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小白菜(維基百科)。
在拙作〈夢撿銅板及種菜生活〉(註1)中,好友知風草聯合網問起:
"最慘的是小白菜,葉子才長三小片就抽出三四十公分的花序開花..."
會嗎?
可能是播種的時間不對或營養問題?
我在當時簡單回覆如下:
。植物開花和日照長短息息相關,依光週期,可粗分作長日照植物及短日照植物。光週期也可以用人工調控來控管「精準的」開花日期。葉菜類的培植則剛好相反。
(註1)夢撿銅板及種菜生活~~回應領弟貼文 http://blog.udn.com/jfeng13x/132266309
現在想想,雖然文中已說明:「比起近北回歸線的台灣,北國的夏日,晝極長、夜極短。」但這種「知識」對未在北國居住過的人而言,只是一個掌握不住的「概念」而已。其實我自己也是在北國居住了近二十年後,因緣際會才「突然警覺」北國的日出、日落均在北方(註2),不在東、西方,亦即「晝極長、夜極短。」知識經驗叫做「智」;使智發揮力量或用得上才叫做「慧」。「知識無用」或「有智無慧」是普遍現象,起自緣境現前時,心意識的反應受制於根深蒂固的習染(註3)!
(註2)太陽從北方昇起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415509
(註3)慧的二階論 http://blog.udn.com/jfeng13x/80463096
植物的營養生長(枝葉)和生殖生長(開花)是由各種基因功能的啟動及關閉所控制。台大農藝系同班老友李益謙兄(註:已在成大醫學院副院長任內退休)的文章〈花開花落自有時〉中有一段解說:
。植物在不同的時間開花,因為有幾個因素,包括天氣,溫度和接收的陽光量,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其繁殖發育。這些資訊條件傳遞給Apetala 1基因,當它感覺到時機正確時即啟動開花的程序。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植物發育遺傳學實驗室的Frank Wellmer和研究人員最近發現,Apetala 1產生的蛋白質開動了1000多個參與開花過程的基因。當Apetala 1基因開啟時,它首先命令其他基因向植物的分生組織發送“停止”信號,有效地阻止產生枝葉,然後促使分生組織開始製作花朵。(註4)。
(註4)花開花落自有時(李益謙編譯) http://blog.udn.com/jfeng13x/127637338
美加的廣東餐館菜單上常見白菜(即台灣的大白菜),不知其供應源,但極可能來自南方的加州,佛羅里達州或墨西哥。
1976年時,韓國新移民已在多倫多北方成功地種植出漂亮的山東大白菜(做韓國泡菜的那種),大到要用兩手抱。他們開著皮卡車(pickup truck)停在多倫多大學旁的小街上賣。我仔細檢視,完美無瑕,找不到一個「蟲咬痕跡」~~ 這是在採收前還在噴農藥的黑心貨,哪敢買來吃它? ! 哈哈哈
多倫多在北方,由此推論,白菜類應該都能種。在台灣,小白菜屬於「四季蔬菜」,反倒是茼蒿屬於「冬季蔬菜」。為何它們在加拿大的表現如此極端?
加拿大的雪到四月初才化完;十月中旬又降初雪。蔬菜生長季只有短短的五月至八月。台灣的小白菜品種不能適應「超長」的日照,活不下去了才趕快開花結子,把生命交給下一代 ~~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屬於「冬季蔬菜」需要短日照的茼蒿,為何反而在超長日照下長得比在台灣還好?這點就費思量了!
不過,在台灣言台灣。
菜,本外食族吃別人種的。撇開不談。
花,美化家中不可少!而且要有關於台灣品種的資訊。
我發現了一篇融融苑的好文,推薦給好友們參考及欣賞。
李益謙兄的文章〈花開花落自有時〉是學術性的,比較難懂。本轉載文的好處除了深入淺出的知識外,尚包含實際經驗及品種的資訊。尤其是在末段提到:
隨著品種改良,許多原本對光週期性敏感的植物也變為不敏感了。例如原始的金魚草是長日照植物,但現在品種即使在短日照的冬春季也都開得很好。
長日照、短日照是這樣解釋的嗎?
