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相關指令簡介
2008/09/28 16:47
瀏覽11,040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ubuntu的路徑與cent OS 5.x 的路徑是不太一樣的,但基本的指令當然是不變的
但是指令在使用習慣上還是有不同之處,以下只簡單介紹ubuntu的指令
註:所以指令皆在網路上收集及鳥哥私房菜網站裡收集而來,經本人實際使用過後,才張貼,如有不足或遺漏之處,請見諒或通知,謝謝。
特別說明:
我們在剛登入系統時,或是有需要時,可以使用我們最早設定的帳號登入後,再為root做密碼的修改
sudo passwd root
sudo是一般使用者登入後,要安裝或設定某些資料或是下指令時需要用到的前置指令。
再來若你設定完成,你可以logout之後,使用root登入,輸入你剛剛用sudo設定好的root密碼,這樣子就能使用root的權限進入了,當然使用 root進入系統,依本身的習慣而定,但初學者一般不建議使用(若你在實驗階段除外),sudo的意義就已經代表root 。
若你真的很想用root的權限,那就請依照下來指令來操作
sudo passwd root //這就是設定root的密碼
系統會先要求輸入你這個帳號的密碼,再來就是要求UNIX的密碼2次,就完成設定。接下來就可以用以下指令登入成root了
su
語系設定:
目前Linux在世界上的預設語系都統一了,而在我們繁體中文部份是使用UTF8,而非Big5,但是在Linux的文字模式底下,我們都大量使用英文,因此,我們還是要稍作修改。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預設語系及文字是否正確,你可以在登入你的Linux主機後鍵入:
cal
這個指令是顯示日曆的指令,鍵入後,看到的是英文語系所顯示的月份(例:September 2008)及星期,若經由這個指令,你沒有看到正確的英文月份或星期,那你可以將現在預設的語系更改
echo #LANG //呼叫目前的預設語系
LANG=en-US //語系更改為英文語系(此做法適用server版ubuntu)
因為我們安裝的語系版本,絕大多數是繁體中文,因此在這裡就必須要設定一下這個語系,當然,再你下一次重開機之後,又會恢復成UTF-8的繁體中文萬國碼。這是在安裝server版本時的一個重點,若你安裝server版本,請選用english,如此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網路設定
接下來,我們會需要安裝一些SERVER主機上的軟體,也會有架SERVER的可能性,無論你會用到什麼,網路對每一台電腦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來測試主機是否正常連上網路,我們先檢查我們的網卡設定是否正確
*檢查網卡設定*
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40:D0:13:C3:46
inet addr:192.168.1.13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40:d0ff:fe13:c346/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229458 errors:16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1741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345006035 (329.0 MiB) TX bytes:7177543 (6.8 MiB)
Interrupt:5 Base address:0x3e00
請注意紅色字部份是否都是正確的固定IP數值,若有錯誤,請看下面固定IP設定的方式來重新設定,若都正常,我們接下來 ping 自己的 IP 。
*檢查網路封包*
ping -c 3 192.168.1.13 //輸入你設定的ip值
PING 192.168.1.2 (192.168.1.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0 ttl=64 time=0.216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1 ttl=64 time=0.227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2 ttl=64 time=0.222 ms
有出現 ttl 才是正確的回應!
如果出現『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
表示沒有成功的連線到您的 GATEWAY 那表示出問題啦!趕緊檢查有無
設定錯誤。
*設定DNS IP*
sudo vi /etc/resolv.conf
在這裡,我本身的經驗是,這個檔案內完全沒有內容,必須要自己鍵入內容,
這個部份也很重要,若沒有輸入,接下來的連線測試不會成功。檔案打開後,
無論有沒有內容,請更改(輸入)成你的dns ip
nameserver 168.95.1.1 //輸入電信業者提供的dns ip
若有其他的DNS限定封包時,就要請你們公司內的網管人員給你另一組DNS。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連外網址了,指令如下
nsloopup tw.yahoo.com //這個網址隨你打
Server:
168.95.1.1
Address:168.95.1.1#53
Non-authoritative answer:
tw.yahoo.com canonical name=tw.yahoo-ap1.akadns.net.
