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與「新麥加」
2023/09/10 08:52
瀏覽1,790
迴響3
推薦11
引用0
二十國集團 (G20) 峰會宣布:美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合力推進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通過鐵路系統連接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並通過中東的港口航道連接印度。
計畫細節未知,但草圖上看到了一條西北─東南方向的鐵路線,起點在以色列的海法,穿過漢志與內志沙漠,經沙國首都利雅德,到達波斯灣的杜拜 / 阿布達比。二端再各以海路,透過地中海連結歐洲,與透過印度洋連結印度。
如果計畫能順利實施,這又是人類史上空前的成就──路線頭尾,連結了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與印度教多種宗教與文明。
有甚麼比商業與金錢,更能泯除他我之分,敵友之界?
其實講「空前」是不對的。路線的主體將通過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地帶,我們認知中的死亡之域,無人地帶。但它曾是商道通過的主要地區。
早在六世紀,交通「科技」革命開啟了阿拉伯沙漠的新頁。馬鞍與駱駝的結合,使得來自印度、東非、葉門、巴林的商人,紛紛將他們的驢車更換為駱駝;商人們不再避開阿拉伯半島,沙漠成了坦途,熏香、香料、象牙、珍珠、絲綢等高價值商品的洪流湧過半島,前往東方的印度與中國,以及西方地中海沿岸的繁盛文明。
而最大的得益者,便是位於漢志中心的麥加就成了商路的集散要地;麥加的崛起便由此而來。這也是為什麼伊斯蘭這個偉大的新宗教,會誕生在這裡──麥加不只輻輳了金流與貨流,人流也帶來了各種文化與思想,在此碰撞並融合。
而麥加,從來不只是一座宗教城市而已。
麥加的歷史早於伊斯蘭教。傳說中,是人類的始祖阿丹 (亞當) 或先知易卜拉欣 (亞伯拉罕) 建立了城中的卡巴聖壇;因此穆斯林們也同樣崇敬更古老的猶太教與基督教二教的先知──穆撒 (摩西) 和爾撒 (耶穌)。
除了商業流通的中心地位,麥加也是前伊斯蘭時期,各種宗教的中心。從六世紀起統治麥加的古萊須族,更是系統性地搜羅了阿拉伯半島各部族崇拜的神像圖騰,並將它們安置在麥加城裡的卡巴聖壇內。
想想這樣的動人場景:僕僕風塵的商隊抵達麥加,從駱駝上卸下貨物。在環繞阿拉伯半島的漫長旅途后,疲倦的商人們卻一定要前往卡巴聖壇朝聖──他們能在麥加與自己部族的神聖標誌重聚,就彷彿在千里之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遊子們沿著狹窄的街道前往聖壇,一邊發出儀式性的呼喊,像是對正在等待他們的神祇宣佈:祢的子民們來了!當時的卡巴聖壇被三百六十尊圖騰神像圍繞,人們找到自己部族的神像,然後以順時針方向巡繞聖壇七次,象徵環行阿拉伯半島的交易路線,也為商務活動賦予一種宗教精神。接著,他們會在薩法與麥爾瓦山丘間緩行七趟,並在阿拉法特山旁的平原守夜祈禱,接著向米娜谷地的三根柱子投擲小石頭,最後獻祭最珍貴的牲畜。這些儀式後來大部分都被伊斯蘭教繼續採用,變成今日麥加朝聖者奉行的儀式。
為了聖地的安全,古萊須族扮演了盡職的主人:他們堅持不涉入沙漠部族間的交戰,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場。他們以高超的外交手腕,使各部族都同意以卡巴聖壇為中心,設立方圓大約二十英哩的聖域,禁絕一切暴力行為。就連好戰的貝都因部族都承諾謹守和平:在朝聖季節不襲擊商隊,並化身為引領朝聖者的嚮導。
這就是麥加的血緣─所有宗教的神聖之城,貿遷有無的商業之城,也是公正安全的寬容之城。
希望這也是G20 中東鐵路的願景:憂煩的,疲乏的,被遺棄的,飽經風霜的,渴望自由呼吸的客人,到了這裡,且把重擔擱在一旁。讓搖曳的棗椰與烤羊的美味協助你們卸下心防,剖腹廝見;就在這裡,舉杯一笑,恩仇盡泯,鑄劍為犁,弭戰止戈。
計畫細節未知,但草圖上看到了一條西北─東南方向的鐵路線,起點在以色列的海法,穿過漢志與內志沙漠,經沙國首都利雅德,到達波斯灣的杜拜 / 阿布達比。二端再各以海路,透過地中海連結歐洲,與透過印度洋連結印度。
如果計畫能順利實施,這又是人類史上空前的成就──路線頭尾,連結了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與印度教多種宗教與文明。
有甚麼比商業與金錢,更能泯除他我之分,敵友之界?
