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祕書老實不客氣地問:「你無法證明鬼的存在?」
「這個問題可以分三個部份來個答,」還好我們早有準備,我說:
「首先,我們確實無法證明這些有意義的對話是不是鬼在講的,
但我們也可以確認當這些對話發生時,屋子內外––尤其是內部––絕對沒有任何人,
如果沒有人,卻能錄到有人對話的聲音,那就是間接證實了有別的靈體在房間中。」
「聽你說,你似乎很確定這些聲音都是從屋裡發出來的,你有證據嗎?」祕書犀利地問。
沒有怎敢接這計畫,我心說,「有的,這就是我要說明的第二個部份,」我解釋給她聽:
「關鍵在於我們不是只用一台麥克風收音,」
我跳到某張投影片,那是西廂房那間屋子的平面圖,
上頭畫著一大一小兩個粗線條的方框,組成一個「回」字,
我指著那包著小框的大方框說:
「這是屋子的牆壁,我們在屋子的四個角各放一具麥克風,四個邊的正中央也放了四具,
也就是說,屋子的牆邊共有八具麥克風在收音。」
我又指了指「回」字內部的那小方框:
「這是屋子內部假想的中心線,
同樣的,我們在四個角與四個邊的中央也各放了一具麥克風,最後,」我指著屋子的中心:
「這裡我們也放了一具,
所以總共是17具,一起同步收音。」
「這樣的目的是?」祕書問道。
「定位,」我說:
「麥克風可記錄收音的時刻與音量,
而收音的時刻與麥克風到發聲源的距離成在比,
收到的音量則與音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簡而言之,就是若屋內某個地方發出了聲響,
距離該處越遠的麥克風便越晚收到聲響,,
所以我們就能透過音速與各支麥克風收音的時間差,來換算出聲音發出的位置;
同理,距離聲源越遠的麥克風,收到的音量則越小,
因此我們還可以透過音量差,再換出另一個音源位置,並和前一個位置進行驗證,
以確認那聲音確切的發生位置。
最後,我們在四面牆的外側又各架設了兩隻麥克風,
如此一來,若是那聲音來自屋外或隔壁房間,
那裡的麥克風則會先收到最大的聲音,
以利我們排除不是來自那間屋子的聲音。
這部份的驗證我已經和您確認與報告過了。」
「印象深刻,」祕書說:「只是我那時不明白這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用來查出這些聲音到底是從何處發出的,」我跳到下一張段影片:
「這是所有C級以上音訊的發聲音源分佈圖,
您可以看見,所有位置都在屋內,
這實在是非常…不可思議…。」
「這樣不是很好?」祕書問。
「是很好,只是好到太不自然,
因為在自然界中,所有的測量數據總有例外,
但是七百多個點都在屋內?沒一個例外?這根本不可能!
妳能夠相信你的業務每跑一個地方便能接到一張訂單,三十次都如此,無一例外?」
「那肯定是有鬼了。」祕書說。
「我也是這樣想…,」我念著:
「總而言之,這七百多個聲音都源自屋內,
即便多數都只是依稀可辨的呢喃,
但我們確認過了,所有的聲音發出時,屋內真的沒有人。」
「也許只是巧合…。」祕書在雞蛋裡挑骨頭:
「例如有人在大宅外頭說話,
你說過,有年輕人會去那夜遊,
假設說話的聲音剛好被地形反射並集中到屋內,然後被你們錄到?
