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肖像畫,繪於1825年,很有音樂家的氣息~
金紡車(CHISAKII)
前幾天,看到芸之的文章「世界名謠-「野玫瑰(現代V.S古典版本) 」,讓我想起了好久沒聽的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 一個標準的維也納音樂家,也是「野玫瑰」這首歌的作者。
在所有「偉人級」作曲家中,舒伯特可能是壽命最短的,只活了三十一歲。很多人活到這年紀,可能連第一首成熟作品都還沒問世,他卻已經寫了六百多首歌曲,九首交響曲,六首彌撒曲,二十一首鋼琴奏鳴曲,還有許許多多的室內樂,令人驚嘆萬分。
他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能隨手寫出優美雋永的旋律,也富有創意,擅用各種新穎的轉調技巧,將詩的各種境界,用音樂貼切的表達,這在西方音樂史上雖非絕後,卻是空前的。
可惜舒伯特不像同時代的貝多芬或羅西尼,曾經過宮廷樂團或歌劇院的磨練,他只是個普通教師,基本上是自學而成,未能從樂師的專業生涯中培養經驗,所以樂曲的結構並不精密,時有謬誤與不合常理之處,使他在當代未受重視,等到想拜師學習正統音樂理論時,卻已時不我予,十幾天後竟因病去世了...
但時間會證明,他非凡的樂思與創意,終會超越技術上的缺陷,在後世大放光芒,還他應有的公道~例如他的第九號交響曲「偉大」(1826年,即本文的背景音樂),其氣魄與管弦樂編曲的寬廣,都是世間少有的,奇怪的是,一個主要寫小品歌曲的作曲家,是用什麼方式,寫出這首演奏時間長達五十分鐘的鉅作呢?
這是完全了解舒伯特音樂,以及其永垂不朽奧秘的關鍵,舒伯特之所以能從歌曲作曲家,爬到與貝多芬交響曲同樣的高度,為後世所景仰,他獨特的曲式佈局與和聲概念,是其最大原因~
簡單說,既然他擅長寫旋律,就用綿長的旋律來展開,而不再用貝多芬式的短小動機(例如命運交響曲開頭的等~等~等~等~),而且旋律還一個接一個,以使得樂曲進行不輟,時而轉到色彩性的遠系調,也迥異於貝多芬將一個旋律,不斷加以變奏,以開展樂曲的手法,更同莫札特精簡俐落的方式相去甚遠。當然,這樣難免顯得冗長鬆散,卻富有幻想性,這是舒伯特討人喜歡,也深為專家詬病的一點。
他也將鄉土氣息的舞曲,帶進了嚴肅的交響曲領域,這是長期在宮廷,穿梭在王公貴族間的莫札特難以想像的。而在舒伯特的音樂中,莫札特式的優雅雖可分辨,但混合了鄉土氣息,多少顯得俚俗,卻是他給音樂新鮮感的法寶。自此後,古典音樂不再是講求嚴格對仗的詩詞,而是形式自由的散文,古典樂派業已式微,浪漫派時代則露出曙光。
難怪音樂學者,將舒伯特視為西方音樂史上,第一個浪漫派作曲家,他完全受之無愧~浪漫樂派的優點,諸如旋律優美,幻想豐富,鄉土氣息等;而缺點如冗長散漫,失去節制,不夠典雅,在他的作品中都存在著...
這裡仍以「偉大交響曲」為例,那是他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作品,樂曲剛開始是孤單弱奏的法國號(C大調),但接下來弦樂優美自如的撥奏,彷彿是輕撫般的安慰:
那號角聲似乎受到鼓舞,經由轉到降A大調(他最愛的遠系轉調),又回到C大調的變化,由憂愁的慢板,導引出雄渾壯麗的進行曲節奏,弦樂的附點音符為主旋律,木管的三連音為它裝飾,其同音的方式好似敲擊,讓其節奏更加輝煌,這種比較粗獷的手法,是他的特色:
但這絕不是故做姿態的壯麗,而是一個短命、多病、居無定所的作曲家,描述著難以實現的遠大抱負。各聲部再透過互相模仿,將曲子拉長,還擴展了音域,到了尾聲,則把這節奏加快,最後那孤單的號角聲,由樂團所有樂器總奏,做壯烈的告別:
這除了表現從悲觀到積極的奮鬥外,更是心理衝突的最終解除。他當時的境況淒慘,仍克服病痛,一心完成此壯麗的巨作,只為了攀登自己藝術的高峰。
每回聽到這,我總覺得舒伯特既有此成就,朝聞道,夕死可矣,沒什麼可遺憾了~也許貝多芬偉人式的奮鬥,使人稱頌不已,但舒伯特「可憐式」的奮鬥,也讓人感慨同情...它似乎告訴我們,世上連天才都非一凡風順,又何況你我呢?...
