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巫術迷信滲入美國人的生活``美國塞勒姆的女巫城
2012/09/11 00:51
瀏覽1,059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比恐怖襲擊更危險的現象:巫術迷信滲入美國人的生活


   雖然美國已步入電腦和太空時代,科學技術可謂日新月異。然而讓世人大感驚異的是,講迷信的美國人卻越來越多,其中不僅有平民百姓,而且也有達官顯貴以及專家教授級的知識精英。

 

    也許有人認為隻有中國人才會對房子的穴位、布局十分在意,但現在這個產業硬生生地在美國的許多地方發生了,並且大有跟隨著房產業四處擴張游走的跡象。

  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家斯圖爾特·維斯認為,在歷史的特定時刻,如二戰、經濟大蕭條乃至海灣戰爭時期,迷信的人就比其他時候明顯要多,維斯解釋說,這是由於在這些特定時刻,人們往往被焦慮心理所控而難以清醒

  女巫和房地產

  邪氣!屋子裡有邪氣。一定要把它驅趕出去。火焰之王啊,願你的聖名永不敗退……妖魔鬼怪通通消失!這是現年70歲的布魯諾女士正在為托尼·巴萊塔於馬薩諸塞州購買的二手房作法。

  這是一所因還款違約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房子。在美國的房產市場上,這樣喪失贖回權的房屋實在是太多﹔幾乎每一個這樣的房屋背后,都有一個經營慘淡的業主。於是一些買家不得不借助魔法的力量去除邪氣,因為他們發現,薄薄的一層油漆根本不足以去除房子裡的慘淡氣氛。

   托尼購買的這座房子地毯破爛、光線陰暗、泡沫絕緣材料從牆壁的裂縫裡支了出來。還好托尼也正打算對房子進行徹底的翻修,但讓他心煩的是這裡似乎有某種不 祥氣息。靠著取消抵押贖回權危機的推動,巫師、靈媒、神甫和風水師之類的人物重新走紅。現在美國的房屋賣主們都趕上了這股潮流,請巫師淨化房屋,為住宅舉 行賜福或是驅魔儀式﹔而地產人士也樂此不疲,為的是讓陷在房市裡的產業動起來。

  談妥價錢之后,托尼從自己的房產經紀那裡聽說了這對法師搭檔。他說,我是個相信靈性的人,這麼做只是為了在入住之前清除房子裡的負面能量。

  所以在簽約之前兩個星期,托尼跟著這位自稱是16世紀一名意大利女巫后裔的女士以及術士戴伊,把這幢三層樓的住宅清理了一遍。他們更換了門鈴,在門口洒了點聖水,並倒了些祛邪的猶太鹽,還在窗子上豎了幾把鐵劍。

  這一對搭檔的祛邪儀式包括幾種手段:她說,響亮的鈴聲可以打破空間裡的負面能量。與此同時,戴伊一邊在起居室裡揮舞寶劍,一邊說,鐵可以把邪靈擋在門外……

  1692年,塞勒姆曾經進行過一場女巫審判。就在這個地方,神奇巫術現在已經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擁有被命名為女巫的中學運動隊,更有大量專業的巫婆人士。塞勒姆的地產經紀珍妮特·安德魯斯·豪克羅夫特說,這是個非常相信魔法的城市。

  如今我們要對付的已經不再是有形的鬼怪。由於房屋的贖回權遭到取消,圍繞這些事件的討論、爭議和金錢糾葛產生了許多負面能量,全都被吸收到了房子裡。”——再三聲明,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巫界的通靈人士朱莉·貝爾蒙特在發言。

  朱莉·貝爾蒙特的工作地點是加州的橙縣,那個地方去年的住宅銷售當中有40%都屬於賤價甩賣。這個地區經濟的不景氣顯然是巫術復興的溫床。

  德克薩斯州奧斯丁的風水顧問洛金·諾斯利普與亞利桑那州斯科特戴爾的地產經紀詹森·戈德伯格結成搭檔,為客戶提供房屋轉運的一攬子服務,時間可以在銷售之前,也可以在購買之后。他們兩位是在一個瑜伽度假村裡認識的……

