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意大利的四條出路
2011/11/11 15:21
瀏覽6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1年11月11日 07:40 AM

意大利的四條出路






 










在許多投資者看來,市場已把意大利和歐元區推向懸崖邊緣,但歐盟(EU)官員周三卻表示,他們要做的是等待意大利選出新政府,而不是著手制定扭轉局勢的緊急措施。


這種按兵不動的決定,一方面體現出歐元區一直持有的觀點,那就是現在只有意大利自己才有能力逆轉市場情緒;另一方面似乎是默認了,國際社會可動用的“武器”越來越有限了。


對於扭轉這場日益惡化的危機,人們最美好的期望是:一個技術官僚政府能夠迅速取代優柔寡斷的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來推進外界長期要求的經濟改革;與此同時,希臘能夠恢復秩序,440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能夠擴容。


“此時此刻,歐洲(領導人)實際上無計可施,”經濟咨詢公司Re-Define的負責人索尼‧卡普爾(Sony Kapoor)表示。“他們只能聽任意大利局勢一步步發展。”


但是,如果當前的計劃不奏效,情況很快將變得復雜許多。


1 當前計劃:立即削減債務並刺激增長


歐盟官員和大部分獨立分析人士都認為,意大利經濟基本面雖不樂觀,但比希臘和其它接受全面紓困的歐元區國家要好得多。意大利的債務水平很高,但年度赤字很低,銀行業狀況良好,整體經濟規模龐大且多元化。


因此,那些能立即削減意大利債務負擔、刺激其經濟增長的改革措施,會大幅增強意大利擺脫當前困境的能力。歐盟官員之所以敦促羅馬方面允許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監察員前往該國,正是為了確保意大利採取行動、制定實現這兩個目標的計劃。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穆傑塔巴‧拉赫曼(Mujtaba
Rahman)表示,希臘問題和圍繞改革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產生的爭論,加劇了意大利人的恐慌情緒。“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問題,也許就能緩和市場
情緒,使其朝正確方向發展……再加上IMF提供更多技術上的監督,幫助解決意大利的內部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得到的歐盟監察員周三抵達意大利前發出的一封信顯示,他們的使命是對意進行乾預。布魯塞爾方面正要求羅馬方面提供一份具體清單,列出可供出售的國有資產,以便為削減債務每年籌措50億歐元。這封信還要求羅馬方面出台私有化計劃“之外”的措施。


有可能引起更大爭議的是,這些監察員在信中寫道:他們認為意大利在2012年和2013年將不再能夠實現預算目標,要求羅馬方面在2013年前制定出平衡預算的“額外措施”。


歐盟官員有理由期待這些措施能夠奏效。在銀行業危機導致愛爾蘭去年接受850億歐元紓困之前,愛爾蘭的經濟基本面十分穩健。在兩個季度的出口增長均好於預期之後,愛爾蘭國債的收益率幾乎下降了一半,從7月份的高於14%降至本周早些時候的7.6%左右。



2 提供預防性信貸額度


這一點在上周的20國集團(G20)戛納峰會上就向貝盧斯科尼提過,但被他拒絕了。這種信貸額度多半會由IMF提供。IMF經常會向有償付能力但融資困難的國家提供這種額度。上個月,EFSF被賦予了類似的權力,現在有傳言稱它可能會代替IMF來提供這種額度。

















彼得‧施皮格爾上一篇文章:


歐盟擬兩周內就應對債務危機達成共識 2011-10-11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FT社評:意大利復蘇的必由之路 2011-11-10
意大利國債動盪引發歐美市場避險拋售 2011-11-10
意大利將歐元推向懸崖? 2011-11-10
本文涉及話題:意大利
歐元區
債務危機






讀者評論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