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閣啟:
如欲變更本文圖片或文字大小,請按住鍵盤左下角的 “ctrl” ,右手前後轉動滑鼠中央的輪子即可;或是按住鍵盤左下角的 “ctrl” ,同時按右上角的 “+” 或 “-” 鍵~~每按一下,可放大或縮小一階。
本文續自:
小林村•那瑪夏•觀瀑(上)小林村紀念公園(馮紀游) http://blog.udn.com/jfeng13x/129080810
…………………………………………………………………………………………..
2019/8/30星期五,小林村滅村十週年,我們特地前往小林公祠憑弔,遇到一位倖存的清潔婦和她聊了很久很久。當談到那瑪夏時,她說沿著「台29線」進去約需一小時車程。
我們出遊通常都是隨興之所至,此次雖是特地前往小林公祠,但也沒有做什麼準備。對我們來說,那瑪夏是 uncharted territory(未知領域),只在路標上看過,其它完全不了解,有點像「神鬼奇航~~世界的盡頭」。
由於印象中留下的仍是十年前公路全斷的慘狀,琴有些猶豫,但經不起本老頑童的「磨」:
「才近中午,難得天氣又好,進去走一段看看吧。隨時可回頭。」(註:前一陣子大雨不斷。)
每「走一段」她就想「回頭」。老頑童則繼續「磨」。因為路面又新又平,她的風火輪不知不覺地繼續催動深入。
哪知因雨量豐富,山中蓄水充足,流出時形成一道道瀑布。大大小小的竟然數到整整三十條之多。琴也愈來愈有興趣,數度停下來玩水賞瀑。略貼幾張照片和好友們分享:
下圖2是那瑪夏住民命名的「天使瀑布」。
下圖3:雙瀑化三瀑注入一汪寶藍色的碧潭,如國畫般的意境。
下圖4:這片壯觀到令人窒息的大石壁原有整排瀑布,此時只剩右方的一條「銀線瀑」。
下圖5:放大看「銀線瀑」。
下圖6:楠梓仙溪對岸山溝的一條瀑布。左側岩壁上留著許多瀑布的流痕。
下圖7:旗山溪那都魯扎橋傍的瀑布。
下圖8:這是我們照相後,玩水的駐足點之一。
下圖9:溪邊發現的一塊奇石:下方是位歐洲古代的仕女;上方有條加利利海的「彼得魚」。不過老頑童在參透石中天後,已不再把它請回家中,再送歸溪邊,只照個相玩玩罷了。哈哈哈(見延伸閱讀)
下圖10:途中經過「錫安山」。「台29線」的全程路面都是這麼漂亮。
下圖11:「錫安山」是禁地,外人不得擅入。我們到了有門禁的入口前即回頭,只照了張「山門」的雙天使。
下圖12:「台29線」的問題很多,修好又斷,還要改道。途中正好有一段幾百公尺的道路整建,挖開的柏油路面斷片還是新的,但卻像紙一樣薄。省級公路鋪的柏油不是要15~20公分厚嗎?令老頑童看得一肚子火!
一路上玩水觀瀑停停走走,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那瑪夏「市區」。這裡真的是我們這次「神鬼奇航」所到的「世界盡頭」。這條省道原名[台21],在2014/07/16改名[台29]線,起點就在那瑪夏。從鄉公所沿路深入,到住宅區繞一個圓圈就沒路了。街道雖然狹窄,但住戶們都很用心美化,種花蒔草外,還在房屋牆壁上貼自已設計、燒製的磁磚,圖形很富創意,在在呈現出原住民的藝術天份。
那瑪夏這個「世界盡頭」的桃花源,令我們驚豔不已。
延伸閱讀:
閉關坐石上 觀得石中天(石中天之1)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364680
雲天水瀑 & 石中天地(石中天之2)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248970
千人眼中各有意(石中天之3)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312016
素石•畫石•神劫(石中天之4)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320224
黃虎 黃鶴 白石蝦 濬哲集藏(石中天之5)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406629
山西懸空村~~懸崖上的村莊(石中天之6)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451885
慘綠的心~~石中天在人間(石中天之7)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507379
曾文水庫~~人在做石在看(石中天之8)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565641
石熊籲天錄~~曾文蓄水剩7%已停止出水(石中天之9)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1601844
附錄:
那瑪夏區,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高雄市東北部之山嶽地帶。東鄰桃源區,西鄰臺南市南化區,北接臺灣省嘉義縣大埔鄉、阿里山鄉,南連甲仙區。 維基百科