  在加州的薩克拉門托,地產經紀塔馬拉·多裡斯也通過風水賣掉了一處滯銷了一年多的房產。當時她在房子裡的招財角擺了一株據信可以帶來財運的發財樹,然后就等著客戶上門……

  胡毒和運程

  與源自歐洲的巫術一樣,很久以前黑人奴隸在美國南部諸州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依靠符咒、藥劑、精油和詛咒來實現願望的古老的信仰體系,也開始在美國走紅。它叫胡毒巫術。

   幾十年來,胡毒巫術商店似乎行將滅跡。但是互聯網和這個麻煩不斷的時代讓這種曾經一度隻在偏遠森林中的小屋內或城市裡破敗商店中舉行的宗教儀式獲得了新 生。胡毒巫術從業人員和零售商表示,隨著全國各地的人們跑來要他們幫忙減少債務、防止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或者找工作,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

  居住在康涅狄格州格羅頓市的39歲的詹妮弗·福尼斯發現她的生活實在是糟糕透了:她的丈夫向她提出離婚﹔她丟掉了商店店員的工作﹔因為壓力過大,她的健康狀況也出現了問題。

   后來有天晚上,她發現了一個銷售胡毒巫術產品的網站。福尼斯訂購了幾樣產品以及舉行某種儀式的說明書。她還和胡毒巫術專攻就業問題的醫師進行了電話 授課。從那以后,事情有了轉變。福尼斯找到了在酒吧當服務員的兼職工作,她的身體狀況也有所恢復。她說,我們有道理相信這些東西。

    理查德·米勒說,我們的生意很好。米勒在亞特蘭大市區的一處荒僻地段開了一家名為「米勒的記憶」的商店,出售胡毒巫術和順勢療法。米勒是個白人,和黑人沒 有一點關係,但儘管如此他的商店依然有顧客光顧,其中不乏許多著名人士,例如前披頭士樂隊的成員麥卡特尼曾經在他的商店買過一瓶名為「走開,魔鬼,走開」 的浴鹽,並且以此命名了1999年發行的一張專輯。事實上更多的銷售額來自於網絡銷售。儘管米勒那些「驅邪」和「龍血」之類名字的商品不過只是精油、肥皂 和浴鹽,但他承諾能夠把邪惡的東西驅除掉﹔儘管在流行文化中胡毒巫術和更為知名的巫毒教之間的界限經常模糊不清:胡毒巫術產生於講英語的美國殖民地的奴隸 中間,而巫毒教則是在講法語的海地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奴隸自己創立的宗教,其中還吸收了非洲眾神論和天主教的教義﹔儘管羅格斯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唐納德在 自己的著作中說,胡毒巫術不僅僅是「噢,幫我把孩子找回來吧」或者「讓我老公回來吧」之類的咒語。

  如今胡毒巫術的興盛主要還是由白人 零售商推動的。一些黑人在批評他們把這種古老的儀式商業化,但一轉眼,這些黑人也開始利用它們來投資賺錢:一位聲稱從小就被傳授胡毒巫術的黑人巫師說,這 些商店兜售劣質的、毫無效果的產品,專注於所謂的快速解決問題,而這正在敗壞胡毒這種信仰體系。但緊隨其後,她立即開設了自己的信息網站,聲稱它是唯一真 正的關於古老的胡毒傳統的網站。

  年輕黑人也在發現胡毒巫術,即使這些很可能源自他們的祖先。生活在亞特蘭大30歲的安吉拉·艾倫是一 位非洲裔美國人,她說,所有上了年紀的親戚中沒有人會跟她談起胡毒巫術,因為他們認為它是反基督教的。但是,當艾倫在大約三年前債台高築時,她開始對胡毒 巫術感興趣。她說,當時我感到很絕望,而且我必須得做些什麼。現在,她定期會從網上購買胡毒巫術的產品。

