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2010/11/13 08:06
瀏覽1,071
迴響1
推薦7
引用0
。滾滾長江東逝水
小時候﹐母親最常教訓我們幾個孩子的話﹐就是 "青春不再來﹐白日莫閒過"。
當時年輕氣盛﹐ 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 何曾想過它也有耗盡的一天。 長輩
的教訓﹐如馬耳東風﹐轉瞬即忘。忽忽間半個世紀過去﹐ 昔日的青少年變成了
愛嘮叨的長輩﹔ 長輩們相聚﹐又互數同樣的感慨﹕孩子們叛逆心強﹐不肯聽話﹔
要走自己的路﹐寧願由自己的經驗中學得教訓﹐而不願聽取長輩豐富的人生經
驗中累積的智慧。眼睜睜看著下一代燈蛾撲火﹐ 卻無計可施 ... 諸般牛衣對泣﹐
代代循環如此。
我們最大的毛病就是想的多﹐做的少。每天發願立志者恆多﹐付諸行動者無幾。
電視間那個角落東西太多﹐下午得收拾收拾﹔ 這個週末要把院子裡雜草清除乾
淨... 下午來了又去﹐週末也過了﹐明天反正還沒到 ... 就這麼一再蹉跎﹐歲月
便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等驚覺自己一事無成﹐才慨嘆華美韶華去之何速, 去日
苦多的惆悵﹐ 如暮鼓晨鐘﹐ 聲聲敲擊在心頭﹗
。浪花淘盡英雄
初中時唸到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ǒ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吾作此書, 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 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
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
悲!" 那為國家民族的大愛犧牲小我的情懷﹐何其壯烈﹗ 幾年前遊三峽時曾造
訪武漢﹐ 參觀武昌起義時的總督府紅樓, 那裡記載有更多為拯救當年淪亡中的
祖國﹐ 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遺事。我腦海裡浮這可歌可泣的與妻訣別書﹐
眼淚不禁滾落下來。
清末名臣彭玉麟於平定洪楊之亂後,請辭同治皇帝所封太子少保時說:「夫
天下之亂,不在盜賊未平,而在士大夫之進無禮、退無義 .」 真是鏗鏘有聲。
今日台灣政治荒腔走板﹐ 經濟空轉八年﹐成長率只有 3.4%, 景氣蕭條﹐民生
凋蔽﹐ 令人不得不懷念當年把台灣經濟帶入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孫運璿﹐李國鼎﹐
趙耀東等人﹐ 他們赴湯蹈火﹐公而忘私的精神﹐堪稱無與倫比。民國之成立﹐
有賴無數的林覺民﹔ 社會之安定﹐有繫於許多知所進退的彭玉麟﹔ 經濟之發
展﹐歸功於諸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 . 有道是江山代有才
人出﹐只是隨著時光推移﹐ 這般菁英而今安在﹖
。是非成敗轉頭空
我們常聽人“想當年”﹐ --- 想當年我們家世顯赫﹐巴結者眾﹔想當年我獨
領風騷﹐叱吒風雲﹔ 想當年我功課神棒﹐老考第一﹔ ... 如果仔細觀察﹐說這些
話的人﹐當今狀況一定不怎麼樣﹔愈是不得志﹐ 就會愈想當年一番。其實好漢
不提當年勇﹔英雄不問出身低﹐ 未到蓋棺未能定論﹐ 更何況一旦駕鶴西去﹐生
前的功名利祿﹐如過眼雲煙﹐是帶不走的。
幾年前出差﹐ 搭計程車路上與司機聊天﹐ 才知道他當年還是我們公司 (IBM)
的一個副總裁, 前些年因為公司景氣不好大裁員﹐他位高薪重﹐裁掉一個 VP 可
以替公司省下不少開銷﹐於是他就這樣失業了! 另外還有一個 VP, 運氣稍微好些
沒有被裁﹐ 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專業技術﹐ 於是被貶職到收發室去做分送信件的
工作。 有時遇到當年的屬下﹐想起昔日風光﹐真是不勝唏噓﹗
。青山依舊在
相信大家都喜歡旅遊﹐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好山好水固然不錯﹐ 我更愛
的是造訪歷史文物遺跡﹐發思古之幽情。中國乃文化古國﹐值得探訪之處不勝枚
舉. 去年走了一趟絲綢之路﹐ 對許多古蹟印象尤其深刻﹐茲記下幾個佼佼者﹕
-- 敦煌莫高窟﹐自初唐以降已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滄桑, 它累積的不僅只是中華
的本土藝術﹐也融合了印度佛教﹐伊斯蘭回教﹐以及希臘正教的歷史與文化﹐
以極為精緻的彩繪及雕塑方式表現出來. 說它是世界宗教史上一顆燦爛的明
珠, 毫不為過。
-- 交河故城﹐位於新疆吐魯番西郊﹐是公元前二世紀時車師人所居之地, 漢朝
曾在此設西域都護府。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片廢墟, 但仍可看出城內的天然
土崖, 街道房屋﹐高塔寺院 à. 站在廢墟之中﹐ 遙想漢代西域都護府時盛況.
