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遲到70年的感謝(謝電小二推薦)
2012/09/19 00:24
瀏覽4,818
迴響14
推薦103
引用1

↑費茲派翠克夫婦 (左二、三)了卻心願,和70年前領導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解救他和7500多名英緬第一師官兵的團長劉放吾子孫會面,左一為次子劉偉民,右一、二為長女劉偉華、孫伯泉夫婦及女兒一家。後方牆上掛的是馬英九今年頒給劉放吾家屬的「總統褒   
揚令」。      

http://big5.citygf.com/news/news_001031/200905/W020090531520557691066.jpg

                                                                                       

【華府新聞鏡】

一個是長年定居約克夏的英國作家,一個則是長住美國的美籍華人家庭,因著70年前的一場戰爭,結下了70年後相遇華府的緣分。曾經跟隨英緬第一師在二戰的緬甸仁安羌戰役中奇蹟脫險的英國二戰老兵費茲派翠克(Gerald Fitzpatrick),儘管已高齡93,16日首度抵達踏上美利堅土地,目的只有一個,向當時領導中國遠征軍113團以寡擊眾贏得漂亮一役的團長劉放吾(上圖)後代,當面致謝。

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在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以不足一團的兵力約八百餘人,與數倍兵力的日軍激戰三晝夜,救出了7500名英緬第一師的官兵及英美記者、傳教士和家屬。該場戰役是中國國軍從鴉片戰爭以來,境外首次勝仗,也寫下當年滇緬戰區最傳奇的一頁,因這次戰役,日後才能在緬北反攻的會戰奏出凱歌,並證明強悍的日軍並非打不垮。

仁安羌在緬語意為「油河」,位於緬甸中西部,蘊藏豐富石油,也具重要戰略地位,是日軍侵緬的必爭之地,這樣重要的戰役,真相卻因英、中兩地不同的主客觀因素被隱藏了半世紀。而這場老兵謝恩的故事,也推遲了20年。

劉放吾的英雄事蹟于1992年仁安羌大捷50周年前真相大白,英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當時在訪美行程中特別拜訪當時移居美國洛杉磯的劉放吾將軍,畢生淡泊無爭的劉放吾于兩年後以95高齡辭世;英國方面,費茲派翠克則與時間賽跑,傾全副心力寫書,紀錄被二戰英緬軍統帥刻意隱瞞的戰況真相,也還原「國軍救英軍」的佳話。

費茲派翠克21歲時被徵調進入英皇家工兵隊(見下圖),22歲即被派往緬甸,他回憶說,出發前他和同船英軍均被告知是前往一個戰事安寧的地區,沒想到一到戰區,才發現英緬軍領導無方,英軍節節敗退,尤其是仁安羌大戰前英軍摧毀油田準被撤退,卻被日軍追擊包夾,戰況緊迫。

↑70 年前在緬甸仁安羌之役國軍解危前的英軍慘況,對費茲派翠克宛如昨日

正當英緬軍遭日軍層層封鎖時,領軍抵緬的劉放吾接獲英緬第一軍司令斯林姆(William Slim)的救援手令,在製定救援方案、搜集情報並完成部署,在三天戰役中向盤踞濱河北岸前沿公路兩側的日軍部隊發動猛烈攻勢,將日軍擊潰。

費茲派翠克提到,當時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 (Harold Alexander)怕失顏面,刻意淡化國軍的貢獻,甚至在回憶錄上繼續胡說八道,氣不過的他,于2000年寫成「No Mandalay, No Maymyo-79 survivers」一書,贏得同袍的尊重與感謝,今年五月再出「 Ditched in Burma」,也因為這兩本書,才間接連絡上劉放吾在美的二子二女,有了這次的會面。

代表劉放吾第二代發言的次子劉偉民說,仁安羌一役不僅讓中華民國國軍實力受到盟軍重視,也證明了凶悍日軍並非打不倒「很不可思議,在地球兩端的兩個家庭,一起見證這段70年前的歷史! 」

劉偉民說,費茲派翠克於不久前親往中國駐英大使館贈書並向中國遠征軍致謝,中國使館在網上發佈了這則新聞,劉偉民定居華府的姐姐劉偉華得知後於三周前打電話與費茲派翠克說上話,並表明自己的身份,費茲派翠克立即堅持要親自來美,向救命恩人之後親表謝忱。

坐著輪椅下飛機的費茲派翠克17日剛見到前來接機的劉偉華、劉偉民,就像見到親人,硬是費力站起,雙拳緊握地說,這次的會面他「不能再等一分鐘! 」

欣慰英老兵有情有義,劉家同樣對這次的會面慎重以待,劉偉民說,父親領導有方締造仁安羌大捷,但身為孫立人下屬,他生前始終服從上級、謙遜無爭,不對外界各種道聽塗說或史實謬誤做出任何辯解。拿出父親珍藏數十年從潰敗日軍奪下的軍旗和已泛黃的斯林姆發給劉團長的救援手令,劉家家人說,費茲派翠克的出現,是仁安羌大捷的活見證,來得雖晚,但絕對珍貴。