出處:融融苑《愛花人集合!》https://i-hua.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7444.html
光周期的迷思
光週期敏感的花卉,以冬季上市的花比較常見。在陽光照射時間很長的夏季討論這個題目,好像不怎麼切合時機。但在今天接到某報記者一通電話後,發現應該有不少人對這些名詞誤解很深,有必要寫篇文章釐清一下!
從那通電話說起———該記者問起「九重葛是不是需要短日照刺激才會開花?」我說現在很多植物品種對日照長短已經不敏感了,而且影響九重葛開花更關鍵的因素是光照強度,並不只有光週期,所以在不缺陽光的台灣全年都會開花,所以不要提什麼長日照、短日照了。她又問,上次採訪大岩桐時,有業者告訴她「大岩桐需要的光不多,只要照射上午的陽光就可以了,所以是短日照植物是嗎?」這誤解可大了!大岩桐喜歡明亮溫和的光線沒錯,所以照射上午溫和的陽光是OK的,但不是只有曬短短的上午半天就叫做短日照。所以這位小姐混淆了光照強度與光週期這兩個影響植物生長的光線因素。光強度有機會再談,今天先來聊光週期。
光週期 簡單說,就是光照時間長短的週期,亦即是白天(日照)與晚上(暗期)的長短比例。在台灣,夏季白天比晚上長,冬季晚上比白天長。部份植物受到日照時數長短的刺激,而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除了開花之外,其他還有莖的伸長、塊莖/根形成、芽休眠、葉離層形成…等。對於植物感應到的是白天長才開花,還是晚上長才開花?就要看是短日照植物或是長日照植物嘍~接下來說明兩者的差別。
短日照植物 是指歷經一段日長小於一定長度,夜長大於一定長度時期才能開花的植物。這類植物大多分佈於低緯度熱帶地區或溫帶地區秋、春季開花的植物。例如聖誕紅、長壽花、螃蟹蘭、菊花、大波斯菊……等。所以在台灣這些花主要在冬春季上市、應用,常有人問到聖誕不開或是螃蟹蘭比別人晚開等問題,可能就是夜長受到干擾了。例如把這些需要夜長刺激的植物種在陽台,然後外面有盞路燈入夜就點亮,或是因為洗衣晾衣的需要點了陽台燈,這樣的燈光干擾就會讓夜長的刺激被阻礙,使這些花不開花或是晚開花。下表是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的日照長度,2009年12月22日,日出6點37分,日落17點10分。日照時數10小時33分,夜長於日。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1 |
2 |
3 |
4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圖(未附)的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時序進入秋冬季後自然會開花。花農利用入夜點燈的方式,可以讓植株長高但不開花。使菊花長到一定長度後才熄燈讓菊花開花,因為莖夠長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賣好價錢啊!
.長日照植物 是指歷經一段日長大於一定長度,夜長短於一定長度時期才能開花的植物。這類植物大多是溫帶地區春夏之交開花的植物。例如洋桔梗、翠菊、吊鐘花、火龍果、中國鳳仙花……等。以吊鐘花來說,長日照刺激開花,偏偏他又是喜好冷涼的植物不耐暑熱,台灣時序進入長日照的季節就是夏季,所以常會正在盛開時就因為高溫而生長衰弱。洋桔梗長日照開花,但是遇到夏季高溫刺激,整株變成簇狀生長,如果種植在高山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下表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的日照長度,2010年6月21日,日出5點5分,日落6點47分。日照時數13小時42分,日長於夜。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1 |
2 |
3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圖(未附)洋桔梗是5月拍攝的,現在應該長成一叢密密的枝葉,而且開不了花。如果拿到清境農場那樣的環境,就可以持續開花。
.要注意,有光週反應的花只是少數,大多數植物是日照中性(日長鈍感植物)啊!也就是日長對於開花沒有影響,而是溫度、水分、養分以及植株、枝條成熟度等因素影響開花。而且隨著品種改良,許多原本對光週期性敏感的植物也變為不敏感了。例如原始的金魚草是長日照植物,但現在品種即使在短日照的冬春季也都開得很好。此外,利用光週期的調控,就可以讓這些對光週期敏感的植物可以週年生產。例如我在台北的花市,這一兩年四季都看得到長壽花與聖誕紅正在開花的盆栽。以聖誕紅為例,即使夏天,只要給予遮光處理14小時以上仍能開花,只是處理的時間要延長、栽培的地點要冷涼。下面這張美麗的聖誕紅照片,是8月13日攝於內湖花市(美麗華摩天輪對面那個),意外吧!