因為如果你們每晚都在錄音,而且總共連續錄了一年半,
那任何巧合都會發生,
這叫大數法則。」
「如果外頭說話的聲音剛好與我們的問題有關、
剛好能在問題結束後的正確時刻、
剛好被附近的地形反射進來––雖我們試過了,但真的找不到這種地點––,
這樣的巧合以大數法則或許還能勉強解釋,
但是如果還有另一項巧合呢?」
我又換了張投影片,上頭是我整理好的的表格:
音訊等級 |
項目 |
說明 |
次數 |
–– |
隨機 |
無回覆、延遲或搶話 |
564,474 |
A級 |
回覆 |
在問題結束後出現 |
62,092 |
B級 |
資訊 |
不是雜訊 |
6,830 |
C級 |
意義 |
能被聽懂 |
751 |
D級 |
清晰 |
語句清楚、文法正確 |
82 |
S級 |
對話 |
能回覆問話 |
9 |
我指著表格解釋道:
「我們每三十秒播放一個問題,
所以一組二十個問題問完是十分鐘;
我們每天晚上從九點開始問起,直到隔天早上五點止,
八小時的時間可以重覆一組提問48次,
共計一個晚上可問960個問題。
我們錄音大概錄了一年八個月,
這樣我們一問了大約56萬4千個問題,」
我比了比表格裡的第一列:
「或精準地說說,一共是56,4474個零級問題。
這56萬個問題中,大多數都沒有得到回覆、太小聲,或回覆的時機太早或太晚,
其中僅有約6萬2千個是能在問話結束後半秒到一秒半的時間窗口中回話。」
「所以只60多萬個問題中,只有不到…」祕書心算著:「一成五的問題被回覆了?」
「不只少,而且完全沒有通過統計檢定。」我老實說。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但聽起來對你好像很不利?」
「的確,」我解釋:
「平均起來一組20個問題問完,應該要有一成一,也就是2.2次A級音訊,
當然可能或多或少有些差異,
但如果這些差異僅來自於隨機的誤差,
那麼統計分析的結果應該會告訴我們,
若讓別的人來重覆我們的做法,應該十次裡至少要有九次能重現我們的結果。」
「結果…?」祕書問。
「結果我們數據的顯著水準只有0.11,達不到自然科學的基本要求,
基本上就是我們的結論是錯誤的機率超過了一成,
換言之,就是我們雖然找到了鬼有可能存在的現象,
但這個現象的可信度不夠高,以致於無法以科學的角度來做解釋。」
「但你剛才說還有一個巧合?」祕書提醒我。
「嗯,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部份了,
我剛說我們數據的顯著水準只有0.11,」我又指了指簡報中的表格:
「而所有564,474個問題中,共得到62,092回A級音訊的回覆,那比例是0.11;
62,092回A級音訊中,有6,830個B級音訊,比例是0.11;
6,830個B級音訊中,有751個C級音訊,比例也是…」
「0.11,」祕書接過話:
「我也注意到了,
每一級的音訊數量,都是前一級數量的11%,
這…不得不承認…這真的很詭異…。」
「詭異,但無法解釋。」我補充。
「所以你的結論是,你的數據無法明確地證明鬼究竟存在、或不存在,
即便這當中有這麼多不可能的巧合?」祕書問。
「我很不想這樣講,」我不甘願地承認:「但沒錯,事實就是您說的那樣。」
「這就有點麻煩了…,」祕書咬著指甲沉吟著,「還是這樣,你有紙本的簡報嗎?」她問。
「有。」沛沛拿出資料。
祕書接過來,順便看了一眼時間,「我想吳總管現在也該忙得差不多了,」她說:
「我先拿這些資料去跟他報告,
請你們先在這裡稍等一下,
如果他老人家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再請您們二位進去當面和他說明,好嗎?」
「沒問題,您請。」
我愣愣地說,竟是一時沒了主意,
只得傻傻地望著祕書那婀娜多姿的背影,踩著撫媚的步伐,消失在白色長廊的盡頭。
「我還是很不舒服…。」在好不容易安撫了沛沛嚴重的暈眩感後,她虛弱地對我說。
「我警告過妳了…。」我只是沒料到她對老闆那間白色辦公室的反應會這麼嚴重。
我心疼地看著沛沛用叉子翻攪著餐盤上的食物,
這間餐廳是她特地找來慶功的,不論最後報告成不成功,
但此時此刻,我們只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美食都索然無味,
原因則是那該死的辦公室不僅完全摧毀了我們的空間感,
更連帶地殲滅了最後一絲的食慾。
「那不像你。」沛沛突然氣餒地冒出這句。
「什麼?」我不明所以。
「我說,你剛才和老闆報告時,跟本不到你平常水準的一半,」她噘著嘴說:「你和祕書談的就不錯啊。」
「我跟妳說過了,那間辦公室只會讓人失常,更何況我也不知道要向哪個方向講話。」
「那用念的也不行嗎?」沛沛虛弱地白了我一眼,「還有,」她不滿地說:
「為什麼你故意漏掉了最重要的部份?」
「我沒有,再者,老闆不是也說我們做得很好,還跟我們又簽了兩年合約?」我詭辯。
「少囉嗦,」就算不舒服,她也沒著了我的道,「你是故意的,」她拆穿我:
「我已經捶你都快捶到骨折了,
但你完全沒把我當一回事。」
「我只是判斷那些不重要而已。」我仍在避重就輕。
「怎麼會不重要?」沛沛皺眉道:
「明明還有一層SS級音訊!