真希望有個時光隧道﹐能讓我躦回兩千年前的交河故城﹐體會他們仿彿世外
桃源般的生活﹐想必是十分寧靜祥和﹐恬淡自如。
-- 西安法門寺﹐建寺時間從唐代時即已不可考, 以珍藏有佛指舍利而聞名。唐
代為法門寺的全盛時期, 諸皇帝前後曾迎奉佛骨7次, 但自此以後﹐ 佛骨只
存在於文書記載﹐ 實物究竟何在﹐ 始終成謎。這個千年古謎直到1981年
8月4日, 真身寶塔的半壁在大雨中轟然崩塌; 1987年4月, 寶塔的地宮被打
開﹐失蹤千年的佛指舍利才被發現. 原來它被層層包裹﹐ 與大量珍貴文物
一起埋葬在塔底地宮之中達千年之久。佛指舍利的出土﹐ 成為轟動一時的
新聞﹐ 現在它與其它出土文物一起展覽於法門寺博物館中,每一件都璀燦
晶瑩﹐ 堪稱稀世珍寶。
出了嘉峪關﹐就是古時所謂的塞外. 大漠千里﹐ 當年昭君出塞﹐ 遠離家園﹐
揮別前塵舊夢﹐ 斬斷樁萱恩情﹐ 情懷何等悲壯﹔ 敦煌月牙泉﹐ 鳴沙山頭駝聲
響; 柳蔭過去﹐就是玉門關。新疆的坎兒井﹐牧民的蒙古包﹐ 乃邊疆民族為生
活與大自然奮鬥出來的智慧。每座名勝古蹟﹐ 都刻劃著歲月的滄桑﹐ 也埋葬了
無數的軼事。每一個身歷其境的人﹐ 或許也曾是故事裡的一員﹐ 或許不過是在
千萬年歲月中偶爾路經的過客. 但不論如何﹐ 每個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樣的﹐
---- 一樣的山﹐一樣的水﹐ 一樣的旭日﹐ 一樣的星空...。時光觳觫﹐ 我們都
將被歲月的浪濤淘盡﹐ 只有人類智慧的結晶﹐ 會隨著日月山川﹐ 照耀著亙古與
未來﹐ 歲歲年年﹐千秋萬世﹗
。幾度夕陽紅
女兒小時候﹐最不喜歡我們把她放到托兒所﹐問過好幾回為什麼我不能留在家
裡陪她。我說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賺錢啊﹗她問要賺多少錢我們才肯留在家中﹖
"大概一百萬吧﹗” 她想了想﹐ 提出她的建議﹕“可不可以等我長大了賺一百萬
給你們﹐你們現在先留下來陪我﹖“ 面對那張極度渴望母愛的小臉﹐真不明白當
年我居然能夠狠心的拒絕了她。二十幾載韶光過去﹐女兒早已長大成人﹐當年的
孺慕之情﹐已被不耐煩的神色取代。她還會用一百萬留住我嗎﹖ 我想更可能的是
她會用一百萬來希望我出外工作﹐不要留在家裡干涉她吧﹖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
一旦失去了就不再回來 ... 我們的青春﹐孩子無邪的童年﹐更重要的﹐是他們對
父母赤裸裸的愛與需要。 逝水流年﹐人生促促﹐ 如今乳燕毛齊﹐人去巢空﹐ 徒
留全心遺憾的母親﹐睹物思人﹐追悔莫及﹗
小時候﹐母親最常教訓我們幾個孩子的話﹐就是 "青春不再來﹐白日莫閒過"。
當時年輕氣盛﹐ 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 何曾想過它也有耗盡的一天。 長輩
的教訓﹐如馬耳東風﹐轉瞬即忘。忽忽間半個世紀過去﹐ 昔日的青少年變成了
愛嘮叨的長輩﹔ 長輩們相聚﹐又互數同樣的感慨﹕孩子們叛逆心強﹐不肯聽話﹔
要走自己的路﹐寧願由自己的經驗中學得教訓﹐而不願聽取長輩豐富的人生經
驗中累積的智慧。眼睜睜看著下一代燈蛾撲火﹐ 卻無計可施 ... 諸般牛衣對泣﹐
代代循環如此。
我們最大的毛病就是想的多﹐做的少。每天發願立志者恆多﹐付諸行動者無幾。
電視間那個角落東西太多﹐下午得收拾收拾﹔ 這個週末要把院子裡雜草清除乾
淨... 下午來了又去﹐週末也過了﹐明天反正還沒到 ... 就這麼一再蹉跎﹐歲月
便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等驚覺自己一事無成﹐才慨嘆華美韶華去之何速, 去日
苦多的惆悵﹐ 如暮鼓晨鐘﹐ 聲聲敲擊在心頭﹗
。浪花淘盡英雄
