優雅的雕像,天花板、壁上鑲嵌著幅幅精美彩繪,豪華吊燈散發著浪漫,燦爛的光華灑在各色花崗石拼貼的光彩地板上,要不是時不時的轟隆車聲提醒著,迷離間錯以為置身宮廷宴會。古羅馬風、巴洛克式、史大林帝國式、後現代極簡風,一座座述說著歷史與人文,頂尖建築師,藝術家皓首窮經融合科技與藝術,作出令人驚嘆的傑作。莫斯科地鐵站絕對可稱世界上最用心設計、最經典奢華的第一名。
剛開始由當地畫友帶路坐地鐵,一天下來還是不知東南西北, 印證了「跟著人走,永遠認不得路」的鐵律。本來想,好難,這裡看不到英文標示,俄文字母又有看沒懂,搞不清從那邊上下站?那兒換線?後來,陰錯陽差得自己闖時,沒多久就覺得乘莫斯科地鐵一點兒也不難。見到有「M」 標誌,就是地鐵出入口。11條路線以顏色區分,只要認對顏色,跟著顏色走,就沒錯。旅館通常免費為旅客準備地鐵圖,拿著一份地鐵圖看看下站名稱,月台上有標示下站方向,只要對上就沒錯。大多車廂裡也有電子跑馬,要是真發現坐錯方向,跳下來搭反向車也沒什麼大不了。莫斯科雖然不是世界最早興建的地鐵,卻是世界上使用人次最多的地鐵之一,一天髙達九百萬人次。它正如城市大動脈,奔馳快速,發車密集,不到一分鐘一班,載著你到想去的地方。
300盧布買十張送一張的卡票很方便,不論遠近票價一樣。和台北悠遊卡不一樣的是出站不用刷,一張卡幾個人用也行,也可以一張、五張的買,還能用來坐地上公車。
每個地鐵站的建築與裝璜各具建築年代的歷史特色,或富麗堂皇、或典雅清麗,或簡潔現代,那樣的氣勢常常會誤以為進入了宫殿或博物館。
這張照片要說明一下,前方抓緊扶手的那幾個是外地畫友,不是本地人
地鐵通常伸入地下百多公尺,當初設計時有戰時防原子彈的功能,由深度幾乎看不到盡頭的手扶電梯載運旅客。乘搭地鐵早已深入莫斯科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們練就一身功夫,在百多公尺的扶手電梯上讀書人看書的看書,手機族上網的上網,情侶們接吻的接吻,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緊緊抓著扶手深怕滾下深淵的人。站在電梯右側留通道給趕時間的人,不是只有台北捷運有,莫斯科人早在台北捷運建設前就已養成習慣,在手扶電梯上自動站右側,留通道讓趕路的人上下跑。
俄羅斯詩人文學家普希金的名言:「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莫斯科人愛看書,在車廂裡經常看到各個年齡層人手一書。他們對文學家的推崇可以在地鐵站的命名上看到…普希金站、屠格涅夫站、馬雅可夫斯基站、杜思妥也夫斯基站⋯,普希金的生活哲理:「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一排5個半人裡,一人看紙本書,一人看電子書,一位戴帽女士正在悄悄畫她斜對面的老太太。
聽說2012年在10號黃綠線上,為通車的杜思妥也夫斯基站命名時,曾遭部份人士反對,有人認為杜氏寫「群鬼」、「罪與罸」、「地下室手記」等、、、所有悲慘、黑暗、墮落、謀殺、死亡的文學場景會讓列車通向不祥,尤其在站台大理石牆上鑲嵌杜氏小說中死者臥地之景,深入地下讓人聯想到陰森詭異。還好,車站以蛋形設燈,光線溫暖柔和,給人感覺一種重生後的沉澱和喜悅,倒不覺得有恐怖壓力。營運一年來,一切順遂。
莫斯科地鐵圖-若想看清楚放大圖,歡迎到開羅的女人-個人相簿-俄羅斯之旅有一張像素較大的圖
5號棕色環線很值得推薦。
離開莫斯科的前一天,花了一個多鐘頭坐了一圈5號棕色環線,站站下來逛、照相、讚嘆。環線是建於1940-1950年間,在這條線路上精彩呈現出斯大林帝國輝煌的建築型式,這些車站建築與藝術盡情述說著蘇聯各民族生活與偉大衛國戰爭的呈現。這條路線匯集了各個輻射線路下來的乘客,並且連接了莫斯科的七個火車站。不知真假,有人說在5號棕色環線上的十二站位置正好與黃道十二宮的星座區域相呼應,譬如和平大街站Prospekt Mira 正好對應在水瓶座上。
1號紅線是最早通車的路線,中心點在莫斯科城最古老的發源地紅塲和克里姆林宮,這裡也是各線路向外輻射的中心點,除了黃線外,所有路線都能在紅線上換乘,它也是乘客最擁擠的路線。
斯洛堅斯基林蔭路站Sretensky Bulvar在10號黃綠線上
較新的10號黃綠線上可以看到極簡主義的藝術型式。旅館在這條線路上,每天出入莫斯科都先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站的Mr.杜說「嗨」。線路上換線時,注意到同一交會車站,各線路有時會出現各自不同站名,比如說紅、橘、黃綠交會站有 Christye Prudy, Turgenevskaya, Sretenskie Bul’var三個站名。
認識一個陌生城市最快速的方式是乘坐大眾運輸工具。由微觀中細察在地人活動空間,看市民如何在城市的脈動中生活。 一個快速擴張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統勢必儘早為之。兩千萬人口的莫斯科地上交通比起開羅不知好多少倍,這讓開羅的女人羨煞,好在開羅地鐵也正趕工,預計2022年完工。嗯,到那時老歐巴桑我已幾歲?