9個S級音訊的11%,正好是比1小一點點的0.99,
對應到的正是那唯一的一個SS級音訊,
也是所有56萬多個問題中,
唯一一個回答出具體資訊的那個!」
「哪個?」我繼續裝傻。
「『吾乃張家福,字中觀』!」沛沛氣急敗壞地嚷道:
「這是唯一連名道姓的音訊,還帶出了那座大宅的資訊,
而且更遵守了0.11的巧合,
所以那分明就指向了張家福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他就是所有音訊的來源,
他就是大宅裡的鬼,我們要找的那隻鬼!」
「我知道…」
「別敷衍我,」沛沛阻止我的辯解:「那些都放在簡報的最後幾頁,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講?」
「那張家福是誰?」我冷不防地問她。
「呃…,」沛沛一時語塞,然後,她才委屈地說:
「但你之前不也興奮地說,這就是我們最有利的證據了,
如果後來你改變了想法,
為什麼都不跟我說…?」
「沛沛妳先別這樣嘛,」我連忙解釋,「我也是直到最後一刻才發覺事有蹊蹺的。」
「哪裡不對?」沛沛拭著淚。
「祕書最後說了一句話,讓我想起一件事,
妳還記得我早上匆匆忙忙把妳拉出門嗎?」
沛沛點點頭,「怎麼了嗎?」她問。
「本來我只是一時氣不過,
想說兩年來都沒摸清楚林媽的底細,
所以早上我臨時起意,故意聲稱我只來得及把監視器關掉…。」
「然後你故意把我急急忙忙地拖走,
好誘騙林媽到那屋子裡打掃?」沛沛看穿了我的意圖。
「沒錯,後來祕書說了那句話,
讓我想起來監視器這件事,
於是我趁在等和老闆報告前的這段空檔,
先用手機連回去伺服器,檢查監視器有沒拍到異狀,
然後我看到了這個。」
我把手機遞給沛沛,上頭正播放著一段我擷取出來的監視畫面。
「掃把自己在動!」才看到一半,沛沛便驚呼:「天吶!真的!你拍到鬼了!」
「我們。」我說。
「我們拍到鬼了!為什麼你沒把這段影片播給老闆看?」沛沛責怪我。
「也正是祕書的那句話,才讓我驚覺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到底是哪句話,不要再賣關子了!」沛沛不耐地說。
「那是她第一次在我面前這樣說,她叫老闆作吳總管。」我說。
「我有印象,是很怪,但哪裡不對嗎?」沛沛好奇地問。
「我唯一一次遇到林媽,她也跟我提到吳總管…,
那時她說是吳總管強暴了她。」
「天吶…,」沛沛吃驚地捂住嘴:「你是說我們老闆?」
「祕書用吳總管稱呼老闆,老闆請來打掃大宅的人是林媽,而林媽說她被叫吳總管的人強暴,
我想大宅裡也不可能有那麼多吳總管,
所以林媽和祕書兩人口中的吳總管應該就是同一個人…。」
「我不知道老闆他是那種人…,」沛沛不敢置信地說:「而且林媽是鬼,那不就代表了…?」
「嗯,她的死可能和老闆強暴她脫不了關係…。」我說。
「難怪你不願意在老闆面前播這段影片了…,」沛沛滿懷歉意地看望著我,「所以,」她問:
「這也是你不直接講明大宅裡有鬼的原因?」
「這倒不是…,」我意味深長地問她:「妳說那唯一被我們定為SS級的音訊在說什麼?」
「『吾乃張家福,字中觀』,
你說那棟大宅是張家人的,
有個鬼說祂叫張家福會很怪嗎?」她問:
「還是說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大宅裡除那叫張家褔的鬼之外,還有另一個叫林媽的鬼?」
「都不是,」我說:「妳知道這些文字都是從錄到的音訊轉譯過來的?」
「嗯,怎麼了嗎?」
「那我們怎麼知道那些聲音到底在說些什麼?」我反問。
「如果你是指同音字的問題,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了,
是佳作的佳、嘉義的嘉,都無損於張佳福、張嘉福是個人名的推論。」
「那如果是『張家府』,府上、府邸的府呢?」我再問。
「是可以這樣寫啦,但有人這樣叫的嗎?」沛沛不解地說。
「沒有,那通常就是用來指稱張家大宅的府邸。」
「那你為什麼要用這些字?」沛沛問。
「如果那個SS級音訊說的不是『吾乃張家福,字中觀』,
而是,」我刻意咬字清晰、抑揚頓挫地發音:
「『吾乃張家府之總管』呢?」
沛沛倒抽了一口涼氣,「張家人請的總管,你是說,」她瞪大了雙眼:
「吳總管?我們的老闆?他就是張家大宅裡回話的鬼?」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