Name:tw.yahoo-ap1.akadns.net
Address:202.43.195.52
出現了這些訊息,表示你設定成功,已經可以連線到別人的網站
*固定IP的設定*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vi 是編輯器,就像 txt
或是 wordpad 的意思相同
若你的內容為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表示你正使用dhcp所分配的網路在運作,但一般都會使用固定IP來做
server的網路固定網址,所以我們可以更改如下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40.127.˙˙˙.˙˙˙ //在address後面則是你的固定IP位置
netmask 255.255.255.0 //如左輸入
gateway 140.127.˙˙˙.˙˙˙ //請照電信業者給你的通訊閘IP輸入
編輯完成後,按ESC 後 按 : 輸入wq 則為寫入後離開,我們要重新啟動我
們的網路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但是指令在使用習慣上還是有不同之處,以下只簡單介紹ubuntu的指令
註:所以指令皆在網路上收集及鳥哥私房菜網站裡收集而來,經本人實際使用過後,才張貼,如有不足或遺漏之處,請見諒或通知,謝謝。
特別說明:
我們在剛登入系統時,或是有需要時,可以使用我們最早設定的帳號登入後,再為root做密碼的修改
sudo passwd root
sudo是一般使用者登入後,要安裝或設定某些資料或是下指令時需要用到的前置指令。
再來若你設定完成,你可以logout之後,使用root登入,輸入你剛剛用sudo設定好的root密碼,這樣子就能使用root的權限進入了,當然使用 root進入系統,依本身的習慣而定,但初學者一般不建議使用(若你在實驗階段除外),sudo的意義就已經代表root 。
若你真的很想用root的權限,那就請依照下來指令來操作
sudo passwd root //這就是設定root的密碼
系統會先要求輸入你這個帳號的密碼,再來就是要求UNIX的密碼2次,就完成設定。接下來就可以用以下指令登入成root了
su
語系設定:
目前Linux在世界上的預設語系都統一了,而在我們繁體中文部份是使用UTF8,而非Big5,但是在Linux的文字模式底下,我們都大量使用英文,因此,我們還是要稍作修改。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預設語系及文字是否正確,你可以在登入你的Linux主機後鍵入:
cal
這個指令是顯示日曆的指令,鍵入後,看到的是英文語系所顯示的月份(例:September 2008)及星期,若經由這個指令,你沒有看到正確的英文月份或星期,那你可以將現在預設的語系更改
echo #LANG //呼叫目前的預設語系
LANG=en-US //語系更改為英文語系(此做法適用server版ubuntu)
因為我們安裝的語系版本,絕大多數是繁體中文,因此在這裡就必須要設定一下這個語系,當然,再你下一次重開機之後,又會恢復成UTF-8的繁體中文萬國碼。這是在安裝server版本時的一個重點,若你安裝server版本,請選用english,如此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網路設定
接下來,我們會需要安裝一些SERVER主機上的軟體,也會有架SERVER的可能性,無論你會用到什麼,網路對每一台電腦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來測試主機是否正常連上網路,我們先檢查我們的網卡設定是否正確
*檢查網卡設定*
ifconfig eth0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40:D0:13:C3:46
inet addr:192.168.1.13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40:d0ff:fe13:c346/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229458 errors:16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1741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345006035 (329.0 MiB) TX bytes:7177543 (6.8 MiB)
Interrupt:5 Base address:0x3e00
請注意紅色字部份是否都是正確的固定IP數值,若有錯誤,請看下面固定IP設定的方式來重新設定,若都正常,我們接下來 ping 自己的 IP 。
*檢查網路封包*
ping -c 3 192.168.1.13 //輸入你設定的ip值
PING 192.168.1.2 (192.168.1.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0 ttl=64 time=0.216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1 ttl=64 time=0.227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2 ttl=64 time=0.222 ms
有出現 ttl 才是正確的回應!
如果出現『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
表示沒有成功的連線到您的 GATEWAY 那表示出問題啦!趕緊檢查有無
設定錯誤。
*設定DNS IP*
sudo vi /etc/resolv.conf
在這裡,我本身的經驗是,這個檔案內完全沒有內容,必須要自己鍵入內容,
這個部份也很重要,若沒有輸入,接下來的連線測試不會成功。檔案打開後,
無論有沒有內容,請更改(輸入)成你的dns ip
nameserver 168.95.1.1 //輸入電信業者提供的dns ip
若有其他的DNS限定封包時,就要請你們公司內的網管人員給你另一組DNS。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連外網址了,指令如下
nsloopup tw.yahoo.com //這個網址隨你打
Server:
168.95.1.1
Address:168.95.1.1#53
Non-authoritative answer:
tw.yahoo.com canonical name=tw.yahoo-ap1.akadns.net.
Name:tw.yahoo-ap1.akadns.net
Address:202.43.195.52
出現了這些訊息,表示你設定成功,已經可以連線到別人的網站
*固定IP的設定*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vi 是編輯器,就像 txt
或是 wordpad 的意思相同
若你的內容為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表示你正使用dhcp所分配的網路在運作,但一般都會使用固定IP來做
server的網路固定網址,所以我們可以更改如下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40.127.˙˙˙.˙˙˙ //在address後面則是你的固定IP位置
netmask 255.255.255.0 //如左輸入
gateway 140.127.˙˙˙.˙˙˙ //請照電信業者給你的通訊閘IP輸入
編輯完成後,按ESC 後 按 : 輸入wq 則為寫入後離開,我們要重新啟動我
們的網路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Stephen2010/11/18 00:50應該是 nslookup 喔!
應該是 nslookup 不是 nsloopup 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