初中時唸到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ǒ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吾作此書, 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 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
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
悲!" 那為國家民族的大愛犧牲小我的情懷﹐何其壯烈﹗ 幾年前遊三峽時曾造
訪武漢﹐ 參觀武昌起義時的總督府紅樓, 那裡記載有更多為拯救當年淪亡中的
祖國﹐ 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遺事。我腦海裡浮這可歌可泣的與妻訣別書﹐
眼淚不禁滾落下來。
清末名臣彭玉麟於平定洪楊之亂後,請辭同治皇帝所封太子少保時說:「夫
天下之亂,不在盜賊未平,而在士大夫之進無禮、退無義 .」 真是鏗鏘有聲。
今日台灣政治荒腔走板﹐ 經濟空轉八年﹐成長率只有 3.4%, 景氣蕭條﹐民生
凋蔽﹐ 令人不得不懷念當年把台灣經濟帶入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孫運璿﹐李國鼎﹐
趙耀東等人﹐ 他們赴湯蹈火﹐公而忘私的精神﹐堪稱無與倫比。民國之成立﹐
有賴無數的林覺民﹔ 社會之安定﹐有繫於許多知所進退的彭玉麟﹔ 經濟之發
展﹐歸功於諸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 . 有道是江山代有才
人出﹐只是隨著時光推移﹐ 這般菁英而今安在﹖
。是非成敗轉頭空
我們常聽人“想當年”﹐ --- 想當年我們家世顯赫﹐巴結者眾﹔想當年我獨
領風騷﹐叱吒風雲﹔ 想當年我功課神棒﹐老考第一﹔ ... 如果仔細觀察﹐說這些
話的人﹐當今狀況一定不怎麼樣﹔愈是不得志﹐ 就會愈想當年一番。其實好漢
不提當年勇﹔英雄不問出身低﹐ 未到蓋棺未能定論﹐ 更何況一旦駕鶴西去﹐生
前的功名利祿﹐如過眼雲煙﹐是帶不走的。
幾年前出差﹐ 搭計程車路上與司機聊天﹐ 才知道他當年還是我們公司 (IBM)
的一個副總裁, 前些年因為公司景氣不好大裁員﹐他位高薪重﹐裁掉一個 VP 可
以替公司省下不少開銷﹐於是他就這樣失業了! 另外還有一個 VP, 運氣稍微好些
沒有被裁﹐ 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專業技術﹐ 於是被貶職到收發室去做分送信件的
工作。 有時遇到當年的屬下﹐想起昔日風光﹐真是不勝唏噓﹗
。青山依舊在
相信大家都喜歡旅遊﹐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好山好水固然不錯﹐ 我更愛
的是造訪歷史文物遺跡﹐發思古之幽情。中國乃文化古國﹐值得探訪之處不勝枚
舉. 去年走了一趟絲綢之路﹐ 對許多古蹟印象尤其深刻﹐茲記下幾個佼佼者﹕
-- 敦煌莫高窟﹐自初唐以降已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滄桑, 它累積的不僅只是中華
的本土藝術﹐也融合了印度佛教﹐伊斯蘭回教﹐以及希臘正教的歷史與文化﹐
以極為精緻的彩繪及雕塑方式表現出來. 說它是世界宗教史上一顆燦爛的明
珠, 毫不為過。
-- 交河故城﹐位於新疆吐魯番西郊﹐是公元前二世紀時車師人所居之地, 漢朝
曾在此設西域都護府。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片廢墟, 但仍可看出城內的天然
土崖, 街道房屋﹐高塔寺院 à. 站在廢墟之中﹐ 遙想漢代西域都護府時盛況.
