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喝拿鐵,請自己加牛奶
文/怡克納米斯 2008.10.18
JC鮮師自從看了我那本《巷子口經濟學》之後,發現喝拿鐵咖啡最省錢的方法就是,先去便利商店買一小盒的鮮奶,請店員微波之後,然後邊走邊搖,設法搖出奶泡,然後再去買一杯美式咖啡,這樣咖啡加鮮奶,成了拿鐵咖啡。
但我注意到一件事,不是買鮮奶加到星巴克的美式咖啡中,論容量和滿足,絕對遠勝一杯星巴克的拿鐵咖啡,而是現在7-11流行的CITY CAFE'。
CITY CAFE'的美式熱咖啡和拿鐵咖啡只差5元台幣,加一點奶的代價只多5元,看來遠勝於星巴克的拿鐵咖啡(只論費用的話)。大杯的美式熱咖啡一杯要價50元,拿鐵55元,但一小盒鮮奶28元,我算了一下,兩大杯拿鐵要價110元,但要是我用一杯美式加一小盒鮮奶調在一起的話,我一樣也享有兩杯DIY的怡克納米斯拿鐵,但代價多少呢?只要78元,平均每杯39元,比一杯正牌拿鐵便宜了16元!
看到沒,便宜16元喔!
經濟不景氣,大家又縮衣節食,少花點錢,得到的滿足是一樣的!
今天是週末,公司要上班,但辦公室有咖啡機和咖啡豆,有現煮的美式咖啡,去樓下的7-11買了一小盒的鮮奶,請店員幫我微波,然後猛力的搖,店員傻在那邊,我只好說咖啡在樓上等我,回去沖拿鐵咖啡啦!
哇勒,這種省法,咖啡店是不是只要專業提供美式咖啡就好啦......但,缺點是無法有影片中的奶泡和花樣,唉,還是省錢至上啦!
2008年6月1日,繼《巷子口經濟學,同時發行電子書》之後,再度發表顛覆之作《搞笑經濟學》,本書榮獲「第一屆經濟學盃金酸莓獎」,獲獎理由是:充分揭露經濟學史上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對於經濟學冷笑話之發揚光大功不可沒!這兩本書同列博客來百大暢銷書,及同列經濟學10大選書中唯一本土作者,同時也獲誠品推薦選書。
2008年9月1日,再度發表通俗經濟學「火星人經濟學」,再度將艱澀難懂的經濟學,化成一篇篇有趣又好玩的經濟分析,用最簡單的邏輯,讓您了解最不簡單的事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2009/12/10 23:37聯想
這讓我想到今天遇到的一位上班族女士跟我買完咖啡後說的一段話:
她說買一杯美式再跟店員多要幾個奶球,
這樣喝起來跟拿鐵一樣,這樣才是她心目中的最佳組合。
我聽完之後差點昏倒,難怪老是有客人跟我要奶球。
嗯.....
還是傳統的節省方法比較好
喝小杯的最節省。
- 6樓. amys2008/10/22 09:41是好點子 不過....
牛奶紙盒內層的蠟等物質恐怕會溶解 要注意健康問題
寧可自己煮咖啡 像我一樣 早時順手煮好一杯盛在不鏽鋼杯裡帶到辦公室 或在辦公室放一台咖啡機 隨時可煮
的確,還好我不是每天如此喝法,買一磅咖啡豆,多少也可以煮上一個月的美式咖啡,顯然節能減碳許多...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22 10:14回覆 - 5樓. 野口女2008/10/19 15:14最省錢的
就是我從不喝咖啡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我已經咖啡中毒了,沒咖啡的日子,真的很難受,但咖啡漲價更難受,所以自己煮咖啡省錢咯!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19 21:12回覆 - 4樓. 安歐門2008/10/19 09:55不划算的
恐怕不夠工錢吧!你的人工應該不只這幾塊錢。
會去星巴克買咖啡的人,一杯就算再貴個五十塊,照買。
越貴越買,正是高價品的暢銷不二法門。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在去買咖啡的路途上,我的人工成本其實是很低的(即是去星巴克也是一樣,都在樓下),但我對咖啡的價格彈性是很高的,一漲價,我就少消費了(如85度C漲價),但我知道很多人對星巴克咖啡的價格彈性很低,漲價對他們沒差,但對我們這種低收入戶(相對來說)當然是能省則省咯!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19 21:11回覆 - 3樓. The State I was in2008/10/18 20:19我好奇
美式熱咖啡是指Americano或是dripped coffee?
我也有朋友專點Americano(espresso 加熱水,單價比拿鐵便宜)星巴克會問你要不要room(空間)加奶,至於dripped coffee( 一杯單價較便宜)我覺得咖啡因釋出的多,我已經不太喝了。
美式咖啡就是濃縮咖啡加熱水那種。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18 22:24回覆 - 2樓. J教授2008/10/18 14:30一被→錯字
我要是有能力的話,就自己擠了下次哈啦時間時,一起和劉老闆去買CITY CAFE'和一小盒鮮奶,然後三個人一同站在7-11門口猛力搖鮮奶,看誰搖的奶泡最多......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18 16:45回覆 - 1樓. 天蠍浪子2008/10/18 12:53回應
我現在喝咖啡也都自己買鮮奶來加了, 不過我是去巷子口的全聯福利中心買大瓶的來加.
我向來都是買鮮奶加咖啡,自調怡克納米斯牌的拿鐵咖啡!
怡克納米斯 於 2008/10/18 13:0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