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美軍電台在台灣
2008/11/19 12:51
瀏覽4,91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1968年美軍電台廣播原汁原味原音再現   
http://www.fones.com/AFNT.html

Armed Forces Radio - AFNT
http://mirach.lunarpages.com/~taipe2/index_files/Page2958.htm
及其他早期在台軍有關聯結

p.s. 網友指稱美軍電台原名應為 "Armed Forces Network Taiwan",
     早期亦稱 "Armed Forces Radio Taiwan"

我見我思─美軍電台在台灣(一)
2008-11-12 中國時報 【王駿】
     二○○八年的台灣,要是有一家廣播電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完全以英語播出,完全沒有廣告,整天放搖滾樂、古典音樂、排行榜流行音樂、爵士樂、西部鄉村音樂、黑人靈魂音樂;周末轉播NBA職籃、大聯盟棒球、冰上曲棍球;每個整點,都播五分鐘新聞與氣象;音響效果佳,主持人DJ話少,那該有多好?

     沒有,二○○八年的台灣,沒有這樣的廣播電台。沒錯,我們有個英語電台,叫做「台北國際社區電台」,簡稱ICRT。不過,這電台廣告多到讓人抓狂,這電台DJ廢話特多,好像個個都是口水佬。

     然而,不管你信或不信,台灣曾經有過上面所說的夢幻英語電台,而且,大半個世紀前就有了,但是,在三十年前,這電台就打烊走人,把設備免費送給台灣,成立了現在的ICRT。

     這電台,就是美軍電台,英文全稱為「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簡稱「AFNT」。現在四十歲以下的台灣居民,可能壓根不知道有這家電台;就算聽人說過,也僅止於聽說而已,不會曉得當年這電台有多神。

     美軍電台,是台灣歷史一部分。要講美軍電台,就得先略說美軍駐台。本文分期刊載,先講講當年在台美軍遺事,接著再敘美軍電台詳情。

     中國現代史上,有句擲地有聲名言:「西安事變救中國共產黨,朝鮮戰爭保中國國民黨」。話說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之後,風雨飄搖,朝不保夕,老共渡海攻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當時的美國駐台外交官高立夫(Ralph Clough),後來在其知名著作「Island China」當中提到,一九四九年底,美國國務院曾通知美國駐遠東地區相關外交人員,台灣陷落已是不可避免之事,美國駐外單位應提早因應此事。

     人算不如天算,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台灣就此轉危為安。之後,美軍源源而來,在民國四十年代末期冷戰全盛時期,駐台美軍超過一萬人。

     在台美軍又分兩種,一種是派駐在台,包括台北的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司令部,但箇中大宗仍為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美軍稱為CCK基地)。另一種在台美軍,則為赴台休假之駐越美軍。一九六八年,駐越南美軍人數達於最高峰,多達五十四萬人,相當於台北市當時三分之一人口。一九七三年元旦,老美和北越達成停火協定,開始撤出駐越美軍,但駐越美軍人數仍極可觀

     這批駐越美軍,定期會往東南亞其他駐有美軍國家休假,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台灣台北、基隆、台中、高雄,皆為目標。

     兩起美軍加起來,成就了台灣若干都市裡若干街道的繁榮。例如,台北的中山北路、台中的自由路、高雄的七賢三路、基隆的忠一路。(待續)


我見我思:美軍電台在台灣(二)
2008-11-19 中國時報 【王駿】
     以高雄市七賢三路為例,這條路,從五福四路口到高雄港這一段四百公尺左右的路面上,當年兩旁不是酒吧,就是唱片行。這裡的唱片行,貨色特多,甚麼稀奇古怪合唱團都有,只是從不賣國語唱片。

     七賢三路上滿街亂逛的美國大兵,永遠是白兵和白兵一起,黑兵和黑兵作夥,顏色絕不會混同。有一種水兵,三人一組,手臂上掛著「SP」臂章,手掌握拳,提著警棍,滿大街巡邏。那叫「Seashore Patrol」,是美國軍艦上派下來的軍紀糾察。

     美國大兵上岸買醉,經常喝酒鬧事,當街打架。老美打架有意思,和台灣流氓不同。他們幹架,一個對一個,講究公平,旁邊同僚也不勸,反而鼓譟助威。打不了多久,一車「SP」開到,出棍就狠打,打得鬧事水兵呼天搶地。打完,兩個SP侍候一個水兵,抓住四肢,往車裡扔。車子是美軍顧問團駐左營顧問小組派出的,只要有美國軍艦開入高雄港,顧問小組就得張羅一切。

     美國軍艦入港後,大兵離艦一概不檢查所攜物件,但回艦時,艦上則仔細檢查歸艦水兵所攜物品。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安全。不過,因為離艦時不檢查,以致於大兵動輒偷竊香菸、烈酒以及諸般什物,帶到船下盜賣。

     七賢三路過了五福路口之後,向市區走幾百公尺,就是Seadragon Club,也就是「海龍俱樂部」,這是美國海軍的休閒俱樂部。

     另外,在建國一路大仁國中和道明中學之間,三十幾年前有個美軍顧問俱樂部,是棟白色的兩層樓房。這棟樓房大概在一九七○年代初期,被一家冷凍水產工廠接手,整棟樓腥臭腥臭的。不過,白色房頂上,仍有MAAG,這四個字是Military Assistant Advisory Group,也就是美軍顧問團的英文縮寫。

     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美國在西太平洋建立防線,北起阿拉斯加,往西南延伸,防線拉過日本、南韓、琉球、台灣。再往南,則是菲律賓、越南、泰國。這當中,菲律賓尤其是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重鎮。

     美軍在亞洲各國,都有叫得出名號的基地,像是漢城K─14基地、琉球嘉手納基地、台灣清泉崗基地、越南金蘭灣基地、新山一基地以及峴港基地、泰國烏打拋基地。

     在菲律賓,則有兩個美軍主要軍事基地,一個是克拉克空軍基地,一個是蘇比克海軍基地。這兩個基地,規模之大,僅次於夏威夷與關島。並且,兩個基地一直存續到九○年代初期,才由菲律賓收回。

     一九七四年初夏,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美軍,組了一支籃球隊,到台灣訪問。這支球隊,隊員只不過是基地美軍,也沒什麼職業或半職業球員,可是,卻橫掃台灣,把台灣所有籃球隊打趴。(下周三待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