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善德女王心得之一
(本劇有62集,超過62小時的故事)
出品:韓國MBC
首播日:2009.05.25
集數:62集
主要角色
德曼公主、善德女王:(李瑤媛飾)
天明公主:(朴藝珍飾)
美室、宮主、璽主:(高賢廷飾)
金庾信:(嚴泰雄飾)
毗曇:(金南佶飾)
金春秋:(俞勝豪飾)
滿分有5分,3分可看可不看,基於本劇是中長篇劇,小弟思考再三,乃以第58集為分界線,善德宣佈國婚為準分割成A、B兩部,A部從1到58集前段可有4分,B部從58集的國婚到62集結局僅得1分,那麼善德女王全劇共有幾分呢?將會是4分加1分之和,再除以二所得之分數,小弟評本劇2.5分。
A部共有58集之多,可有4分,B部不到5集,僅得1分,若以集數加權來算,也不該4分加1分之半數,至少也有3.7分以上,而我所以不按比例來評分,是因為最後的5集劇情,摧毀掉全劇劇情的關鍵。
我會這樣來形容本劇,前面的58集故事,像是煮了一大鍋粥,這鍋粥香味四溢,看起來美味,看起來好吃,將把火給熄掉時,將煮好的一鍋粥,卻拿一坨屎來加料,拿湯勺攪拌幾下,瞬間讓整鍋粥臭到不行,後面5集就是那一坨大便,份量不到10%的劇情,不是一粒屎敗壞一鍋粥,而是一坨屎臭掉整齣戲。
………………………………………………………………………………………
善德女王之大便神功
小弟以此為標題,相當刺目,必有人會感不悅,我所以用如此聳動標題,可絕不是譁眾取寵之用。
看戲者的投入心態,置身在劇情內,那一刻是忠實的觀眾,跳脫戲劇之外,能夠體會韓劇的操作手法,領悟到戲劇應用的手段,醞釀、營造、迭起、衝破、爆發,亮點橋段之存在,使觀眾感動落淚,讓觀眾震撼不已,不論看戲者的感受為何,能夠入戲也懂得入戲,否則只是看戲是傻子的道理。能夠沉浸在劇情裡,也能夠跳脫劇情之外,那一刻就能懂得鑑賞戲劇的本質。
韓劇的製作,劇本、拍攝、播放三位一體,三者同時進行,韓劇是just in time的製作,50集的大河劇,或16集的迷你劇,從來不是有完整的劇本才去拍攝的,所以可以機動性地調整劇情,收視率佳則必然加戲,加戲是好聽的名詞,其實是灌戲撈錢。
如果某劇定調播出50集,播到25集時收視率飆升至45%,電視臺必然會做出決定,選擇加戲(灌戲)!假設要加拍12集,其實是無法得知要加幾集(後面劇情還未定),電視正演到25集時,事實上30集之後的劇情都還沒有著落,別說加拍的12集要怎麼樣來編寫!
韓劇一向是即時制的製作,邊拍攝、邊寫劇本、邊放映,打個比方來解釋,看著報紙內文打5萬個字,1分鐘若可打出60個字,5萬字就得花14個小時,費14小時只是用”抄”的而已,如果是要編寫出5萬字的小說情節,基本上就一定得超過14小時的時間,那麼一天(24hr)可以編寫出5萬字的戲劇情節嗎?如果可以的話,那個人一定是神仙,要不然就是文抄公轉世,三天可以嗎?我不知道有誰可以有這種能耐的?一週呢?兩週呢?三週呢?
5萬字的劇情也許不到2集的劇情,定調50集決定加拍12集,電視上已經播出25集,編劇只準備到30集,劇情大綱有到40集,後面10集沒著落,還要加拍12集,總計有32集劇情是下落不明,電視是一週播出兩集,編劇尚有四個半月可編寫劇本(一個月共播出8集),卻要編寫出32集(本)的劇本,換言之,四個半月至少要寫出80萬個字!?邊拍攝、邊寫劇本、邊放映,每週播出兩集,時間一直在逼迫人,編劇是會越來越趕,如何完成灌戲12集呢?劇情矛盾、感情拉扯、原地拖沓,在我所看過的韓劇之中,沒有見過灌戲灌到好看過的,反而是定調20集,卻因收視率改為16集,那種韓劇反而不錯看,韓劇在即時制的製作下,16集迷你劇演起來都可能荒腔走板,更別談50集要加灌12集的中長篇劇,後面的劇情永遠無法預知,韓劇是在混沌的領域中創造出來的,在於沒有完整的劇本,可是電視會一直播下去。(寫作與時間的戰爭)
再換個方式來說,我以橋段來做解釋,假設每20集需要100個橋段,1到20集共拍攝出120個橋段,將會從120個橋段剪成100個橋段來播出,21集到40集共拍攝出90個,卻還差10個橋段,編劇與導演只好趕工加拍10個橋段,可是41集到62集只拍出40個橋段…,你我都會知道是什麼樣的情況了,趕工、趕工、再趕工,努力趕工的結果呢?奇怪、矛盾、很詭異。
