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緬甸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中國人
2016/12/29 19:38
瀏覽3,871
迴響6
推薦104
引用0

某天與緬甸友人吃飯,友人忽道:「有一個中國人在緬甸大大有名,全緬甸的人都知道他。」我心想:「不是習進平,就是毛澤東。」淡淡問道:「是誰?」不料,友人竟以國語答道:「包青天。」
我不禁想起,以前有一員工,乃緬甸華人,但不會說國語。某日,聽她哼道:「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當時我不以為意,如今想來,一定是受了「包青天旋風」之影響。
說「包青天旋風」,一點也不誇大。友人道:「七八年前,電視台播放包青天,電視劇快上演時,戲迷們早就規規矩矩地坐在電視前面,等候觀賞。此時,馬路上叫不到計程車,有工卻找不到工人。若打電話去催工人,逼急了,他還會與你反目。一定要等電視劇播完畢,人們才出門幹活。由於包青天廣受歡迎,百貨公司迎合潮流,購物袋上,印有包青天的圖像。市面上也可以買到印有包青天、展昭的袋子。」惜哉!我來緬已晚,錯過了這風頭,否則,見到包青天、展昭滿街遊走,也算不虛此行。
友人續道:「除了袋子之外,商人還印了包青天的肖像販賣。很多人都買來,掛在家中,朝夕膜拜。我媽媽家裡,就掛了一幅。」我想,「包青天」電視劇的製作、編劇、演員等等,一定沒料到該劇會在緬甸如此受歡迎。據友人道,包青天之所以廣受觀迎,究其原由,乃包是正直的官。直,所以能服人。
聽說有一次,香港足球隊來緬訪問,緬甸官員連展昭的身世背景都明暸,知道他是香港人,居然問香港球隊道:「能否請何家勁來緬甸轉一轉、走一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6) :
- 6樓. Cendy2021/11/04 15:11
我也看過1974年(民國63年)的包青天. 國中第一屆是57年(我有2位弟弟在那年念國中, 一位是初中最後一屆重讀). 63年的8月開始就是第7屆了.
那時我大概是週末或暑假看的. 當時念銘傳, 住在士林. 主題曲街頭巷尾傳誦, 風靡甚久.
經妳這麼一說,我才驚覺:「天呀!這已經是將近五十年的老片了。」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 — 包青天 於 2021/11/05 07:43回覆 - 5樓. 開羅的女人 CECI2017/06/27 06:01受難者的救星
緬甸人八成在生活上得受很多鳥氣,只有靠包青天大人申寃啊!羅興亞人也愛看包青天嗎?此地一般人欲求不高,容易滿足,一般都是笑口常開。然往深處看,貪污嚴重,辦事無效率,路上車子亂闖,不守交通規則,令人搖頭。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 — 包青天 於 2017/06/27 07:24回覆
羅興亞人是否愛看包青天,不得而知。我碰到的緬甸人,大都不喜歡羅興亞人。羅興亞人是被排斥的族群,少有他們的新聞,有的話,也是負面的。連翁山蘇姬都不願支持他們。去年十月若開邦的暴亂,有二十多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連名寫信抗議翁對此事的態度及處理方法。唉! - 4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7/04/26 14:09華人之光
人們都會喜歡剷奸除惡的好官! - 3樓. 旭日初昇2017/04/25 12:55--
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當緬甸友人談論此事時,我心想的是:「緬甸肯定烏天罩頂,所以特別盼望青天。」當然,這種話不能在緬甸友人面前提起。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 — 包青天 於 2017/04/25 13:18回覆 - 2樓. 俗子2017/01/12 15:19記得儀銘演包青天時我剛畢業到九份欽賢國中教書,那時的國中是第三屆,學校很新,山城蕭條只有通向公車站一條老街,街口是賣煙酒雜貨店,沿街一家賣紅糟燉鰻、魚羹還有一味上面撒尬菜的鹹湯糰裏面包肉(尬菜是音似,狀似芹菜葉有濃烈異香是山城特產)是兩間門面大,入夜還營夜,老公每週四上山探訪,九點下山一定去點一碗燉鰻,1999年再回去熱鬧到人擠人,都是紅糟肉丸和竽頭丸說是九份特產?我可是一點記憶都無?1999
多謝造訪留言。
妳說的是更早的包青天,我不記得是否看過。彼時我是高二、高三左右,忙聯考,大概沒時間看。
妳確定是國中第三屆嗎?我是國中第二屆,可是,儀銘演的包青天是一九七四年播的,那已經是國中第五屆吧?難不成妳看的是重播?
紅糟?哇!妳提到了這美食,真令我食指大動。紅糟魚、紅糟排骨、紅糟雞等等,啊!真是難忘。我在美國曾試做紅糟,可惜沒成。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 — 包青天 於 2017/01/12 21:25回覆
如今九份成了觀光必去之地,該是熱鬧非凡。 - 1樓. 多硯坊 (休)2016/12/30 15:21
想起小時候到了晩上八點
家户都守著電視機收看儀銘版包青天
以及保鑣的那段歲月天!你的記憶力真好。日久年深,我早沒印象了。我記得儀銘演包青天,但內容劇情,完全不復記憶。保鑣也是,僅記其名,不知內容。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 — 包青天 於 2016/12/30 16: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