↑劉偉民向費茲派翠克出示父親在仁安羌戰役擊潰日軍後,獲得這面簽有日本官兵姓名的日軍旗,這面旗也是歷史見證。

↑駐美代表處軍事代表團團長黎賢聖少將 (左三)將一面中華民國國防部建國百年紀念牌贈與費茲派翠克,感謝他著書還原仁安羌戰役歷史真相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防軍事
自訂分類:蜂鳥瞰世界
迴響(14) :
14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
2020/07/23 15:30
有情有義
劉偉民還去英國,真有情有義!
13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
2020/07/17 17:06
感謝蜂鳥的貼文
也向能還原珍貴歷史真相的人致敬!

好久不見!

英國老兵前年已回天家,劉偉民親自赴英參加葬禮。

甜水窩蜂鳥2020/07/17 19:00回覆
12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17/04/06 08:42
現在已把本文分享至 fb。謝謝!
11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17/04/06 00:55
還有一篇文章,因為此欄一次只准放上一個網址,抱歉!眷村的三種命運 http://blog.udn.com/jfeng13x/94872911
10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17/04/06 00:54

另有兩篇文章,但此欄一次只准放上一個網址,抱歉!眷村老家的興衰與今日風華(Udn 拉拉手) http://blog.udn.com/jfeng13x/94170648

9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17/04/06 00:51
原來您和偉華姐這麼熟,我和她失聯了五十多年,請代問候(說是屏東勝義巷3號的馮,她就會知道)。去年經過謝國建(tty)才和偉民連絡上。附上:眷村懷舊:姑姑的小腳 http://blog.udn.com/jfeng13x/94376647
OK,會帶上您的問候! 甜水窩蜂鳥2017/05/08 08:27回覆
8樓. 天人樂集SkySingers天人合音
2012/11/21 21:47
Linebarger八十年前為國父而寫的音樂
非常非常謝謝 蜂鳥 !

有人對孫逸仙Sun Yat-Sen歷史有興趣嗎? 作研究, 作音樂劇或拍電影,請參考
[從 les Miserables 到孫逸仙],[  Linebarger八十年前為國父而寫的音樂]
http://blog.udn.com/musichighten/7056986
http://blog.udn.com/musichighten/7049426
7樓. 麥芽糖
2012/11/16 10:43
永不磨滅的痕跡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炎黃子孫在二戰的貢獻, 總有人知曉!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感恩的外國軍人, 幫助敢怒不敢言的忠貞之後, 洗滌英名!




6樓. 孫立人的粉絲
2012/10/11 01:02
劉放吾算是「孫系」軍人中比較好運的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0Rpj98XGuU#!   
    這段公視的新聞片中,有來自英國上議院的國會議員--斯林姆上校,他是仁安羌戰役時的英緬軍第一軍團司令--斯林姆中將的兒子,當年也在印、緬地區服役,是低階軍官;孫立人與劉放吾救出來的英軍就是隸屬於第一軍團。

    2010年底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啟用時,斯林姆的兒子特地從英國飛來台灣致意。他的父親戰後亦寫了一本回憶錄「反敗為勝」(Defeat into Victory),其中第66-67頁內容極為推崇孫立人與劉放吾在戰役中指揮若定的英勇表現……。斯林姆中將(三顆星)在抵達印度後轉調歐洲戰場指揮作戰;1945年孫立人受邀參觀歐洲戰場時,與他再度重逢,並互道勝利。

    至於那位70年後專程感謝的英國軍官,誠屬盛情可感,然當時因屬基層軍官,所接觸與經歷到的面向與層級不同,感受與印象自然不同!其實真相早就在,只是當年在國府整肅異己的情況下,被刻意隱蔽不談以免惹禍上身罷了!

    以上,請酌參!

謝謝補充寶貴資料.

甜水窩蜂鳥2012/11/09 01:09回覆
5樓. blue phoenix 從影后裡的渣男看女明星的愛情婚姻
2012/09/25 00:32
請問

最後一張圖文是不是有誤?

應該是左三吧?

採訪這種新聞

應該很振奮人心


blue phoenix

有仔細讀,很不錯喔!

採訪這新聞還有小插曲,採訪前一天先和劉偉華約好拿資料,一見面,發現兩人事以前做房地產時曾同事一年,只是當時我都叫她Margrat,她都叫我Amanda.

人生何處不相逢!採訪完,她還送我五條自家種的絲瓜,所以,採訪這新聞不只振奮人心,還滋養人胃!

甜水窩蜂鳥2012/09/26 09:07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