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善惡觀人性,貧賤富貴觀品性,
慈悲喜捨觀德性,喜怒哀樂觀個性。
英國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中寫道: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
「這東西,只要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這黃色的奴隸可以使異族同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詛咒的人得福,使害著癩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官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禮;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可以使身染惡瘡的人見了就嘔吐,有了這東西也會恢複三春的嬌豔。」
「它可以使冰炭化為膠漆,仇敵互相親吻;它會說任何的方言,使每一個人唯命是從。它是一尊了不得的神明,即使它住在比豬巢還卑劣的廟宇裏,也會受人膜拜頂禮。」
由此可見,面對金錢這東西,人性的是非、善惡、良莠、高下分亳立判。
**************
在孔子看來,「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裡仁》)
追求富貴乃人之天性,無論君子還是小人,喜好富貴厭惡貧賤都是作為人自然的欲望,既然是自然的欲望,就不應該因為喜好富貴厭惡貧賤而將一個人的品性定性為小人,君子也是愛財的,取之有道即可,這其中的「道」便是要遵循仁義,追求富貴不能違背道德。富貴的意義不僅在於物質生活豐裕、社會地位尊寵,更在於精神世界完滿充實、人格道德健全高尚。
**************
慈悲喜捨是性德的自然流露,但是性德流露還要靠修德的幫助。修德功夫不到家,性德不會現前!「慈」是與一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喜」,是破嫉妒障礙的煩惱。「捨」就是放下,「一法不著,萬緣皆捨」。不但世間法不著,佛法也不著。
**************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品嘗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以為這些情緒不過如同流水,來去無痕,或者以為這只是善變的心情,與工作、學習無關。
不過,EQ大師丹尼爾.高曼用大腦科學實證告訴我們,情緒是智能的一部分,是大腦與心互動的結果,而這一切,不但影響我們在學校的表現,也影響未來的工作與人生!
大腦是人體最晚發育成熟的器官,如果能在學校中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啟動「停、三思、再行動」的情緒管理三部曲,孩子的情緒安定下來,不但因此降低上課搞怪、打架、濫用藥物的情況,而且,孩子的學校成績甚至可以因此提高11%。
了解情緒,是優秀學生成功的關鍵,管理、善用各種情緒,更是工作團隊創造高績效的秘密。
情緒形成個性,個性造就命運。從今天起,用對情緒做對事,從此改變你的個性和命運!
2014/4/30(三)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羅希希2015/07/31 19:41
- 5樓. 保羅隨筆2014/11/27 16:06教化社會,貢獻很大,非常敬佩!
閣下誨人不倦,對於社會教化,不遺餘力,貢獻甚
大,非常的敬凧!
台灣的危機,就是黑白混淆、是非不分,社會價值
錯亂,因此產生很多的亂象。始作俑者,就是那些
為圖自己政治利益的政客惡棍!但願你辛勤耕耘,
能啓發國人的良知,喚醒國人,撥亂反正,台灣才
有希望!
Paul
- 4樓. 苓苓2014/11/18 18:37寫的真棒
- 3樓.2014/11/09 21:08
是非善惡觀人性,貧賤富貴觀品性,
慈悲喜捨觀德性,喜怒哀樂觀個性。
真的把人們說的非常真實,人的修為怎樣,這句話說的那麼形象,那麼具體,真的很值得大家對照,換個角度觀測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品性!!!!
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裳,我們必須努力向前,把握今天,準備明天! - 2樓.2014/11/09 20:14
- 1樓. 山水光2014/11/09 16:49
用淺顯的詞句對比
引出很深厚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