灌戲是韓劇的”天職”,有高收視率之後必然會灌。以”該隱與亞伯”賣到日本的版權來說明鈔票的意義,日本人口有1.2億,該隱與亞伯1集是賣11萬美金,那可是天價喔!20集賣給日本要價220萬美金,台灣代理進來自然不會那麼貴,從此例子或可懂得鈔票的魅力,風之畫師賣到海外60幾國,韓劇是稱斤論兩來賣,灌戲灌得多自然賺更多。
選擇加戲,善德女王也不是第一部,別劇也許只是灌水,以朱蒙劇為例,朱蒙劇最愛祭天了,要不然就是場景注水法,排排站的5分鐘到10分鐘祭天,重複的口白各場景說不停,再去聯想編劇在”趕工”,就能體會出那個意思了,趕工、趕工、再趕工,懂得韓國編劇們的辛苦,空白的支票隨編劇填數字,那種”搶錢”的辛苦令人羨慕,如果能用畫面停格十分鐘來撈錢,觀眾又不太會靠妖的話,編劇一定把畫面停格給大家看,用停格來搶錢比較輕鬆簡單,還是會有fans相挺說:「愛死男主角了!」
「拜託畫面多停格十分鐘好嗎?」
「帥啊!帥翻了!」
「男主角好可愛喔!」
有了收視率之後就灌戲,灌出拉扯、矛盾、瑣碎,那是別劇常發生的情況,善德女王所灌出的問題,截然不同。本劇善德女王的可看性其實拉長很遠,到50集美室死時,劇情雖然已有頹勢,仍然是有可看性,到了58集其實也還不差,似乎有一個方向性在,但是58集之後的5集,後5集的內容卻毀滅掉前面58集,後面的5集就像一坨大便,融入前面58集的劇情時,兩相攪拌在一起,瞬間讓整齣劇臭到不行,一般灌戲是加蔥、加蒜、加調味料,過鹹、過油、過甜也就算了,何必把一塊屎丟入粥裡呢?當場是搞壞了一鍋粥!見好就收豈不美妙,如果沒有灌出像屎的那5集戲,其實本劇是非常不錯看的,後5集抹殺掉前面58集的劇情,這就是善德女王之大便神功,真的是沒有辦法,不是為了創造經典,而是為了商業利益考量啊。
……………………………………………………………………………………
建議觀看本劇的方式
本劇的劇情很多,個人是採A、B兩部評價,我給全劇的評分只有2.5分,3分可看可不看,本劇似乎不具可看性,其實也不盡然,換個角度便可觀看。長達62集的故事,本劇有它的力道,只是看本劇得改變習慣,其一是只看到50集尾,美室死掉的時候,略過後段德曼成為王的故事;其二是看到58前段,善德宣佈大婚一刻,想像大婚對象是金庾信便可,後面的劇情就略過它,有大便的劇情是臭味十足,若不介意大便,就繼續看到底吧。
(尋遙子注:本劇為了灌戲就變了樣,若我來修正的話,毗曇本來就是反派,毗曇繼續走他原本的反派路,他的所為只是哄騙少女之術,甜言蜜語、嘴說戀慕,我會這樣來改變本劇,善德對於毗曇只是虛與委蛇,甚至讓兩人發生過床戲,但這只是善德為緩和毗曇的野心,讓毗曇的野心不得動彈,羈縻之策,以身體暫時控制毗曇的野心,屬於善德的權謀,善德是不得已的,因為新羅將要亡國了…。
戰爭中,當金庾信擊退百濟的長驅直入,化解新羅亡國的危機時,善德立即與毗曇撕破臉,善德的愛情始終在金庾信身上,宣佈大婚的一刻,對象應該是金庾信才對,善德自己就是神國,熱愛神國最多之人,守護神國最多之人,善德便把她的愛情交付給對方,在那個時間點,善德自己等於是一個禮物了,對於一個勞苦功高的金庾信,化解新羅亡國危機的上將軍,女王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賞賜給大將軍了?!最後善德只能把自己犒賞給金庾信,無可犒賞之物,能讓新羅免於亡國,此刻新羅王其實是金庾信了,當善德女王把她的愛情給了金庾信,等於把最大的禮物搞賞給金庾信,而且金庾信也的確救了新羅,善德與庾信的大婚,那是多麼的名正言順的事,像本劇中毗曇光用嘴巴說戀慕,說一套,作一套,所作所為的是暗中使壞、陷害情敵、結黨營私、陰謀奪位、建議遷都,這樣的人就算幡然悔過,程序中沒有正義,本劇讓善德愛上毗曇,比愛上腦死的人還誇張百倍,比瞎掉眼睛還要糟糕的啊!!
新羅已經連三敗了,讓百濟軍打到家門前,難道不是佞臣毗曇的傑作,善德還把自己送給毗曇!?)