•••••••••••••••••••••••••••••
照了那麼多相片不拿出來曬曬,實在說不過去。來!跟我逛一逛吧!先從環線塔甘斯卡亞站順時鐘開始( Taganskaya)
天藍色陶瓷配淺暖色大理石非常吸睛,中央大廳以十字交叉拱頂,華麗優雅。蘇聯紅軍戰士浮雕像嵌在錐狀蔓藤環繞的藍瓷中, 邊框細膩精緻,我看不到戰士的陽剛,反倒添了許多浪漫。
多布林斯卡亞站( Dobrinskaya)
穹頂上的吊燈以之字延伸,壁上的拱門壁飾粧飾著精彩大理石刻,描繪歌頌蘇聯農民豐衣足食的歡快
文化公園站( Park Kultury)
編繩穗帶由天花板上沿伸到廊柱,再加上薔薇花點綴,有著閒散輕鬆氣息。主要表現蘇聯人民多樣的休閒生活。
基輔站(Kieveskaya)
一下站,被大器磅礡的氣勢震住!彫花、吊燈、馬賽克⋯,和綿延大小不等的拱門!哇!我大叫!
300年來烏克蘭與俄羅斯統一後,馬賽克精細碎石講述著烏克蘭與俄羅斯人民肩並肩在歷史洪流中忠貞的友誼,邊框繁馥花葉裝點出烏克蘭的富饒奢華。
克拉斯諾普雷斯涅站(krasnopresnenskaya)
一定得在紅色基牆上找找化石,古生物學家說這是有3千萬年歷史的化石材。哇!太奢侈了!
白俄羅斯站(Belolusskaya)
大廳天花板用麥穗和花環裝飾,分布著12幅精美鑲嵌浮雕,主題是白俄人民的愉悅生活。
新斯洛博恣卡亞站Novoslobodskaya
保証你會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美!32塊各式華麗的彩繪玻璃被大小拱門環繞!鮮豔的色塊與黑灰相間花崗石地板相輝映!
ㄍ
共青團站Komsomol'skaya
又要哇哇叫了。典型莫斯科巴洛克風格。像不像置身宮廷宴會?別忘了看看頭頂上八幅馬賽克壁畫,是用昂貴的玉石和彩色石頭拼出。
其他線路
從一隻螞蟻露天市場Izmaylovskaya 買了血拚戰利品,正喜孜孜地走下地鐵Semonoskaya站,看到這座巨大銅像組前民眾的獻花。五月九日二戰勝利日前後,人們向二戰死難者致哀。1941-1945年納粹入侵蘇聯,軍民浴血奮戰,兩千萬人犧牲,是二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一站是紀念英勇的軍民。(3號深藍線)
Semonoskaya站
也列克特羅站( Elekrozavodskaya)
天花板的圓燈照在這站,有大劇院到處都是投射燈的感覺。(深藍線)
劇院地鐵站Teatral'naya
這站忘記名字
有很多銅雕在拱門的四角,所有銅雕都以跪姿展示,卻一點沒有擁擠壓迫感,雞頭和狗嘴最受人青睞,每位旅客都愛摸摸它們沾點幸運,就像哈佛校園的哈佛先生的左腳被摸得亮晶晶。
呵呵⋯排隊摸狗嘴
記性不大,忘性不小,這站也忘了名字。
吊燈閃爍在穹頂,映出千百幻影,投射在金粉畫上,似霧似煙。
克魯泡特金站Kropotkinskaya (紅線)
看來多麼現代感,沒想到卻是最早一批落成的地鐵站
這站建築師以埃及神廟裡的蓮花大柱群為藍本設計出如盛開蓮花般的群柱,燈光由下往上照出一種幽然神祕的氛圍。1935年至1941年間獲得布魯塞爾與巴黎建設大獎。
我在私人美術舘的衣帽間看到這座聖母聖嬰陶雕,黃緑線上的羅馬地鐵站Rimskaya,也有一座一樣的陶雕。聖母瑪麗雅的頭巾以圓弧型籠罩膝上的聖嬰,外以象徵復活與重生的蛋型環繞聖母子。既古典又現代!