真希望有個時光隧道﹐能讓我躦回兩千年前的交河故城﹐體會他們仿彿世外
桃源般的生活﹐想必是十分寧靜祥和﹐恬淡自如。
-- 西安法門寺﹐建寺時間從唐代時即已不可考, 以珍藏有佛指舍利而聞名。唐
代為法門寺的全盛時期, 諸皇帝前後曾迎奉佛骨7次, 但自此以後﹐ 佛骨只
存在於文書記載﹐ 實物究竟何在﹐ 始終成謎。這個千年古謎直到1981年
8月4日, 真身寶塔的半壁在大雨中轟然崩塌; 1987年4月, 寶塔的地宮被打
開﹐失蹤千年的佛指舍利才被發現. 原來它被層層包裹﹐ 與大量珍貴文物
一起埋葬在塔底地宮之中達千年之久。佛指舍利的出土﹐ 成為轟動一時的
新聞﹐ 現在它與其它出土文物一起展覽於法門寺博物館中,每一件都璀燦
晶瑩﹐ 堪稱稀世珍寶。
出了嘉峪關﹐就是古時所謂的塞外. 大漠千里﹐ 當年昭君出塞﹐ 遠離家園﹐
揮別前塵舊夢﹐ 斬斷樁萱恩情﹐ 情懷何等悲壯﹔ 敦煌月牙泉﹐ 鳴沙山頭駝聲
響; 柳蔭過去﹐就是玉門關。新疆的坎兒井﹐牧民的蒙古包﹐ 乃邊疆民族為生
活與大自然奮鬥出來的智慧。每座名勝古蹟﹐ 都刻劃著歲月的滄桑﹐ 也埋葬了
無數的軼事。每一個身歷其境的人﹐ 或許也曾是故事裡的一員﹐ 或許不過是在
千萬年歲月中偶爾路經的過客. 但不論如何﹐ 每個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樣的﹐
---- 一樣的山﹐一樣的水﹐ 一樣的旭日﹐ 一樣的星空...。時光觳觫﹐ 我們都
將被歲月的浪濤淘盡﹐ 只有人類智慧的結晶﹐ 會隨著日月山川﹐ 照耀著亙古與
未來﹐ 歲歲年年﹐千秋萬世﹗
。幾度夕陽紅
女兒小時候﹐最不喜歡我們把她放到托兒所﹐問過好幾回為什麼我不能留在家
裡陪她。我說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賺錢啊﹗她問要賺多少錢我們才肯留在家中﹖
"大概一百萬吧﹗” 她想了想﹐ 提出她的建議﹕“可不可以等我長大了賺一百萬
給你們﹐你們現在先留下來陪我﹖“ 面對那張極度渴望母愛的小臉﹐真不明白當
年我居然能夠狠心的拒絕了她。二十幾載韶光過去﹐女兒早已長大成人﹐當年的
孺慕之情﹐已被不耐煩的神色取代。她還會用一百萬留住我嗎﹖ 我想更可能的是
她會用一百萬來希望我出外工作﹐不要留在家裡干涉她吧﹖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
一旦失去了就不再回來 ... 我們的青春﹐孩子無邪的童年﹐更重要的﹐是他們對
父母赤裸裸的愛與需要。 逝水流年﹐人生促促﹐ 如今乳燕毛齊﹐人去巢空﹐ 徒
留全心遺憾的母親﹐睹物思人﹐追悔莫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耀星☆2010/11/14 12:02終於讀到大作了
Ann,
I'm so glad to see you finally have your first article posted here.
I'm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more.
Thanks Yawhsing, I will try. -Ann 章安 於 2010/11/15 06: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