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給閨蜜的一封信
用齋與藥石
心如隨筆之5
[註:作者心如是格主的方外至交]
第一次見到台東大學的某教授伉儷,是在曼殊佛寺的客廳,他倆與住持是舊識,有機會就來寺走走、話話家常。
有一天他們相談甚歡,我是「大寮」(負責廚房的職稱)問他們要不要留下來用藥石?回說「不用了,一會兒就要走。」
我就把早上美智居士包的水餃,從冷凍庫拿出來煮食,果然一上桌香味撲鼻,連他們賢伉儷也想嚐嚐,直歎美味爽口。
第二次再見時是寺裡辦「茶道」(結合靜坐的活動)。
由於來遲了,教授說他想到大寮幫忙切菜,那時我正與幾位香積菩薩在準備午齋,發現教授的刀工不是蓋的,若論武俠,絕不輸給古龍筆下的“小李飛刀”,據說是出國留學時同學們輪流作餐,就練出這刀把子。
這天他還帶了自己種的山藥來,紫色的山藥肥碩美味,可以跟大家結緣──-在曼殊佛寺就是這樣,包容、共識、分享。
但對於“邊走邊吐飯”的女人,我就沒輒了!
那是過了午齋的某一天,從未謀面的她一進寺就喊肚子餓,我拿出剛整理、收拾的餘飯、餘菜,誰知看起來有點弱智的她,竟然吃了幾口就把飯推開:「好難吃,我不要吃!」掉頭就走。
我說:「妳還是吃了吧!行行好!別浪費了這碗飯!」
她邊走邊吐,嘴角還黏著一顆飯粒,我在後面快步追著,在庭園她突然一個轉身,把我撞得滿天星。
她說:「師父!妳煮的飯菜還真難吃,不知你是怎麼煮的?」
我差點噴飯。
照理說寺院的飯菜應該是不錯吃的,會不會過了用齋時間?
還有她的精神狀況?
因為寺院用齋都先「食存五觀」,一切行禮如儀,依教如法,一頓飯吃起來就有不同的氣氛,她上門時已午休,正安完板(午休以敲板宣示),而寺院是有其固定規律作息的。
還有一個緣境顯出我沒有好的應對之力。
某日一位賣涼茶的歐吉桑進來,一進門就問我要不要買涼茶?
我笑著搖搖頭,他還杵在那兒不走。
突然想到前天好像有一位師父慈悲買了一瓶,所以他今天又來賣。
某值班的居士看他不走就說:「我們沒有在喝這種涼茶啦!」
他已明顯不悅了,居士又好意的想方設法解難:「真的!師父們沒有在喝這個!你還是拿到別地方賣吧!師父沒賺錢,也比較節省。」
歐吉桑更冒火:「奇怪!住這麼大、這麼漂亮的房子還說沒錢!」氣呼呼的拿著涼茶就走。
這也不怪他!
因為對於沒信仰的人來說,毫不知曉寺院叢林十方來十方去,就是這種規模:有廳堂、齋堂、法堂、寮房、大殿等....。
寺院是大家共修之地,可是我還是覺得自己言行有缺失,不管買不買,都應該先關心進門者,話一下家常,難得結緣,喝一杯水也應當!
先不從他推銷涼茶的生意經來看,就當是一位上門的客人。如果不留心這點,就無法達到善巧方便度人,一見面就直言拒絕,當然氣氛就弄僵了。
還有一次法會我站在庭園,突然來了一個中年男子跟我要錢。
問他「要錢做什麼?」
他說:「要回家沒錢買車票。」
正猶疑要不要給他時,一旁有人說:「怕是騙錢,不要給比較好吧!」
被拒絕的他很失望的說:「連70元也沒有?」
實因前些日子有來路不明的人,把寺院當慈善機構要募款,記憶猶新;可是也有人持另一種說法:「會不會是化身羅漢來遊戲人間?糟糕!我們怠忽了賢者!」
「哈!你未免想太多!」
那要錢的男子頭髮甚短,白了大半,在黃昏的天光裡我看他穿著一雙舊布鞋,個子不怎麼高,至今仍印象深刻。
後來我做自我省察,那些怪怪的,偶而進寺的人,我們不解他們從何處來、過著怎樣的生活?但衷心企盼他們離苦得樂,減少一些塵勞;我們可否學習菩薩心如大地的精神,有機會也能幫幫他們化解問題,如若能力不及,這一緣一會,也要神色和悅,不可拒人於千里之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一畝桑田2017/01/15 12:00
一緣一會,
神色和悅。
誠哉斯言!
- 1樓. 寧靜姐2017/01/13 14:47
即使被騙小錢,就當布施吧!不要經常被同一夥騙就好。
說的是!可見您和心如都是有修養的!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7/01/13 23:0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