  斯圖爾特·維斯教授分析了許 多導致迷信的心理因素,其中包括無助感、恐懼、抑鬱、沮喪和過分渴望成功等等。某些人或某些職業較易迷信,如賭徒、演員、運動員、商人、企業家、探險家等 等。一般來說,這些人或這些職業有保持成功的巨大壓力,「是否成功」常常會受不可捉摸的因素所左右,由此漸漸傾向於迷信。例如畢加索:一次,他回頭看見不 知誰把帽子放在了他的床上,從那天起,他相信,有人正在想除掉他,讓他盡快到另一個世界去。——因為許多西方人認為把帽子放在床上無疑於把花圈送到棺材 邊。

  巫醫和靈魂

  雖然美國已步入電腦和太空時代,科學技術可謂日新月異。然而讓世人大感驚異的是,講迷信的美國人卻越來越多,其中不僅有平民百姓,而且也有達官顯貴以及專家教授級的知識精英。

  舊金山東南部120英里的加州默薩德仁慈醫療中心曾經開展過薩滿教巫師計劃,它是用來加強醫生和赫蒙族人的信任感,並為了彌補多年來赫蒙人對醫療機構的誤解。現在,這個計劃已經在雙方之間建立起信任。

  赫蒙族在30年前為逃避戰亂由老撾來到美國。他們相信靈魂容易迷失或者被惡毒的神靈所捕獲,在赫蒙人的信念中,外科手術、麻醉、輸血和其它一些平常的醫療手段都是禁止的。

  巫醫李圭蒙(音譯)經常身穿繡花夾克,並且胸前佩戴有官方證件。他能夠隨意進出被移交給神職人員的病人房間。他將一卷細線繞到病人的手腕上,用以召回病人迷失的靈魂。赫蒙人相信:靈魂就像迷途的兒童,容易迷失或者被惡毒的神靈所捕獲並導致疾病。

   西方醫學中融合薩滿教巫師的政策和計劃,是美國重新考慮病人的文化信仰和價值觀而推行的全國計劃的一部分。為了迎合移民、難民和少數民族的需要,這種方 法被美國全國幾十個醫療機構和診所採用。取得執業資格的薩滿教巫師,身穿繡邊的短上衣、別著官方頒發的徽章,和牧師一樣有權利接近病人。薩滿教巫師接受活 雞作為酬勞,可是他們沒有其它的保險和報酬。

  美國作家安妮·法迪曼在1997年寫了《一個赫蒙族兒童和她的美國醫生們》。這本書跟蹤 了一個年輕的赫蒙族女孩治療癲癇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醫院沒有認識到這個赫蒙族家庭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最終導致病人的療效受到影響。這個事件產生的餘 波和這本書引起了醫院的反思,最終導致薩滿教巫師治療政策的最終建立。

  在維斯教授的新作《相信魔法:迷信心理學》一書就曾寫道過,相信迷信的美國人的「實際比例」可能還要高一些。這是由於在許多文化,包括美國文化中,迷信往往被視為「笑柄」,因而美國人對自己的迷信行為往往羞於承認。

   事實上,在這個科技最發達、科學最深入人心的國家,時下最常見的「傳統迷信」還包括:人不能從梯子下走過﹔夜行遇黑貓意味著不祥﹔看到4片葉的苜蓿草是 好運即將來臨的徵兆……另據一項民間調查,時下有25%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多少有點迷信」,至於把「613日又是星期五」認同為「不吉之日」者的比例, 則更是高達半數以上

 

 

==============

美國塞勒姆的女巫之城

 1630年初創、1836年建市的塞勒姆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東北部,距離波士頓僅20多公里,人口不到5萬人。塞勒姆是北美最古老的海港之一,它的歷史幾乎與北美大陸殖民開發史同步。許多年前,五月花號上的第一批英國移民就是從這裡登岸、定居的。