………………………………………………………………………………………
花郎道
花郎道是新羅時期訓練青少年的制度與精神。初看本劇時,不容易理解花郎道、花郎、郎徒的意思,只要把花郎道想像成日本的”武士道”,那種意思就能理解一半。本劇中的花郎道,有多種的意義:
一、朝廷中的單位
想像中原武林有很多門派,門派有一掌門人,掌門人統領許多劍客,他們原本都是在野人士,朝廷卻把這些門派全數收編起來,讓原本在野的武林各門派,統籌為在朝單位,那就是花郎道,花郎道的意思也代表政府機關。
在野的武林門派成為政府單位,得有人來掌管花郎道,由”原花”來掌管花郎道,原花的意思是”花郎道的女首領”,為什麼會是由女性來掌管,這與當初創立時有關係,也算是本劇中的基本定義,否則是可由新羅王親自來管。本劇中的美室、天明公主、德曼公主都是原花。
(尋遙子注:劇中的美室是創立花郎道之人,花郎道為何不由王后來管,卻交由公主來掌管,這也是本劇的定義。因為花郎道是門派與劍客的組合,要統率這些掌門人與劍客,也意謂著有很大權力,美室能夠成為原花,成為美室的權力基礎,意謂真興王時代大權旁落之意。)
二、花郎道的組織與成員
花郎道成員是花郎與郎徒,花郎徒的少年團體是散佈新羅各地,透過”比才”把各地花郎募集到徐羅伐,以新羅國都徐羅伐的十花郎最著名。徐羅伐的十花郎與其所屬團體:(花郎與郎徒是從小鍛鍊,十幾歲的年紀就嶄露頭角)
風月主-虎才
青龍翼徒-石品(美室一派)
雲上人徒-先烈
冬柏梅徒-朴義
天市垣徒-王允
梨花征徒-德忠
白虎飛徒-大男甫(美生之子)
玄武信徒-弼吞
日月星徒-寶宗(美室之子)
飛天之徒-閼川(公主一派)
護國仙徒-林宗
*龍華香徒-金庾信(主要角色)
(尋遙子注:比才即為才藝競技,簡而言之即為”比武”。我同樣以武林中的門派來比喻,花郎道中有許多門派,門派是分佈在新羅各地,各門派有一掌門人,掌門人帶領許多劍客,門派等於是花郎道的少年團體,比如”飛天之徒”;門派的掌門人等於是花郎,比如”閼川”,閼川旗下的劍客等於是郎徒。上述的十花郎就像是徐羅伐裡的十大武林門派,對應的人物就是掌門人。
花郎與郎徒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將軍與士兵的關係,花郎比郎徒尊貴很多,郎徒只是花郎的下屬。花郎們聽命於”原花”的指揮,但因為花郎道本身就是政府機關,所以花郎與郎徒也聽命朝廷官員的派遣。
掌門人一定是花郎,但花郎不一定是掌門人,有能力的郎徒稱呼上是花郎,花郎的稱呼尊貴許多。
風月主地位高於十花郎,原花指揮風月主與十花郎。朝廷中許多大臣都有風月主的經歷,意謂著人才多數出身於花郎道。
劇中的許多人名,弼吞、閼川、林宗、居柒夫、異斯夫、階伯、斯多含等等,本劇充份利用了歷史上的人名,可是對應人物的劇情都是虛構的,比如在三國遺事中,有記載閼川談笑自若,抓虎尾撲地的一小段,這感覺像是換成”小葉刀”刺虎的轉變。)
三、花郎道的精神(花郎徒精神)
花郎與郎徒是內外兼修,不僅是在武藝的修練,內在也對己要求甚嚴,入則孝於家,出則忠於國,其內在的精神很像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不惜捨身取義。
本劇花郎道的精神之極致,表現在”郎粧決意”,為了大義可以誓死不歸,這是花郎徒的自豪,能夠為大義捐軀,也在所不惜。
(尋遙子注:劇中的花郎徒不只是武夫,內在修為是令人感佩的,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俠客,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是出自內心的修練。
以閼川為例,必死的誘餌軍任務,閼川挺身而出,慨然接下送死任務,他率領飛天之徒,準備犧牲小我,當傷兵會防礙任務的完成,閼川毫不留情殺死傷兵,當閼川自己成為傷兵,心中的信念不遲疑,命令其郎徒殺死自己,若不是德曼的阻止,閼川已死了一次。
天明死於兇徒的殺害,天明公主的死因,閼川是知道實情的人,他為天明公主鳴冤,郎粧決意,表達若不能嚴懲罪犯,閼川將誓死不歸,但因為真平王受制於美室,雙方協議掩蓋天明的死因,閼川的疾呼不被見容,閼川不能為公主的死洗刷冤屈,為了大義將切腹以殉,又是德曼救了閼川。