其實講「空前」是不對的。路線的主體將通過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地帶,我們認知中的死亡之域,無人地帶。但它曾是商道通過的主要地區。
早在六世紀,交通「科技」革命開啟了阿拉伯沙漠的新頁。馬鞍與駱駝的結合,使得來自印度、東非、葉門、巴林的商人,紛紛將他們的驢車更換為駱駝;商人們不再避開阿拉伯半島,沙漠成了坦途,熏香、香料、象牙、珍珠、絲綢等高價值商品的洪流湧過半島,前往東方的印度與中國,以及西方地中海沿岸的繁盛文明。
而最大的得益者,便是位於漢志中心的麥加就成了商路的集散要地;麥加的崛起便由此而來。這也是為什麼伊斯蘭這個偉大的新宗教,會誕生在這裡──麥加不只輻輳了金流與貨流,人流也帶來了各種文化與思想,在此碰撞並融合。
而麥加,從來不只是一座宗教城市而已。
麥加的歷史早於伊斯蘭教。傳說中,是人類的始祖阿丹 (亞當) 或先知易卜拉欣 (亞伯拉罕) 建立了城中的卡巴聖壇;因此穆斯林們也同樣崇敬更古老的猶太教與基督教二教的先知──穆撒 (摩西) 和爾撒 (耶穌)。
除了商業流通的中心地位,麥加也是前伊斯蘭時期,各種宗教的中心。從六世紀起統治麥加的古萊須族,更是系統性地搜羅了阿拉伯半島各部族崇拜的神像圖騰,並將它們安置在麥加城裡的卡巴聖壇內。
想想這樣的動人場景:僕僕風塵的商隊抵達麥加,從駱駝上卸下貨物。在環繞阿拉伯半島的漫長旅途后,疲倦的商人們卻一定要前往卡巴聖壇朝聖──他們能在麥加與自己部族的神聖標誌重聚,就彷彿在千里之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遊子們沿著狹窄的街道前往聖壇,一邊發出儀式性的呼喊,像是對正在等待他們的神祇宣佈:祢的子民們來了!當時的卡巴聖壇被三百六十尊圖騰神像圍繞,人們找到自己部族的神像,然後以順時針方向巡繞聖壇七次,象徵環行阿拉伯半島的交易路線,也為商務活動賦予一種宗教精神。接著,他們會在薩法與麥爾瓦山丘間緩行七趟,並在阿拉法特山旁的平原守夜祈禱,接著向米娜谷地的三根柱子投擲小石頭,最後獻祭最珍貴的牲畜。這些儀式後來大部分都被伊斯蘭教繼續採用,變成今日麥加朝聖者奉行的儀式。
為了聖地的安全,古萊須族扮演了盡職的主人:他們堅持不涉入沙漠部族間的交戰,保持超然中立的立場。他們以高超的外交手腕,使各部族都同意以卡巴聖壇為中心,設立方圓大約二十英哩的聖域,禁絕一切暴力行為。就連好戰的貝都因部族都承諾謹守和平:在朝聖季節不襲擊商隊,並化身為引領朝聖者的嚮導。
這就是麥加的血緣─所有宗教的神聖之城,貿遷有無的商業之城,也是公正安全的寬容之城。
希望這也是G20 中東鐵路的願景:憂煩的,疲乏的,被遺棄的,飽經風霜的,渴望自由呼吸的客人,到了這裡,且把重擔擱在一旁。讓搖曳的棗椰與烤羊的美味協助你們卸下心防,剖腹廝見;就在這裡,舉杯一笑,恩仇盡泯,鑄劍為犁,弭戰止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3) :
- 3樓. 魔師帆正東2023/09/15 13:55G20峰會中國團攜帶「可疑設備」 中印僵持12小時
賴佩霞任郭台銘副手 朱立倫喊話:幫我們跟郭董溝通一下
引用:【朱立倫今日被媒體問到有關郭台銘
副手賴佩霞的相關問題時表示,恭喜賴昨日
獲得金鐘獎提名,這也是大家很關心的,相
信賴會發揮他溝通的能力,「幫我們大家共
同跟郭董溝通一下」,大家都要以大局為重
,也要能放下自我…】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副手人選,由資深藝人
賴佩霞出任,然而網路媒體《Newtalk》公布
最新手機民調,調查日期為本月13、14兩日
,結果民調數據結果驚人,與該媒體8/30所
做的民調相比,郭台銘重挫7.69%。對此,
有網友就表示,「誰想支持輸不甘願就鬧
事的人」
本土劇何豪傑帥兒奪獎!意外爆出「官三代超狂背景」外祖父曾輔佐吳敦義
吳主席 是 馬、王 都能接受的人選,是 國民黨內的
最大公約數。
吳敦義主席 應該參選 黨主席 、參選總統 才是 啊!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2樓. 安心2023/09/10 18:31不會「舉杯一笑,恩仇盡泯,鑄劍為犁,弭戰止戈。」的,本就以爭權奪利為動機,其後當然是一連串的人禍,及誘發天災。
- 1樓. nuitgrass2023/09/10 10:14希望這也是G20 中東鐵路的願景:...讓搖曳的棗椰與烤羊的美味協助你們卸下心防,剖腹廝見;就在這裡,舉杯一笑,恩仇盡泯,鑄劍為犁,弭戰止戈(引文)一一
上面是美國與印度參與下的願景嗎?
基建狂魔中國沒出來繼續修煉他的幾個「最」:《亞洲週刊》:「全球最大高鐵系統、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統、最長與最多的橋樑與隧道?」
白宮說,這是為了平衡中國在此處的影響力。哦,原來是抗衡一帶一路來的。
金磚峰會8月底中國才剛剛完會,習近平擔任要角,那G20俱樂部活動就沒必要去了。普亭兩會都沒去,金磚缺席是為了不讓南非為難。這樣莫迪可以放開來熱情招待拜登,合作打造中東鐵路日後的和平願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