  塞勒姆的名聲很大,在美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但這並不源於它的悠久歷史,或是精心保護的古老建築與街道,而是因為那場著名的女巫審判案。由於這起案件,塞勒姆也得到了另一個名字──“女巫之城

塞勒姆

  怪病引發的審判案

  20多名無辜女巫被處死

   在詞典里,女巫是指會使用占卜術、通靈術等法術的女性巫師,又稱魔女。關於女巫的傳說由來已久,古希腊的神話中就已經出現了女巫形象。在中世紀以 前,女巫通常都有著不錯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但進入中世紀後,天主教會開始貶低並丑化女巫,胡亂捏造女巫形象,甚至活活燒死她們。以至於後來人們開始相 信:每天夜裡女巫們會穿過煙囪,騎上掃帚飛到惡魔們的集合地去參加聚會,甚至連冰雹、農作物欠收和疾病也是由女巫造成一的。

  1487年,歐洲天主教會出版了針對女巫的專業書籍”──《女巫之錘》,書中詳細地記述了各種識別、審問女巫的方法。隨著近代印刷術在歐洲的推廣,此書在1487年至1669年近200年間,竟接連再版了近30次,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獵巫潮:如德國小城班貝僅有6000人口,但在5年之內,就有600人被判為女巫葬身火海﹔而德國另一座小城維爾茨堡,5年內也有近900女巫冤死火海。

  而遠在大西洋彼岸的塞勒姆,情況與歐洲大陸並無二致。1689年,這裡建立了第一所教堂,並請來了一位名叫帕利斯的牧師。

   1692年的3月,牧師的女兒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她行走跌跌撞撞、渾身疼痛,還會突然發作痙攣,表情非常恐怖。隨後,平時和她形影不離的幾位少女也相繼 出現了同樣的癥狀。這些少女的舉止也變得怪誕離奇,她們結成一伙,形影不離,互相重復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或者突然尖叫,或者突然歪歪斜斜地擺出僵硬靜止的 姿態,實在是匪夷所思。當地的醫生嘗試了各種方法醫治但均以失敗告終,於是就說這種病癥是有人使用了巫術,使這些少女中了邪。

在人們腦子里發酵。而在300多年前,對病癥的唯一解釋衹能是巫術作怪。那么,是誰在使用巫術呢?牧師的女奴蒂圖巴(Tituba)、一位女乞丐丐薩娜.古德(Sarah Good)和一個孤僻的從來不上教堂的老婦人薩娜.奧斯本(Sarah Osborne)因為她們都是少女們平時不喜歡的人。

當年進行審判的法庭

  在當時,如果被認定是女巫,是肯定會被處死的。因此一開始,女奴蒂圖巴拼命辯解,澄清自己與這種奇怪的疾病並無關係。但後來,她發現一味辯解並不起作用,便決定棄惡從善,揭發女巫。這一做法成為了一系列不幸事件的起源。

  在女巫作怪這個陰影的籠罩下,整個塞勒姆人心惶惶。一些村民也提供了一些女巫作祟的現象,比如他們的牛奶奶酪無緣無故地壞了﹔再比如有一個女人來看過一家的牲口以後,牲口就生下了一個怪胎等。

  此時,恰逢馬薩諸塞州的總督從英國回來,他下令組成正式的審判法庭──“塞勒姆女巫審判案正式開始了。在這個法庭上,法官們決定:患病的人聲稱的看到了巫婆身上的光圈的證詞,可以作為證據,一些懷疑自己受到巫婆傷害的人,假如身上有紅腫或者其他不能解釋的印痕,也都可以作為巫婆傷人的證據。

  隨著迷信的蔓延,被指控為女巫的人越來越多。不幸的是,這些被指控的人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甚至還很可能會莫名其妙就被送上絞刑架。為了避免這個命運,她們前仆後繼地走上了蒂圖巴那樣的揭發之路:首先承認自己是女巫,然後揭發別的女巫,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棄暗投明、棄惡從善。在當時,親戚間相互揭發、女兒檢舉母親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在有人被揭發為女巫的時候,家人會立即划清界線,還贊同懲罰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到了夏天,儘管塞勒姆和波士頓的監獄里已經人滿為患,但女巫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中,局面很有些要將整個塞勒姆的居民都送上絞刑架的勢頭。此時,指控他人已發展成為一種發泄私憤的途徑,受害者不僅有普通的農民、生意人,甚至連牧師和教長,以至總督的夫人都受到指控。

