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2007/05/04 16:26
瀏覽19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王維
Wang Wei
(701∼761)
即王摩詰(Wang Mo-chieh)。
中國唐朝詩人、畫家。蒲州(今屬山西)人。少多才藝,精詩、畫、音樂。21歲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40歲起即亦官亦隱,常居藍田別墅,生活悠閒。詩以寫山水田園風景及隱居情趣最具特色,對自然美有細緻入微的銳敏感受,善於狀寫深長悠遠的意境。工繪畫,自雲「前身應畫師」。山水、宗教人物、肖像、花竹各體兼擅,尤長於山水。《歷代名畫記》稱為「畫山水體涉今古」。所作有近於吳道子之狂逸者,亦有近於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之工細者,其自得處,乃在取吳、李兩家所長,又有新的發展,故《唐朝名畫錄》稱其「風致標格特出,……畫《輞川圖》山谷鬱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其對後世影響最大者,尤在於拔出吳、李兩家之外的將詩情禪意融合於畫圖之中的「破墨(水墨渲染)山水」。因其所作構思奇巧,風格瀟灑,筆墨宛麗,氣韻高潔,故《舊唐書•王維傳》稱其「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在宋代蘇軾更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且曾一度將其評品位於「畫聖」吳道子之上。到了明代董其昌更推尊他為山水畫「南宗」之祖,並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宣和畫譜》收錄他的作品有126幅之多,今傳世者僅《雪溪》與《濟南伏生像》二圖。又從石刻本《輞川》與《竹》二圖中亦可想像其風采。篤信佛教,詩作在寫幽靜恬淡境界中常流露遠離社會的寂滅情緒。還寫過軍旅、邊塞、贈別、懷人的詩篇,其中《使至塞上》、《渭城曲》、《老將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都是歷來傳誦的佳作。有《王右丞集》。清人趙殿成有《王右丞集箋注》。
Wang Wei
(701∼761)
即王摩詰(Wang Mo-chieh)。
中國唐朝詩人、畫家。蒲州(今屬山西)人。少多才藝,精詩、畫、音樂。21歲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40歲起即亦官亦隱,常居藍田別墅,生活悠閒。詩以寫山水田園風景及隱居情趣最具特色,對自然美有細緻入微的銳敏感受,善於狀寫深長悠遠的意境。工繪畫,自雲「前身應畫師」。山水、宗教人物、肖像、花竹各體兼擅,尤長於山水。《歷代名畫記》稱為「畫山水體涉今古」。所作有近於吳道子之狂逸者,亦有近於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之工細者,其自得處,乃在取吳、李兩家所長,又有新的發展,故《唐朝名畫錄》稱其「風致標格特出,……畫《輞川圖》山谷鬱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其對後世影響最大者,尤在於拔出吳、李兩家之外的將詩情禪意融合於畫圖之中的「破墨(水墨渲染)山水」。因其所作構思奇巧,風格瀟灑,筆墨宛麗,氣韻高潔,故《舊唐書•王維傳》稱其「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在宋代蘇軾更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且曾一度將其評品位於「畫聖」吳道子之上。到了明代董其昌更推尊他為山水畫「南宗」之祖,並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宣和畫譜》收錄他的作品有126幅之多,今傳世者僅《雪溪》與《濟南伏生像》二圖。又從石刻本《輞川》與《竹》二圖中亦可想像其風采。篤信佛教,詩作在寫幽靜恬淡境界中常流露遠離社會的寂滅情緒。還寫過軍旅、邊塞、贈別、懷人的詩篇,其中《使至塞上》、《渭城曲》、《老將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都是歷來傳誦的佳作。有《王右丞集》。清人趙殿成有《王右丞集箋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