認識那瑪夏(節錄)高雄市那瑪夏區公所
http://www.namasia.com.tw/about_us.php
高雄市那瑪夏區公所
那瑪夏是卡那卡那富族群(Kanakanavu)最先居住之族群。據文獻記載卡那卡那富族是以籐包山為中心,在那都魯薩(今老人溪)一帶居住。活動範圍與桃源區界線,經過荖濃、旗山、內門、南化及大埔鄉等,和四周之平埔族互有往來,後因戰爭關係,卡那卡那富族群遂沿楠梓仙溪向北發展,居住於楠梓仙溪兩岸之河階臺地。
政府於民國58年開鑿臺21線,外省人(榮民)參與該項工程,工程結束後,少部分留下並與當地原住民女性通婚,現已凋零。民國90年後,村內少部份男士娶中國籍女性及越南籍、柬埔寨籍之女性為妻。
因此那瑪夏這百年來,除有卡那卡那富族之在地原住民,拉阿魯哇族、漢人、布農族、排灣族、泰雅族、外省族群及新移民女性的遷入,就如同整個臺灣的縮影,是個族群多種、文化多元,並且蓬勃發展、活力四射的地方。
本區有三個里(南沙魯里、瑪雅里、達卡努瓦里),南沙魯里鄰數為6個鄰、戶數為216戶數;瑪雅里鄰數為6個鄰、戶數為222戶數;達卡努瓦里鄰數為8個鄰、戶數為437戶數;總計鄰數為20個鄰、875戶數。以布農族人口組成最多,南沙魯里有布農族、排灣族、漢族,瑪雅里有布農族、排灣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泰雅族、漢族,達卡努瓦里有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袁則難(官文)2021/03/30 11:22天氣漸漸熱了
原住民的服飾很有特色像萬國旗
我突然想到大陸的諺語:
二八月
亂穿衣?
哈哈哈,二八月亂穿衣!在亞熱帶三月底了仍在亂穿衣,一個晚上可以長袖、短袖換好幾次。似乎全世界少數民族的衣冠都是多采多姿的。不知道是否和「文明」發展的過程有關?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21/03/30 14:57回覆 - 5樓. BJ周2019/12/09 21:38
拜讀完了這篇
我又去把(上)文重看一遍
不敢說小林村事件會是最後一件
因為大自然的威力太可怕
再怎麼預防和補救都有限
台灣的山已高度風化,土石流在所難免。我們每次去到這些「好山好水」的地方,都想買個房子住下來,但因理智投反對票而作罷。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9/12/10 14:52回覆 - 4樓. sasamiya2019/12/07 14:05已拜讀紫老虎大作,深有同感。我從初返台迄今日未變的認知是:台灣有兩好兩壞。兩好是 "吃"及 "方便";兩壞就是 "髒"及 "亂"。欣見那瑪夏的乾淨美觀,可作國人典範。祝週末愉快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9/12/07 19:41回覆
- 3樓. 人間2019/12/01 14:34
""柏油路面斷片還是新的,但卻像紙一樣薄""
這麼說來.很多工程還是一樣.自賺自的錢
應該算是表面工作的一種吧。高雄的五千個天坑的源頭不外乎此(台南也差不多)。我們只能看看,心知肚明卻無能為力!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9/12/01 17:29回覆 - 2樓. 紅袂2019/11/29 10:17
陸桑可有去參觀全台最高的那碼夏民權國小?他除了地理位置是全台最高外,建築本身節能65%,是一座綠能實驗小學。我在幾年前曾造訪過,另外也造訪圖書館。那瑪夏是一處很棒的世外桃源。
曾經發生的不能忘記,但傷痛的背後是前進的力量。
從民權國小至高點俯瞰那瑪夏部落,小而巧的錦秀山河外,更多的是人們純樸樂觀又好客的天性。
我們是在完全無知的狀況下去到那裡。在鄉公所邊上看到台29里程碑的零點,可是還有路進去裡面,而且仍是台29,所以有些奇怪:難道里程還有負的嗎?事實上可深入裡面至居住區,另有一個「零點」(亂標)。我們在那裡繞了幾圈,沒見什麼餐館及商店,應該是很單純的住宅區。出來時天色已晚,就沒去學校參觀,趕回到甲仙才能在店家休息吃到晚餐。不過一回生兩回熟,下次定會好好地參觀。謝謝指點!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9/11/29 23:32回覆 - 1樓. 深思者2019/11/28 12:58台灣地處歐亞陸塊的邊緣 侵蝕作用抵不過造山運動 過度開發觸動災難正如所言,人的過度開發已造成地球危機。昨天歐盟已正式發出「地球危機」的宣言。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於 2019/11/29 23: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