  到了9月,被捕者已達2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女性,其中19人被處死,還有4人死在獄中。 子虛烏有的女巫作案

  受害者300年後才恢復名譽

  面對越演越烈的審判案,也有人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並開始質疑。波士頓著名的牧師、哈佛大學校長英克里斯﹒馬瑟發表了《良心案》一文,他指出錯放過十個女巫也比錯殺一個無辜的人好”──這一著名的言論成為了後世美國司法界的一個重要原則。

女巫小鎮

   到了10月初,連總督自己都不相信小小的塞勒姆竟然會有如此之多的女巫。從這時起,塞勒姆人突然恢復了理智,指控女巫的風潮突然消退了,人們好像不約而 同地從夢魘中醒來。隨即,總督下令停止審判,釋放所有囚徒,審判案終於結束了。但直到1992年,審判案300周年時,馬薩諸塞州議會才通過決議,宣布為 所有塞勒姆女巫審判案的受害者恢復名譽,克林頓政府也再一次向受害者的後人進行道歉。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塞勒姆的審判法庭一解散,當人們不再相信有女巫作祟的時候,那些身患怪病的少女竟然突然痊愈了,她們身上的所有癥狀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後來,她們都正常地長大、出嫁,度過了一生。

  關於塞勒姆少女的奇怪癥狀,長期以來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這是一種集體歇斯底里,多發病于比較孤僻的少女群體,和環境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係。而癥狀暴發後,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自然消失。

  此外,目前還有科學家聲稱:少女們所患的是一種名為昏睡性腦炎的傳染病,它的主要癥狀是高燒、神智不清、產生幻覺,可能引起長時間昏迷,有時還伴有肢體痙攣、抽搐等。而且腦炎最主要的傳染媒介是蚊子──1692年春天,塞勒姆遭遇了洪水,溫暖濕潤的天氣導致蚊子大量繁殖,腦炎患者也隨之增加。進入秋天后,由於蚊子減少,傳播逐漸減弱,塞勒姆女巫審判案也宣告結束。

 聞名全球女巫之城

  吸引眾多遊客的萬聖節勝地

  如今的塞勒姆,依然保留著300多年前的風貌。當年殘殺女巫的絞架山,依舊隱匿在一片蒼茫的綠色之中,儘管名字很陰森,但卻已經被改成公共綠地。由於當年被絞死的女巫甚至連墓碑也沒有,於是小鎮上的居民在塞勒姆鎮的古墓地旁,建起了一塊紀念碑,用來告慰那些枉死的亡靈。

吸引眾多女巫愛好者

  也許是為了紀念當年無辜喪命的女巫,塞勒姆城後來將女巫演繹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讓自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巫之城。小城里很多店舖都以女巫做主題,尖頂的黑色女巫帽四處可見,路邊還有用稻草扎的女巫,布縫的臉被涂成白色,五官分明:黑眼、胡蘿蔔狀的長鼻子以及鮮紅的嘴。手拿掃帚,身穿黑袍,雖然是典型的女巫形象,表情卻毫不恐怖,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隱祕的笑容。

  女巫之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女巫愛好者,他們常常匯聚在這裡,像是參加學術研討會一般交流巫術。而每逢萬聖節前夕,大量遊客聞風而至,紛紛涌向塞勒姆,小城上隨處可見裝扮成女巫或者鬼怪的人們。在萬聖節之夜,小城並不寬敞的街道會被數千化妝遊行的人塞得水泄不通,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女巫降臨的氣氛。




 


詳全文 美國塞勒姆:學“巫術”的女巫之城(2)-旅遊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910/7811132.html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檢視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