三國史記中的記載,關於的花郎的精神,以斯多含為例子,可說明之。當時真興王要攻打伽倻,派異斯夫去討伐,斯多含年紀16歲不到,請願從軍效力,真興王見斯多含年幼,原是不答應的,但見斯多含意志堅定,於是任命斯多含為副將,斯多含率領5千騎先馳,出其不意,率先攻進入城門樹立白旗,城中軍民完全沒準備,都惶恐不已,來不及防禦,於是滅掉伽倻國。事後論功行賞,以斯多含的功勞最大,真興王賞給他三百個伽倻降民,斯多含接受卻都放了他們,真興王又賞賜良田,斯多含再三固辭,不得已才請賜給他荒蕪地。所以,斯多含表現才是真正的花郎徒精神,內外修為的境界,本劇的花郎徒精神是空殼子,前50集時有時無,花郎徒精神是因人而異,後5集的表演卻是砸鍋,因為花郎為了利益忙於造反。)
論述:花郎徒的精神,就像是東漢士大夫重視氣節,東漢光武帝表彰氣節,讓大士夫有自我意識,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正義感,不屑於阿諛奉承,可是最後的演變是出世精神。
但花郎徒精神卻是入世精神,劇中新羅官員多數當過風月主,花郎徒們也是新羅人才的來源。花郎不僅勤於武藝上的修練,潔身自持,嚴以律己,遵守著”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殺生有擇、臨戰無退”。本劇中的花郎徒何以那麼重要,剛開始不太能夠理解,朝廷中有軍隊有士兵,為何把任務交給花郎們去執行?軍隊與花郎徒的關係,表現出雙軌制,相互分工合作,臨戰之時也能合而為一,劇中是這樣告訴我們的,神國的根本是花郎,花郎們是當時社會的精英。
可是劇中的花郎徒精神,並沒有完整地呈現出來,花郎徒精神的應用,經常是自我矛盾的,只是淪為各派系間的工具,有時花郎們有自己的想法,表現在花郎們的”郎粧決意”,卻也有石品、柒宿之流,到底這些花郎內心的修練,是玩真的呢?還是頂著花郎之名,都是玩票的?前50集的故事,徐羅伐十花郎各玩各的調,有一堆人是充當鷹犬之用,比如石品、柒宿、寶宗等等;還有一堆人是正面取向,比如閼川、林宗、金庾信,那麼花郎道的精神應該是如何?事君以忠?交友以信?臨戰無退?本劇所表現的並不是這個樣子,偶然中有花郎徒精神,但多數都是自私自利,表演空殼的花郎徒精神。
前面50集的花郎徒精神,勉勉強強可以給它過關,可以把責任推給美室,但本劇最為誇張之處,竟是發生在善德女王時代,有不少花郎們忙於”造反”,這在摧毀掉花郎道精神,若回顧第1集花郎們的郎粧決意,以誓死不歸的大義精神,不是採用宮廷鬥爭殘殺,花郎們是以切腹迫使真智王退位,再去對照53集以後的花郎們,花郎徒消失不見蹤影,而舊的花郎們在廉宗的牽線下,以毗曇為頭目,花郎們也搞起黨派,大大玩起朋黨對抗王權,為了大義嗎?當然不是,都是利益與權力為誘因的啊,最後的5集所表現的故事,營造出對立的氣氛,但不該把不該的人擺進去,嚴重摧毀了花郎道精神,如果花郎道精神只是因人而異的話,這就不是令人敬佩的精神了。
………………………………………………………………………………………
金庾信
三國史記 卷41列傳 金庾信 上(綠色為原文,可以略過)
王命爲上將軍,使領兵伐百濟加兮城、省熱城、同火城等七城,大克之,因開加兮之津,乙巳正月,歸未見王,封人急報,百濟大軍來攻我買利浦城,王又拜庾信爲上州將軍,令拒之,庾信聞命卽駕,不見妻子,逆擊百濟軍走之,斬首二千級,三月還命王宮,未歸家,又急告,百濟兵出屯於其國界,將大擧兵侵我,王復告庾信曰,請公不憚勞遄行,及其未至備之,庾信又不入家,練軍繕兵,向西行於時,其家人皆出門外待來,庾信過門,不顧而行,至五十步許駐馬,令取漿水於宅,啜之曰,吾家之水,尙有舊味,於是,軍衆皆云,大將軍猶如此我輩豈以離別骨肉爲恨乎,及至疆場,百濟人望我兵衛,不敢迫乃退…
上文之中,王是指善德女王,上將軍是指金庾信,記載金庾信之過家門不入。金庾信攻打百濟國,獲得大勝利,凱旋而歸,都還沒見到王,百濟兵又再來攻,金庾信連妻子也沒見到,再領兵迎戰,同樣獲得勝仗,從一月到三月,尚未回到家門過,百濟又大舉來進攻新羅,金庾信同樣也沒回家,忙於練兵修理兵器…,將要出兵抵禦百濟兵的進犯,庾信的家人在門外等候他,金庾信經過家門,也沒回頭看他的家人,騎著馬走過家門50步約的地方,金庾信才停下馬,這時他才叫人去取家裡的漿水,他喝了水之後,金庾信卻說,我家的水還留著以前的味道(這是在寫,金庾信太久沒回家了,喝了水之後,才想起家裡水的那個味道),眾軍士聽了大將軍的話,都說連大將軍金庾信都那麼久沒回過家,像我們這樣士兵又怎能因為與家人分離為恨事呢?於是到了戰場上,新羅軍隊士氣之旺盛,百濟兵見到了都怕,仗不敢打就撤退了…
(尋遙子注:以上是粗淺的文言變白話,小弟的功力不夠深厚,只能做到不求甚解的程度,約略瞭解原文的意思。原文中是寫金庾信,”歸未見王、不見妻子、未歸家、又不入家、不顧而行”,都是在描寫金庾信,堆疊漸起,相當生動,寫庾信在職務上的盡責,其奉獻與致力之精神,令人動容,好像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三國史記中,本紀裡的善德女王描寫不多,列傳中寫金庾信卻相當豐富,單金庾信一人就上、中、下三卷,一卷是可以寫十個人,金庾信卻是三卷都在寫他,他的史料是多到不行,這樣具有標竿性的人物,就像我們熟知的岳飛或是袁崇煥,可是本劇中的金庾信很是委屈,從男1的角色掉到男2的角色。)