琴的文章:
沙漠不是沒有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697405
西班牙之歌 http://blog.udn.com/jfeng13x/89136249
安平追想曲 http://blog.udn.com/jfeng13x/96531621
不二的估價 http://blog.udn.com/jfeng13x/89365376
炸彈與火種 http://blog.udn.com/jfeng13x/88546289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2樓. 人間2020/05/27 11:36愛花人集合! 最近養盆栽 須要吸收一下知識如果是從花店買來種的,不妨向老板問一下該花的「習性」,然後再依自家環境調整~~因仍會有差異。祝培育順利成功!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5/27 15:37回覆
- 11樓. 知風草聯合網2020/05/25 02:59
以地域性來說,這裡和多倫多氣候差不多,夏長冬短。
說到小白菜,正好有種過多次,沒有幾片葉子就開花的現象,會吃到膩,每隔幾年才種一次。
和在台灣的小白菜可媲美,所以才冒昧留言。
十分感謝您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得以了解更多。
哈哈哈,知風勁草果然功力深厚,室內的菜苗又壯又好,今年想必又會大豐收了。自種的可以現摘現吃,其鮮美絕非大賣場供應的可比。我種的小白菜是在1976自台灣寄來的種子,不能適應 Ontario 的天候。但經過幾十年,現在必有能適應的品種。恭喜您們找到了。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5/25 17:11回覆 - 10樓. Charles Lin2020/04/26 13:34
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我老家是農家,插秧除草割稻,小時都曾親手試做過,但現在只能說,吾不如"少"圃。
最近讀到您的母校農藝系一篇"蓬萊米溯源"文章,一百年前日本人在台灣試種稉稻,日照時間就是很大問題,特將該文附於後供參考。
"日本稻在臺灣無法突破的困境除了稻熱病危害之外,往往因緯度的關係,植株對臺灣的日長極度敏感,因而提早抽穗、出穗不整齊、株高變矮、分糵少、早熟,影響品質、產量至鉅。"
農藝的對象是「作物」,如米麥五穀雜糧;主要學習領域包括作物學,栽培(同班黃盛洛教授的職業),育種,遺傳,細胞學,細胞遺傳學→基因工程(同班李益謙教授的職業),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及生物化學(我的職業),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統計(同班劉正平教授的職業),土壤,肥料,病蟲害,氣象學,農機,農業經濟,農業推廣….. 。「作物」的栽培是大規模的,只能依本地天候作品種改良。
園藝的領域包括蔬菜、水果及花卉。溫室栽培可以完全脫離自然天候的限制,其規模雖不如「作物」,但也可以相當地大。例如我的老友曾在溫哥華的一家花卉公司負責「定時出貨」的栽培。遇到像母親節這樣的大節日,一次出貨就達四萬盆康乃馨,而且運送到零售業者時,花朵必須在三天內盛放至母親節當天。運送距離的遠近也影響天數的長短,例如運送到愛德盟頓及西雅圖的花,需要比送到佛羅里達或紐芬蘭省的早開兩三天。一次次分批的出貨日和開花日都要精準控制。這樣子的營運早在半世紀前沒有網路的時代就已是常態。
順便推薦大作:曾「侵略」台灣的名將(2015/11/27)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32483674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7 19:30回覆 - 9樓. 水 羚2020/04/25 22:39青菜
台灣的蔬果算是全世界最豐富的地方
每個季節總有許多新鮮的蔬果可以品嚐
我在其他國家就沒有這麼豐富了,而且還很貴
園藝的領域包括蔬菜、水果及花卉。半世紀以來園藝界自立自強,育種改良的速度愈來愈快,知識經驗的累積加研發創造了高品質及多樣性的產物。他們的成果令人讚賞。再配合國際貿易,進口又可彌補我們的不足,如日本及紐西蘭的蘋果只要 15元一顆。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6 13:03回覆 - 8樓. 曳白(李碧娥)2020/04/23 21:44我曾經在後院種小白菜,發現蟲蟲很多抓不勝抓,就放棄當農婦的心願了!
