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素樸 無邪
不解思。不解念。一轉成休
話說太虛幻境優迪園中,亭臺樓閣無數(註1),閣主間,臥虎藏龍,才子才女為數之眾,令人驚艷。(註2)
老小子初臨寶地,幾乎變成劉姥姥,幸好尚具鑑識能力。放眼望去,閣主們的才華,從八雅(註3)六藝,到策論,有如百家爭鳴,各顯其勝;又有特殊專技,如飛天、破浪、登山、鐵騎……大多一機攝影,分享諸閣,皆大歡喜。(註4)
老頑童,只知胡鬧,不識「詩、歌」何物?就教於大異人,方悉其舒發情懷之功能,或闡揚哲理之力用。但對其「古勝於今」之言,則不予苟同,試觀:
詩:
詩仙一句「床前明月光……」固然傳頌千古,其意境並非多深,豈能斷言凌駕今之閣主諸仙?
歌:
首善歌者,固為覺者釋迦牟尼,但古印度十大學派內外,皆「以歌宣法」,能者何止千萬?迄今「唱故事之旅人」仍遊走於鄉間。差別在於:後者所唱,一聽就懂;前者所唱,艱澀難解,一如大異人例舉之[圓覺經清淨慧品]。
……………………
於是暫且放下,老頑童拉著老小子,一起去逛逛花園,透口氣……
斯時天外飛來一紙素箋,有詩一首,題「無邪」。(見「引用文」)
當老小子看到第三句:「不識塵的 塵」
不禁驚嘆其「蘊甚深哲理!」
詩箋傳出清音解惑:「人會被塵擾,塵大概不會自擾吧?」
老頑童恍然生悟:
是的!是的!原來經上那難以了解的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只不過是六根自擾而生六塵;塵之本性與人無涉……哈哈哈,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接著讀下去……至:
不解思
不解念
一轉成休
萬千無邪
又不禁嘆道:
這不就是大異人講了老半天的「圓覺經清淨慧品」的精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嗎?(註:辯同辨)
素箋主人之自悟,異曲同工,如出一轍,智慧豈有古今之別?!
略為尋思,再次嘆道:
老頑童!你我鈍根之人,不能自悟,只好勉力從那個圓滿覺悟的清淨慧教授(菩薩)那裡挖點寶吧!
不過,那種艱澀隱晦的經文,是從梵文譯成隋唐的古漢文,再加上詩歌般的美化,原「義」都不知躲到那裡去了,實在難懂!
我看這樣子吧。我們四人幫一起去找另一位具大智慧的今人,請他敲敲我們的腦袋,看看能不能變靈光些?!
(四人幫尋道之路,請看下回分解。)
(註1)去年昨日閣 http://blog.udn.com/jfeng13x/91542258(太虛幻境優迪園的出處)
(註2)怪傑 vs. 異人 http://blog.udn.com/jfeng13x/85386456
(註3)孔達肯特著:人生八雅 http://blog.udn.com/sam9532/65590304
(註4)[炸彈與火種]與Sir Norton及一畝桑田的交集 http://blog.udn.com/jfeng13x/88818389
(註5)配圖轉貼自:秋天到莫干山享受清凉与清净(图)标签: 旅游 摄影 莫干山 分类: 旅游摄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