………………………………………………………………………………………
毗曇
三國史記 卷43列傳金庾信 下(綠色文可全數略過)
十六年丁未,是善德王末年,眞德王元年也,大臣毗曇、廉宗,謂女主不能善理 擧兵欲廢之,王自內禦之,毗曇等屯於明活城,王師營於月城,攻守十日不解,丙夜,大星落於月城,毗曇等謂士卒曰,吾聞落星之下,必有流血,此殆女主敗績之兆也,士卒呼吼,聲振天地,大王聞之,恐懼失次,庾信見王曰,吉凶無常,惟人所召,故紂以赤雀亡,魯以獲麟衰,高宗以雉雊興,鄭公以龍鬪昌,故知德勝於妖,則星辰變異,不足畏也,請王勿憂,乃造偶人,抱火載於風鳶而颺之,若上天然,翌日,使人傳言於路曰,昨夜,落星還上,使賊軍疑焉,又刑白馬,祭於落星之地,祝曰,天道,則陽剛而陰柔,人道,則君尊而臣卑,苟或易之,卽爲大亂,今毗曇等以臣而謀君,自下而犯上,此所謂亂臣賊子,人神所同疾,天地所不容今天若無意於此,而反見星怪於王城,此臣之所疑惑而不喩者也,惟天之威,從人之欲,善善惡惡,無作神羞,於是,督諸將卒奮擊之,毗曇等敗走 追斬之夷九族…
上述的原文都能夠把它略掉,只要去注意四個字”亂臣賊子”便可,毗曇在史料之中只是一個逆賊,他的下場肯定是敗亡,結果是滅全族。編劇臉皮厲害之程度,可以誇張到把秦檜寫成情聖,把和珅寫成清廉的忠臣,當編劇還真得有十足的勇氣,好原是可以虛構得更好,將不會成為問題點,但把奸臣寫成忠臣,這將會是詭異到不行的事,不易於接受的問題點。
上述綠色文中有出現,明活城、月城、大星落於月城,本劇在結局後段都有出現過。在本劇全部劇情中,善德與毗曇的愛情戲,此乃善德劇最離譜之創造,我也不全然以”史”來評斷本劇,本劇的故事是9假1真,意謂全劇都是虛構的,即與歷史真實無關聯(但人名多為歷史人物),劇情都是虛構,虛構下的劇情,不是我認為最為不堪的地方,其最糟糕之處,在於最後5集戲劇手法低劣再現,為了劇情之延長(加戲),為了觀眾的喜愛,無所不用其極。
前面鋪陳了許多造橋段,充份描寫了反派人物的惡劣行為,卑鄙噁心、結黨謀逆、利用權勢,如果一道是非題:「亂臣賊子是好人?」
像這樣的是非題太容易回答,因為太容易回答了,就會被人看破手腳,於是把易於回答的是非題轉化成申論題,拋出愛情與謀反的兩端,創造曖昧不明的空間,存有難以看破是非的面貌,把毗曇擺在使壞、愛情、謀反、悔悟四者之中,攪和上述四者的關係,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還以為毗曇的愛情是偉大的…
就像一個綁匪企圖綁架一個他愛的女人,綁匪拿出一把銳利的刀靠在那女人的脖子上,那把刀是一把透明的刀(或者那女人是瞎子看不到那把刀),那女人在綁匪的甜言蜜語哄騙下,乖乖地把她的雙手雙腳讓綁匪捆綁著,那女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把透明刀架在她脖子上,也不知道雙手雙腳被捆綁住,雙手雙腳被捆是一種綁匪是要綁架她的行為,那個女人相當地無知,非常信賴眼前的這個綁匪,實質上這個女人是已經受到很大的傷害,即便那女人的雙手雙腳被綁匪捆綁,她都不知道那綁匪是心存歹意的,最後那女人也愛上這個綁匪了,由於那個女人也愛上綁匪,綁匪獲得了滿足,於是便把透明的刀抽了回來,打算不再去傷害這個女人,只是這女人的雙手雙腳依舊是被捆綁著!?愛上綁匪的那個女人,不懂為何綁匪愛上她,綁匪要把她的雙手雙腳給綁住??因為那個女人不曉得什麼叫綁架,雙手雙腳被綁原是一種傷害,絕對不是一種愛的表現,可是這個女人就是無法理解…,由於綁匪太戀慕這個女人了,綁匪最後不想再綁架她了,但是綁匪有一大票的跟班,卻反對綁匪放走這個女人,硬是要這個綁匪再去綁架這個女人,這綁匪在愛情與綁架之中非常為難…,可真辛苦了這個綁匪啊!!!
對於毗曇是這樣的: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傷害妳
因為妳愛我,於是不傷害妳
當妳不愛我,我決定要傷害妳
這個綁匪不壞,只是壞事幹盡了,最後別人代打…!?
對善德卻是這樣的:
我不知道你的底細,我信賴你
你的花言巧語,讓我感動不已
你暗地裡砍我十刀,讓我血流不止,我卻沒有感到受傷(我=神國=善德)
這個女人笨得很聰明,在知道綁匪要傷害她時,幸好先行愛上他!?