到了第二樂章,舒伯特開始了無窮般綿延的旋律,充分展現他歌曲作家的天份,讓時光在悠閒的步調中慢慢流逝,接下來的第三樂章有鄉村式舞曲節奏,旋律雖然簡單,但靠著不斷轉調及模仿,形成音響的龐大結構,光這個詼諧曲,就令後人讚嘆不已,其曲式完全是創新的,這是將小小的歌曲,轉為大交響曲的最好例子。
但「偉大交響曲」,只是身材矮胖、不善言辭的他其中一個作品而已。舒伯特真正獨步古今的,還是其六百多首的歌曲,其數量之多,所運用的手法之豐富,讓他被稱為「歌曲之王」,也開創了“Lied”(德文歌曲)的全盛時代,這方面以後有空,再和大家聊喔。
末了還是謝謝芸之的介紹,讓我重新沉浸在舒伯特優美感人的樂聲中,在忙碌的日子裡,抽空拿出總譜,隨著音符飛揚,煩惱已隨之而逝,這隨手可得的幸福,是他留給人們,最珍貴的遺產,聽著聽,那閒暇時光,也在悠揚中度過...
後記:下圖是舒伯特偉大交響曲第三樂章中段的手稿(1826年),我仔細研究,第七行的低音管,音符與我的總譜有差異,更有很多塗改的痕跡,原因不明...可能是出版前被改編過,但舒伯特根本無力阻止,因為他還沒聽到這曲子初演,就已離開人世了。
- 18樓. 虛心求教的人2024/09/18 18:03您好
看到您寫關於舒伯特第9號交響曲的文章寫得非常好,因為我的論文需要研究這首曲目,有看到您有一張手稿,想請問一下您的手稿是在哪個地方找到的呢?希望您能不吝賜教,非常感謝您(shaynehuang0628@gmail.com) - 17樓. 開心2017/02/04 10:09
我是舒伯特的粉絲,謝謝您擴充我對他樂曲的了解。這個包含總譜的youtube 或可當補助教材
- 16樓.2010/10/23 09:55怎麼沒說到終樂章
又缺了終樂章
我最喜歡終樂章
比第一樂章還有精神 說一說啦
- 15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0/10/22 08:56推薦你啦
你精闢非常好,因為對樂章感觸非常深,你的論述真的不輸外面專業音樂期刊雜誌,不同的是你的讀起來生動有趣多了讓我學到不少東西,對於古典音樂的喜愛,我只停留在聆聽的階段,來到您的格子,可以吸收到進一步的知識,使我獲益良多,PER 巧手Pamela謝謝妳,嗯~其實還可以再寫專業一點,只是在這沒有必要,
城邦非音樂期刊,只是和大家分享古典音樂的感想,
將來若城邦有開這方面專題(雖然不太可能啦...
),
有機會再寫更深入一些~
金紡車 於 2010/10/23 07:33回覆 - 14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0/10/22 08:53推薦你啦
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輸入中文電腦,我必須使用複製,粘貼你的讀者下列反應,因為我也同意他們的觀點有許多人欣賞,應該經常寫才是。這是你blog的專業特色請下載每首歌曲你介紹 - 13樓. 思于2010/10/18 16:09這樣看著您的解說
進入舒伯特的靈魂世界
他的生雖短暫
作品卻永恆存在
活得有價值
- 12樓. 沉潛2010/10/16 14:24舒伯特
哇,這麼用心的一篇舒伯特文章,
與芸之的小品遙相呼應。
舒伯特地下有知,都要笑醒,
不悔憾其困蹇的一生了。
- 11樓. 時和2010/10/15 14:15秩序冊剛出爐
所有的管弦樂都排到 11月12日,場地在大安高工的活動中心大禮堂
但是高中組只有兩個學校 (建中和東山高中)? 都被安排到 11月12日下午1:30分起的第23場次。
其中,建中的指定曲選的就是舒伯特的第九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但是,在管弦樂方面,東山高中可能才是真正的黑馬。
2010/4/2 賀!本校高中部弦樂四重奏獲全國音樂比賽全國優等第二名 【音樂中心】
2010/3/9 賀!本校國中管弦樂團獲全國音樂比賽國中組合奏全國優等第一名 【音樂中心】
2010/3/9 賀!本校高中管弦樂團獲全國音樂比賽高中組合奏全國優等第一名 【音樂中心】
2010/3/9 賀!本校高中部銅管五重奏獲全國音樂比賽全國優等第二名 【音樂中心】很奇怪怎麼沒看見師大附中和成功高中的報名?這兩校在 時和 讀書的當年,他們的樂隊都是赫赫有名的。
- 10樓. 時和2010/10/15 13:19
時和大哥早安
在詼諧曲樂章,用這速度是可以的,因為有標明為"vivace",
慕提指揮一向是快慢有致,對旋律特別注意,這好像是義大利人的共識~
謝謝大哥的分享。
金紡車 於 2010/10/16 09:06回覆 - 9樓. 夏慕沙2010/10/14 19:22很高興...
金紡車,很高興見到你又發新文
本想安慰你心情的...應該好多了吧!
舒伯特長得很斯文俊俏,心地也很善良..可惜活不長...