喜歡嗎?
![]()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
- 13樓. Flying Eagle2014/11/19 15:06充滿文藝氣息的地鐵站真教人嘆為觀止,井然有序和安靜閱讀的乘客也表現了國民的文化底蘊。多謝好文分享!
謝謝flying Eagle來訪,俄羅斯人是世界上除了以色列外,最愛閱讀的國民。台灣人真是自嘆弗如。台灣人捷運上看到的都是划手機上網和玩遊戲,沒有人讀書,可悲呀!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5/07/08 01:39回覆 - 12樓. Reed2013/07/29 06:10多謝reed。會慢慢看。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5/07/08 02:04回覆
- 11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3/06/27 22:21嘆為觀止
太藝術了,如此的壯觀
讓人不由得欽佩這一個國家的文化和藝術之美
是呀!美得讓人回味無窮。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5/07/08 02:03回覆 - 10樓. 看雲2013/06/24 08:07
壯觀!
以前同事傳給我一段影片,也是介紹莫斯科地鐵
很難想像在那樣嚴寒的地方,有這麼多藝術寶藏
這次還真顛覆了以前對俄羅斯的觀念,不只是見識了文化藝術的深度,連天氣也大出意外,五月中旬已像夏天,氣溫三十多度,沒有嚴寒,帶的衣服想不到都太厚。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24 10:28回覆 - 9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3/06/21 17:31莫斯科地鐵
真沒想到莫斯科的地鐵如此富麗堂潢
令人訝異
謝謝分享
ceci在來莫斯科之前也沒想到這讚!開心安納您能與我分享這趟地鐵豐美之旅,真好。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22 11:11回覆 - 8樓. 七星連環 白露 中元節2013/06/19 11:06
哇哇 ~ 跟著 Ceci 的地下鐵照片 看得快 ㄌㄠˋ 下頦 了. 莫斯科地下鐵 的藝術性 高居全世界之冠, 說是皇宮 也不誇張. 感謝你介紹分享出這麼多 精彩的照片. 太高興知道 這麼美的莫斯科 地下鐵可以趴趴走.
這麼多樣化的地下鐵站設計, 猜想啊 為了表示融合各民族的政治意義 , 有可能發請 烏克蘭 白俄羅斯 基輔等承包建造 ; 文花 和二戰英雄魂 應該也是. 觀眾是最受惠的享用者.
怎麼看到 你的照片中的乘客, 有穿短袖的 也有穿長袖和外套的. 那幾日溫差很大是不是 ?
很髙興能為您帶來視覺上的歡喜。您看得仔細,看出旅客的穿著春夏摻雜。我5月6日到莫斯科,大家仍著圍巾毛衣夾克,早晚溫度在攝氏6、7度,兩天後突然氣溫飆到30度以上。5月11日是32度,那天去逛紅塲,莫斯科人大多已著夏衫,偶爾仍看到來不及換季的人。聽莫斯科友人說以前,五月都還在飄雪,因為氣候暖化,近幾年五月中就熱到像夏天。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21 07:54回覆 - 7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3/06/11 00:10最華麗的地鐵系統
比博物館還更精采啊,地鐵真如皇宮的走道延伸出來一般,
閱讀您的圖文介紹,真是開眼界,很有收穫,謝謝!!
不知道莫斯科的地鐵系統,當初是由俄國人自行施工?
還是像法國,德國引進大批外勞任苦力打造建設的?
工人的國籍嘛,這個我倒是沒有深入調查。我想共產社會主義大概是用他們自己廣大的人民吧?只知道新線路10號的羅馬站是由義大利彫塑家Jean Paolo Imbrigi 和A. Quatrocchi所設計。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11 10:10回覆 - 6樓. David 好攝一族2013/06/10 16:11太精采了
介紹的精采絕倫!太棒了!讓人大開眼界!
10000個讚^_^
我也是給莫斯科地鐵按N 個讚!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11 09:57回覆 - 5樓. ellen chou 雨僧 想念2013/06/10 11:12經典之作
比我自己去還看得詳盡
尤其藝術和文學的描述更是受益良多
謝謝!
雨僧姐,謝謝您的鼓勵。您多保重身體喲! 開羅的女人 CECI 於 2013/06/10 13:18回覆 - 4樓. 莫大小說2013/06/10 10:45神經,莫斯科人竟有人反對以杜斯妥亦大基來命名
那他們俄國人讀什麼小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