本劇最後的結果,定調善德與毗曇的愛情,實在連瞎字都無以形容,描寫一個白癡女愛上要傷害她的惡意男,如果本劇要營造善德與毗曇的愛情,何必要先把毗曇演得像綁匪?暗中使壞、陷害情敵、結黨營私、陰謀奪位、建議遷都,不該壞的都已壞到底,好的部份像是甜言蜜語,要成為女王的男人之前,毗曇是身為臣子的角色,不該有的謀反行為都幹了,是嚴重傷害善德的可惡處,毗曇架空善德的君權,最後把手一攤,說我不再演壞人了,於是編劇叫一票跟班代位行惡,編劇硬拗說毗曇是情聖?我看到都要吐痰(毗曇的台語唸法),如果要定調毗曇是男1,就不會把毗曇演成是反派,所以這是為了灌戲,東沾西染,遊移兩頭,演足了壞人戲,走了一大圈的反派路,又把毗曇拉回來當情聖,這種戲劇手法有夠低劣,為了灌戲,為了收視,當真把黑馬演成白馬,白馬再演成黑馬,到底是黑馬還是白馬,只有編劇的膝蓋知道,為了灌戲是什麼都能亂扯。所以看到最後的感情戲,荒謬到極端時,實令我哭笑不得,忠臣就是停止造反來表現忠心,情聖就是來停止傷害對方來表現情意?!先把刀子亮出來,然後跟你愛得死去活來,這是哪門子邏輯呢?實在很荒謬!?。
………………………………………………………………………………………
感情戲的面貌
52集起,美室死後的時代,德曼成為善德女王,劇情拋出”復倻會”的問題,此問題之醞釀,乍看頗為無聊,應用的橋段甚多,下獄、流放、闖入敵營、大倻城被攻破…,把金庾信綁在伽倻的問題上,可是新羅是小國,這國家幅員到底有多小呢?新羅就像一顆小芭樂,伽倻就像一顆大蓮霧,一顆芭樂內藏著一顆蓮霧,善德認為蓮霧會傷害芭樂本身,於是要徹底地消滅蓮霧的存在,問題在於是蓮霧雖比芭樂小,挖掉蓮霧之後,芭樂就不再是芭樂了,伽倻問題就是因為蓮霧是很大顆,善德腦子轉不過來,明朝時代還沒到來,善德就想先當起崇禎皇帝,說為了神國未來的著想,想把長城”袁崇煥”給弄死,這麼小的一個新羅國,面對外患尚且無暇應付,還閒到弄死自己的上將軍,以資助敵國來攻打己國,無將可用以面對百濟之入侵!?當我看到此段時,發覺善德真的是變了個樣,原本是讓周遭人感到希望的德曼,竟拿最死忠的戰友金庾信開刀,年輕的德曼機智過人,對於事情懂得變通,所以能夠救起閼川兩次,何以當起王之後,換了位子換了腦袋,變成死腦筋的女王呢?在復倻會的問題上,她不惜捨棄金庾信!
由於此段營造實在太久了,與先前手法不太一樣,發生在與美室爭鬥,都是營造一個事件,隱藏部份關鍵,以很快的速度揭曉答案,往往是看到最後,才恍然大悟,基於此段營造甚久,我心中不免懷疑,編劇是想搞什麼把戲?把復倻會問題弄得很僵,把善德變得那麼笨,瞬間我想到政治婚姻,那是重啟善德與庾信的感情戲,因為過去善德與庾信差點私奔,這兩人在感情上是有基礎的。
在53集的最後一刻,金庾信先是被復倻會救走,金庾信最後還是跑回來領罪,冷若冰霜的善德見庾信歸來,當場命人拿下金庾信,善德擺起女王的尊嚴,可是冷酷的善德轉身之後,她卻露出微笑,心中卻說:「謝謝你,庾信!」
此心中話是一種道破,當時我認為這是在呼應感情戲的營造,善德所以表現出冷酷無情,是她對金庾信的怨懟,這是情愫上反應,她心中的渴望卻用最冷漠的方式來表現,若不是心中存有庾信的念頭,不會這麼冷酷無情,因為善德是一國之君,以最冷酷的對待,來表現心中的熱情,我認為這是高竿的手法。
所以多人勸說要放過庾信,善德何以就是不肯,而且態度十分強硬,她會認為”庾信都不顧及我”,把怨懟之心拉到最高點,愛恨交織,最後冰山瞬間被融化掉,在那個時間點時,政治婚姻是一箭雙鵰,既鞏固伽倻的向心力,化解了復倻會的問題,也重啟當年不可得的感情戲,這樣的意境實在高明的,本劇要昇華到最高點,才把愛情故事給拋出來,所以營造橋段是多重的,再對應善德後來的行為,以君王的身份,孤身闖入復倻會據點,目的為了要解救金庾信,這是兩相呼應的橋段,應該不是我個人的錯覺吧?
54集時,竹方對善德勸說道:「陛下」
「您不要這麼折磨自己了」
「倒不如與庾信公舉行國婚…」
「對陛下和真骨們來說」
「結兩次婚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當時善德沒有回答,眼神看著前方,似乎想著事情。
隔天,毗曇送來他擬定的人事案,人事案竟讓毗曇去擬定,人事案是多大的權力,可見善德多信任毗曇。當時毗曇結黨營私,在善德的信任加持下,想壯大自己的勢力,其實此乃圖謀不軌,毗曇是自信滿滿的,想著他的黨羽能成為要職,可是善德卻擺了毗曇一道,不照毗曇擬定的人事來走,還把毗曇的司量部降低層級,於是毗曇失寵了,那一刻愛情戲的風向球是往哪?依舊是往金庾信方向走。
然後毗曇又跑去向善德灌迷湯,戀慕之心,花言巧語,再對應毗曇要掌控朝廷大權的野心,因此毗曇招來一堆人馬,結合為朋黨意圖架空王權…,毗曇的想法是愛情與權力是一起的,所以毗曇說他愛善德,善德就應該在政治上相信他!?