是在台灣吧?! 加拿大比較乾燥,沒太多菜園虫害的麻煩。台灣濕熱就不一樣了。在市場買菜,看不到蟲咬的痕跡時,心裡有點怕怕地(農藥會不會太多?)到山裡買原住民種的無農藥蔬菜,如高麗菜,回家打開,又常看到一堆蟲蟲.....真是兩難。當外食族則「眼不見為淨」,管他三七二十一,怎麼給怎麼吃。哈哈哈。祝週末愉快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4 08:09回覆 - 7樓. 巴拿巴2020/04/22 21:37
陸游兄,
您連種花種菜的文章都寫得這麼有學術性
佩服佩服:)
然後這篇文章的推薦度很高喔
865人次閱讀
115推薦
平均7.5人閱讀人次就有一個推薦呢:)
敬祝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弟巴拿巴敬上+_+
哈哈哈,謝謝巴拿巴兄的鼓勵。不過在靈性上還需多從您的格子取經。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3 16:47回覆
- 6樓. 瞹情詩2020/04/21 14:18賞文
長知識了,我!
謝謝好友的鼓勵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2 19:51回覆
- 5樓. 紅袂2020/04/20 14:26
雪霏兒所說的茄末菜即為菾菜。這類葉菜類,小迴香、皇宮菜、澎湖茼蒿等有其特殊味道,所以害蟲會避之。
小白菜的蟲害一般有黃條葉蚤、小葉蛾、夜盜蟲、甜菜葉蛾等,防治方法可在栽種前先全園浸水48小時以上。若成蟲數量多時,可用黃色黏板減輕密度數量,當然若能用細網遮蓋最好,但要注意網目數別太密織,以免通風不良。
甜菜(學名:Beta vulgaris、英語:beetroot)又名菾菜或紅菜
Beet 在美加很普遍。我出國前在台灣沒看過,還以為是「老外的菜」呢。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0 20:55回覆 - 4樓. 紅袂2020/04/20 14:14
小白菜品類將依品種不同其適種季節也會有些許差異。有些可周年種,有些得挑季節。小白菜這類短期作物,可撒播或條播,發芽後苗株密度太高時,為避免造成徒長,可適時採間拔方式。依陸桑描述,小白菜發生小株抽苔來看,其品種應是在低溫期易抽苔,若以台灣為例,應為4-9月高溫期為適播種季節。
小白菜生長環境要日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質肥沃,土壤酸鹼度以PH5.5~7為宜,且土壤避免與十字花科或瓜類連作。生遇期間土壤保持濕潤即可,太乾會亦造成植株不易從土壤猩收養分,而生長緩慢並影享口感,遇大雨時要盡快排水,因白菜屬淺根系,積水太久根部會乎吸困難而腐
哇!好詳盡的種植方法!多謝分享!
加拿大的夏季炎熱,不是「低溫」的問題,而是超長日照的影響。北國四季分明(台灣只有兩季),亦即每季都短。溫度的差距更大:從夏天的 40度C 到冬天的 "-40度C"。沒在那裡住過的人實在難以想像。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0 20:18回覆 - 3樓. 雪霏兒_Sapphire2020/04/20 12:20
陸桑午安。
小白菜是我娘種菜的惡夢,因為它太好吃了,人愛吃,蟲也愛,尤其是蝸牛。我家種的小白菜十有八九是看不到葉子的,只剩菜骨,甚至整棵被蛾的幼蟲吃光光。
能夠倖免的菜只有小茴香還有皇宮菜,還有一種茄末(台語),只有它們才能全身而退,不會被蟲蟲大軍光顧。因我對種菜興趣缺缺,我家菜的來源,還是來自我阿姨們,或是某幾家小農。現在山野菜正好,我幾乎是散步兼採菜,極少上菜巿場去買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霏兒哈哈哈,我「躲」進台南的公寓大樓就是為了逃避鏟雪及花圃、菜園、草坪的維護及秋末落葉、落果(量極大)的清理(如果未在下雪前清除,次春被壓的草皮會死光)。台灣的蔬果又多、又好、又新鮮、又便宜,不需要自己種。.....說到蝸牛,小時候院子種了很多菜及爬藤豆、瓜,蝸牛多到不行。老爸給獎金,每打死十隻給一分錢。我最喜歡颱風後,蝸牛大軍可以為我以「角」計地生財。哈哈哈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0/04/20 20: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