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出版的「龍藏經」,與正洽談版權的「永樂大典」,是故宮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之後,最大的兩個出版計畫。故宮近年努力發展文物圖像授權與古籍出版,卻傳出工作人員涉及盜版,打擊不下於「盜賣國寶」。
「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8000多種典籍,曾被譽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共計2萬2877卷、目錄6卷,分裝成1萬多冊,全書字數約4億字。
然而歷經多次戰亂大火,「永樂大典」如今只存400多冊,收藏的博物館遍布全世界。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表示,任何博物館只要藏有一冊「永樂大典」,都會視為「鎮館之寶」,而故宮卻藏了62冊。
「龍藏經」與「永樂大典」是故宮重要珍藏,過去除了特展外,鮮少對外曝光。馮明珠表示,今年正逢建國百年,故宮舉辦「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這兩個「國寶」都在此展現身。
另一個被故宮研究員複製盜取數位檔的「宋畫全集」,是以台北故宮的宋畫為主的圖錄出版計畫,而非像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那樣的既成圖書。據了解,大陸也有多個博物館、大學出版「宋畫全集」,內容都有差異。
至於未被盜用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涵蓋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禮記、詩經、孝經、尚書、春秋、說文解字、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3500多種著名經典。
故宮在秦孝儀當院長時代,另曾出版「四庫全書」,委由商務印書館印製出版,每套定價168萬元,故宮表示,不會再另外自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