在52到58集之間,劇情大多數的時間,主調定位在金庾信的路,但是仍應用單點的畫面,在善德與毗曇之間點火,如果是要拉扯感情戲,兩個男人就要”勢均力敵”,不會塑造出像毗曇這樣的一個反派,去對戰表真心不懂權術的金庾信,讓反派與正派去競爭感情戲!?這樣的結果,大家都可以知道的,金庾信肯定會是贏家,這是58集前的劇情所表現出來的方向性,壞人與好人的戰爭。
53集、54集、55集,使壞的人還是一樣壞,依舊是甜言蜜語,只會真心的庾信在牢裡,想的是大耶城會被攻破,兩相對照的情節。
57集更扯的是爛貨提出一個方案,”神機妙算”的毗曇竟提出遷都,前線在打仗,大後方忙著遷都,此乃妖言惑眾,百分百的佞臣之舉,如果新羅有御史在,忠臣必然會奏請女王,必殺毗曇以振軍心,皇帝逃命還要人教?遷都意謂著”大家不要去打仗,一起來逃命吧”,新羅這國家有多小呢?能夠逃到哪裡去呢?是要逃到日本海,在海上重建神國嗎?遷都令軍民士氣渙散,遷都之說是各自逃命,都要逃命了將由誰來保家衛國?奸臣以忠臣來偽裝,當真是活見鬼了,善德倒是沉穩得很。當毗曇拋出遷都的主張,愛情的方向性,是無庸置疑的,仍然是在金庾信身上,小人如何跟君子競爭!
57集,夜晚毗曇與善德一抱,覺得很是突兀,但是52集後的善德,善德的心思是無法捉摸,她是玩心機的還是玩真的呢?不知道!但是善德提升毗曇為上大等,也帶出私兵的問題點,當下會感覺兩人那一抱,像是在籠絡毗曇之意,羈縻毗曇,有利用毗曇的意思,到底善德的本心是什麼呢?不知道!善德沒有美室的霸氣,美室會把心中話直接了當說出來,52集後的善德,心中所想的與口中所說的,那未必是一致性的,愛情的方向性,我不覺得是在毗曇身上,因為戲劇中反派不可能得逞的。
58集前段,毗曇一樣是在灌迷湯,主打毗曇的”盟約書”,如果善德不在了(死去),毗曇將不再管朝廷之事,好像是指空口說白話沒有用,所以寫下盟約書以表釋疑,我看到盟約書所想的是,當善德死去之時,死人還能顧到什麼呢?毗曇要是反悔了,死人可以出土來靠夭嗎?一張紙有什麼屁用呢?真興王的敕殺美室令,還不是被薛原暗槓掉了,善德叫毗曇去拿那張敕殺令回來,毗曇把敕殺令也暗槓掉,要使用盟約書變數很大,當春秋公需要拿出來使用時,也許已經被偷走了,而且拿出來又代表什麼?假使毗曇先稱王了呢?
當時我會覺得這盟約書,意謂著此地無銀三百兩,那是很糟糕的虛情假意,而且是急於表現所露出的馬腳,過度地想表現反而弄巧成拙,成為一種露餡的行為。我是這樣子來理解的:你跟我說你很愛我,你也知道我對於你是有隱憂的,你所想的解決辦法,是先寫好離婚協議書,將來我善德掛掉了,有了你的盟約書做為保證,你會百分百選擇跟死人離婚,絕對不會覬覦我的財產,讓我現在可以不用擔心,你對我是真心的,然後我們可以結婚了!?
我覺得這張盟約書很詭異,拿合約書高談闊論講愛情,愛情能用什麼書面紙張作保證的?相愛的兩人相愛時,所盼的是長相廝守,毗曇劈頭的第一句話是:「你死了之後,我會退出政壇..」
在感情中太過份的理性是表現出動機不簡單,聽起來就像是應該要倒過來解讀:「你死了之後,我一定奪走你的一切!」
我在看此段的時候,對於這盟約書只感到”很天才”,現在不能使用的盟約書能保證什麼的?毗曇的權力來自於善德,毗曇的權力無限擴張,也成為善德日後的隱憂,所以毗曇若要表真心,此刻要展現出最大的誠意,就是辭去朝廷中的官職,更宣佈日後不介入國政,而不是在等善德死後不介入,那份盟約書要毗曇遵守的,都是未來式的事情,未來式是不可預知的,可是當下的行為,每個人都是看得到的,感情與權力包裹在一起,只有把兩者分開來,才能看得見那個人的真心,毗曇握著權力說相愛,如何表真心呢?因善德而有權力,靠得越近是否權力更大,無法用盟約書釋疑的…
58集的這段是很特殊,畫面上是交錯呈現,一邊金庾信正與百濟偕伯生死相搏,另一邊毗曇努力向善德大灌迷湯…
毗曇深情地望著,對善德說:「上大等毗曇」
「誓死遵守盟約」
「為了陛下!」
善德聽了感人肺腑的話,未回答一句話。
戰場上的爭鬥,金庾信與偕伯的對戰,庾信高呼道:「為了 大神國!」
宮廷裡的場景,毗曇道:「為了陛下 為了大神國」
宮廷裡的善德望著毗曇,喚道:「毗曇!」
善德叫喚毗曇的那一句,她的心似乎是被他打動了,可是畫面呈現出兩種氣氛,而且是交錯呈現,如果善德就是神國的化身,一個是正在為神國拚命的人,一個是在宮廷說愛她的人,這兩種情境不就是一種反襯效果,一個把命用在戰場拚,一個光用嘴巴在說愛,何者較具有說服力,何者是表真心呢?
因此我認為的是,甜言蜜語與浴血奮戰,後者會遠遠勝過前者,這小段所表現出來的,感情方向性還是在金庾信身上,至於善德的想法如何,不會是瞎了眼吧?但是善德在便殿宣佈大婚,大婚的對象指向毗曇,原以為戰爭結束了,善德會與毗曇攤牌,此大婚之宣佈,雖然覺得很奇怪,也不會改變我的看法,在於變數仍然還是很多,因為劇情所表演出來的,還是與私兵有關,覺得善德的大婚像是有苦難言,隨後她給春秋公一張敕殺毗曇書,說是為了以防萬一…,52集到58集大婚宣佈前的所有橋段,那個方向性是有主線劇情的,看起來女主角在吃大碗公的麵,旁邊有盤小菜,女主角把大碗麵吃光了,結果小菜才是主角,原來善德是在吃豆干配麵?實在是瞎了眼睛,善德把心給了毗曇!?真的是跌破眼鏡。
52集一直到58集前段,善德宣布與毗曇的國婚,甚至於再往後的劇情,感情戲的方向很清楚的,過去沒能有個結果,再續過往的前緣,單點雖有善德與毗曇的關係,可是主線所走的是金庾信的路,後來為什麼反派會反轉,男1角色退場變成男2,成為一個臣子身份,男2放棄使壞轉為男1,新反派登場代位行惡,表示52集到58間的劇情,是分開兩段在進行的,而且是各自獨立,復倻會到百濟戰爭,由金庾信扛下重擔,善德卻跑去和毗曇談戀愛,復倻會到百濟戰爭、毗曇對善德猛下迷藥,原本的兩條路是可以相結合,正派的真心在戰場表現,反派的作梗靠一張嘴,卻強行讓兩條路各自走,戰爭歸戰爭、愛情歸愛情,這是變調的戲碼,受制於觀眾的需求,非常不合理的轉向,所以隨後橋段的製造,多有強加進入的用意,與前面50集的表現法不同,很牽強且大方忽略橋段主題,只是為了衍生出問題來,本身的橋段是沒有作用,卻是為了製造多場風波,意謂著代位行惡。(灌戲用)
59集唐使事件沒有下文,只是要製造毗曇與善德的誤會(出兵有嗎)
60集祥瑞船事件也沒有下文,找證據也沒有結果(無證據出招)
因為選擇要灌戲,但主軸是已定調的,走在金庾信的路線,所以52集到58集醞釀時間很久,但是為了要去延長集數,前面的集數已播出也不能改,也不能把畫面停格不動,採不要臉的方式來撈錢,於是從中到處沾染,要達到灌戲的前提,要新增一個大主題非常困難,在於時間非常有限,沒有時間去編寫新主題,只能細縫中來增加,若是增加是有效果的,便開始放大一些,若觀眾的反應不差,乾脆就轉向來走吧,既可以增加集數,又能提高收視率,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但是灌戲用水也就罷了,最後的轉向是灌出毛病,是灌了一坨屎在裡頭。
(尋遙子注:朱蒙劇的灌戲法,是把金蛙王的性格給改變,讓金蛙從正派變成反派,要把正派變成反派,必須要有橋段來說服,怎麼說服不重要,不合邏輯也不打緊,目的是增加集數。善德劇卻是倒過來的,本來就是反派的人物,讓反派的毗曇變成正派,金蛙變反派可增集數,毗曇變正派當然也會,在轉變的過程,還能夠植入許多劇情,於是廉宗等人”死”也不願毗曇離開,本是毗曇找一票人來造反,當毗曇說不想造反了,廉宗等人強硬地說不行,執意要毗曇當王,還強逼毗曇從反派變成正派再轉為反派,於是有唐使事件、有祥瑞船事件、有偽裝暗殺,這增加出的戲碼,讓角色變好、變壞、變好、變壞、變不停…,自然可以灌爆一定集數。
金娃是:正派→神諭→反派→看破→正派
毗曇是:正派→反派→戀慕→正派→誤會→反派
毗曇就像金娃王一樣,編劇拿來灌戲之用,另一方面,金庾信很像召西奴,毗曇像是禮素雅,付出在先不代表什麼的,因為後來者可以勝過先行者?小說是直接把禮素雅給做掉的,韓劇朱蒙卻採鄉愿的作法,不去挑動兩方觀眾的心,所以後來的感情戲是空白。但是善德劇卻是很敢衝,把亂臣賊子寫成情聖,不是遊走兩端,而是直接了當做了方向改變,但這一改卻是傷很大的,反正就是以撈錢為目的,戲劇的完整性擺一旁,如果選擇金庾信為終點,58集的那一刻就結局了。)
(接續)
(韓劇善德女王心得之二)
(韓劇善德女王心得之三)
尋遙子的韓劇總表
精選
韓劇善德女王心得之一
2010/05/08 18:12
瀏覽9,48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自訂分類:韓劇 2分~2.9分評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